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创新投资(01217) - 2023 - 中期财报

财务业绩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出售证券所得款项总额约7702.8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5256.9万港元[5][6][12]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收益约1025.4万港元,包括股息收入约288万港元、出售证券变现收益净额约139.1万港元、投资未变现收益净额约596.9万港元[7] - 2023年上半年溢利净额约713.6万港元,2022年同期约221.2万港元,原因是投资未变现持有收益增加[8] - 2023年上半年基本每股盈利0.056港仙,2022年同期为0.017港仙,不建议派付中期股息[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出售证券所得款项总额为77,02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52,569千港元;收益为10,25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6,060千港元;除税前溢利为7,13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212千港元[56] - 2023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为228,434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28,923千港元;流动资产为341,967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335,104千港元;资产净值为570,393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563,257千港元[5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5,37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6,456)千港元;投资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2,89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576千港元;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47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56)千港元[59]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每股资产净值为0.045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0.044港元;2023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056港仙,2022年同期为0.017港仙[56][5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1025.4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606万港元;其他收入为1.9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8.8万港元;总收益及其他收入为1027.3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614.8万港元[6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除税前溢利扣除使用权资产折旧44.7万港元、物业等折旧4.2万港元等多项费用[66] - 2023年每股基本盈利按公司拥有人应占盈利约713.6万港元及期内已发行股份加权平均数128.01578629亿股计算,2022年对应盈利为221.2万港元[68] - 2023年6月30日,非上市股本证券价值22809.2万港元,与2022年12月31日持平[70] - 2023年6月30日,经损益按公平值计算之投资为29689.1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3097万港元[7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租赁负债应付款项一年以内为0,2022年12月31日为47.5万港元[7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期间,租赁的现金流出总额包括租赁负债本金及利息部分付款48万港元,与2022年同期持平[78] - 2023年6月30日,法定股本为10亿港元,已发行及缴足股本为1280.16万港元,与2022年12月31日相同[79] - 公司每股资产净值为0.045港元(2022年12月31日:0.044港元),按2023年6月30日资产净值约5.70393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5.63257亿港元)及报告期末已发行普通股数目12.801578629亿股(2022年12月31日同)计算 [88] - 2023年上半年支付恒大证券投资管理费24万港元,支付新时代集团租金48万港元、租赁按金16万港元,与2022年持平 [89] - 董事不建议就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派付中期股息(2022年:无)[99] 投资情况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持有五间非上市公司投资,账面价值分别约为4009.1万、6098.1万、4262.7万、3565.8万及4873.5万港元[11] - 公司对香港上市公司中期投资,2023年上半年销售所得款项总额7702.8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5256.9万港元[12] - 公司以投资优质上市及非上市公司获取中期资本增值收益为主要经营策略[13] - 公司在“新能源”“新光源”“新材料”“新健康”“新资本”五个产业领域有实质项目突破[14]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持有上市投资及衍生工具按公平值计算共29689.1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3097万港元[1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持有阿里巴巴集团689,000股股份,占比低于0.01%,购买成本124,985千港元,市值55,947千港元,未变现亏损3,479千港元,目标公司资产净值40,365千港元[1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持有中国移动香港1,220,000股股份,占比低于0.01%,购买成本60,159千港元,市值78,141千港元,未变现收益15,006千港元,收取股息2,427千港元,目标公司资产净值80,295千港元[1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持有与香港恒生指数挂钩的结构性产品投资,包括法国兴业银行指数挂钩票据和BNP Paribas独立全球票据,购买成本分别为78,000千港元,市值分别为77,010千港元和78,007千港元[21] - 公司持有太阳香港2,710股无投票权「B」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67.75%权益;持有联冠海外1,621股无投票权「B」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52.68%权益;持有广远香港5,400股无投票权「B」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56.84%权益[21][24][26] - 公司持有唯美香港8,500股无投票权「B」股股份;持有奉天香港2,200股有投票权股份,占已发行股本25%权益[22][25]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持有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68.9万股,市值5594.7万港元;持有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122万股,市值7814.1万港元[72]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持有的结构性产品投资包括与香港上市一篮子股票挂钩的票据,如指数挂钩票据购买成本7800万港元,市值7800.7万港元;独立全球票据购买成本7800万港元,市值7701万港元[74] 资产状况 - 广远香港于2023年6月30日在中国上海核心区域持有一项全层办公物业[1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等值现金约为3,697,000港元,处于净现金状况,资产负债比率为零[27][2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资本仅由普通股组成[2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无资产抵押及重大或然负债[31] - 2023年及2022年6月30日,公司并无任何重大或然负债[98] 人员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有21名工作人员(2022年:27名),支付薪酬总额约为952,000港元(2022年:711,000港元)[32] 股权与购股计划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向心、安静、张宇、周赞分别持有公司购股权对应股份数为60,394,737股、30,000,000股、30,000,000股、30,000,000股,权益百分比分别为0.47%、0.23%、0.23%、0.23%[35] - 购股计划下可供发行股份数为528,868,422股,相当于2023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本约4.13%[3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Harvest Rise Investments Limited和中国科技教育基金会分别持有公司股份3,817,807,905股,权益百分比均为29.82%[37] - 计划项下可授出购股权涉及股份总数不得超公司已发行股份10%,若10%限额更新,已授出未行使购股权获行使时可发行股份总数最多不得超公司不时已发行股份总数30%;任何一年内向任何人士授出购股权涉及股份数目不得超公司当时已发行股份1% [81]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6月30日止期间,无购股权利授出或失效;期末尚未行使购股权加权平均剩余合约期限为1.9年(2022年:2.9年) [84][86] - 行使购股权需在授出日期起28日内接纳并向公司支付1港元代价,行使期由公司董事厘定但不得超授出日期起10年,行使价不得低于授出日期收市价或紧接授出日期前五营业日平均收市价(以较高者为准) [8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董事向心、周赞、安静、张宇分别有6039.4737万股、3000万股、3000万股、3000万股尚未行使购股权,行使价均为0.0497港元;其他人员有3.78473685亿股尚未行使购股权,行使价0.0497港元 [86] - 若授出购股权予主要股东或其联系人导致截至授出日期止12个月内已授出及将授出购股权获行使时已发行及将发行公司股份价值超500万港元,须获公司股东事先批准 [81] - 每次向董事、最高行政人员或主要股东授出购股权须获独立非执行董事批准 [81] 公司治理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主席及行政总裁由向心先生一人担任,偏离相关守则规定,但董事会认为此安排恰当[42][43] - 公司现任非执行董事非按指定任期获委任,构成偏离守则条文,但董事须轮值告退,董事会认为已采取充足措施[44] - 执行委员会由向心先生和陈昌义先生组成,向心先生为主席,负责公司日常运营事务[45] - 薪酬委员会由安静女士、覃涵女士及周赞女士组成,安静女士为主席,负责厘定执行董事薪酬政策等[46] - 提名委员会由向心先生、安静女士及周赞女士组成,向心先生为主席,负责为董事会成员委任提供建议[47][48] - 审核委员会于2002年8月28日根据守则成立[49] - 公司致力于奉行最佳企业管治常规,在可行情况下遵守上市规则附录14所载的企业管治常规守则[40]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之未经审核简明财务报表[50]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10所载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之操守守则,全体董事已符合规定标准[5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整个六个月期间,公司已按照上市规则规定维持足够公众持股量[55] 其他事项 - 报告期后,公司并无任何重大事件[5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公司并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任何上市证券[53] - 期内,公司主要业务并无变动,主要从事投资业务,目标是通过投资位于香港及中国内地的上市及非上市公司实现中期资本增值[61] - 公司主要以人民币及港元进行业务交易,无重大外汇波动风险,但管理层将持续监察[30] - 公司政策为在转拨事件或导致转拨情况发生变化当日,确认转入及转出公平值等级机制的三个级别之一 [92] - 期内第1级及第2级之间无转拨,无转入或转出第3级(2022年:无) [93] - 分类为透过其他全面收益按公平值列账之股本投资的非上市股本证券,市净率范围为2.48 - 4.08(2022年:3.26 - 5.62),使公平值增加192,434千港元[96] - 缺乏市场流通性折现为15%(2022年:15%),使公平值减少[96] - 成本法下参考所投资公司管理账目之资产净值,使公平值增加35,658千港元[96] - 公司管理层负责为财务报告目的计量公平值,与董事会每年最少就估值过程及结果进行两次讨论[96] - 第3级公平值计量一般参考外部估值专家评估报告进行估值[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