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银行(00939)

搜索文档
港股内银股拉升,农业银行涨超3%,工商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涨超2%,建设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涨超1%
和讯网· 2025-08-04 10:29
港股内银股表现 - 农业银行股价上涨3.13%至5.270港元,领涨内银股 [1][2] - 工商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重庆银行涨幅均超2%,分别达2.34%、2.19%、2.12%、2.08% [1][2] - 建设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等多家银行涨幅超1%,其中建设银行涨1.27%至7.990港元 [1][2] 上市银行业绩情况 - 5家A股城农商行(青岛银行、齐鲁银行、宁波银行、杭州银行、常熟银行)上半年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均实现正增长 [2] - 行业资产质量指标保持稳定,拨备释放利润能力较强 [3] 行业展望 - 预计银行业利润将维持正增长,主要受益于负债成本下降和存款端降息幅度大于贷款端 [3] - 全年净息差下降幅度预计明显小于2024年,规模扩张速度修复将支撑利息收入 [3]
智通港股沽空统计|8月4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8-04 08:24
沽空比率排行 - 新鸿基地产-R(80016)沽空比率为100%,偏离值达49.16% [1][2][3] - 安踏体育-R(82020)沽空比率为100%,偏离值为32% [1][2][3] - 李宁-R(82331)沽空比率为100%,偏离值为33.41% [1][2][3] - 京东健康-R(86618)沽空比率为99.99%,偏离值为39.76% [1][2][3] - 商汤-WR(80020)沽空比率为98.17%,偏离值为44.28% [1][2][3] 沽空金额排行 - 腾讯控股(00700)沽空金额最高,达19.48亿元,沽空比率为16.93% [1][3] - 美团-W(03690)沽空金额为18.89亿元,沽空比率为27.6% [1][3] - 小米集团-W(01810)沽空金额为10亿元,沽空比率为14.95% [1][3] - 中国平安(02318)沽空金额为9.29亿元,沽空比率为22.14% [3] - 建设银行(00939)沽空金额为7.55亿元,沽空比率为32.86% [3] 沽空偏离值排行 - 新鸿基地产-R(80016)偏离值最高,达49.16% [1][3] - 商汤-WR(80020)偏离值为44.28% [1][3] - 京东健康-R(86618)偏离值为39.76% [1][3] - 华润啤酒-R(80291)和友邦保险-R(81299)偏离值均为38.08% [3] - 中银香港-R(82388)偏离值为35.09% [3]
“工农中建交”五大国有银行都有哪些子公司
数说者· 2025-08-04 07:31
银行其实不仅仅是一家银行。这不仅仅是说当前我国的银行除了做存款和贷款等传统银行业务外, 还从事各类投资和服务等业务,而是很多银行其实已经不是 一家 公司, 已经是有 多家公司 组成的 银 行集团 。 也就是说银行除了银行本部外,还拥有多家子公司,拥有多个牌照。 银行集团常见的除银行牌照外,还拥有诸如金融租赁、理财等牌照,甚至还有信托、基金、保险等 金融牌照。 2024 年"工农中建交"五大国有商业银行银行本部规模占银行集团整体规模比如下表: | 单位:亿元 | 工商银行 | 建设银行 | 农业银行 | 中国银行 | 交通银行 | | --- | --- | --- | --- | --- | --- | | 集团总资产 | 488, 217 | 405, 711 | 432, 381 | 350, 613 | 149, 007 | | 银行总资产 | 467, 127 | 395, 456 | 428, 680 | 304, 595 | 139, 606 | | 银行占比 | 95.68% | 97.47% | 99. 14% | 86. 87% | 93.69% | | 集团营业收入 | 8, 218 | ...
多家国有大行表态落实国常会贴息政策 助推消费升级与服务业焕新
证券日报· 2025-08-04 00:13
政策背景与核心观点 - 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与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旨在提振内需、激发市场活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1] - 政策从需求和供给两端发力,通过财政金融协同降低居民消费融资成本、缓解服务业经营主体融资压力,畅通经济循环 [1] - 贴息政策体现财政"精准滴灌"与金融"活水养鱼"协同思路,精准激活消费、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释放内需潜力 [1] 政策作用机制分析 - 微观层面:财政补贴降低居民大宗商品购置信贷门槛,缓解服务业企业流动性压力,促进设备更新和服务升级 [2] - 中观层面:政策重点选择服务业而非制造业,针对性纠偏"生产强、需求弱"结构性失衡,修复消费和服务业现金流 [2] - 宏观层面:财政贴息放大信贷乘数效应,货币政策实现结构性宽松,缓解实体信贷需求不足问题 [2] 银行响应与实施举措 - 工商银行依法推进贴息政策组织实施,优化流程简化手续推动尽快落地 [3] - 农业银行简化申请流程提升效率,加强资金合规使用确保政策精准直达 [3] - 建设银行依托"建行生活"平台探索"政府补贴+金融权益"联动服务方式,支持汽车家电等重点消费领域 [3][4] 消费市场政策协同效应 - 前期政策组合包括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消费场景创新等,推动消费市场平稳增长 [3] - 商业银行通过创新金融产品、优化服务流程、开展金融纾困等方式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3] - 国有大行积极传导贴息政策红利,激发消费潜力提升市场活力,强化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4]
四大行集体抢跑金融“国补”
北京商报· 2025-08-03 23:43
政策背景与核心观点 - 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实施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与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旨在降低居民信贷成本和服务业融资成本,激发消费潜力与市场活力[1][3] - 政策通过财政金融联动双向疏通消费堵点,既降低个人消费信贷成本提高消费能力,又缓解服务业经营主体流动性压力增强供给端韧性[1][7] - 2025年对符合条件的个人消费贷款和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给予财政贴息,政策瞄准消费市场结构性分化与服务行业成本压力痛点[6] 银行响应与执行措施 - 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四大行迅速响应政策,优化流程简化手续推动贴息落地,确保政策红利直达消费者和服务业主体[3] - 工商银行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优化办理流程,农业银行简化申请流程提升效率并加强资金合规使用[3] - 建设银行强调便捷传导政策红利,中国银行全力抓好组织实施推动政策尽快落地[3] 政策对银行的影响 - 贴息政策可增强银行产品吸引力降低获客成本,积累优质客群同时扩大信贷规模提升普惠金融品牌价值,实现政策效益与商业可持续性双赢[4] - 银行需聚焦重点消费场景设计贴息产品,简化流程扩大覆盖并加强风险防控与合规管理,建立穿透式监管系统防范套利风险[5] 市场现状与政策效应 - 消费市场呈现结构性分化:非必需品消费增长乏力但刚需消费稳健,服务业面临人工租金成本压力及轻资产导致的信贷供给不足问题[6] - 贴息政策短期可拉动汽车家电等耐用消费品增长并提振文旅餐饮消费,中长期通过供需两端发力带动产业链景气度上行创造就业岗位[8] - 对个人消费者而言贴息降低利率刺激大额消费,对服务业主体则降低综合融资成本支持经营投入,形成"降成本—促消费—稳经营"良性循环[7]
四大行发声!积极响应个人消费贷款等“国补”落地见效
北京商报· 2025-08-03 19:29
提振消费再迎政策"东风"。8月3日,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同日发声,响应国务院常务会议个人消费贷款与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助力消费升级与服 务业焕新。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建设银行、中国银行此前已通过官方渠道披露相关政策推进举措。今年以来,从汽车、家电以旧换新到金融支持提振和扩 大消费,政策组合拳持续发力。分析人士称,此次金融"国补"政策的落地将为经济内循环注入新动能,通过财政金融联动双向疏通消费堵点,既降低个人消 费信贷成本,提高消费意愿和能力,又可缓解服务业经营主体流动性压力,增强供给端韧性。 事实上,今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就明确提出,2025年对符合条件的个人消费贷款和消费领域的服务业 经营主体贷款给予财政贴息。当前消费市场和服务业呈现结构分化特征,贴息政策正是瞄准这些痛点精准发力。 资深金融监管政策专家周毅钦将市场现状的突出特点概括为三点:一是消费复苏结构性分化,受居民收入预期偏弱影响,非必需品消费增长乏力,但刚需和 性价比消费表现保持稳健;二是服务业经营成本压力凸显,人工、租金等成本刚性支出叠加部分行业产能恢复过快,导致中小微服务企业盈利空间持续承 压; ...
国常会部署,两大行最新发布
证券时报· 2025-08-03 13:48
政策部署与实施 - 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实施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与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旨在通过财政金融联动降低居民信贷成本和服务业融资成本,激发消费潜力和市场活力[1][4] - 政策要求简化办理手续,加强部门协同,严格监管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财政资金用好用到位[4] - 财政部此前已宣布新增两项贷款贴息政策,分别针对重点领域个人消费贷款和与民生密切相关的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4] 工商银行响应 - 工商银行公告称正在依法依规推进个人消费贷款与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的组织实施工作[1] - 公司将优化办理流程,简化手续,具体实施细则将通过官网、营业网点和官方微信公众号公布[1] - 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推动政策尽快实施[1] 建设银行举措 - 建设银行年初已启动"提振消费扩内需 消费金融在行动"专项行动,做强做优金融供给[3] - 以"建行生活"平台为依托,探索"政府补贴+金融权益"联动服务方式,支持汽车、家电、家装等重点消费领域[3] - 打造"建行惠懂你"综合化生态服务平台,为服务业经营主体创新专属信贷产品,加大普惠金融信贷供给[3] - 将切实做好贴息政策传导落实,让消费市场参与方便捷获得政策红利[3] 政策效果与意义 - 贷款贴息政策在降低融资成本方面效果显著[4] - 两项贴息政策具有杠杆撬动作用,从供需两端提振消费:前者带动终端产品需求,后者增强公共服务供给能力[4] - 政策有助于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拉动经济增长[3][4]
银行业周报(20250728-20250803):债券增值税新规推出,高股息红利资产优势凸显-20250803
华创证券· 2025-08-03 13:44
行业投资评级 - 银行业投资评级为"推荐(维持)",预期未来3-6个月内行业指数涨幅超过基准指数5%以上 [1][24] 核心观点 债券增值税新规影响 - 新规采取新老债券划断方式,仅对新发国债、地方债、金融债利息收入恢复征收6%增值税,老债券(含续发债券)维持免税优惠 [2][7] - 利率债(国债/政金债)因可续发老券代码,持有优势显著:四大行政府债+政金债占比达63 7%-85 7%,交通银行、招商银行等11家银行占比超70% [2] - 新发金融债吸引力下降,银行或转向同业存单融资(仍免税),预计同业存单利率下行 [3][7] 高股息资产配置价值 - 利率下行环境下(10年期国债收益率1 7%),银行板块股息率3 8%居申万行业第二,利差达2 1pct [3] - 国有大行及优质股份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等)因高股息(2025年预测PE 5-7倍)和稳健资产质量被重点推荐 [8][9] 市场表现 - 银行指数周跌0 84%,跑赢沪深300指数0 91pct,年初至今绝对收益17 7% [5][7] - A股国有行表现强势:农业银行周涨2 43%、工商银行涨1 74%,H股广州农商银行涨4 09% [12][14] 投资建议 - 红利策略:推荐国有大行(A+H)及招商银行、中信银行等高股息股份行,关注江苏银行等区域中小行 [8] - 顺周期策略:经济回暖预期下关注招商银行、宁波银行等资产质量弹性标的 [8] - 估值提升计划:多家银行推进中期分红,ROE改善空间较大的浦发银行等被列入观察名单 [8][9] 重点公司估值 - 宁波银行2025年预测PE 6 69倍、PB 0 87倍,招商银行PE 7 58倍、PB 1 01倍,均低于行业均值 [9] - 区域性银行估值优势突出:常熟银行PE 5 15倍、瑞丰银行PB仅0 55倍 [9]
国常会部署!两大行最新发布
证券时报· 2025-08-03 12:28
7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实施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与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会议指 出,对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进行贴息,有利于通过财政金融联动方式,降低居民信贷成 本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融资成本,更好激发消费潜力、提升市场活力。要抓好贴息政策组织实施,加强部 门协同,简化办理手续,推动政策尽快落地,同时严格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财政资金用好用到 位。 贷款贴息政策在降低融资成本上常常发挥出显著效果。早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财政部就已宣布将新增 实施两项贷款贴息政策,分别对重点领域的个人消费贷款给予财政贴息,对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 幼、家政等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领域的经营主体贷款分类给予贴息。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张斌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曾表示,两项贴息政策具有杠杆 撬动作用,从供需两端提振消费。前者带动了对终端产品的需求,后者将增强公共服务供给能力。 8月2日,工行银行发布公告称,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降低居民信贷成本和服务业经营 主体融资成本,更好激发消费潜力、提升市场活力,该行正在依法依规、积极有序推进个人消费贷款与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的组织实施 ...
财政与金融政策联动,贷款贴息助力提振消费
中国新闻网· 2025-08-02 18:53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列为2025年经济工作 的首要重点任务。今年以来,随着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加力扩围消费品以旧换新、创新多元化消费场 景、实施消费补贴等系列政策部署实施,消费市场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充分发挥了经济增长主引擎的作 用。 建设银行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年初即率先在金融系统启动实施以"提振消费扩内需 消费金融在行动"为主题的消费金融专项行动,做强做优金融供给,助力促消费扩内需。以"建行生 活"平台为依托,积极参与国家消费补贴资金发放,探索"政府补贴+金融权益"联动服务方式。综合运用 多样化消费信贷产品,加力支持汽车、家电、家装等以旧换新重点消费领域。发挥集团消费金融服务整 体优势,探索打造场景化消费金融新模式,促进与各类消费业态深度融合,助力释放服务消费潜力。聚 焦以服务业为代表的广大市场主体,深度融合线上线下服务模式,打造"建行惠懂你"综合化生态服务平 台,为服务业经营主体创新推出专属信贷产品,持续加大普惠金融信贷供给力度,有力增强市场主体发 展信心和动力。 建设银行将按照上级单位有关要求,切实做好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