Workflow
黄河实业(00318) - 2022 - 年度财报
00318黄河实业(00318)2022-08-31 16:34

财务表现 - 公司2022年营业额增长74.6%[21] - 科技及相关业务收益增长74.6%[21] - 公司利润增长19.1%[22] - 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EBITDA)增长37.5%[22] - 公司收入同比增长74.6%至1.932亿港元,科技分部收入同比增长74.6%至1.873亿港元[29][30] - 公司截至2022年4月30日的年度收入增长74.6%至1.932亿港元,科技分部收入增长74.6%至1.873亿港元[62] - 科技分部收入增长74.6%至1.873亿港元(2021年:1.072亿港元)[66] - 公司出售一处物业,销售代价为1190万港元,录得溢利80万港元[71] - 物业分部截至2022年4月30日录得未实现公平值2.391亿港元,较2021年同期增长2.8%[71] - 本年度租金收入为450万港元,较2021年的470万港元有所下降[71] - 金融服务业务本年度录得收入150万港元,较2021年的负130万港元大幅改善[71] - 金融服务业务本年度录得溢利约190万港元,较2021年的亏损80万港元显著提升[71] - 公司可供分派储备金额为259.3百万港元,较2021年的246.7百万港元有所增加[131] - 公司股份溢价账户金额为628.9百万港元,较2021年的611.8百万港元有所增加[131] - 公司五大客户占总收入的27.0%,最大客户占总收入的9.7%[133] - 公司五大供应商的采购额占总采购额的不到30%[133] 业务扩展与收购 - 公司积极扩展亚洲和欧洲的数字化业务[11] - 公司持有Claman Global Limited多数股权,专注于活动管理和金融科技SaaS平台[12] - 公司通过TeamTech和TeamSoft运营企业通讯应用程序,整合生产力工具[13] - 公司收购Claman Global Limited多数股权,增强其多功能云管理平台系统,已为超过20万交易客户处理在线金融科技服务[52] - 公司收购TeamTech Digital Corporation全部股权,增强其企业通讯及团队协作系统、软件业务及电子商务业务[53] - 公司收购Greenie EdTech Corporation多数股权,预期将增强其提供在线教育和数字化培训相关教育科技服务的实力[53] - 公司签订协议收购Greenie EdTech Corporation的多数股权,以增强在线教育和数字培训领域的EdTech服务能力[54] - 公司签订协议收购Rosarini International Limited的股权,以扩展时尚科技相关客户的业务,特别是在数字化销售和电子商务方面[54] - 公司收购了国际多功能云管理平台系统及业务,包括SaaS平台,为超过200,000名交易客户处理在线金融科技服务[62] - 公司签订了收购教育科技业务和时尚科技业务所有权的协议[62] - 公司以1570万港元收购Claman Global Limited 17.8%股权,并以1410万港元认购20.2%股权,总计持有50.3%股权[73] - 公司以2200万港元收购Rosarini International Limited 40%股权,其中1100万港元以现金支付,1110万港元以每股0.65港元发行1700万股支付[73] - 公司以最高1650万港元收购TeamTech Digital Corporation全部股权,并于2021年9月30日完成[73] - 公司收购Greenie EdTech Corporation的51%股权,代价为2040万港元,其中1260万港元以现金支付,780万港元通过发行2050万股公司股份支付[75] 客户与市场 - 公司客户群持续多元化,涵盖香港、中国大陆、韩国、日本、印尼、泰国和东南亚其他地区,客户范围从中小企到国际企业[40][45] - 公司的客户群持续多元化,涵盖香港、中国大陆、韩国、日本、印尼、泰国和东南亚其他地区的中小企至国际企业[62] - 公司与亚洲领先的虚拟和混合会议及展览运营商以及移动营销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和市场联营合作[55] - 公司与虚拟及混合模式会议和展览的科技服务以及移动市场营销企业订立战略联盟及市场联营合作[62] - 与亚洲领先虚拟及混合模式会议和展览服务运营商及领先亚洲移动市场营销企业订立战略联盟及市场联营合作[68] 科技与创新 - 公司运营的数字化生态系统整合了金融科技、电子商务、大数据分析等服务[11] - 公司投资于人工智能、团队企业通讯和办公自动化等核心领域,并与多个科技领域的企业结盟,开发尖端应用科技[38][44] - 公司通过构建或加强云端的自动化系统,简化企业基础科技架构并增强其核心业务能力[37][44] - 公司继续扩展其科技生态系统,新增或收购每项新科技或新兴科技,以提升其生态系统的绩效,创造更多收入和利润[42][46] - 公司计划增加高安全性数字服务,以推动香港和亚洲其他地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超过四分之一的全球网络攻击发生在亚洲[56] - 公司在收购Claman后,基于金融科技、云系统、VR和AR技术业务,扩大平台部署,促进大型活动的数字化管理[57] - 公司将继续巩固其作为提供新冠疫情后“下一个常态”服务和解决方案的优质商业科技供应商的地位[61] - 公司计划通过内部研发、收购和运营业务合作伙伴关系,提高数码服务和解决方案的广度和深度[61] - 公司将在全球范围内寻求进一步国际扩张,包括提供咨询服务以改善或开发客户以科技为中心的商业模式[61] - 公司将继续巩固其作为“下一个常态”服务和解决方案的优质商业科技提供商的地位[65] - 公司计划通过内部研发、收购和业务合作伙伴关系来增加数字服务和解决方案的广度和深度[65] - 公司预计其高安全性的TeamTech企业通讯及协作系统将受益于“下一个常态”商业行为[65] - 公司基于金融科技、云系统、VR和AR技术业务基础,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65] - 公司计划通过提供协同价值的服务和解决方案来创造新的收入来源[65] 物业与投资 - 公司物业部门在香港、中国大陆及海外拥有投资[13] - 公司的物业业务表现稳健,产生稳定的租金收入以及资本价值增加[62] - 公司将继续寻找机会和适当时机,以降低物业分部的比重[65] - 公司投资物业的账面净值为1.856亿港元,较2021年的1.186亿港元有所增加[78] - 公司物業、廠房及設備及投資物業的變動詳情分別載於綜合財務報表附註11及12[124] 风险管理与公司治理 - 公司面临全球及地区经济、金融市场和消费模式变化带来的风险[71] - 公司未进行任何股本集资活动,且无未动用的股本证券发行所得款项[71][72] - 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业务风险、运营风险及财务风险,特别是科技业务的创新能力和适应快速变化的能力[108] - 公司在所有重大方面遵守有关环境保护的所有相关法律及法规,并未受到任何环境索赔、诉讼、处罚或行政处分[108] - 公司致力于维持高水平的公司治理,并遵守上市规则附录十四所载的企业治理常规守则[158] - 公司年度股东大会定于2022年10月举行,股东过户登记安排将载于股东大会通告中[160] - Mazars CPA Limited自2020年6月26日起担任公司审计师,并将于即将举行的年度股东大会上退任并寻求重新委任[162] - 公司未在截至2021年4月30日的年度内为董事购买法律诉讼保险,认为董事面临的法律风险较低[174] - 自2005年9月起,公司董事兼行政总裁黄达扬同时担任公司主席,董事会认为此架构提供强有力且一致的领导[175][176] - 公司非执行董事(包括独立非执行董事)无特定任期,需每三年在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值告退及膺选连任[177][178] - 两位独立非执行董事因其他公务未能出席2021年10月29日举行的公司2021年股东周年大会[179] - 公司确认所有董事在截至2022年4月30日的年度内均遵守了《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180][181] - 截至2022年4月30日,公司董事会由五名成员组成,包括两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82][183] - 董事会成员之间无财务、业务、家庭或其他重大/相关关系[184][185] - 董事会在截至2022年4月30日的年度内举行了六次董事会会议,必要时会额外举行会议[186][187] - 公司董事会定期会晤,评估财务表现并审批收购、出售、酬金政策等[188] - 公司鼓励董事参加外部研讨会和培训课程,以更新法律、法规及市场变化知识[188] - 公司主席和行政总理由同一人担任,董事会认为此架构提供强有力领导[188] - 公司委任三位独立非执行董事,符合上市规则第3.10A条规定[194] - 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超过九年,董事会确认其独立性不受影响[196] - 公司已接获独立非执行董事的年度独立性确认书,确认其独立身份[198] - 公司审计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包括Lee G. Lam(主席)、Fung Ka Keung David和Wong Man Ngar Edna[199] - 审计委员会在2022年举行了2次会议,出席率为100%[199] - 审计委员会审查了截至2021年4月30日和2021年10月31日的财务报表[199] - 审计委员会批准了审计师的审计工作[199] - 审计委员会审查了公司的业务和财务表现以及内部控制系统和风险管理[199] - 公司审计委员会审查了截至2022年4月30日的年度业绩[200] 股东与股权结构 - 公司董事黄达扬通过控股公司持有51.26%的股份[136] - Vongroup Holdings Limited持有公司51.26%的股份,为最大股东[158] - Allyking International Limited持有公司15.36%的股份[158] - 公司已发行股本中至少25%由公众持有[159] - 公司于2011年9月30日采纳的购股权计划已于2021年9月29日届满,年内无任何尚未行使或已授出的购股权[158] - 公司截至2022年4月30日止年度未订立任何须披露的关连交易[158] 董事与高管 - 黄达扬自2005年起担任公司董事兼行政总裁,并兼任集团若干附属公司董事[89] - 徐斯平自2005年起担任公司董事,曾在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担任高级政策职位[91] - 冯嘉强自2005年起担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超过30年会计及金融经验[93] - 林家礼博士自2005年起担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现任公司审核委员会及薪酬委员会主席[95] - 林家礼博士持有多个学位,包括加拿大渥太华大学的科学及数学学士、系统科学硕士及工商管理硕士学位[96] - 林家礼博士曾任香港数码港主席,现任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多个委员会成员[98] - 林家礼博士现任香港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该公司股票在联交所上市[101] - 林家禮博士现任香港航天科技集团执行董事,并担任多家上市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02] - 林家禮博士在过去三年曾担任国艺集团控股、天大药业等公司非执行董事[103] - 林家禮博士曾担任华融投资股份、新昌集团控股等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04] - 王文雅自2005年起担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现任Informa Markets高级顾问[105] - 王文雅曾任美国运通地区市场推广经理及The Mitchell Madison Group管理顾问[106] - 公司董事徐斯平与集团子公司自2005年9月3日起签订雇佣合约[145] - 公司董事黄达扬与集团子公司自2005年9月3日起签订雇佣合约[144]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已提交年度独立性确认函,公司认为其符合独立性要求[142] 其他 - 公司截至2022年4月30日止年度的溢利载于年报第41页的综合损益及其他全面收益表内,且不派发末期股息[121] - 公司过去五个财政年度的业绩、资产负债概要摘录自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载于第115页[122] - 公司于本年度并无慈善捐款[123] - 公司或其任何附屬公司于截至2022年4月30日止年度概无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127] - 公司及本公司于本年度的储备变动详情分别载于综合权益变动表第44页及综合财务报表附注38[128] - 公司员工总数为55人,较2021年的50人有所增加,总员工成本为1180万港元,较2021年的850万港元有所上升[81] - 公司截至2022年4月30日,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为8400万港元,较2021年的3790万港元大幅增加[75] - 公司间接持有Claman约50.32%的股权,Claman的财务业绩已并入公司财务报表[75] - 截至2022年4月30日,公司总权益为4.834亿港元,较2021年的4.139亿港元有所增长[75] - 公司负债比率为0.15,较2021年的0.05有所上升[75] - 公司银行借贷及透支融资分别为4350万港元和2620万港元,较2021年有所增加[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