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代码为1458[1] - 公司于2016年11月11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147][148] 门店分布情况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共有3160家门店,其中自营店1342家,加盟店1818家,覆盖中国27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297个城市[1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门店总数达3160间,其中自营门店1342间,特许经营门店1818间,覆盖中国27个省、自治州及直辖市内的297个城市[13] - 2022年上半年华中、华南、华东、华北、华西门店数分别为1445间、558间、384间、455间、318间,占比分别为45.7%、17.7%、12.2%、14.4%、10.0%;2021年对应门店数分别为1062间、417间、327间、266间、198间,占比分别为46.8%、18.4%、14.4%、11.7%、8.7%[1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全国社区店总数达561家[2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特许商总人数约500位,全国特许门店总数达1818家[21] 各区域收益情况 - 2022年上半年华中、华南、华东、华北、华西收益分别为488835千元、171434千元、93957千元、95630千元、65379千元,占比分别为53.4%、18.7%、10.3%、10.4%、7.2%;2021年对应收益分别为664850千元、183648千元、118618千元、99271千元、69758千元,占比分别为58.5%、16.2%、10.4%、8.7%、6.2%[16] 业务渠道数据 - 2022年上半年,公司互联网O&O业务收益占中期总收益的32.1%[2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社区生鲜渠道覆盖170多个城市,超4000个前置仓[23][24] 直播业务数据 - 2022年上半年,公司直播小时数超5000小时,触达人群超5亿[23][24] 产品销售情况 - 2022年上半年公司虾球类产品实现高速增长,单月最高销量突破100万盒[26][27] 产品推广情况 - 2022年初公司首次启用杨超越为全国品牌代言人推广虾球产品[28][29] 成本压力情况 - 2022年上半年受疫情和全球通胀影响,公司原材料成本上涨压力凸显[30][32] 生产中心情况 - 公司目前在华北、华中、华南及华东设有四个十万级标准、高度自动化生产中心,华西工厂2022年下半年投入运营[33] 公司培训与文化建设 - 2022年公司聚焦危机管理、降本增效等主题开展多种创新培训[34][36]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开展企业文化共创工作坊,形成新版使命、愿景、价值观[34][36] 员工激励计划 - 公司于2020年启动员工激励计划,2022年3月31日授出第三批受限制股份单位[35][3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向212名选定人士授予合共26,792,953股普通股作为激励基础股份[35][36] 公司组织与激励机制 - 公司基于年度经营策略打造「活水」计划动态平衡组织绩效指标[35][36] - 公司设置多重奖励机制,激发业务一线人员能动性[35][36] 财务关键指标变化(总收益) - 集团总收益从2021年上半年的1453.0百万元降至2022年上半年的1181.1百万元,减少约18.7%[42][43][4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11.81078亿元,2021年同期为14.52972亿元[131] - 2022年来自客户合约的收益总计为1181078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1452972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8.71%[166][17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来自客户合约的收益为11.81078亿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为14.52972亿元人民币[164] 财务关键指标变化(销售成本) - 2022年上半年销售成本为509,549千元,占总收益43.1%,较2021年同期的595,765千元(占比41.0%)减少14.5%[42] - 销售成本从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5.958亿元减少约14.5%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5.095亿元[45] - 2022年上半年已售存货成本408,956千元,2021年同期为483,377千元[182] 财务关键指标变化(毛利) - 2022年上半年毛利为671,529千元,占总收益56.9%,较2021年同期的857,207千元(占比59.0%)减少21.7%[42] - 毛利从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8.572亿元减少21.7%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6.715亿元[45] - 毛利率从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59.0%降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56.9%[45] 财务关键指标变化(除税前溢利) - 2022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44,597千元,占总收益3.8%,较2021年同期的318,638千元(占比21.9%)减少86.0%[42] - 2022年上半年公司除税前溢利4460万元,2021年同期为3.186亿元[49] - 2022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44,597千元,2021年上半年为318,638千元[141] 财务关键指标变化(期内溢利) - 2022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18,377千元,占总收益1.6%,较2021年同期的229,556千元(占比15.8%)减少92.0%[42]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溢利净额1840万元,2021年同期为2.296亿元[49]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期内溢利为1837.7万元,2021年同期为2.29556亿元[131] - 2022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18377千元人民币[137] - 用于计算每股基本盈利的母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1837.7万元,2021年同期为2.29556亿元[192] 财务关键指标变化(每股盈利) - 2022年上半年母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盈利为0.01元,较2021年同期的0.10元减少90.0%[42] - 2022年上半年母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盈利为0.01元,2021年同期为0.10元[131] - 每股基本盈利为0.01元,2021年同期为0.10元[192] - 每股摊薄盈利为0.01元,2021年同期为0.10元[192] 财务关键指标变化(净利润率) - 2022年上半年净利润率为1.6%,较2021年同期的15.8%大幅下降[42] 财务关键指标变化(汇兑差额) - 2022年上半年换算海外业务的汇兑差额为 - 13,047千元,占比 - 1.1%,较2021年同期的3,215千元(占比0.2%)变动 - 505.8%[42] - 2022年上半年换算海外业务的汇兑差额为收益1950万元,2021年同期为亏损640万元[49] - 2022年上半年与海外业务有关的汇兑差额为19512千元人民币[137] 财务关键指标变化(其他全面收入) - 2022年上半年期内其他全面收入(除税后)为19,512千元,占比1.7%,较2021年同期的 - 6,405千元(占比 - 0.4%)变动 - 404.6%[42] - 2022年上半年期内全面收入总额为37889千元人民币[137] - 2021年上半年期内全面收入总额为223151千元人民币[139] 财务关键指标变化(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 - 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从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9270万元减少77.8%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2060万元[46][48] - 2022年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总计为20583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92745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7.81%[179] 财务关键指标变化(财务费用) - 财务费用从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3210万元减少2.7%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3130万元[47] 财务关键指标变化(销售及分销开支) - 销售及分销开支从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5.001亿元增加1.0%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5.052亿元[47] 财务关键指标变化(行政开支) - 行政开支从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1.203亿元增加约12.1%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1.349亿元[47] 财务关键指标变化(银行存款利息收入等) - 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减少1550万元[46][48] - 以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结构性存款及其他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收益/(亏损)减少2640万元[46][48] - 处置物业厂房减少4650万元[46][48] 联营公司溢利情况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分占联营公司溢利2390万元,主要因深圳天图兴南投资合伙企业25%股权产生(2021年2月前为29.46%,2021年3 - 8月稀释至27.28%,2021年9月进一步稀释至25%)[49] 所得税开支情况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所得税开支2620万元,2021年同期为8910万元[49] - 2022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总额26,220千元,2021年同期为89,082千元[186] 可换股债券情况 - 2020年11月公司发行2025年到期可换股债券,本金总额15.5亿港元,年利率1%,估计所得款项净额约15.198亿港元[51][54] - 2022年4月公司回购本金1.55亿港元可换股债券,占原发行总额10%;7 - 8月进一步回购4.01亿港元,占原发行总额约25.87%[52][54] - 2020年11月5日公司发行15.5亿港元可换股债券,2025年11月5日到期[117][119] - 2022年4月8日公司购回本金1.55亿港元可换股债券,按面值90%回购[117][119] - 2022年6月30日后至报告日期,集团已购回本金总额为401.0百万港元的可换股债券[103] - 2022年购回可换股债券为113,869千元,2021年为0千元[145] 净资产与现金情况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净资产42.103亿元,截至2022年6月30日为40.308亿元[53][5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约1.1425亿元,包括无限制现金及银行结余约6283万元和定期存款约5142万元[56] - IPO所得款项净额约为27.923亿港元,包括全球发售筹得的24.281亿港元及行使超额配股权所得的3.642亿港元,截至2021年12月31日及2022年6月30日,剩余结余分别为4.692亿元及2.815亿元[58][61] - 集团于2021年12月31日的现金及银行存款结余为21.013亿元,2022年6月30日约为11.425亿元[59] 预算使用情况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建设及改善加工设施预算12.583亿元,已使用11.585亿元;开发门店网络预算1.678亿元,已使用1.609亿元;品牌形象活动预算3.943亿元,已使用2.963亿元,预计1年用完;改善研发预算0.452亿元,已使用完;收购及战略联盟预算1.452亿元,已使用0.179亿元;升级信息技术系统预算0.962亿元,已使用0.682亿元,预计1年用完;扩充一般营运资本预算3.452亿元,已使用2.36亿元,预计2年用完[67] - 进一步提升现有市场影响力及探索新商机预算11.334亿元,预计3年用完;提升产品创新及研发能力预算6000万元,预计3年用完;营运资金及一般资金用途预算5000万元,预计3年用完[69] 借款与资产负债率情况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集团银行借款总额为3.1亿元,均在1年内到期,借款为固定利率且以人民币计价[7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集团资产负债率从2021年12月31日的36.6%增至38.7%,主要因2022年4月回购10%可转换债券及为业务运营增加2.6亿元银行借款[7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集团质押银行存款1亿元,作为1亿元短期银行借款的担保[7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
周黑鸭(01458) - 2022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