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生产总值情况 - 2023年第二季度本地生产总值较上年同期实质上升1.5%,第一季度升幅为2.9%[4] 集团投资物业数据 - 中期内集团投资物业租金收入约1640万港元,2022年同期约1760万港元[5]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投资物业租用率约91.5%,2022年12月31日约89.7%[6]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投资物业估值为17.685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7.815亿港元[8] - 中期内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1300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2440万港元[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1300万港元[33] - 2023年1月1日投资物业公平值为17.815亿港元,6月30日为17.685亿港元,公平值净亏损为1300万港元[109] - 2023年上半年投资物业公平值减少1300万港元,2022年同期减少2440万港元[11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账面价值17.685亿港元的投资物业已抵押,用于获取银行借贷担保[112] - 2023年中期租金收入约为16,382,000港元,2022年同期约为17,625,000港元[129] 集团业务收益占比 - 渣甸中心收益占集团中期总收益约82.7%[6] 公司股权及项目情况 - 公司拥有颐泰49%权益,颐泰持有金华铭瑞99%间接股权[9] - 金华项目总楼面面约337530平方米,2020年完成两期发展[9] - 2023年2月9日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金华铭瑞清盘申请[10] 公司贷款协议情况 - 2018年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益辉与恒生银行订立本金5.7亿港元及2.12亿港元定期贷款协议[13] - 2018年6月15日,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顺龙及峰丽分别与恒生银行订立本金5000万港元及2500万港元的定期贷款协议[14] - 2019年8月6日,益辉、顺龙及峰丽与恒生银行订立本金总额2.7亿港元的定期贷款融资协议[14] - 2018年3月20日益輝与恒生银行订立本金570百万港元定期贷款协议,6月15日订立本金212百万港元定期贷款补充协议[62] - 2018年6月15日顺龙及峰丽与恒生银行分别订立本金50百万港元及25百万港元定期贷款协议,2019年8月6日益輝、顺龙及峰丽与恒生银行订立本金总额270百万港元定期贷款融资协议[63] 公司贷款违约及延期情况 - 2021年2月5日,公司综合有形净值低于20亿港元最低要求,借款人收到违约通知,若一个月内部分还款不少于1.64亿港元等或可免除违约[15] - 2021年10月29日,借款人按新免除条件偿还1亿港元、支付5万港元法律费用并交回书面确认[16][17] - 2022年8月15日,恒生银行批准借款人申请,将约7840万港元银行借贷到期日延至2023年2月15日,需先还3500万港元[18] - 2023年3月8日,恒生银行批准借款人申请,将约7840万港元银行借贷到期日延至2023年8月15日,需先还200万港元[19] - 2023年3月21日,恒生银行批准益辉申请,将约4.688亿港元银行借贷到期日延至2023年9月23日,需先还550万港元[20] - 2023年6月26日,恒生银行批准借款人申请,将约2.36亿港元银行借贷到期日延至2023年12月27日,需先还300万港元[22] - 2023年8月11日,恒生银行批准借款人申请,将7100万港元银行借贷到期日延至2023年10月31日,需先还200万港元[23] - 恒生银行批准借款人在“预先批核还息不还本”计划下的申请,将本金总额7100万港元银行借贷到期日从2023年8月15日延至10月31日,借款人需在9月8日前还200万港元部分本金[49] - 2021年2月5日借款人收到函件,提及公司综合有形净值低于20亿港元最低要求构成违约,若一个月内作出不少于164.0百万港元部分还款等可免除违约[64] - 2021年10月29日借款人收到进一步函件,需于当日或之前还款100百万港元、支付50,000港元法律费用等可免除违约,借款人已按要求行事[66][67] - 2022年8月15日恒生银行批准申请,将约78.4百万港元银行借贷到期日延至2023年2月15日,需于当日作35百万港元部分本金还款等,借款人已按要求行事[68] - 2023年3月8日恒生银行批准申请,将约78.4百万港元银行借贷到期日延至2023年8月15日,需于3月13日或之前作2.0百万港元部分本金还款等,借款人已按要求行事[69] - 2023年3月21日恒生银行批准益輝申请,将约468.8百万港元银行借贷到期日延至2023年9月23日,需于3月31日或之前作5.5百万港元部分本金还款等,益輝已按要求行事[71] - 2023年6月26日恒生银行批准申请,将约236.0百万港元银行借贷到期日延至2023年12月27日,需于7月7日或之前作3.0百万港元部分本金还款等,借款人已按要求行事[72] - 2023年8月11日恒生银行批准申请,将71.0百万港元银行借贷到期日延至2023年10月31日,需于9月8日或之前作2.0百万港元部分本金还款等,借款人将遵守条件[73] - 2023年8月11日恒生银行批准借款人申请,将7100万港元银行借贷到期日由8月15日延至10月31日,需9月8日前还200万港元本金并支付剩余本金利息[131] 香港营商环境情况 - 2023年余下时间香港营商环境充满挑战,货物出口承受巨大压力[26] 公司中期财务指标变化 - 中期收益约为164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6.8%[28] - 中期其他收入约为9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约30万港元增加[29] - 中期员工成本约为21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19.2%[30] - 中期其他经营开支约为37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60.2%[31] - 中期财务成本约为187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159.7%[34] - 中期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2210万港元[3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未偿还银行借贷约7.778亿港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4140万港元[3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资产净值约为10.051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减少约2.06%[4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16,382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7,625千港元有所下降[82] - 同期,公司投资物业的公平值净亏损为13,00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4,400千港元[82]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期间亏损为22,13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8,875千港元[8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投资物业价值为1,768,500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781,500千港元[83] - 2023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1,406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63,268千港元[8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净额为 - 745,834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 - 738,173千港元[83] - 2023年上半年公司资产净值为1,005,102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026,140千港元[8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经营业务所得现金净额为9,46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8,538千港元[85] - 同期,公司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 - 31,74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 - 28,203千港元[85] - 2023年上半年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 - 21,69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 - 19,449千港元[8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负债总额超流动资产总值约7.46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为7.38亿港元[89] - 2023年上半年其他收入净额为91.5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27.4万港元,其中银行利息收入分别为57.8万港元和21.6万港元[102] - 2023年上半年经营业务亏损,雇员成本总额为209.9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264.6万港元;投资物业总租金收入为1638.2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762.5万港元[104] - 2023年上半年财务成本为1866.6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715.1万港元,其中须于五年内还清的银行及借贷利息分别为1857.6万港元和713万港元[104] - 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为148.8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262万港元,香港利得税税率为16.5%,附属公司首200万港元应课税溢利按8.25%计税[105] - 公司董事不建议就2023年中期派付任何中期股息,2022年同期也无[108]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为2213.6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2887.5万港元,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相同[108] 公司人员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雇员6名,较2022年12月31日的8名减少[46] 公司购股计划情况 - 公司购股计划于2013年9月3日起为期十年,根据该计划及其他购股计划已授出但未行使购股期权获行使可发行股份数上限不得超公司已发行股份数30%[50][52] - 任何12个月内授予雇员购股期权涉及股份数不得超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1%,2018年8月24日更新授权上限,行使所有购股期权允许发行股份数上限为1.12502707亿股,相当已发行股份总数10%[53] - 2023年1月1日和6月30日,购股计划下均无尚未行使购股期权,该计划于2023年9月2日届满[55] 公司股权权益情况 - 2023年6月30日,董事或主要行政人员在公司或相联法团股份、相关股份及债权证中无已知权益或淡仓[57] - 2023年6月30日,中国信达(香港)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实益拥有8.43585747亿股公司股份,占已发行股本74.98%[58] - 2023年6月30日,Bonds & Sons Holdings Limited实益拥有1.11642295亿股公司股份,占已发行股本9.93%[58] - 2023年6月30日,Bonds & Sons International Limited、Bonds Chan Family Holding (PTC) Ltd.受控拥有1.11642295亿股公司股份,各占已发行股本9.93%[58] - 2023年6月30日,中国信达资产管理有限公司、DCP China Credit Fund I, L.P.、Dignari Capital Partners GP Limited、陈美芝受控拥有8.43585747亿股公司股份,各占已发行股本74.98%[58] - 2023年6月30日,除上述披露外,无人知会公司其在股份或相关股份中有须披露权益或淡仓[61] 公司董事资料情况 - 中期内公司无根据上市规则第13.51B(1)条须披露的董事资料变动[76] 公司税务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所得税开支分别为0和 - 9.9万港元[9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亏损分别为0和 - 9.9万港元[9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间亏损分别为0和 - 9.9万港元[9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分别为0和 - 0.01港仙[98] - 2023年6月30日、2022年12月31日和2022年1月1日,递延税项负债分别为12.9万、12.9万和16.5万港元[96] - 2023年6月30日、2022年12月31日和2022年1月1日,非流动负债总额分别增加12.9万、12.9万和16.5万港元[96] - 2023年6月30日、2022年12月31日和2022年1月1日,资产净值分别减少12.9万、12.9万和16.5万港元[96] - 2023年6月30日、2022年12月31日和2022年1月1日,保留溢利分别减少12.9万、12.9万和16.5万港元[96] - 2023年6月30日、2022年1
中昌国际控股(00859) - 2023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