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集团营业额约7.41亿港元,较2020年约45.99亿港元减少38.58亿港元[10] - 2021年公司股东应占亏损约20.70亿港元,2020年亏损约11.51亿港元[10] - 2021年股份每股基本亏损为13.91港仙,2020年为7.73港仙[10]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负资产净值约为17.92亿港元,2020年12月31日资产净值约为3.05亿港元[46] - 2021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净额约为74.67亿港元,2020年12月31日约为33.31亿港元,流动比率从0.68倍降至0.47倍[46]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综合借贷约为69.76亿港元,其中63.28亿港元须一年内偿还,6.48亿港元须一年后偿还[46] - 2021年12月31日,65.67亿港元借贷款按3.85% - 14.99%固定利率计息,2020年12月31日为57.85亿港元,利率为4.77% - 18.15%[46]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及已抵押银行存款约为5.49亿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7.08亿港元[46] - 集团资本负债比率由2020年12月31日的92倍降至2021年12月31日的 - 3.3倍[46] - 2021年末物业、厂房及设备抵押账面价值为665,710千港元,2020年为966,769千港元;投资物业等抵押账面价值为7,493,973千港元,2020年为8,586,789千港元[67]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就银行按揭贷款向银行提供最多约982,559,000港元担保,2020年为1,219,919,000港元[68] - 截至报告日,公司尚余人民币48,000,000元(约58,000,000港元)逾期未偿还,2021年12月31日逾期未偿还款项、违约金及仲裁费约为人民币70,757,000元(86,542,000港元)[71] - 截至报告日,附属公司尚余人民币180,250,000元(约220,462,000港元)逾期未偿还,金融机构要求偿还约人民币210,000,000元(约252,000,000港元)[72] - 2021年集团继续录得亏损,主要因营业额低不足以弥补费用开支,且受物业减值、公允价值亏损及融资成本增加影响[45] 各业务线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物业销售2021年营业额约为3.07025亿港元,2020年为42.07815亿港元[56] - 物业租赁、管理及代理服务2021年营业额约为3.40328亿港元,2020年为3.1874亿港元[57] - 酒店营运2021年营业额约为9364万港元,2020年为7214.8万港元[58] - 商业及酒店运营营业收入约人民币397,356,000元(约478,741,000港元),商业平均出租率约79%,酒店平均入住率约54%[37] - 上海“证大大拇指广场”权益占比100%,可出租面积44,860平方米,2021年出租率99%,年营业收入人民币104,435千元(港币125,825千元)[37] - 上海证大美爵酒店建筑面积31,530平方米,客房361间,2021年入住率54%,年营业收入人民币68,870千元(港币82,976千元)[37] - 上海证大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管理面积共3,282,706平方米,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105,027,000元(约126,539,000港元)[39] - 上海证大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总公司管理面积1,218,072平方米,报告期内营业收入人民币53,509千元(港币64,468千元)[40] 物业项目信息 - 南京“喜马拉雅中心”占地面积约9.35万平方米,预计总建筑面积约61.95万平方米[17] - 南京“喜马拉雅中心”分三期开发,2021年底第一、二期大部分已售完,第三期2018年上半年开始预售[17] - 南京「喜瑪拉雅中心」一、二、三期可銷售面積合計346,668平方米,簽約額合計7,200,611千元[18] - 南京「濱江大拇指廣場」一、二、三期可銷售面積合計378,877平方米,簽約額合計10,478,040千元[22] - 海門「濱江新城 • 証大花園」地塊一、二可銷售面積合計561,200平方米,簽約額合計1,361,878千元[28] - 南通壹城大拇指廣場二期、三期可銷售面積合計263,216平方米,簽約額合計1,846,034千元(港幣)[32] - 南京「濱江大拇指廣場」一期佔地面積約13,220平方米,總可售面積85,487平方米[19] - 南京「濱江大拇指廣場」二期佔地面積約26,318平方米,總可售面積166,395平方米[19] - 南京「濱江大拇指廣場」三期佔地面積約15,566平方米,地上建築面積約126,995平方米[21] - 南京「濱江大拇指廣場」四期佔地面積約15,234平方米,地上建築面積約102,549平方米[22] - 海門「濱江新城 • 証大花園」佔地合共1,389,021平方米[23] - 公司於海南省澄邁縣擁有1,309,563平方米地塊60%權益,目前仍在規劃階段[33] 集团业务发展与战略 - 公司已形成40余个行业经典作品[11] - 集团累计新开业商业面积约44,315平方米,南京“喜马拉雅中心”开业三个月总客流超130万人次[37] - 2021年集团业务遍及全国10个大中城市,上海证大物业管理项目达30余个,管理面积超300万平方米[39] - 未来集团将坚持“围绕核心城市,强化运营能力”战略,深化区域与城市深耕[42] - 集团将探索轻资产发展新航道,加强商业管理,把握物业管理新机会[42] 人员与股权信息 - 黄裕辉先生50岁,2021年1月11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6月23日获委任为董事会主席等职[78]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南通三建控股(香港)有限公司拥有公司4,462,317,519股股份权益,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约29.99%[79] - 东方藏山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由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直接持股40%[83] - 吴君傲46岁,2020年4月23日起任公司非执行董事,深耕房地产相关领域二十余年[91] - 关浣非64岁,2021年1月11日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在金融及保险业经验丰富[94] - 陈爽54岁,2021年1月11日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有逾29年商业银行及投资银行经验[98] - 关博士现担任4家联交所主板上市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95] - 关博士曾在多家联交所主板上市公司任职,如2020年6月 - 2021年5月任企展控股执行董事及董事会主席[96] - 陈先生现兼任3家公司相关职务,如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99] - 陈先生曾在多家上市企业任职,如2019年11月 - 2020年6月任中集资本控股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兼总裁[99] - 陈先生现任多个委员会委员及协会主席等职务,曾任部分机构参事、委员及副会长等职[100] - 曹海良49岁,2021年1月11日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104] - 林芯竹42岁,2021年1月11日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104] - 王禹洲42岁,2021年9月30日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107] - 张泽林48岁,2021年1月15日获委任为公司行政总裁[111] - 刘砚枫41岁,2021年5月1日起担任公司秘书[112] - 2021年1月11日,黄裕辉、李珍获委任为执行董事,秦仁忠、汤健辞任执行董事[127] - 2021年1月11日,关浣非、陈爽、曹海良、林芯竹、朱纪文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徐长生、吴文拱、侯思明、狄瑞鹏因董事会重组辞任[128] - 2021年9月30日,王禹洲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朱纪文辞任[128]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概无相关权益或淡仓[128] - 2021年12月31日,概无根据购股计划授出或奖励或同意授出或奖励购股期权予任何人士[129] - 自2022年1月1日起,执行董事李珍及何海洋年度薪酬调整为63万元/年[130] - 自2022年1月1日起,非执行董事王峥、马赟及吴君傲年度薪酬调整为20万元/年[130] - 自2022年1月1日起,行政总裁张泽林年度薪酬调整为96万元/年[130] - 南通三建控股(香港)有限公司和南通三建控股有限公司分别持有4,462,317,519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约29.99%[143] - Smart Success Capital Ltd.等多家关联公司分别持有2,703,248,481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约18.17%[143] - 持有担保权益人士持有2,678,283,273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约18.00%[143] - Wise Leader Assets Ltd.等多家关联公司分别持有5,381,531,754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约36.17%[143][145] - China Alliance Properties Limited等多家复星系关联公司分别持有2,255,335,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约15.16%[145] 其他财务相关信息 - 2022年1月,集团成功获得额外借贷人民币3.28亿元,阶段性缓解流动性压力[52] - 2021年公司对五大客户销售总额占年内总营业额21.90%,对最大客户销售总额占6.40%[152] - 2021年向公司最大供应商及五大供应商采购总额分别占年内总采购额约10.62%及29.20%[152] - 2021年6月公司因与前任核数师罗兵咸永道未就审核费用达成共识,改聘大信梁学濂(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为核数师[154] - 过去三年公司除2021年外无更换其他核数师[155] - 年内及直至年报刊发日期,公司股份有足够公众持股量[158] - 报告回顾期为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新订企业管治守则于2022年1月1日生效[160] - 2021年各董事已接受相关培训[170] - 薪酬委员会年内举行三次会议,讨论及检讨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层薪酬政策并提出建议[173] - 提名委员会于2012年3月成立,年内举行四次会议向董事会提出建议[176] - 审核委员会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举行五次会议,审阅集团财务报表等[180] - 薪酬委员会成员包括陈爽等独立非执行董事及王乐天等执行董事,部分成员于2021年1月11日或9月30日获委任或辞任[171] - 提名委员会成员有关浣非等,部分成员于2021年1月11日、6月23日或9月30日获委任或辞任[175][176] - 审核委员会成员有王禹洲等,部分成员于2021年1月11日或9月30日获委任或辞任[180] - 提名委员会董事选择标准是以客观标准择优选人,考虑综合因素并根据公司业务特点和发展需求挑选[178] - 董事会负责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相关职责并委派给审核委员会[182] - 集团风险管理系统包括策略、风险管治架构等元素[183] - 董事会负责确保集团设立及维持适当有效的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并至少每年检讨一次[184] - 公司于2016年度开始建立风险管理体系,本年度更新适用的风险评估工作[187] - 公司参照COSO内部监控框架编制内部监控系统,由17项原则及五大要素构成[188] - 公司建立内部审核部门,根据以风险为基准的年度审核计划进行审核工作[189] - 公司制定内部程序处理内幕消息,包括识别、分析、记录、保密和披露等环节[191][192] - 董事会每年检讨公司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的有效性,认为虽有提升空间但属有效[193] - 董事承认有责任编制公司财务报表,董事会与审核委员会在核数师相关事宜上无分歧[194] - 存在令公司持续经营能力构成重大疑问的不确定事项,但董事认为按持续经营基准编制报表恰当,核数师未能对此发表意见[197] - 公司面临业务亏损、银行借贷违约、诉讼等挑战,正积极解决,包括说服贷款人、重组借贷、寻找投资者等[198][199] - 审核委员会同意独立核数师对综合财务报表不发表意见的观点及疑虑,也同意董事会改善资金和财务状况的立场[200] 公司慈善与股息分配 - 公司2021年慈善及其他用途捐赠额约为18,000港元[123] - 公司2021年度不建议派发现金股息[117] - 公司2021年12月31日并无可供分派予股东之储备[124] 公司业务概述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附属
上海证大(00755) - 2021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