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持续经营业务即期税项开支中香港为1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8千港元;递延税项为(33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345千港元[5] - 2023年和2022年截至6月30日止6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来自持续经营及终止经营业务)分别为(117,400)千港元和(109,947)千港元[9] - 2022年1月1日投资物业公平值为579,155千港元,2023年6月30日为468,390千港元[12] - 本中期期间,集团确认使用权资产5,712,000港元,2022年为零港元[1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账款61天至90天为817千港元,91天至1年为319千港元,1年以上为48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分别为0千港元、38千港元和10千港元[19] - 2021年3月25日,集团发行53,500,000港元无抵押承兑票据,年利率8%,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未偿还本金,2022年同期偿还7,000,000港元[2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集团取得借款12,000,000港元,年利率9%,已偿还银行及其他借贷29,701,000港元;2022年同期银行贷款31,000,000港元,偿还额为零[29] - 倘收购武汉骏意于2023年1月1日完成,集团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中期收入将为14,339,000港元,中期亏损将为4,368,000港元[33] - 2022年1月1日金融资产结余为264,210千港元,2023年6月30日为156,299千港元[49] - 波幅下跌╱上升5%,所有其他可变因素维持不变,2023年6月30日金融资产公平值无影响,2022年12月31日上升╱下跌3,904,000港元╱3,123,000港元[4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物业投资分部租金收入1400万港元,较2022年减少60万港元[62] - 2023年上半年汽车分部收入1170万港元,2022年无此收入[63] - 毛利增加100万港元至1250万港元,整体毛利率下降30.1个百分点至48.7%[64][65] - 其他收益及亏损为净亏损11750万港元,较2022年增加2660万港元[69] - 集团获借贷1200万港元、关联方免息贷款1160万港元,偿还其他借贷2970万港元[70] - 2023年6月30日银行结余及现金2720万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减少1560万港元[71] - 2023年6月30日银行及其他借贷等合共38370万港元,债务与权益比率增至136.0%[73] - 2023年6月30日银行借贷结余2980万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减少70万港元[74] - 期内正汇兑差额约400万港元,2022年为负汇兑差额约1000万港元[7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若干银行存款及物业共47040万港元用作相关借贷抵押,2022年12月31日为47170万港元[78] - 2023年上半年,香港及苏格兰投资物业租金收入分别为110万港元及1290万港元,2022年分别为110万港元及1350万港元;期内投资物业公平值变动未变现亏损2260万港元,2022年为公平值收益170万港元[8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其他收入为28万港元,2022年为40万港元,减少12万港元[88] - 期内销售及分销成本以及行政费用共1570万港元,2022年为1140万港元,占收入61.0%,2022年为78.5%,净增加430万港元[89] - 期内财务成本增至770万港元,2022年为650万港元,银行及其他借贷利息增至560万港元,2022年为390万港元,承兑票据减至110万港元,2022年为170万港元[9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CBL未经审核综合收入1310万美元,2022年为2140万美元,录得未经审核综合经营亏损520万美元,2022年为亏损250万美元[9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11740万港元,2022年为10990万港元[93] - 其他借贷及附属公司非控股股东贷款期限至2023年9月5日,年利率分别为8.5%及10%,报告期内利息开支分别为370万港元及50万港元,已偿还利息分别为350万港元及零,2023年6月30日贷款结余分别为31670万港元及1010万港元[96] - 承兑票据期限三年,年利率8%,报告期内利息开支110万港元,2023年6月30日结余为2860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750万港元[97] 业务收购事项 - 武汉骏意收购事项于2023年2月17日完成,之后成为公司附属公司[53] - 2023年2月集团完成武汉骏意收购事项[129] 股权结构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5,292,515,390股[118] - 庄天龙、连镇豪、李少峰分别持有公司51,891,000股、2,377,500股、209,000,000股普通股,占比分别为0.98%、0.04%、3.95%[113] - 黄瑞瑨于相联法团Chime Biologics持有3,068,194股普通股,占已发行普通股约1.30%[117] - Gustavo International Limited和Maini Investments Limited分别持有公司304,725,000股股份,占比均为5.76%[119][143] - 鼎珮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和麦少娴女士分别持有公司1,519,016,472股股份,占比均为28.70%[143] - 鼎珮投资由麦少娴女士全资拥有,直接持有公司约22.94%已发行股本,间接持有约5.76%,合共持有约28.7%权益[169] 员工与物业租赁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在香港及中国内地共聘有34名雇员[126] - 2023年6月30日,Capella净内部面积总值约94%须遵守租赁协议,年租金总额约290万英镑,最晚届满日期为2030年2月,加权平均未届满租期为4.79年[127] 业务活动成果 - 2023年上半年新4S店开业及新车推出活动后,展厅人流量大幅增加超50%[130] - 2023年上半年,CBL取得2830万美元未完成合约,正就超4000万美元合约进行后期磋商,第二期药品生产设施已运营[109] 股息与购股权 - 董事会未就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宣派中期股息(2022年:无)[13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董事莊天蘆、黄场语、任求威的未行使購股權均為6000萬份,連鎖豪有3000萬份,集團顧問有9070萬份,總計3.007億份[147] - 2017年6月15日、2020年7月27日及2020年10月7日前每股股份收市價分別為0.093港元、0.172港元及0.170港元[148] - 購股權歸屬比例為授出日期首周年40%、第二周年30%、第三周年30%[149] - 2023年7月27日,黃瑞瑨辭任執行董事,1800萬份購股權失效[15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6個月,無根據已屆滿購股權計劃授出、行使、註銷或失效購股權(除上文披露外)[151] - 新購股權計劃因若干條件未達成未生效[153] - 伍兆威先生于2023年7月27日辭任公司執行董事,其18,000,000份購股權同日失效[174] 证券交易与企业管治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6個月,公司及其附屬公司無買賣或贖回上市證券[15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6個月,公司遵守企業管治守則,惟偏離第C.2.1條[155] 人员变动 - 2023年5月27日,李忠良辭任獨立非執行董事及相關委員會成員[159] - 2023年6月20日,江啟銓與公司訂立新委任函,任期至2025年6月20日[160] - 沈仲平博士於2023年5月24日獲委任為獨立非執行董事、審核委員會、提名委員會及薪酬委員會成員[183] - 李忠良先生於2023年5月27日辭任薪酬委員會和提名委員會成員[187][188] - 黃瑞瑨先生於2023年7月27日辭任董事會職務[199] - 李少峰先生於2023年2月28日獲委任為董事會成員[199]
意达利控股(00720) - 2023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