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昌国际控股(00859)
icon
搜索文档
中昌国际控股(00859) - 董事会会议召开日期
2025-08-15 17:06
中昌國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於百慕達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以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佈之內容概不負 責,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會就因本公佈全部 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致之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ZHONGCHANG INTERNATIONAL HOLDINGS GROUP LIMITED (股份代號:859) 公佈 香港,二零二五年八月十五日 董事會會議召開日期 於本公佈日期,董事會包括:執行董事陳志偉先生(主席)、顧嘉莉女士及黃正紅 女士,非執行董事黃強博士、王志强先生及于丹女士,以及獨立非執行董事劉懷 鏡先生、劉欣先生及葉棣謙先生。 中昌國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主席兼執行董事 陳志偉 中昌國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本公司」,連同其附屬公司統稱「本集團」)董事會(「董 事會」)謹此宣佈,將於二零二五年八月二十九日(星期五)舉行董事會會議,其中 議程包括考慮及批准本集團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之未經審核中期 業績及其發佈,以及考慮派發中期股息(如有)。 承董事會命 ...
中昌国际控股(00859) - 截至二零二五年七月三十一日止月份的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4 16:27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截至月份: 2025年7月31日 狀態: 新提交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不適用 |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0859 | 說明 | 普通股 | | | | | | | |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 | 面值 |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上月底結存 | | | 2,000,000,000 | HKD | | 0.1 | HKD | | 200,000,000 | | 增加 / 減少 (-) | | | | | | | HKD | | | | 本月底結存 | | | 2,000,000,000 | HKD | | 0.1 | HKD | | 200,000,000 | 本月底法定/註冊股本總額: HKD 200,000,000 第 1 頁 共 10 頁 v 1.1.1 FF301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 ...
西域旅游(300859):24年利润端承压 期待后续业务拓展及资源赋能
新浪财经· 2025-05-06 15:37
财务表现 - 24年公司实现收入3.04亿元,同比下滑0.5%,归母净利润0.87亿元,同比下降18%,扣非归母净利润0.86亿元,同比下降19% [1] - 24Q4单季度收入0.34亿元,同比下降8%,归母净亏损0.29亿元,同比增亏,扣非归母净亏损0.29亿元,同比增亏 [1] - 25Q1收入0.16亿元,同比下滑0.7%,归母净亏损0.30亿元,较24Q1的0.12亿元增亏 [1] - 亏损扩大原因包括新增项目带来的成本增加、索道维修成本增加以及营销推广费用增加 [1] 分业务表现 - 旅游客运业务收入1.95亿元,同比增长0.9%,毛利率56.68%,同比下降3.1个百分点 [2] - 索道运输业务收入0.46亿元,同比下降21%,毛利率73.36%,同比下降4.7个百分点 [2] - 游船业务收入0.44亿元,同比增长31%,毛利率74.09%,同比上升3.8个百分点 [2] - 温泉酒店业务收入0.04亿元,同比下降18% [2] - 旅行社业务收入0.04亿元,同比下降20% [2] 财务指标 - 24年整体毛利率55.6%,同比下降4.4个百分点 [2] - 销售费用率1.2%,同比上升0.7个百分点,主要因营销活动增加 [2] - 管理费用率20.2%,同比持平 [2] - 归母净利率28.5%,同比下降6.1个百分点 [2] 分红情况 - 24年分红计划为每10股派送现金红利3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股利4650万元(含税),占归母净利润比率53.8% [2] - 按4月30日收盘价计算股息率为0.84% [2] 股权变动 - 24年9月26日,控股股东新疆天池控股将23.64%股份表决权委托给新疆文旅投行使 [3] - 表决权委托后,新疆文旅投成为公司控股股东,自治区国资委成为实际控制人 [3] 发展前景 - 公司为新疆旅游第一股,立足天山天池景区,承接新疆客流增长 [3] - 预计25-27年收入分别为3.49/3.91/4.34亿元,同比增长15%/12%/11% [3] - 预计25-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5/1.22/1.38亿元,同比增长21%/16%/14% [3] - 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53/46/40倍 [3]
中昌国际控股(00859)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30 17:0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财年集团录得香港投资物业租金收入约3260万港元,较2023财年的约3380万港元减少约3.6%[16] - 2024财年集团物业租赁业务收益增长为 -3.6%,2023财年为0.3%[17] - 2024财年集团物业租赁业务经营成本比率为27.6%,2023财年为33.2%[17] - 2024财年集团收益约3260万港元,较2023财年的约3380万港元减少约3.6%[20][23] - 2024财年其他收入约130万港元,较2023财年的约330万港元减少约200万港元[24] - 2024财年雇员成本约310万港元,较2023财年的约400万港元减少约22.5%[25] - 2024财年其他经营开支约590万港元,较2023财年的约730万港元减少约19.2%[26] - 2024财年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约1.495亿港元,2023财年为5040万港元[20][27] - 2024财年财务成本约5050万港元,较2023财年的约4340万港元增加约16.4%[28] - 2024财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度亏损约1.767亿港元,2023财年亏损约7290万港元[31]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未偿还银行及其他借贷约7.92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约8.709亿港元[32]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持有现金及银行结余约167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约1.23亿港元[33]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净值约7.767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约9.535亿港元减少约18.5%[36]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可用作分派股东的储备约为9613.5万港元,2023年约为4960.2万港元[76] 各条业务线表现 - 2024财年渣甸中心占集团总收益约76.5%[16] - 最大客户及五大客户合计占集团报告期总收益百分比分别约7.4%及33.2%[94] 各地区表现 - 2024年香港实质本地生产总值增长率为2.5%,零售业销售额较2023年同期下跌7.3%[1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集团主要资产为香港投资物业,面临经济、金融及物业市场风险[107] - 集团银行借贷以香港投资物业作抵押,按浮动利率计息[108] - 集团受监管风险影响,但报告期内无严重违规[110][111] - 管理层负责维持合适有效的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董事会至少每年检讨及监察其有效性[190] - 公司未设内部审计部门,董事会在审核委员会协助下负责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并审阅其有效性[190] - 审核委员会每年审视内部监控报告提及问题的调查结果,检讨集团内部监控及风险管理系统有效性[194]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2018年3月20日益輝与恒生银行订立5.7亿港元定期贷款协议,6月15日订立2.12亿港元定期贷款补充协议,同日顺龙和峰丽分别与恒生银行订立5000万港元和2500万港元定期贷款协议[39] - 2021年2月5日,借款人收到函件,公司综合有形净值低于20亿港元最低要求构成违约,若一个月内作出不少于1.64亿港元部分还款等或可免除违约[40] - 2021年10月4日,借款人未在9月30日前偿还部分还款,恒生银行提出最终还款要求,部分还款须于10月8日前偿还[43] - 2021年10月8日,部分还款由1.64亿港元减至1亿港元,须于10月29日前偿还,借款人承担法律费用[44] - 2021年10月29日,借款人偿还1亿港元经减少的部分还款,支付5万港元法律费用并交回书面确认[47] - 2022年8月15日,恒生银行批准借款人申请,将约7840万港元银行借贷到期日延至2023年2月15日[47] - 2023年3月8日,恒生银行批准借款人申请,将约7840万港元银行借贷到期日延至2023年8月15日[47] - 2023年3月21日,恒生银行批准益輝申请,将约4.688亿港元银行借贷到期日延至2023年9月23日[48] - 2022年8月15日作出3500万港元部分本金还款,2022年8月15日至2023年2月15日就约7840万港元贷款本金支付每月利息,对约7.22亿港元剩余借贷如期偿还本息[49] - 2023年3月13日前作出200万港元部分本金还款,2023年2月15日至8月15日就贷款剩余本金支付利息;3月31日前作出550万港元部分本金还款,3月23日至9月23日益輝就贷款剩余本金支付利息[50][51] - 2023年6月26日,恒生银行批准借款人申请,将本金约2.36亿港元银行借贷到期日延至2023年12月27日[53] - 2023年8月11日,恒生银行批准借款人申请,将本金7100万港元银行借贷到期日延至2023年10月31日[53] - 2023年10月31日,恒生银行批准借款人申请,将本金约7.708亿港元银行借贷到期日延至2024年12月31日[53] - 2024年12月31日,恒生银行批准借款人申请,将本金约6.698亿港元银行借贷到期日延至2025年6月30日[53]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向恒生银行提供11.27亿港元企业担保,与2023年持平[58]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抵押账面价值15.821亿港元香港投资物业获银行借贷[63]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雇佣5名雇员,与2023年持平[60] - 公司将在2025年6月16 - 19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确定出席股东大会投票资格[68] - 公司在2024财政年度及报告日期维持充足公众持股量[75]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普通股为1,125,027,072股[100] - 2024年12月31日,中国信达(香港)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拥有权益的普通股及相关股份数目为843,585,747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约74.98%[99] - 2024年12月31日,Bonds & Sons Holdings Limited拥有权益的普通股及相关股份数目为111,642,295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约9.93%[99] - 2024年12月31日,Bonds & Sons International Limited拥有权益的普通股及相关股份数目为111,642,295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约9.93%[99] - 2024年12月31日,Bonds Chan Family Holdings (PTC) Ltd.拥有权益的普通股及相关股份数目为111,642,295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约9.93%[99] - 2024年12月31日,中国信达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拥有权益的普通股及相关股份数目为843,585,747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约74.98%[99] - 执行董事服务合约初步任期为两年,可续期一年;非执行及独立非执行董事委任书初步任期为1 - 3年[87] - 唐伦飞于2024年12月9日辞任执行董事,黄正红于同日获委任[82] - 黄正红、黄强博士、叶棣谦及刘欣将在应届股东周年大会轮值告退,拟重选连任[82] - 公司为董事及主管人员提供补偿并安排责任保险[103][105] - 贷款协议为持续关连交易,获全面豁免相关规定[106] - 报告期综合财务报表由安永审核,将提呈续聘决议案[112] - 陈志伟40岁,金融行业逾18年经验,现任公司主席等职[115] - 顾嘉莉54岁,管理及金融行业超25年经验,负责超100亿港元交易[116] - 陈志伟于2020年5月13日任执行董事,2021年1月15日任主席[115] - 顾嘉莉于2021年1月15日调任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116] - 黄正红女士56岁,2024年12月9日起任执行董事,在金融行业超30年经验[119] - 黄强博士48岁,2020年5月13日起任非执行董事,有西南财大硕士、博士学位[120] - 王志强先生65岁,2021年2月26日起任非执行董事及薪酬委員會成員,有超30年服务国际企业经验[121] - 于丹女士42岁,2021年5月12日起任非执行董事及审核委员会成员,有逾八年审计经验[124] - 刘怀镜先生58岁,2018年1月起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担任多家公司相关职务[125] - 刘欣先生69岁,2021年5月12日起任独立非执行董事、薪酬委員會主席等职,金融投资经验超30年[128] - 黄正红自2024年8月起任信达香港风险合规总监[119] - 黄强现任中国信达(香港)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等职[120] - 于丹目前担任中国信达(香港)财务部主管[124] - 刘欣自2019年3月起任德勤中国资深顾问[128] - 公司董事会由九名董事组成,包括三名执行董事、三名非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独立非执行董事至少占董事会人数三分之一[143] - 报告期内董事会共举行4次定期会议[146] - 陈志伟、顾嘉莉、唐伦飞、黄强、王志强、于丹、刘欣、叶棣谦出席定期董事会会议的比例为4/4,出席股东大会的比例分别为1/1、1/1、1/1、1/1、1/1、1/1、1/1、1/1;刘怀镜出席定期董事会会议的比例为4/4,出席股东大会的比例为0/1[147] - 叶棣谦于2020年5月13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2025年3月21日提出辞任东莞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职务[130] - 独立非执行董事刘怀镜因其他业务安排,未出席2024年6月21日举行的股东周年大会[134] - 黄正红于2024年12月9日获委任,唐伦飞于2024年12月9日辞任[148] - 公司采纳根据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最新企业管治守则编制的守则条文作为企业管治指引,报告期内基本遵守,仅刘怀镜未出席股东大会偏离守则条文C.1.6[133][134] - 公司董事会负责领导、监控公司,制定策略方针等,日常管理等事务委派给执行董事及高级管理层[135] - 公司倡导同心同德、忠诚尽责等企业价值观[144] - 公司未成立企业管治委员会,董事会负责执行企业管治职能[142] - 定期董事会会议所有董事需提前至少14天获通知,相关资料通常提前3天供董事传阅[149] - 企业管治守则规定每名董事至少每三年轮值退任一次,公司细则规定三分之一董事于每届股东周年大会轮值退任[153] - 2024年6月21日公司股东周年大会上,三名董事轮值退任[153]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标准守则,作为董事和相关雇员进行证券交易的行为守则[160] - 报告期内每名新委任董事接受就职简介,全体董事获鼓励参加培训课程,费用由公司支付[161] - 董事会已成立薪酬、审核、提名三个委员会监督集团事务,各委员会按特定职权范围成立[164] - 所有董事委员会作出决定或建议时须向董事会报告,并获充足资源履行职责[164] - 公司规定除例外情况,董事须就批准自身或紧密联系人有重大利益的合约或安排的董事会决议案放弃投票[149]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无任期超过九年,且未获授带有绩效表现相关元素的股本权益酬金[154][156] - 公司已接获所有独立非执行董事的年度书面独立性确认书[156] - 薪酬委员会于2005年5月20日成立,报告期内举行1次会议,成员出席率均为100%[165][168] - 五名最高薪雇员中,薪酬在100,001 - 500,000港元的有1人,500,001 - 1,000,000港元的有2人,1,000,001 - 1,500,000港元的有1人[166] - 审核委员会于2005年5月20日成立,职权范围上次更新于2018年12月31日,报告期内举行2次会议,成员出席率均为100%[169][173]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并建议董事会批准集团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的未经审核中期财务报表草拟本、2023财政年度年报[173] - 提名委员会于2012年3月19日成立,职权范围于2013年9月1日修订,报告期内举行1次会议,成员出席率均为100%[174][179] - 提名委员会在2024财政年度及直至报告日期,组成符合上市规则第3.27A条规定[177] - 薪酬委员会由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及一名非执行董事组成[165] - 审核委员会由主席兼独立非执行董事叶棣谦先生、独立非执行董事刘欣先生及非执行董事于丹女士组成[169] - 提名委员会由主席兼执行董事陈志伟先生、独立非执行董事刘怀镜先生及独立非执行董事刘欣先生组成[174] - 公司制定举报政策及系统,举报人可通过邮寄或电邮向审核委员会报告关注事宜[173] - 报告期内董事会成员男女比例为6:3,男性占66.7%,女性占33.3%,已达成至少一名女性董事的数目目标[185] - 报告期内就法定核数服务向安永会计师事务所支付酬金为105万港元,并无就非核数服务收取任何酬金[
西域旅游(300859):演艺迎旅游旺季 低空待新疆机遇
新浪财经· 2025-04-29 10:44
核心观点 - 公司控股股东变更为新疆文旅投,新疆自治区政府国资委将成为公司实控人 [1] - 新疆文旅投产业资源布局丰富,包括多个核心5A和4A景区内部核心业态,以及酒店、旅行社、剧院等资产,与公司核心业务契合度高 [1] - 公司作为新疆唯一文旅上市公司预计受益于控制权调整后的资源协同,业务将持续稳健发展 [1] - 公司演艺业务开始发力,低空经济站位领先,有待新疆当地政策落地 [1] 财务表现 - 2024年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 04亿元,同比下降0 51%,其中第四季度营业收入0 34亿元,同比下降7 57% [2] - 2024年全年归属股东净利润0 87亿元,同比下降18 06%,扣非净利润0 86亿元,同比下降18 46% [2] - 2024年第四季度归属股东净利润-0 29亿元,同比增长50 59%,扣非净利润-0 29亿元,同比增长54 83% [2]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0 16亿元,同比下降0 74%,归属股东净利润-0 30亿元,同比增长147 22%,扣非净利润-0 30亿元,同比增长145 96% [2] 行业与业务发展 - 2024年新疆接待游客3 02亿人次,同比增长14%,游客总花费3,595 42亿元,同比增长21%,文旅已成为新疆新兴战略支柱产业 [3] - 公司喀什市"遇见喀什"沉浸式演艺项目与赛里木湖景区西海草原演艺项目将在2025年五一迎来首个旅游旺季,实现乌鲁木齐以外的新业务拓展 [3] - 中国民航局历时9个月完成OC审定,亿航智能获得合肥和广州两地OC证,2025年有望成为低空载人飞行商业化起点 [4] - 公司2023年与亿航智能达成深度合作,新疆旅游资源丰富且地理环境适配低空经济旅游项目,后续发展具有领先优势 [4] 未来展望 - 2024年公司索道业务受检修周期影响下滑,2025年预计恢复正常 [4] - 新增演艺项目存在前期运营成本,预计2025~2027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 02亿元、1 36亿元、1 88亿元 [4] - 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59X、44X、32X [4]
中昌国际控股(00859)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8 20:1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财年收益为32,638千港元,2023财年为33,778千港元[3] - 2024财年投资物业公平值净亏损149,451千港元,2023财年为50,400千港元[3] - 2024财年经营业务亏损125,576千港元,2023财年为25,485千港元[3] - 2024财年除税前亏损176,086千港元,2023财年为68,913千港元[3] - 2024财年年度亏损176,743千港元,2023财年为72,864千港元[3] - 2024年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为15.71港仙,2023年为6.48港仙[4] - 2024年12月31日非流动资产中投资物业为1,582,100千港元,2023年为1,731,100千港元[5]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中计息银行及其他借贷为792,028千港元,2023年为870,857千港元[6]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净额为 - 787,525千港元,2023年为 - 760,612千港元[6] - 2024年12月31日资产净值为776,685千港元,2023年为953,534千港元[6] - 2024年香港投资物业总租金收入为32,638千港元,2023年为33,778千港元[17] - 2024年其他收入总额为1,251千港元,2023年为3,326千港元,其中银行利息收入2024年为357千港元,2023年为1,119千港元;汇兑差额2024年为64千港元,2023年为0;杂项收入2024年为830千港元,2023年为2,207千港元[21] - 2024年财务成本为50,510千港元,其中银行及其他贷款利息50,414千港元,租赁负债利息96千港元;2023年财务成本为43,428千港元,其中银行及其他贷款利息43,264千港元,租赁负债利息164千港元[23] - 2024年所得税开支总计657千港元,其中即期税项 -18千港元,递延税项675千港元;2023年所得税开支总计3,951千港元,其中即期税项3,291千港元,递延税项660千港元。2024年和2023年香港利得税拨备按本年度估计应课税溢利之16.5%计算,一间香港间接全资附属公司获8.25%税阶税率优惠,中国附属公司2024年和2023年税率为25%[23][24] - 2024年本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为 -176,743千港元,2023年为 -72,864千港元,用作计算每股基本盈利之年内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2024年和2023年均为1,125,027千股[26] - 2024年贸易及其他应收账款、按金及预付款项总计2,064千港元,其中应收租金(扣除信用损失拨备)84千港元,其他应收账款、按金及预付款项(扣除信用损失拨备)1,980千港元;2023年总计2,974千港元,其中应收租金(扣除信用损失拨备)61千港元,其他应收账款、按金及预付款项(扣除信用损失拨备)2,913千港元[27] - 2024年应收租金账龄分析:0至30日为23千港元,31至60日为20千港元,61至90日为21千港元,91至180日为20千港元;2023年对应数据分别为10千港元、11千港元、0、0,超过365日为40千港元[28] - 2024年其他应收账、按金及预付款项总计1980千港元,2023年为2913千港元,信用损失拨备2024年为270446千港元,2023年为276158千港元[29] - 2024年其他应付账、按金及应计开支总计14778千港元,2023年为15564千港元,合约负债2024年为215千港元,2023年为153千港元[30] - 2024财年公司香港投资物业租金收入约32.6百万港元,较2023财年约33.8百万港元减少约3.6%[32] - 2024年12月31日投资物业租用率约70.6%,2023年12月31日约84.6%[32] - 2024财年渣甸中心占公司总收益约76.5%[32] - 2024财年收益增长-3.6%,2023财年为0.3%;经营成本比率2024财年为27.6%,2023财年为33.2%[34] - 2024年12月31日投资物业估值1582.1百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731.1百万港元,2024财年公平值亏损约149.5百万港元[36] - 2024财年公司收益约32.6百万港元,较2023财年约33.8百万港元减少约3.6%[38] - 2024财年其他收入约130万港元,较2023财年的约330万港元减少约200万港元[39] - 2024财年雇员成本约310万港元,较2023财年的约400万港元减少约22.5%[40] - 2024财年其他经营开支约590万港元,较2023财年的约730万港元减少约19.2%[41] - 2024财年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约1.495亿港元,年末估值为15.821亿港元,较2023年末的17.311亿港元下降[42] - 2024财年财务成本约5050万港元,较2023财年的约4340万港元增加约16.4%[43] - 2024财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度亏损约1.767亿港元,较2023财年的约7290万港元大幅增加[44] - 2024年末未偿还银行及其他借贷约7.92亿港元,较2023年末的约8.709亿港元减少;现金及银行结余约1670万港元,较2023年末的约1.23亿港元减少[46] - 2024年末资产负债率约为51.5%,较2023年末的约48.7%上升;流动比率约为0.02,较2023年末的约0.14下降[46] - 2024年末集团录得流动负债净额约7.875亿港元,较2023年末的约7.606亿港元增加[47] - 2024年末公司已发行股本为11.25027072亿股,集团资产净值约7.767亿港元,较2023年末的约9.535亿港元减少约18.5%,每股资产净值约0.69港元[48] 业务经营相关 - 报告年度无客户个别贡献收益10%以上[20] - 2024年香港实质本地生产总值增长率2.5%,零售业销售额较2023年同期下跌7.3%[31] - 公司将继续专注核心物业租赁业务,改善流动资金及财务状况,与金融机构磋商续展或重新编排贷款还款时间[37] 银行借贷及担保事项 - 2021年10月8日,借款人应偿还的部分还款由16400万港元减至1亿港元[54] - 2021年10月29日,借款人偿还1亿港元经减少的部分还款并支付5万港元法律费用[55] - 2022年8月15日,约7840万港元银行借贷到期日延至2023年2月15日[55] - 2022年8月15日,借款人作出3500万港元部分本金还款[56] - 2023年3月8日,约7840万港元银行借贷到期日延至2023年8月15日[55] - 2023年3月13日前,借款人作出200万港元部分本金还款[57] - 2023年3月21日,约4.688亿港元银行借贷到期日延至2023年9月23日[58] - 2023年6月26日,约2.36亿港元银行借贷到期日延至2023年12月27日[58] - 2023年10月31日,约7.708亿港元银行借贷到期日延至2024年12月31日[62]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向恒生银行提供11.27亿港元企业担保[63] - 2024年12月31日或之前需作出合共2000万港元的本金还款[65]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已抵押账面价值合共15.821亿港元的香港投资物业作为银行借贷抵押[66][71] 公司其他事项 - 董事不建议就2024年度派付任何股息,2023年也无派息[25]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并无任何重大或然负债[66]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雇员数量为5名,与2023年12月31日持平[67] - 报告期内,集团并无进行任何重大投资、重要收购或出售[68] - 2024年12月31日后及截至公布日期,并无发生重大事项[69] - 独立非执行董事刘怀镜先生因其他业务安排,未出席公司2024年6月21日举行的股东周年大会[70] - 公司审核委员会由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叶棣谦先生、刘欣先生以及一名非执行董事于丹女士组成[74] - 公司将在适当时候公布股东周年大会的举行日期[76] - 全年业绩公布已刊登于公司网站及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网站,年报将寄发予要求索取的股东并在适当时间登载于上述网站[77]
中昌国际控股(00859)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24 06:05
投资物业 - 集团收益主要来自香港投资物业的租金收入,约16.9百万港元[7] - 投资物业组合的租用率约82.3%[7] - 渣甸中心是集团的核心及稳定收入来源,收益占集团总收益约77.0%[7] - 集团投资物业于2024年6月30日的估值为1,719.4百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减少12.0百万港元[9] - 投资物业公平值减少主要由于宏观经济环境的挑战所致[9] - 集团持续优化其在香港银铺湾黄金购物区的商户组合[7] - 本集团投资物业账面值为1,719,400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减少0.7%[45] - 本集团根据经营租赁安排出租其投资物业,包括香港的商业物业[87] - 本集团于中期内确认的租金收入约为16,863,000港元[87] - 本集团根据不可撤销经营租赁与其租户订立的未来期间应收的未贴现租赁付款[88] 财务状况 - 公司的间接全资附属公司违反了恒生银行贷款的财务契约[12] - 恒生银行同意免除违约情况,但要求借款人在2021年10月29日前偿还部分还款100.0百万港元[14] - 借款人已按要求偿还部分还款100.0百万港元,并支付50,000港元法律费用[14] - 恒生银行批准借款人在"预先批核还息不还本"计划下延长部分银行借贷的到期日[15] - 恒生银行批准将公司银行借贷到期日延长至2023年12月27日、2023年10月31日和2024年12月31日[17] - 公司资产负债率约46.7%,流动比率约0.02[29]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15.1百万港元,较去年末减少主要由于偿还银行借贷和支付利息[29] - 集团于2024年6月30日录得流动负债净额约775.2百万港元[30] - 集团资产净值约为927.2百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减少约2.8%[31] - 集团每股资产净值约为0.82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0.85港元减少[31] - 集团向银行提供1,127.0百万港元的企业担保作为附属公司银行融资的抵押[33] - 集团已抵押1,719.4百万港元的香港投资物业作为银行借贷的抵押[3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有抵押银行贷款为670,818千港元,无抵押其他贷款为106,066千港元[74][7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已发行股本为112,502千港元[77] - 公司拥有特别储备和股东注资等其他储备[78][79] - 公司部分金融资产和负债按公允价值计量,主要采用资产净值作为估值技术[81][82] - 公司金融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接近[83][84] - 公司有部分租赁负债,到期日分布在一年内和两到五年之间[86] - 中国信达(香港)向本公司授予一笔期限至2024年12月31日、金额为100,000,000港元、按单利年利率12%计息的贷款[89] - 于2024年6月30日,该贷款的未清偿余额约为106,066,000港元[89] - 本集团于报告期末有向有限合伙出资的资本承诺为41,088千港元[90] 经营业绩 - 公司收益约为16.9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3.0%[21] - 其他收入约为1.1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主要由于退回渣甸中心管理费[22] - 员工成本约为1.5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28.6%[23] - 其他经营开支约为2.2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40.5%[24][25] - 投资物业公平值虽有约12.0百万港元的虽损,但主要由于宏观经济环境所致[26] - 财务成本约为25.8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38.0%[27] - 公司期间虽损约为26.3百万港元,主要由于投资物业公平值虽损和财务成本增加[28] - 本集团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益为16,863千港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9%[44] - 本集团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投资物业公平值净亏损为12,016千港元,较上年同期有所改善[44] - 本集团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财务成本为25,795千港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8.2%[44] - 本集团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期间虏损为26,329千港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9.0%[44] - 本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基本及攤薄虏损为2.34港仙,较上年同期增加18.8%[44] - 本集团来自经营业务的亏损为1,498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601千港元[6] - 本集团财务成本为25,795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7,129千港元[7] - 本集团所得税开支为2,366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878千港元[8] - 本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为26,329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4,193千港元[63] - 本集团投资物业公平值减少12,016千港元[65] 现金流 - 截至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的經營業務所得現金淨額為12,370千港元,較上年同期增加30.7%[48] - 截至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減少淨額為107,876千港元,較上年同期增加397.5%[48] - 截至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的償還銀行借貸為100,000千港元,較上年同期增加616.9%[48] - 截至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的已付
中昌国际控股(00859)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8 16:30
财务业绩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1686.3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638.2万港元略有增长[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经营业务溢利为183.2万港元,而2023年同期为亏损198.2万港元[1]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为2396.3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2064.8万港元有所扩大[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期间亏损为2632.9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2213.6万港元[1][2]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入净额为1115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915千港元[11] - 2024年上半年经营业务亏损,雇员成本总额1498千港元,物业等折旧445千港元,投资物业租金收入净额 -15629千港元,财务成本25795千港元;2023年同期雇员成本总额2099千港元,物业等折旧503千港元,投资物业租金收入净额 -15090千港元,财务成本18666千港元[12] - 2024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2366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488千港元;香港利得税按16.5%或8.25%、16.5%两档税率计提,中国附属公司按25%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13][14] - 2024年和2023年上半年每股摊薄亏损与每股基本亏损相同,公司无已发行潜在摊薄普通股[16]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2632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2136千港元,计算每股亏损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均为1125027千股[17] - 中期内集团投资物业租金收入约1690万港元,2023年同期约1640万港元[31] - 2023年中期集团收益约169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3.0%[42] - 2023年中期其他收入约11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90万港元增加[43] - 中期员工成本约15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28.6%[44] - 中期其他经营开支约22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40.5%[45] - 中期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约1200万港元[46] - 中期财务成本约258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38.0%[47] - 中期公司拥有人应占期间亏损约2630万港元[48] 财务状况 - 2024年6月30日,公司物业、厂房及设备为0,2023年12月31日为1.7万港元[3] - 2024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513.5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23047亿港元[3]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净额为7.75189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7.60612亿港元[4] - 2024年6月30日,公司资产净值为9.27169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9.53534亿港元[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负债总额超流动资产总值约7.75189亿港元,董事认为集团有足够资源继续经营[7] - 2024年1月1日添置投资物业公平值为17.311亿港元,6月30日为17.194亿港元,期间公平值净亏损1201.6万港元[18][19] - 2024年6月30日应收租金33.9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6.1万港元[19][21] - 2024年6月30日其他应收账款、按金及预付款项为260.8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91.3万港元[19][22] - 2024年6月30日已收租务按金993.4万港元,其他应付账款及应计开支373.6万港元,合约负债20.9万港元[23] - 2024年6月30日计息银行及其他借贷为7.76884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8.70857亿港元[27][28] - 2024年6月30日应付利息约707.5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131.5万港元[28]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投资物业估值为17.194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7.311亿港元[32][33] - 中期内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约1200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1300万港元[33] - 2024年6月30日未偿还银行及其他借贷约77690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减少[49] - 2024年6月30日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1510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减少[49] - 2024年6月30日资产净值约92720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减少约2.8%[51] 公司业务 - 公司主要业务为香港的投资物业租赁[5] - 公司经营及可报告分部为物业投资-租赁香港之投资物业,无经营分部呈列[10]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收益主要来自香港投资物业租金收入,物业位于香港岛铜锣湾黄金零售及购物地段[30] - 渣甸中心收益占集团中期总收益约77.0%[31]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投资物业租用率约82.3%,2023年12月31日约84.6%[31] - 公司拥有颐泰49%权益,颐泰持有金华铭瑞99%间接股权,金华项目总楼面面约337530平方米[34] 法律诉讼与贷款协议 - 2023年1月10日宁波信步申请金华铭瑞清盘,2月9日法院受理,2月16日委任破产管理人[34] - 2018年益辉与恒生银行订立本金57000万港元和21200万港元定期贷款协议[35] - 2018年顺龙和峰丽与恒生银行分别订立本金5000万港元和2500万港元定期贷款协议[35] - 2021年10月4日恒生银行要求借款人立即偿还部分还款,否则采取行动[36] - 2021年10月8日借款人应偿还部分还款从1.64亿港元减至1亿港元,29日已偿还[37] - 2021年10月29日借款人支付5万港元法律费用并交回书面确认[37] - 2022年8月15日恒生银行批准约7840万港元借贷延期,借款人作3500万港元部分本金还款[38] - 2023年3月8日恒生银行批准约7840万港元借贷延期,借款人作200万港元部分本金还款[38] - 2023年3月21日恒生银行批准约4.688亿港元借贷延期,益辉作550万港元部分本金还款[38] 股息政策 - 董事不建议就2024年中期派付股息,2023年同期也无派息[15] - 董事不建议就中期派付任何中期股息[53] 会计政策 - 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与2023年年报一致,首次采纳多项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但对财务状况及表现无影响[8][9] 经济环境与展望 - 2024年上半年香港零售业销售额较2023年同期下跌6.6%,高利率环境对经济活动造成压力[30] - 2024年下半年严峻经济环境将为香港经济带来压力,但惠港措施利于经济复苏[41] - 集团将专注物业租赁核心业务,改善流动资金及财务状况[41] - 集团正与金融机构磋商续展或重新编排贷款还款时间[41] 股本情况 - 公司已发行及缴足每股面值0.10港元之普通股为1.125027亿股,金额为11250.2万港元[29] 其他事项 - 中期内公司并无重大投资、主要收购及出售[58] - 中期业绩公布刊登于公司网站www.zhongchangintl.hk及港交所网站www.hkexnews.hk[6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报告将适时寄发股东并在上述网站刊载[64] - 公司主席陈志伟感谢股东、业务伙伴过去六个月的支持鼓励及董事和全体员工的努力贡献[65] - 公布日期董事会成员包括3名执行董事、3名非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65]
中昌国际控股(00859)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4 16:31
宏观经济数据 - 2023年香港本地生产总值实际增长率为3.2%[7] 公司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财年公司香港投资物业租金收入约3380万港元,较2022财年增加约0.3%[11] - 2023财年公司收益增长率为0.3%,2022财年为 - 7.9%[13] - 2023财年公司经营成本比率为33.2%,2022财年为73.6%[13] - 2023财政年度公司收益约为3380万港元,较2022财政年度增加约0.3%[19] - 2023财政年度其他收入约为330万港元,较2022财政年度增加约220万港元[20] - 2023财政年度雇员成本约为400万港元,较2022财政年度减少约23.1%[21] - 2023财政年度其他经营开支约为730万港元,较2022财政年度减少约62.8%[22] - 2023财政年度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5040万港元,主要因宏观经济挑战所致[23] - 2023财政年度财务成本约为4340万港元,较2022财政年度增加约96.4%[24] - 2023财政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度亏损约为7290万港元,主要因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及融资成本所致[25]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投资物业估值为17.311亿港元,较2022年减少5040万港元[23]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拥有未偿还银行及其他借贷约8.709亿港元,较2022年增加[27]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约1.23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约6330万港元增加,主要因获控股股东提供贷款1亿港元及偿还银行借贷减少[28]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约48.7%,较2022年12月31日的约44.6%上升;流动比率约0.14,较2022年12月31日的约0.08上升[29]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净流动负债约7.606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约7.382亿港元增加[29]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净值约9.535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约10.263亿港元(经重列)减少约7.1%;每股资产净值约0.85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经重列)的约0.91港元下降[32]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按百慕达公司法计算可用作分派股东的储备约为4960.2万港元,2022年约为5110.3万港元[70] 公司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投资物业组合租用率约84.6%,2022年12月31日约为89.7%[12] - 渣甸中心收益占公司2023财年总收益约80.4%[12] 银行借贷相关情况 - 2018年,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益辉、顺龙及峰丽与恒生银行订立多笔定期贷款协议,本金分别为5.7亿港元、21200万港元、5000万港元及2500万港元[35][36] - 2021年2月5日,该等借款人收到恒生银行函件,提及违反财务契约,若于一个月内符合若干免除条件,包括向恒生银行作出不少于1.64亿港元的部份还款,恒生银行可能免除违约情况[37] - 2021年10月8日,恒生银行将该等借款人应偿还的部份还款由1.64亿港元减至1亿港元,并要求于10月29日前偿还,借款人须承担法律费用[41] - 2021年10月29日,该等借款人已偿还1亿港元的经减少的部份还款,支付5万港元法律费用,并交回已签署的书面确认[43] - 2022年8月15日,恒生银行批准借款人申请,将约7840万港元银行借贷到期日延至2023年2月15日,借款人需于当日还3500万港元本金并在延长期支付利息,其余约7.22亿港元借贷如期还款[44] - 2023年3月8日,恒生银行批准借款人申请,将约7840万港元银行借贷到期日延至2023年8月15日,借款人需于3月13日前还200万港元本金并在延长期支付利息[45] - 2023年3月21日,恒生银行批准益辉申请,将约4.688亿港元银行借贷到期日延至2023年9月23日,益辉需于3月31日前还550万港元本金并在延长期支付利息[46] - 2023年6月26日,恒生银行批准借款人申请,将约2.36亿港元银行借贷到期日延至2023年12月27日,借款人需于7月7日前还300万港元本金并在延长期支付利息[48] - 2023年8月11日,恒生银行批准借款人申请,将7100万港元银行借贷到期日延至2023年10月31日,借款人需于9月8日前还200万港元本金并在延长期支付利息[49] - 2023年10月31日,恒生银行批准借款人申请,将约7.708亿港元银行借贷到期日延至2024年12月31日,借款人需于12月29日前还1亿港元本金并在延长期支付利息[50] - 2024年1月2日,借款人向恒生银行还款1亿港元[58] 公司担保与抵押情况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向银行提供11.27亿港元企业担保,与2022年持平[53]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抵押账面价值合共17.311亿港元的香港投资物业用于银行借贷[54] 公司股本与股权结构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本为11.25027072亿股股份,报告期内无变动[31] - 报告期内,公司法定及已发行股本无变动[65]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普通股为1,125,027,072股[89] - 中国信达(香港)持有843,585,747股,占已发行股本74.98%[89] - Bonds & Sons Holdings Limited持有111,642,295股,占已发行股本9.93%[89] - Bonds & Sons International Limited持有111,642,295股,占已发行股本9.93%[89] - Bonds Chan Family Holding (PTC) Ltd.持有111,642,295股,占已发行股本9.93%[89] - 中国信达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持有843,585,747股,占已发行股本74.98%[89] - DCP China Credit Fund I, L.P.持有843,585,747股,占已发行股本74.98%,其中34,139,680股通过实物结算非上市衍生工具持有[89][90] - Dignari Capital Partners GP Limited持有843,585,747股,占已发行股本74.98%[89] - 陈美芝持有843,585,747股,占已发行股本74.98%[89]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不建议就2023财政年度派付任何股息,2022财政年度亦无派息[34] - 董事会不建议宣派2023财政年度末期股息[180] 公司证券交易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或附属公司无买卖或赎回上市证券[67] 购股计划情况 - 2013购股计划于2023年9月2日届满,报告期内无授出购股权且无尚未行使购股权[71] 董事相关情况 - 执行董事服务合约初步任期2年,可续1年;非执行董事及独立非执行董事委任书初步任期1 - 3年[78][79] - 顾嘉莉女士、王志强先生及刘怀镜先生将在应届股东周年大会轮值告退,愿重选连任[75] - 报告期末,董事或相关实体无在重大合约中直接或间接拥有权益[81] - 2023年12月31日,董事或主要行政人员无在公司或相联法团股份等中拥有须披露权益或淡仓[88] - 陈志伟39岁,2020年5月13日起任执行董事,2021年1月15日起任董事会主席,金融行业投资及研究经验超17年[99][100] - 顾女士负责物色及签立价值超过100亿港元的私营及二级市场交易[101] - 唐先生2003年毕业于四川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获国民经济学硕士学位[102] - 黄博士2003年12月毕业于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获硕士学位;2009年7月获博士学位[103] - 王先生拥有逾30年向国际企业提供服务的经验,1984年获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西门菲莎大学文学士学位[104] - 于女士拥有逾八年的审计经验,2004年7月获华东师范大学学士学位[105] - 刘先生自2018年1月起获委任为公司的独立非执行董事[106] - 顾女士于2021年1月15日起由非执行董事调任为执行董事及获委任为行政总裁[101] - 唐先生自2021年1月11日起出任银建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102] - 唐先生自2022年3月24日起出任当代置业(中国)有限公司非执行董事[102] - 于女士于2021年5月12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105] - 刘先生68岁,自2021年5月12日起任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在金融及投资银行领域超30年经验[110] - 叶先生53岁,于2020年5月13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在会计等方面逾20年经验[112] 公司治理相关情况 - 公司采纳并遵守上市规则附录C2所载之企业管治守则[114] - 董事会负责公司主要事务决策,日常管理等委派给执行董事及高级管理层[115] - 公司倡导同心同德、忠诚尽责等企业价值观[117][118] - 公司未成立企业管治委员会,董事会负责执行企业管治职能[120] - 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包括3名执行董事、3名非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独立非执行董事至少占董事会人数超三分之一[121] - 报告期内董事会共举行4次定期会议[122] - 所有董事在报告期内定期董事会会议出席率为100%,股东大会出席率也为100%[123] - 所有定期董事会会议,董事在会议举行前至少14天接获通知,相关资料通常在会议前3天供董事传阅[124] - 根据公司细则,三分之一董事须于每届股东周年大会轮值退任,2023年6月21日3名董事轮值退任[128][129] - 公司一般不给独立非执行董事带有绩效表现相关元素的股本权益酬金,截至报告日期,独立非执行董事未获授此类酬金[131] - 公司已接获所有独立非执行董事的年度书面独立性确认书,报告期及截至报告日期,无独立非执行董事在任九年以上[132]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标准守则作为董事和相关雇员进行证券交易的守则,全体董事确认报告期内遵守规定标准[134][135] - 报告期内新委任董事接受就职简介,全体董事获鼓励参加培训课程,费用由公司支付[136] - 报告期内公司向董事提供最新技术性资料,必要时安排持续简报及专业发展讲座[137] - 董事会已成立薪酬、审核、提名三个委员会监督集团事务[139] - 薪酬委员会由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及一名非执行董事组成,报告期举行一次会议,成员出席率100%[141][144] - 审核委员会每年至少举行两次会议,报告期举行两次会议,成员出席率100%[146][152]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并建议董事会批准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核中期财务报表草稿、2022财政年度年报[151] - 提名委员会由一名执行董事及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54] - 薪酬委员会于2005年5月20日成立[141] - 审核委员会于2005年5月20日成立,职权范围上次更新于2018年12月31日[145] - 提名委员会于2012年3月19日成立,职权范围于2013年9月1日修订[153] - 公司制定举报政策及系统,举报人可通过邮寄或电邮向审核委员会报告关注事宜[152] - 提名委员会在报告期内举行一次会议,成员出席率均为100%[156] - 董事会成员男女比例为7:2,男性占77.8%,女性占22.2%,已达成至少一名女性董事的目标[161] - 公司自2013年9月起采纳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159] - 董事会设立可计量目标落实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并适时审阅[161] - 管理层负责维持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董事会至少每年检讨其有效性[165] - 公司未设内部审计部门,董事会在审核委员会协助下负责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166] - 2023财年内部监控报告未发现重大内部监控问题[168] - 公司秘书赵学廉每年接受不少于15个小时相关专业培训[172] - 审核委员会每年审视内部监控报告问题调查结果,检讨集团内部监控及风险管理系统有效性[169] - 董事会至少每年一次检讨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有效性,认为该等系统有效充分[170] - 公司采取措施处理及发布内幕消息,包括仅让少数雇员知悉及指定执行董事沟通[171] - 公司股东沟通政策于2012年3月19日采纳,沟通渠道多样[174] - 2023年6月21日股东周年大会批准修订公司细则以符合上市规则附录三核心股东保障水平[187] - 公司最新经修订及重列的公司细则可于公司网站及联交所网站查阅[187] 核数服务情况 - 报告期内,法定核数服务酬金为113万港元,无非核数服务酬金[163] - 过去三年公司核数师未变动,为安永会计师事务所[164] 股东相关权益与要求 - 持有公司缴足股本十分之一的股东有权要求董事会召开股东特别大会[182] - 董事会需在接获书面要求后两个月内安排举行股东特别大会,若2
中昌国际控股(00859)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5 21:15
公司财务状况 - 二零二三年度全年业绩报告显示,公司净收入为33,778千港元,较上一年略有增长[1] - 公司截至二零二三年底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达到123,047千港元,较上一年大幅增长[3] - 公司年度虧損为72,864千港元,较上一年有所增加[2] - 公司持续经营的前景乐观,董事认为公司有足够资源在未来12个月内继续经营[7] - 公司于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的资产负债比率约为48.7%,流动比率约为0.14,流动比率上升主要由于现金及银行结余增加[62] - 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公司擁有淨流動負債約760.6百萬港元,主要由於須於一年內償還之銀行及其他借貸到期[63] - 公司于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的资产净值约为953.5百萬港元,每股资产净值约为0.85港元,较上年减少约7.1%[65] 财务报表 - 本集团首次采纳了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和香港财务报告会计政策披露实务声明第2号的修订[15] - 本集团的财务报表中遞延稅項负债在2023年底达到12千港元,比2022年底的4千港元增加了8千港元[20][24] - 香港投资物业的租金收入在2023年达到33,778千港元,比2022年的33,678千港元略有增长[24] - 本集团經營業务虧損已扣除董事酬金、其他僱員成本、銀行利息收入、投資物業之公平值淨虧損等[29] - 本集团經营业务的财务成本主要包括银行及其他借贷利息和租赁负债利息[29] - 本集团所得税开支包括即期税项和遞延税项,其中香港和中国的税率分别为16.5%和25%[30][31] - 董事不建议本公司截至二零二三年止年度派付任何股息[32] - 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每股虧損根据持有人應佔虧損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计算[33] - 其他應收賬款、按金及預付款項中,應收租金的账龄分析显示逾期但无减值的情况[34][35] - 其他應收賬款、按金及預付款項中,按金及其他應收賬款占据大部分,减去信用損失撥備后金额为2913千港元[36] - 其他應收賬款、按金及應计开支中,已收租务按金和其他应付账款及应计开支是主要组成部分,合约负债分为非流动和流动[37] 经营业务 - 本集团主要从香港投资物业租赁业务中获得收入,投资物业主要位于香港岛銅鑼灣[38] - 本集团在二零二三年采取严格成本控制措施以降低经营成本,核心租赁业务表现受到收益增长和租用率的影响[42] - 2023财政年度的收益约为33.8百万港元,较2022财政年度增加约0.3%[50] - 2023财政年度其他收入约为3.3百万港元,较2022财政年度增加约2.2百万港元,主要原因包括银行利息收入增加、终止租赁协议导致没收租金按金、退回管理费等[51] - 2023财政年度的员工成本约为4.0百万港元,较2022财政年度减少约23.1%,主要是因为有员工离职[52] - 2023财政年度的其他经营开支约为7.3百万港元,较2022财政年度减少约62.8%,主要是为了降低经营成本[53] 融资情况 - 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公司持有未償還銀行及其他借貸约870.9百萬港元,其中所有未償還之有抵押銀行及其他借貸須於一年內償還[60] - 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公司持有現金及銀行結餘约123.0百萬港元,增加主要由于控股股东提供贷款和償還銀行借貸減少[61] - 公司于报告期内向恒生银行还款1亿港元[92] - 2021年10月29日,恒生银行批准借款人在“预先批准还息不还本”计划下的申请,允许将本金总额约为78.4百万港元的银行借贷到期日延长至2023年2月15日[78] - 2023年3月8日,恒生银行批准借款人在“预先批准还息不还本”计划下的申请,允许将本金总额约为78.4百万港元的银行借贷到期日延长至2023年8月15日[80] - 2023年3月21日,恒生银行批准益辉在“预先批准还息不还本”计划下的申请,允许将本金总额约为468.8百万港元的银行借贷到期日延长至2023年9月23日[81] 法律合规 - 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并已整个报告期内遵守[93] - 公司董事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94] - 公司未在报告期内买卖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95] - 公司審核委員会由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并讨论会计准则、风险和内部控制以及财务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