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建设银行(00939) - 2022 - 中期财报
00939建设银行(00939)2022-09-29 16:54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为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H股普通股股份代号939,A股普通股股份代号601939,境内优先股股份代号360030[3] - 报告期为2022年半年度[2] - 报告包含释义、重要提示、财务摘要、公司基本情况等内容[4] - 业务回顾涵盖三大战略推进情况、公司银行业务、个人银行业务等方面[4] - 风险管理涉及信用风险管理、市场风险管理、操作风险管理等[5] - 资本管理包括资本充足情况和杠杆率[5] - 环境和社会责任包含治理、环境与气候、社会发展等内容[6] - 重要事项涉及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等[6] - 附录包含中期财务资料的审阅报告及财务报告、资本充足率补充信息[6] - 新金融工具准则于2018年1月1日生效,中国会计准则由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及以后颁布[8] 股息分配情况 - 2022年7月8日向A股股东派发2021年度现金股息每股0.364元,合计约34.92亿元;7月29日向H股股东派发2021年度现金股息每股0.364元,合计约875.12亿元[9] - 公司不宣派2022年中期股息,不进行公积金转增股本[9] 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收入3903.61亿元,同比增长2.48%;净利润1617.30亿元,同比增长4.95%;归属本行股东净利润1616.42亿元,同比增长5.44%[10] - 2022年上半年基本和稀释每股收益0.65元,同比增长6.56%[1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年化平均资产回报率1.01%,较上年同期下降0.05个百分点;年化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2.59%,较上年同期下降0.51个百分点[1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资产总额336890.7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35%;发放贷款和垫款净额196940.4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38%[1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归属本行普通股股东的每股净资产10.24元,较上年末增长2.91%[1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3.40%,较上年末下降0.19个百分点;一级资本充足率13.93%,较上年末下降0.21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17.95%,较上年末上升0.10个百分点[1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不良贷款率1.40%,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244.12%,较上年末上升4.16个百分点[1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损失准备对贷款总额比率3.43%,较上年末上升0.03个百分点[12] - 集团资产总额33.69万亿元,增幅11.35%,发放贷款和垫款净额和金融投资分别增长8.38%、10.26%[19] - 集团负债总额31.01万亿元,增幅12.18%,吸收存款增长8.07%[19] - 集团利息净收入3173.40亿元,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688.23亿元[19] - 集团不良率1.40%,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19] - 集团净利润1617.3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95%[19] - 集团年化平均资产回报率1.01%,年化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2.59%,资本充足率17.95%[19] - 集团实现税前利润1923.8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30%[20] - 利息净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加212.55亿元,增幅7.18%[20]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较上年同期减少6.15亿元,降幅0.89%[20] - 减值损失总额1033.75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4.73%[20] - 上半年集团利息支出2476.1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77.53亿元,增幅12.62%[30] - 上半年集团非利息净收入为730.21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18.01亿元,降幅13.91%,占经营收入的18.71%[34]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688.23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6.15亿元,降幅0.89%,对经营收入比率为17.63%,较上年同期下降0.60个百分点[36] - 其他非利息净收入41.98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11.86亿元,降幅72.71%[39] - 股利收入40.8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4.28亿元,主要是子公司股利收入同比增加[39] - 上半年经营费用950.1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68.58亿元,增幅7.78%,成本收入比23.40%,较上年同期增加1.18个百分点[41] - 上半年减值损失1033.75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51.37亿元,降幅4.73%,主要是发放贷款和垫款及其他减值损失减少,金融投资减值损失增加[43] - 上半年所得税费用306.5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99亿元,实际税率15.93%,低于法定税率[44] - 6月末资产总额33.6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44万亿元,增幅11.35%[47] - 6月末集团负债总额31.01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37万亿元,增幅12.18%[68] - 6月末集团股东权益2.68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677.30亿元,增幅2.59%,主要因未分配利润增加671.39亿元;总权益对资产总额的比率较上年末下降0.68个百分点至7.96%[73] - 6月末信贷承诺余额3.5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768.91亿元,增幅5.25%[74] - 2022年上半年集团税前利润1923.86亿元,2021年同期为1844.63亿元[134] 利息收入相关指标变化 - 公司上半年利息收入5649.5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490.08亿元,增幅9.50%[27] - 发放贷款和垫款利息收入4130.3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97.92亿元,增幅10.66%,平均余额增长11.77%[28] - 金融投资利息收入1222.8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40.51亿元,增幅12.98%,平均余额增长12.92%[29] - 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利息收入182.67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47亿元,降幅1.33%,平均余额减少3.19%[29] - 存放同业款项及拆出资金利息收入45.71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51.44亿元,降幅52.95%,平均余额减少46.82%,年化平均收益率下降25个基点[29] -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利息收入67.9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5.56亿元,增幅8.91%,平均余额增长29.28%[29] - 利息净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加212.55亿元,平均余额变动带动增加326.42亿元,平均收益率和成本率变动带动减少113.87亿元[26] - 净息差为1.90%,同比下降5个基点;净利息收益率为2.09%,同比下降4个基点[23] - 发放贷款和垫款平均余额196940.85亿元,年化平均收益率4.23%;金融投资平均余额72684.19亿元,年化平均收益率3.39%[23] - 吸收存款平均余额227098.15亿元,年化平均成本率1.72%;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和拆入资金平均余额25467.07亿元,年化平均成本率1.87%[23] 利息支出相关指标变化 - 吸收存款利息支出1931.9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76.51亿元,增幅10.06%,平均余额增长6.92%,年化平均成本率上升5个基点[31] - 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和拆入资金利息支出236.3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46.57亿元,增幅24.54%,平均余额增长15.57%,年化平均成本率上升13个基点[32] - 已发行债务证券利息支出202.5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59.31亿元,增幅41.41%,平均余额增长48.52%[32] - 向中央银行借款利息支出99.02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7.90亿元,降幅7.39%,平均余额减少6.16%,年化平均成本率下降4个基点[32] - 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利息支出6.3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04亿元,增幅93.25%,平均余额增长35.70%,年化平均成本率上升77个基点[32] 资产结构变化 - 发放贷款和垫款较上年末增加1.52万亿元,增幅8.38%,在资产总额中占比下降1.60个百分点,为58.46%[47] - 金融投资较上年末增加7839.65亿元,增幅10.26%,在资产总额中占比下降0.25个百分点,为25.01%[47] - 现金及存放中央银行款项较上年末增加687.22亿元,增幅2.49%,在资产总额中占比下降0.73个百分点,为8.41%[47] - 存放同业款项及拆出资金较上年末增加3257.30亿元,增幅94.89%,在资产总额中占比上升0.85个百分点,为1.98%[47] -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较上年末增加5693.49亿元,增幅103.69%,在资产总额中占比上升1.51个百分点,为3.32%[47] 贷款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20388.89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581.064亿元,公司类贷款和垫款、个人贷款和垫款等有不同程度变化[49] - 6月末,集团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20.3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58万亿元,增幅8.41%[50] - 公司类贷款和垫款10.60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00万亿元,增幅10.46%[50] - 个人贷款和垫款8.0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952.61亿元,增幅2.47%[50] - 6月末,以摊余成本计量的贷款和垫款损失准备为6948.52亿元,票据贴现损失准备为21.32亿元,拨备覆盖率和损失准备对贷款总额比率分别为244.12%和3.43%[53] - 信用贷款金额7321033百万元,占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的35.91%;保证贷款金额2562965百万元,占比12.57%;抵押贷款金额8884236百万元,占比43.57%;质押贷款金额1572304百万元,占比7.71%;应计利息金额48356百万元,占比0.24%[52] - 6月末,境内公司类贷款10.60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00万亿元,增幅为10.46%;不良率为2.15%[86] - 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8359.3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641.91亿元,增幅24.44%[86] - 6月末,公司境内个人贷款余额8.09万亿元,增幅2.47%,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6.48万亿元,不良率为0.25%[93] - 个人消费贷款余额2557.63亿元,其中个人快贷余额2068.98亿元;个人支农贷款“裕农贷”余额388.6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44.83%[93] - 6月末,正常贷款金额为195194.15亿元,占比95.97%;关注贷款金额为5356.14亿元,占比2.63%;次级贷款金额为1614亿元,占比0.79%;可疑贷款金额为861.23亿元,占比0.42%;损失贷款金额为379.86亿元,占比0.19%[156] - 6月末,不含息贷款和垫款总额为203405.38亿元,不良贷款额为2855.09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40%;上年末不含息贷款和垫款总额为187641.46亿元,不良贷款额为2660.71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42%[156] - 6月末,不良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加194.38亿元,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关注类贷款占比下降0.06个百分点[15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不含息贷款和垫款总额20340.538亿元,不良贷款金额285.509亿元,不良贷款率1.40%;2021年12月31日总额18764.146亿元,不良贷款金额266.071亿元,不良贷款率1.42%[158][160] - 公司类贷款和垫款2022年6月30日金额10597.154亿元,占比52.10%,不良贷款金额227.356亿元,不良贷款率2.15%;2021年12月31日金额9593.526亿元,占比51.13%,不良贷款金额217.558亿元,不良贷款率2.27%[160] - 个人贷款和垫款2022年6月30日金额8087.189亿元,占比39.76%,不良贷款金额35.975亿元,不良贷款率0.44%;2021年12月31日金额7891.928亿元,占比42.06%,不良贷款金额31.242亿元,不良贷款率0.40%[160] - 6月末,已重组贷款和垫款余额86.57亿元,较上年末减少5.86亿元,在不含息贷款和垫款总额中的占比为0.04%[162] - 6月末,已逾期贷款和垫款余额1976.5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11.90亿元,在不含息贷款和垫款总额中的占比上升0.03个百分点[164] - 2022年6月30日,逾期3个月以内金额694.81亿元,占比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