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丽珠医药(01513) - 2022 - 中期财报
01513丽珠医药(01513)2022-08-17 17:58

财务报表编制与报告期说明 - 公司2022年中期财务报表按《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编制且未经审计[15] - 本报告期指2022年1月1日至6月30日止的六个月,上年同期指2021年1月1日至6月30日止的六个月[16] - 《中国企业会计准则》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颁布的相关准则及规定[17] 公司股本与上市信息 - A股是公司注册股本中每股面值人民币1.00元的普通股,在深交所主板上市及买卖[16] - H股是公司注册股本中每股面值人民币1.00元的普通股,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及买卖[16] - 公司A股股票简称丽珠集团,代码000513;H股股票简称丽珠医药、丽珠H代,代码01513、299902[22] 公司基本信息 - 健康元是公司的控股股东之一,于2001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17]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朱保国[2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营业收入为63.03亿元,较上期增长1.08%[26] - 归属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0.18亿元,较上期减少4.23%[26] - 归属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0.46亿元,较上期增长13.73%[2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26亿元,较上期增长111.34%[26] - 利润总额为13.23亿元,较上期减少3.54%[26] - 基本每股收益为1.09元/股,较上期减少4.39%[26] - 总资产为229.38亿元,较期初增长2.53%[26] - 总负债为89.51亿元,较期初增长11.04%[26] - 截止披露前一交易日公司总股本为934,997,951股,用最新股本计算的全面摊薄每股收益为1.09元/股[27] -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 -510,518.91元,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79,946,913.82元,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等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 -89,624,563.81元,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为 -2,579,278.17元,所得税影响额为8,492,311.23元,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为7,617,926.17元,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 -28,877,684.47元[29] - 主营业务收入合计62.3973088556亿元,同比增长0.74%[52] - 医药制造业毛利率65.59%,较上年减少0.65个百分点[54] - 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占主营业务收入9.42%(上年同期8.72%),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约占原材料采购总额27.33%(上年同期27.61%)[56] - 前五大客户成为公司客户平均年数为13.2年,前五大供应商成为公司供应商平均年数为14.8年[56] - 四项费用发生额共计27.1746亿元,同比减少9965万元,降幅3.54%[57] - 销售费用本期为19.04亿元,上期为20.45亿元,同比减少6.92%[58] - 管理费用本期为3.55亿元,上期为2.90亿元,同比增长22.34%[58] - 研发费用本期为5.55亿元,上期为5.07亿元,同比增长9.40%[58] - 财务费用本期为 - 0.96亿元,上期为 - 0.25亿元,同比减少281.83%[58] - 所得税费用总额本期为2.05亿元,同比增加0.14亿元,同比增长7.15%[58] - 研发支出总额本期约为6.39亿元,上期为5.45亿元,同比增长17.22%,占净资产比例4.97%,占营业收入比例10.14%(上期8.74%)[59] - 投资收益3664.21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2.77%;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 8877.80万元,占比 - 6.71%;资产减值 - 2723.31万元,占比 - 2.06%;营业外收入339.88万元,占比0.26%;营业外支出597.81万元,占比 - 0.45%;其他收益8244.07万元,占比6.23%[63] - 货币资金本报告期末金额为92.33亿元,占总资产比例40.25%,上年度期末金额为91.46亿元,占比40.88%,比重减少0.63%[64] - 应收账款本报告期末金额为21.67亿元,占总资产比例9.45%,上年度期末金额为19.52亿元,占比8.72%,比重增加0.73%[64]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初数为1.77亿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 - 7750.53万元,期末数为9975.67万元[65] - 截至报告期末,集团应收票据质押余额为2.64亿元,开立保函等业务实际缴纳保证金余额为96.10万元[66] - 交易性金融资产2022年6月30日金额为9980.65万元,2021年12月31日为1.83亿元,减少45.39%[67] - 在建工程2022年6月30日金额为8.53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5.55亿元,增加53.82%[67] - 长期借款2022年6月30日金额为16.64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6.37亿元,增加161.27%[67] - 合同负债2022年6月30日金额为5538.33万元,2021年12月31日为1.68亿元,减少66.99%[67] - 应交税费2022年6月30日金额为3.22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1.60亿元,增加100.73%[67] - 集团资产负债率由2021年12月31日的36.03%上升至2022年6月30日的39.02%[70] - 财务费用上期发生数为-25013781.78元,同比减少281.83%,主要因本期存款利息收入增加[71]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上期发生数为34795898.95元,同比减少355.14%,主要因持有的证券投资标的市值波动[7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1426385813.18元,上期为674910992.08元,同比增加111.34%,主要因本期销售回款增加及支付的市场推广费减少[72]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本期为70579257.96元,上期为178534495.83元,同比减少60.47%,主要因上期收回投资款项[72][7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集团持有货币资金9232.85百万元,2021年12月31日为9146.37百万元,资金主要源于公司经营所得[75] - 报告期内,公司董事会及股东大会批准可申请的授信额度为25525.00百万元,实际向银行申请使用的授信金额为4264.00百万元[7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集团借款余额为3271.50百万元,2021年12月31日为2679.83百万元,占资产总额比例为14.26%(2021年12月31日为11.98%)[77] - 2022年6月30日,集团股东权益为13986.83百万元,负债总额为8950.90百万元,资产总额为22937.73百万元[78] - 集团流动负债为6751.51百万元(2021年12月31日为6925.07百万元),比上年度期末下降2.51%;非流动负债合计为2199.39百万元(2021年12月31日为1135.82百万元),比上年度期末增长93.64%[78] - 报告期末,归属于公司股东权益为12866.92百万元(2021年12月31日为13003.76百万元),比上年度期末下降1.05%;少数股东权益为1119.91百万元(2021年12月31日为1307.26百万元),比上年度期末下降14.33%[78] - 已签约但未确认的资本承诺期末余额为7.36亿元,期初余额为8.86亿元,其中购建长期资产承诺期末4.64亿元、期初5.69亿元,对外投资承诺均为800万元,研发支出承诺期末2.64亿元、期初3.09亿元[79] - 2022年6月30日总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为32.64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26.77亿元;15.26亿元以浮动利率计息,17.38亿元以固定利率计息,年化利率3.16%[80] - 未偿还债务到期结构方面,2022年6月30日一年以内为27.74亿元、2 - 5年为16.64亿元,合计44.38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一年以内为30.70亿元、2 - 5年为6.37亿元,合计37.06亿元[81] - 资本负债比率从2021年12月31日的25.90%上升至2022年6月30日的31.73%[82] - 利息支出本期为4742.69万元,上期为3605.10万元[83] - 2022年6月30日用于质押的资产合计2.65亿元,其中应收票据2.64亿元用于票据池业务,其他货币资金96.10万元用于保函等业务保证金[86] - 2022年6月30日集团员工为8693人,2021年12月31日为8580人;本报告期支付员工薪酬8.44亿元,上期为8.34亿元[87]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化学制剂产品本报告期销售收入36.7373亿元,同比下降1.52%,占主营业务收入58.88%[35] - 公司原料药及中间体产品实现销售收入17.2934亿元,同比增长18.26%,占主营业务收入27.72%[40] - 本报告期中药制剂产品销售收入4.9062亿元,同比下降19.60%,占主营业务收入7.86%[42] - 本报告期诊断试剂及设备销售收入3.4604亿元,同比下降11.43%,占主营业务收入5.55%[43] - 化学制剂产品中,消化道产品收入17.8051174798亿元,同比降8.16%;促性激素产品收入13.4405004492亿元,同比增6.82%;精神产品收入2.6399600851亿元,同比增36.26%;抗感染产品收入1.9465258242亿元,同比降0.25%;其他产品收入0.9051604817亿元,同比降37.47%[52] - 原料药及中间体产品收入17.2934251918亿元,同比增长18.26%[52] - 中药制剂产品收入4.9061949051亿元,同比下降19.60%[52] - 诊断试剂及设备产品收入3.4604244387亿元,同比下降11.43%[52] - 境内主营业务收入53.8455820378亿元,同比降0.43%;境外收入8.5517268178亿元,同比增8.80%[52] 公司业务发展与经营策略 - 公司主营医药产品研产销,产品涵盖制剂、原料药和中间体及诊断试剂及设备[34] - 公司营销团队聚焦终端资源,加强重点产品医院覆盖率考核,艾普拉唑等产品覆盖率提升[35] - 公司坚持证据营销、学术驱动,疫情下开展线上线下推广及数字营销,推进重点产品研究工作[35] - 公司加强OTC产品推广,二季度OTC销售有所改善,提升企业品牌形象[35] - 公司跟进医改政策,做好医保、招标等市场准入核心工作[35] - 公司加强国际业务布局,推进辅助生殖等产品在多国的准入和推广[35] - 公司聚焦多领域,研发布局创新药及高壁垒复杂制剂,多个在研项目有进展[35] - 微球等高壁垒复杂制剂中,多个产品处于不同临床试验或审评阶段[35] - 公司化学制剂的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已提交临床申请,CDE已受理[36] - 公司建立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和药物警戒体系,制定63份相关文件,修订15份质量管理和17份药物警戒管理文件[37] - 公司化学制剂产品海外获批注册2个,截至2022年6月30日,共有17个产品完成22个注册项目[37] - 公司子公司丽珠生物推进重组新型冠状病毒融合蛋白疫苗(「V - 01」)附条件上市申报,完成序贯、基础免疫III期临床主分析报告及资料递交[38] - 公司推进高端宠物药及动物保健药物研发,氟雷拉纳等已开展工业化验证批生产和注册申报[40] - 公司原料药新增5个产品国际注册,取得4个国际认证证书[4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62个原料药产品在61个国家/地区完成176个注册项目[4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原料药通过国际认证现场检查品种17个,取得有效期内国际认证证书49个[41] - 公司注射用醋酸西曲瑞克已提交美国注册申报的缺陷信回复,布南色林片等已报产[36] - 报告期内中药新药在研项目共8项,中药改良型新药SXSHL凝胶完成临床前实验研究,中药1.1类新药TGDX颗粒完成探索性临床试验研究[42] - 2022年4月新型冠状病毒(2019 - 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乳胶法)获批上市,6月免疫球蛋白G4测定试剂盒(化学发光法)及配套校准品和质控品获得注册证[44] - 新型冠状病毒(2019 - 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乳胶法)、猴痘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PCR-荧光探针法)等6个项目获海外CE证书[44] - 公司授权引进精神、消化道等领域多个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