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取得营业收入24,982,372,000港元,同比减少10%[7] - 2022年累计实现公司股东应占溢利1,374,151,000港元,同比减少67%[7] - 2022年每股基本盈利为13.18港仙[7] - 董事会决议向股东派发每股8.7港仙的末期现金股息[7] - 公司股东应占年内溢利减少67%至13.742亿港元,营业收入减少10%至249.824亿港元[17] - 2022年集团营业收入为249.824亿港元,较2021年的278.801亿港元减少28.977亿港元,降幅10%[27] - 2022年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73.921亿港元,较2021年的83.215亿港元减少9.294亿港元,降幅11%[27] - 年内销售成本为151.444亿港元,去年为174.305亿港元,下降因建造服务成本下降51.113亿港元[46] - 年内毛利率由去年37%升至39%,源于营收组合变化,水处理服务营收占比增加[47] - 集团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为14.883亿港元,去年为12.485亿港元[51] - 年内管理费用增至34.573亿港元,去年为31.584亿港元,增加因业务扩张和并表北控城市资源[52] - 年内其他经营费用净额由去年9.056亿港元增至27.834亿港元,主要源于视作出售山高新能源部分权益亏损10.91亿港元及重新计量北控城市资源亏损1.73亿港元[53] - 财务费用中银行及其他借贷利息为23.772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19.12亿港元),公司债券及应付票据利息为8.962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9.53亿港元)[54] - 分占合资企业溢利减少至6.52亿港元,去年为8.617亿港元;分占联营公司溢利增加至1.218亿港元,去年为0.581亿港元[54] - 年内所得税开支包括即期中国所得税7.398亿港元,中国业务实际税率约18%,低于中国标准所得税税率25%,递延税项开支为2.973亿港元[55] - 物业、厂房及设备增加37.549亿港元,使用权资产增加3.857亿港元,主要源于将北控城市资源综合入账[56][57] - 集团应收合约客户款项、服务特许权安排应收款项及应收账款合共为1172.147亿港元(2021年为1196.42亿港元)[59] - 应收合约客户款项结余减少129.622亿港元,服务特许权安排应收款项结余增加66.325亿港元,应收账款结余增加39.024亿港元[59][60] - 与BOT及TOT项目有关的总应收款项为833.444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834.838亿港元)[60] - 特许经营权结余增加主要源于收购一间附属公司及将北控城市资源综合入账[61] - 合资企业投资减少3.512亿港元,联营公司投资减少27.532亿港元[62] - 预付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减少12.178亿港元,其中非流动部分减少5.639亿港元,流动部分减少6.539亿港元[62]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24.212亿港元,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负债增加9.274亿港元[62] - 非控股权益增加22.742亿港元,银行及其他借贷增加71.515亿港元[64] - 公司债券增加12.69亿港元,主要因新发行20亿元人民币公司债券及人民币贬值[65] - 应付账款减少24.331亿港元,主要因水环境治理项目建造服务应付账款减少[66] - 2022年底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31.639亿港元,借贷总额为820.953亿港元[67] - 2022年资本开支总额为73.249亿港元,低于2021年的107.096亿港元[68] - 2022年10月20日派发每股7.0港仙的中期股息[142] - 董事会建议派发每股8.7港仙的末期股息,待股东批准后于2023年6月30日或前后派付[142]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给股东的储备为69.78575亿港元[154]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中国大陆污水及再生水处理服务收入增长逾20%[7] - 污水处理服务中,中国附属公司营业收入93.883亿港元,占比38%,毛利率57%,股东应占溢利39.71亿港元;海外附属公司营业收入4.854亿港元,占比2%,毛利率20%,股东应占溢利0.548亿港元[18] - 供水服务中,中国附属公司营业收入25.766亿港元,占比10%,毛利率48%,股东应占溢利7.665亿港元;海外附属公司营业收入5.132亿港元,占比2%,毛利率32%,股东应占溢利1.198亿港元[18] - 水环境治理建造服务中,综合治理项目建造服务(完成率高于10%之项目)营业收入14.589亿港元,占比6%,毛利率16%,股东应占溢利2.076亿港元;建设BOT水务项目营业收入46.261亿港元,占比18%,毛利率18%,股东应占溢利6.173亿港元[19] - 水环境治理技术服务及设备销售营业收入33.933亿港元,占比14%,毛利率40%,股东应占溢利6.537亿港元[19] - 城市资源服务营业收入25.406亿港元,占比10%,毛利率20%,股东应占溢利0.481亿港元[19] - 去年污水处理服务中,中国附属公司及合资企业等营业收入76.741亿港元,占比27%,毛利率58%,股东应占溢利37.009亿港元;海外附属公司营业收入4.71亿港元,占比2%,毛利率23%,股东应占溢利0.69亿港元[21] - 去年供水服务中,中国附属公司营业收入25.26亿港元,占比9%,毛利率48%,股东应占溢利7.059亿港元;海外附属公司及合资企业营业收入5.431亿港元,占比2%,毛利率34%,股东应占溢利1.532亿港元[21] - 去年水环境治理建造服务中,综合治理项目建造服务(完成率高于10%之项目及利息收入)营业收入30.714亿港元,占比11%,毛利率26%,股东应占溢利12.001亿港元;建设BOT水务项目营业收入95.332亿港元,占比34%,毛利率18%,股东应占溢利11.918亿港元[22] - 去年水环境治理技术服务及设备销售营业收入40.613亿港元,占比15%,毛利率49%,股东应占溢利11.514亿港元[22] - 中国附属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93.883亿港元,较2021年的76.741亿港元增加17.142亿港元,增幅22%;应占溢利39.71亿港元,较2021年的33.179亿港元增加6.531亿港元,增幅20%[25] - 海外附属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4.854亿港元,较2021年的4.71亿港元增加0.144亿港元,增幅3%;应占溢利0.548亿港元,较2021年的0.69亿港元减少0.142亿港元,降幅21%[25] - 供水服务中国附属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25.766亿港元,较2021年的25.26亿港元增加0.506亿港元,增幅2%;应占溢利7.665亿港元,较2021年的7.059亿港元增加0.606亿港元,增幅9%[25] - 2022年综合治理项目建造服务(完成率高于10%之项目)营业收入14.589亿港元,较2021年的30.714亿港元减少16.125亿港元,降幅53%;应占溢利2.076亿港元,较2021年的7.492亿港元减少5.416亿港元,降幅72%[27] - 2022年水环境治理技术服务及设备销售营业收入33.933亿港元,较2021年的40.613亿港元减少6.68亿港元,降幅16%;应占溢利6.537亿港元,较2021年的11.514亿港元减少4.977亿港元,降幅43%[27] - 2022年城市资源服务营业收入25.406亿港元,应占溢利0.481亿港元[27] - 公司2022年污水处理厂及乡镇污水处理设施总数为1168座,设计能力达31984543吨/日,实际处理量8023.6百万吨,营业收入12963.5百万港元,股东应占溢利5387.1百万港元[31] - 中国大陆污水及再生水处理服务方面,2022年底有917座污水处理厂及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和41座再生水处理厂,设计能力分别为18517545吨/日和2193488吨/日,较2021年分别增加1686490吨/日和504288吨/日,平均每日处理比率80%,实际平均水处理合同价约为1.47元/吨[32] - 中国南部地区有331座相关设施,设计能力4320555吨/日,较去年增加179965吨/日,增幅4%,实际处理总量1402.0百万吨,营业收入2169.3百万港元,股东应占溢利887.0百万港元[33] - 中国西部地区有317座相关设施,设计能力2617990吨/日,较去年增加145740吨/日,增幅6%,实际处理量764.0百万吨,营业收入1821.8百万港元,股东应占溢利816.0百万港元[34] - 山东地区有53座相关设施,设计能力2557000吨/日,较去年增加298000吨/日,增幅13%,实际处理量709.9百万吨,营业收入1325.8百万港元,股东应占溢利644.8百万港元[35] - 中国东部地区有133座相关设施,设计能力6045076吨/日,较去年增加763300吨/日,增幅14%,实际处理量1597.7百万吨,营业收入2040.1百万港元,股东应占溢利840.5百万港元[36] - 中国北部地区有124座相关设施,设计能力5170412吨/日,较去年增加803773吨/日,增幅18%,实际处理量1220.6百万吨,营业收入2031.3百万港元,股东应占溢利1041.4百万港元[37] - 海外污水及再生水处理服务方面,有53座相关设施,设计能力497868吨/日,实际处理量108.4百万吨,营业收入485.4百万港元,股东应占溢利54.8百万港元[31][38] - 中国大陆供水服务方面,2022年底有122座自来水厂,设计能力9708442吨/日,较2021年增加335606吨/日,实际平均合同价约为2.13元/吨,实际处理总量2080.2百万吨,营业收入2576.6百万港元,股东应占溢利957.0百万港元[31][39] - 海外供水服务方面,有35座相关设施(含1座海水淡化厂),设计能力1067200吨/日,实际处理量140.8百万吨,营业收入513.2百万港元,股东应占溢利145.6百万港元[31][40] - 综合治水项目建造服务营收从去年30.714亿港元降至今年14.589亿港元,股东应占溢利从12.001亿港元降至6.859亿港元[41] - 建设BOT水务项目总营收从去年95.332亿港元降至今年46.261亿港元,股东应占溢利从11.918亿港元降至6.173亿港元[43] - 水环境治理技术服务及设备销售营收从去年40.613亿港元降至今年33.933亿港元,占集团总营收14%,股东应占溢利从11.514亿港元降至6.537亿港元[44] - 自2022年6月30日起并表北控城市资源,其营收为25.406亿港元,集团应占溢利净额为4810万港元[45] - 集团年内营收为249.824亿港元,去年为278.801亿港元,营收减少源于水环境治理建造服务营收减少[45] - 中国污水及再生水服务毛利率降至57%,海外降至20%;中国供水服务毛利率48%持平,海外降至32%[48][49] 公司业务规模与布局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总设计能力达44,287,093吨/日[7] - 公司持有北京宏泰79.3%股权、长沙三峡51%股权等[4] - 公司年内完成设立58家区域公司及类区域组织[9] - 年内新增签约水量3414442吨/日[9] - 全年新增再生水规模约136万吨/日[10] - 2022年公司就1447座水厂及乡镇污水处理设施订立服务特许权安排及委托协议,年内新项目每日总设计能力为341.4442万吨,退出项目每日设计能力合共为57.8364万吨,每日设计能力净增加283.6078万吨,每日总设计能力为4428.7093万吨[28][29] - 公司水厂覆盖中国20个省、5个自治区及4个直辖市[28] 公司战略与管理架构 - 集团围绕“客户为源、创新为道”确定中长期战略目标,推进“双平台”战略构建[74] - 2022年7月11日,熊斌获委任为董事会主席,李永成辞任前主席[75] - 2022年4月29日,张铁夫辞任执行董事[75] - 2022年3月15日,王殿常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赵峰辞任[75] - 2022年8月31日,王凯军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7
北控水务集团(00371) - 2022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