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民航信息网络(00696) - 2022 - 年度财报

公司股权结构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最大股东中国民航信息集团有限公司持股约29.29%,14家内资股股东持股约38.84%,H股股东持股约31.87%[3] - 中国民航信息集团有限公司持有每股面值人民币1元的857,226,589股,占相应类别股本约43.00%,占总股本约29.29%[139] - 中国航空集团有限公司持有每股面值人民币1元的268,300,500股内资股,占相应类别股本约14.65%,占总股本约9.98%;持有18,720,000股内资股,占相应类别股本约0.94%,占总股本约0.64%[139] - 中国南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持有每股面值人民币1元的202,781,500股内资股,占相应类别股本约10.17%,占总股本约6.93%;持有65,773,500股内资股,占相应类别股本约3.30%,占总股本约2.25%[140] - 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持有每股面值人民币1元的182,743,500股内资股,占相应类别股本约9.17%,占总股本约6.25%;持有25,155,000股内资股,占相应类别股本约1.26%,占总股本约0.86%;持有3,900,000股内资股,占相应类别股本约0.20%,占总股本约0.13%[140] - FMR LLC持有每股面值人民币1元的64,955,835股H股,占相应类别股本约6.97%,占总股本约2.22%[140] - Citigroup Inc.持有每股面值人民币1元的58,284,676股H股,占相应类别股本约6.24%,占总股本约1.99%;持有46,000股H股,占相应类别股本约0.00%,占总股本约0.00%;持有55,397,205股H股,占相应类别股本约5.94%,占总股本约1.89%[140] - BlackRock, Inc.持有每股面值人民币1元的55,294,049股H股,占相应类别股本约5.93%,占总股本约1.89%;持有7,345,000股H股,占相应类别股本约0.79%,占总股本约0.25%[141] - Brown Brothers Harriman & Co.持有每股面值人民币1元的53,966,681股H股,占相应类别股本约5.79%,占总股本约1.84%[141] - BlackRock, Inc.被视为持有55,294,049股H股(L)和7,345,000股H股(S)[146] - Brown Brothers Harriman & Co.以核准借出代理人身份持有53,966,681股H股(L)和53,966,681股H股(P)[147] - 2022年12月31日,中国南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空集团有限公司及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分别持有公司已发行股份数目5%以上,合共持有约26.23%[165] - 2023年3月21日,中航集团及其附属公司在公司合计持有的总股权超10%构成关连人士;3月30日完成761万股(约占公司总股本0.260%)内资股转让后,持股低于10%不构成关连人士[167] - 中国民航信息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公司已发行股本的约29.29%[170] 公司组织架构与人员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拥有中国境内附属公司20余家、境外全资附属公司若干、联营公司10余家[3]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拥有员工6570名[3]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员工6570名,其中男性员工3943名,女性员工2627名,男女比例约为60:40[123]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员工总数为6570名[88] - 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由同一人担任,偏离《上市规则》守则条文C.2.1,为过渡性安排[90] - 公司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外部董事占全体董事总数二分之一以上,至少包括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94] - 董事会设立4个专门委员会,包括审核及风险管理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提名委员会、战略及投资委员会[94] - 2022年9月1日后,刘建平任战略委员会委员,刘泽洪任薪酬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陈永德任审核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徐宏志任审核、薪酬、提名委员会委员[95] - 原第七届董事会独立非执行董事曹世清、魏伟峰、刘向群不再任职,原执行董事肖殷洪因退休不再任职[95] - 董事长黄荣顺董事会、股东大会、提名委员会、战略委员会出席率均为100%[95] - 执行董事刘建平董事会、股东大会出席率为100%[95] - 非执行董事赵晓航董事会、股东大会、战略委员会出席率均为0%[95] - 非执行董事席晟董事会出席率为14%,股东大会、战略委员会出席率为0%[95] - 非执行董事罗来君董事会出席率为14%,股东大会、战略委员会出席率为0%[95] - 2022年度,董事会举行7次应亲身出席会议,召集1次股东周年大会及1次临时股东大会等[98] - 董事会成员中独立董事至少占三分之一[100] - 董事会中有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成员人数三分之一[101] - 2022年4月29日,肖殷洪不再担任总经理,董事长黄荣顺兼任总经理为过渡安排[103] - 公司偏离“主席与行政总裁角色应区分”守则条文,但不影响权力及授权均衡分布[103] - 非执行董事赵晓航、席晟、罗来君任期从2020年2月27日至2023年2月26日[104] - 独立非执行董事刘泽洪、陈永德、徐宏志任期从2022年9月1日至2023年2月26日[104] - 独立非执行董事曹世清、魏伟峰、刘向群任期从2020年2月27日至2022年9月1日[104] - 公司第七届董事会及监事会于2023年2月26日任期届满,换届选举延期[104] - 换届完成前,第七届董事会及监事会成员继续履职,延期不影响公司运营[105] - 2022年度每名董事通过自行学习和参加讲座培训进行持续专业发展[102] - 董事会设立4个专门委员会负责财务汇报等方面具体调研分析[106] - 2022年9月1日起审核委员会由陈永德等三人组成,陈永德任主任委员[107] - 审核委员会2022年度举行2次会议,开展多项财务相关工作[107][108] - 2023年1月18日审核委员会更名并增加监督管理层执行董事会决议职责[107] - 2022年9月1日起薪酬委员会由刘泽洪等三人组成,刘泽洪任主任委员[109] - 薪酬委员会2022年度举行1次会议,讨论董事及高管责任险续保方案[109] - 2023年3月薪酬委员会增加审阅及批准股份计划事宜职责[109] - 独立非执行董事每人年度基本报酬为6万元(含税),主任委员7万元(含税)[110] - 独立非执行董事参会可获3千元或2千元会议津贴(含税)[110] - 退出现职央企负责人身份的独董工作补贴按履职评价结果动态调整[110] - 独立董事每年度基本报酬为6万元(含税),无会议津贴[111] - 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外部董事占比超二分之一,独立董事至少占三分之一[112] - 2022年度提名委员会举行2次会议,战略委员会举行1次会议[113] - 公司秘书于晓春2022年度完成15小时相关专业培训[114] - 2022年度,无董事违反《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115] - 公司监事会由4名监事组成,2022年监事会举行3次会议,监事应列席7次董事会会议、1次股东周年大会及1次临时股东大会[131][133] - 2022年丁万志监事会会议出席率100%、股东大会出席率50%、列席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梁爽分别为100%、50%、86%;朱岩分别为66%、50%、86%;唐立超分别为33%、0%、0%;杨军分别为0%、0%、25%;曾毅玮分别为0%、0%、0%[132] - 2022年曾毅玮和唐立超各有2次未能亲自出席监事会会议并书面委托其他监事代为出席和表决,杨军和朱岩各有1次[132] - 2023年1月16日起丁万志不再担任公司监事会主席,2022年6月16日起曾毅玮不再担任公司股东代表监事,同日杨军获委任为公司股东代表监事[131][133] - 公司监事会由五名监事组成,任期三年,职工代表监事占监事会成员三分之一以上,且有一名独立监事[186] - 2022年,公司第七届监事会举行了3次会议[186] - 2022年6月16日,杨军先生担任公司第七届监事会监事,曾毅玮女士不再担任[186] - 2023年1月16日,丁万志先生因退休不再担任公司职工代表监事及监事会主席[186] 公司发展历程与荣誉 - 2001年,公司H股在联交所主板上市,发行价4.10港元/股,市值约36亿港元[23][24] - 2004年,ETD系统处理量突破1亿人次[24] - 2015 - 2016年,H股先后被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等名单,2016年ETD系统处理量突破5亿人次[27] - 2019年,ETD系统处理量连续3年位居全球第三,接近7亿人次[28] - 2021年2月7日,公司上市20周年,市值超500亿港元[28] - 公司连续22年被评定为高新技术企业,连续4年获民航科技进步一等奖,连续2年入选“央企ESG •先锋50指数”[26] - 2009年,结算公司成为全球最大的开账与结算计划数据处理中心[30] - 2008年推动中国民航机票100%电子化,获IATA“简化商务战略合作伙伴全球杰出贡献奖”[31] - 2011年、2017年ETD系统处理量突破3亿人次,自主研发“航旅纵横”手机应用[34] - 2020年新一代民航旅客服务信息系统开发完成,启用北京顺义新数据中心,获IATA“20周年合作伙伴奖”,航旅纵横所属公司完成混改和员工持股,“航易行”平台被认定为中国民航行李全流程跟踪系统公共信息平台[35] - 2021年连续16年获批年度重点软件企业,获“2021年中国融资大奖”相关奖项及第二十二届中国专利奖优秀奖[36] - 2022年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高质量收官,专利授权数超前十年总和,获批民航重点实验室,获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资质认证,连续22年被评定为高新技术企业,连续4年获民航科技进步一等奖,再次入选国资委“央企ESG先锋50指数”[43] 公司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8 - 2022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472114千元、8121673千元、5485577千元、5476177千元、5210106千元[38][41] - 2018 - 2022年利润总额分别为2651560千元、2802821千元、314161千元、663883千元、735139千元[38][41] - 2018 - 2022年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2326317千元、2526006千元、362800千元、551301千元、626499千元[38][41] - 2018 - 2022年每股盈利(基本及摊薄)分别为0.79元、0.87元、0.12元、0.19元、0.21元[38][41]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全部已发行总股份数为2926209589股[39][41] - 2022年集团税前利润约7.351亿元,较2021年增加约10.7%[64] - 2022年公司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约6.265亿元,较2021年增加约13.6%[64] - 2022年集团总收入约52.101亿元,较2021年减少约2.661亿元或4.9%[65] - 2022年航空信息技术服务收入占比29.7%,较2021年的38.8%减少,收入减少27.3%[65] - 2022年系统集成服务收入占比32.6%,较2021年的25.1%增加,收入增加23.6%[66] - 2022年营业总成本为47.295亿元,较2021年减少5.798亿元或10.9%[69] - 2022年营业利润约6.996亿元,较2021年增加约2810万元或约4.2%[69] - 公司2020 - 2022年度作为“高新技术企业”按15%优惠税率计算企业所得税[70] - 公司2006 - 2021年度获“重点软件企业”认定,可进一步享受10%优惠税率[70] - 公司2022年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约62650万元,较2021年的约55130万元增加约13.6%[71] - 公司建议按税后利润10%提取2022年度任意盈余公积金3890万元,待股东大会批准后计入2023年财报[73] - 公司董事会建议派发2022年度末期股息15510万元,每股0.053元(含税),若获批预计2023年9月30日前派付[74] - 2022年末公司可供分配利润约72.644亿元,2021年末为71.085亿元[74] - 2022年末公司可供分派股东的储备为74.195亿元,2021年末为72.695亿元[75] - 2022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3.363亿元,投资活动净额-1.422亿元,筹资活动净额-0.976亿元[76] - 2022年末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74.758亿元,96.4%、2.9%、0.2%分别以人民币、美元及新台币计价[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