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丰盛生活服务(00331) - 2023 - 中期财报

财务表现 - 公司2022财政年度综合收入为69.67亿港元,同比增长14%[6] - 2022财政年度股东应占溢利为5.87亿港元,同比增长24%[6] - 每股盈利从2017财政年度的0.39港元增长至2022财政年度的1.29港元,增长超过180%[7] - 2022财政年度每股股息为0.45港元,超过2016财政年度的三倍[7] - 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的收入为37.121亿港元,同比增长10.8%[11] - 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的毛利为5.35亿港元,同比增长7.8%[11] - 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的股东应占溢利为2.795亿港元,同比增长17.2%[11] - 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的每股基本盈利为0.61港元,同比增长17.3%[11] - 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为每股普通股24.5港仙,派息比率为40.1%[13] - 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的经调整纯利为2.345亿港元,同比增长8.7%[12] - 公司2022年收入为37.121亿港元,同比增长10.8%,股东应占溢利为2.795亿港元,同比增长17.2%[45] - 公司2022年收入为37.12亿港元,同比增长10.8%[165] - 2022年毛利为5.35亿港元,同比增长7.8%[165] - 2022年经营溢利为3.29亿港元,同比增长16.7%[165] - 2022年期内溢利为2.80亿港元,同比增长17.2%[165] - 2022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0.61港元,同比增长17.3%[165] - 公司2022年12月31日止六個月總收入為3,712,118千港元,同比增長10.8%[195] - 公司經營溢利為281,821千港元,同比增長5.4%[193] - 公司期內溢利為238,931千港元,同比增長0.2%[193] - 公司每股基本盈利為0.61港元,同比增長17.3%[200] 业务发展 - 物业及设施管理服务新签及重续合约为12份,合约净额为1.43亿港元[9] - 综合生活服务新签及重续合约为183份,合约净额为15.79亿港元[9] - 机电工程服务新签及重续合约为18份,合约净额为28.03亿港元[9] - 公司目前有超过300份物业管理合约,涵盖不少于140,000个住宅单位、3,200万平方米商业物业及60,000个车位[25] - 公司预计在疫情回复正常的情况下,对一站式、优质综合物业及设施管理服务的需求将与日俱增[25] - 公司通过策略合作及并购于大湾区探索机遇,致力于在其业务运营中持续应用全新及现代管理标准以及信息技术[26] - 公司计划在2023年实施固体废物收费计划后,加大绿色废物处理业务的参与,并研究各种回收商机[28] - 公司预计2022/23财政年度公营及私营平均机电建设工程开支将分别超过270亿港元及230亿港元[38] - 公司在中国内地拥有机电工程总承办商一级资质,预计业务将获得新增长势头,特别是在大湾区[39] - 公司计划扩大保安系统业务的产品范围,并应用人工智能和云技术提高运营效率[31] - 公司计划发展综合设施管理服务,包括智能办公室、智能洗手间、实时室内空气质量监控及鼠患防控[32] - 公司预计保险服务业务将进一步增长,特别是在网络保险及专业补偿保险等特别保险领域[35] - 公司正在筹备竞投位于将军澳第67区的政府联用综合大楼及十年医院发展计划内的项目[40] - 公司将继续推动其在中国内地的业务,并寻求新商机以扩大营运及提高股东价值[41] - 公司技术优势包括建筑信息建模及组装合成,将扩展其承包业务[43] - 公司环保服务业务在回顾期间提交18份环境及园艺服务合约标书,总投标金额为6,500万港元,获授11份环境及园艺服务合约,总合约金额为2,600万港元[70] - 公司机电工程服务分部在回顾期间提交84份机电工程项目标书,总投标金额为127.84亿港元,获授18份合约,总合约净额为28.03亿港元[76] - 公司综合生活服务分部的合约金额总值为82.66亿港元,未完成合约总额为49.45亿港元[70] - 公司机电工程服务分部的合约金额总值为110.93亿港元,未完成合约总额为66.90亿港元[77] - 公司环保服务业务提交7份建筑材料买卖报价单,总价单金额为1,600万港元,获授3份订单,总金额为400万港元[70] - 公司机电工程服务分部获授的18份合约中,九份为大型项目,每个项目的合约净额不少于1亿港元[76] - 公司环保服务业务拥有逾40年历史,旗下水质处理公司为列入有关从事喷水池装置的认可公共工程专门承造商名册的公司[70] - 公司机电工程服务业务员工数目超过1,300人,服务合约超过100份[73] - 公司环保服务业务的实验室得到香港实验所认可计划认可,能够测试一系列化学及微生物参数[69] - 物业及设施管理服务收入增长3.9%至3.568亿港元,占总收入9.6%[81] - 综合生活服务收入增长16.2%至18.494亿港元,占总收入49.8%[83] - 机电工程服务收入增长6.3%至15.059亿港元,占总收入40.6%[83] - 香港地区收入增长19.4%至34.886亿港元,占总收入94.0%[81] - 中国内地收入下降38.4%至1.667亿港元,占总收入4.5%[81] - 澳门地区收入下降64.0%至5680万港元,占总收入1.5%[81] - 清洁服务收入增长22.5%至8.268亿港元,环保服务收入增长42.7%至1.682亿港元[83] - 公司整体毛利率由14.8%下降至14.4%,主要由于保安护卫及活动服务业务劳动成本增加[86] - 物业及设施管理服务分部毛利率由34.5%下降至32.7%,反映新冠病毒相关政府补助减少[88] - 公司其他收入净额由70万港元大幅增加至1920万港元[88] - 综合生活服务分部毛利增加2430万港元至2.456亿港元,毛利率由13.9%下降至13.3%[89] - 机电工程服务分部毛利增加1630万港元至1.729亿港元,毛利率由11.1%上升至11.5%[90] - 公司财务收入增加至340万港元,主要由于市场平均利率上升及银行存款本金增加[90] - 公司财务成本增加至750万港元,主要由于平均市场借贷利率增加[91] - 公司实际税率下降1.2%至14.0%,主要由于新冠病毒相关的免税政府补助增加[92] - 公司股东应占期内溢利增加17.2%至2.795亿港元,主要由于清洁、保险及机电工程业务表现强劲及政府补助增加[94] - 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总额为7.126亿港元,其中94%以港元计值[96] - 公司净负债比率维持在0%,债务净额按银行借贷总额减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计算[97] - 公司在中国内地的资产净值为1.251亿港元,主要来自中国内地业务的净投资[99] - 公司已动用银行融资9.663亿港元,用于银行借贷、银行担保及贸易融资[100] - 公司债务总额为3.926亿港元,其中900万港元按月续期、1.200亿港元于2023年6月到期、2.636亿港元于2024年12月到期[101] - 公司购置厂房及设备的资本承担为90万港元[103] - 公司面临的法律诉讼主要为工伤赔偿申索,已投购保险,预计不会对公司造成重大不利财务影响[104] - 公司收购Legend Success Investments Limited的总代价为7.434亿港元,其中7.049亿港元通过现金支付和发行可转换优先股结付[104] - 公司员工成本为15.166亿港元,较去年增加主要由于员工数目增加[108] - 公司共有20,873名员工,包括8,605名临时工人[108] - 公司物業及設施管理集團與專業服務供應商及承包商建立廣泛合作夥伴關係,以創造規模經濟及強大議價能力[110] - 物业及设施管理集团拥有超过500名一级及二级物业管理从业人员,是业内最庞大服务团队之一[112] - 物业及设施管理集团拥有超过6,000名员工,结合现代创新技术及物联网应用提高服务效率[115] - 物业及设施管理集团旗下公司每年组织及参与逾100次企业社会责任活动[117] - 惠康引入人工智能系统,包括智能厕所、电子人脸识别考勤系统及实时工作监控系统,以提高运营效率[119] - 惠康计划扩大废弃物管理团队的车队规模及业务模式,以应对2023年第三季实施的城市固体废物收费计划[120] - 香港政府每年将向市场推出价值超过50亿港元的清洁服务合约,惠康将加强在政府机构服务合同招标中的竞争力[121] - 启德及北区将推出多个新住宅及商业项目,惠康计划利用自身竞争优势发掘更多潜在业务[122] - 公司技术支援及维护服务部门计划通过进一步发展公营界别业务以争取稳定收入,并计划涵盖消防服务及电力系统[123] - 公司将继续开发“建筑信息模拟”(BIM)制作,结合现有机械厂的数字化资产管理应用[123][125] - 香港有超过300家酒店及50个大型商场,为未来几年进一步发展私营界别业务提供可观机遇[126] - 香港政府计划在未来十年内建造330,000个公营房屋单位及440,000个私营界别住宅单位[126] - 多个政府项目正在进行,包括亚洲国际博览馆第二期、香港机场第三条跑道及落马洲发展项目,将为保安服务带来庞大需求[127] - 公司环保服务业务将紧随市场趋势,促进物色新产品,并运用人工智能及物联网等先进技术[133][134] - 公司海水及淡水处理及除臭产品继续为环境工程业务带来稳定增长[135] - 香港政府计划未来十至十五年内在北环线沿线及港铁小蚝湾车厂上盖发展,提供超过150,000个公营及私营房屋单位[138] - 未来五年公营及私营部门的机电建设工程开支将分别突破每年280亿港元及240亿港元[139] - 未来五年(2023-2024年至2027-2028年)的公共住房产量将增加50%至158,000个单位(包括30,000个简约公屋单位)[139] - 香港政府计划在未来十年内兴建330,000个公营房屋单位和100,000个私营房屋单位[141] - 北部都会区将在未来二十年提供总土地面积约300平方公里,相当于额外供应超过500,000个房屋单位[142] - 香港政府计划在北部都会区发展医院网络,并改善卫生署的诊所设施[141] - 香港政府将推行亚洲世界博览会第二期计划及湾仔北重建项目,以支持香港成为举办大型国际会议及展览活动的主要地点[143] - 香港政府将在大埔创新园兴建第二个先进制造业中心,以启动香港再工业化进程[146] - 澳门酒店及赌场的翻新及装修工程需求持续,预计未来数年将为公司带来更多新商机[148] - 公司在中国内地多个一线及二线城市建立版图,包括天津、沈阳、成都、武汉、南京、昆明及杭州[149] - 香港政府拟于未来数年维持每年工程开支逾1,000亿港元[150] - 公司致力于通过绿色建筑设计和创新技术减少能源使用、碳足迹和建筑废料[151] - 公司投资于创新建筑技术,如建筑信息模拟、数码工程监督系统、模块化及预先制造组件、机器人整体解决方案和空中钻孔机等[152] -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积极参与建造业议会及专业机构,提升公司品牌并推动建筑行业专业水准[153] - 公司物业及设施管理、清洁、保安护卫及保险服务业务在疫情期间保持稳定[155] - 公司酒店及服务式公寓园艺业务受香港旅游业冰封影响,建材贸易业务受零售市场疲弱影响[156] - 公司机电工程业务在2022年下半年结束第五波新冠病毒的重大影响,物流及物资供应恢复正常[157] - 公司清洁服务部门制定政策以减少员工互动,物业及设施管理部门实施卫生管理流程[160] - 公司中期财务资料符合香港会计准则第34号“中期财务报告”的要求[163] - 公司2022年12月31日现金及银行结余为7.13亿港元,较2022年6月30日减少7.1%[167] - 公司2022年12月31日总资产为36.45亿港元,较2022年6月30日增长1.3%[167] - 公司2022年12月31日股东权益为5.74亿港元,较2022年6月30日增长38.9%[167] - 公司2022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为26.77亿港元,较2022年6月30日减少3.6%[168] - 公司2022年12月31日总负债为30.46亿港元,较2022年6月30日减少3.7%[168] - 公司经营所得现金为184,371千港元,同比下降25.6%[170] - 公司已付香港利得税为61,592千港元,同比下降21.2%[170] - 公司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2,037千港元,同比增加107.8%[170] - 公司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52,471千港元,同比增加54.5%[170] - 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680,591千港元,同比增加20.8%[170]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物业及设施管理服务、物业代理及楼宇相关服务、停车场管理服务等[172] - 公司采用新的会计准则修订,包括香港会计准则第16号修订、香港会计准则第37号修订等,未对业绩及财务状况构成重大影响[174] - 公司面临的主要财务风险包括信贷风险、流动资金风险、利率风险及外汇风险[176] - 公司金融资产及负债的账面值与公平值相若,因到期日较短[178] - 公司收入及分部资料由执行董事作为主要营运决策者进行审阅[181] - 公司2022年总收入为3,712,118千港元,较2021年的3,350,963千港元增长10.8%[183] - 物业及设施管理服务收入为356,802千港元,同比增长3.9%[183] - 综合生活服务收入为1,849,373千港元,同比增长16.2%,其中清洁服务收入增长22.5%至826,803千港元[183] - 机电工程服务收入为1,505,943千港元,同比增长6.3%[183] - 环保服务收入增长显著,提供服务的收入从70,385千港元增至133,961千港元,增长90.3%[183] - 公司经营溢利为328,811千港元,未分配企业开支前的经营溢利为331,985千港元[191] - 公司期内溢利为280,080千港元,所得税开支为45,303千港元[191] - 公司总资产为3,644,524千港元,总负债为3,046,206千港元[192] - 非流动资产增加24,754千港元,主要包括物业、厂房及设备、使用权资产及其他无形资产的添置[191] - 香港地區收入為3,488,626千港元,佔總收入的94%[195] - 公司所得稅開支為45,303千港元,同比增長6.3%[199] - 公司政府補助收入為17,447千港元,同比增長4396.6%[196] - 公司員工成本為1,516,607千港元,同比增長11.3%[197] 员工与培训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员工总数为20,873人[10] - 2023财政年度与2022财政年度相比,燃料消耗减少1%,用电减少1.5%,采购纸张减少2%[10]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员工参加培训的总培训时数为30,424小时[10] - 公司员工成本为15.166亿港元,较去年增加主要由于员工数目增加[108] - 公司共有20,873名员工,包括8,605名临时工人[108] - 公司員工成本為1,516,607千港元,同比增長11.3%[197] 政府补助与税收 - 公司获得政府补助总计45.1百万港元,其中23.2百万港元用于员工成本扣减,17.4百万港元确认为其他收入[46] - 公司实际税率下降1.2%至14.0%,主要由于新冠病毒相关的免税政府补助增加[92] - 公司政府補助收入為17,447千港元,同比增長4396.6%[196] - 公司已付香港利得税为61,592千港元,同比下降21.2%[170]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 公司计划在2023年实施固体废物收费计划后,加大绿色废物处理业务的参与,并研究各种回收商机[28] - 公司环保服务业务在回顾期间提交18份环境及园艺服务合约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