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京投交通科技(01522) - 2022 - 年度财报

公司业务覆盖范围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业务累计覆盖中国28个省市自治区及特别行政区、53个城市,海外14个国家和地区、23个城市[8] 公司在手订单情况 - 截至2022年底,公司在手订单约为25.6亿港元[9] - 2022年公司在手订单达约25.6亿港元,同比增长约16.6%[21]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公司收入为1,638,948千港元,2021年为1,749,210千港元[10] - 2022年公司毛利为586,299千港元,2021年为647,526千港元[10] - 2022年公司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为307,322千港元,2021年为318,475千港元[10] - 2022年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为179,252千港元,2021年为187,535千港元[10] - 2022年公司非流动资产为1,561,167千港元,2021年为1,582,939千港元[10] - 2022年公司流动资产为2,842,593千港元,2021年为2,833,723千港元[10] - 2022年公司总资产为4,403,760千港元,2021年为4,416,662千港元[10] - 2022年公司总负债为1,753,967千港元,2021年为1,644,768千港元[10] - 2022年公司实现收入约港币1638.9百万元,权益股东应占溢利约港币179.3百万元[11] - 2022年公司实现收入约16.389亿港元,同比下降约6.3%,权益股东应占溢利约1.793亿港元,同比下降约4.4%[20][23][29] - 2022年公司销售成本约10.526亿港元,较2021财年减少约4900万港元,减幅约4.5%[25] - 2022年公司毛利约5.863亿港元,较2021财年减少约6120万港元,减幅约9.5%[26] - 2022年公司销售、一般及行政费用约2.812亿港元,较2021财年减少约680万港元,减幅约2.4%[28] - 2022财年员工总成本约3.23亿港元,2021财年约3.48亿港元,有所减少[68]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储备约达港币1,662.2百万元,2021年12月31日为港币1,718.8百万元[112] - 2022财年公司捐款约为67.9千港元,2021财年为1,287.1千港元[171] 公司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建议宣派2022财年股息港币0.026元/股,股息合计约港币54.5百万元,股息派付率达30.4%[11] - 董事会建议宣派2022财年末期股息每股0.026港元,2021财年为每股0.027港元[70] - 2022年度末期股息派发现金5452.58149万港元[81] - 中长期待股息派付率原则上不低于30%[81] - 董事会建议宣派2022财年末期股息每股0.026港元,2021财年为每股0.027港元,预计2023年9月22日或之前派付[105] 公司股权收购情况 - 2022年公司进一步收购附属公司华启智能3.7%股权[14] - 2022年12月16日,京投众甫收购华启智能少数股东3.7%股权,收购完成后,集团于华启智能的间接股权将从95.0%增至98.7%[64] - 2022年12月16日公司全资附属公司京投众甫收购华启智能3.7%股权,代价不超4251.06万元人民币(约4758.8万港元),完成后公司间接股权从95.0%增至98.7%[146] 行业相关数据 - 2022年中国内地共计新增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里程约1085.2公里,同比下降约11.3%[17] - 2022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约人民币7109.0亿元,同比下降约5.1%[17] - 2022年中国内地城市轨道交通完成客运量约194.0亿人次,同比下降约18.2%[17] - 2022年北京轨道交通路网总客运量约22.6亿人次,日均客运量约6.197百万人次,同比下滑约26.3%[17] - 2022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约5.1%[57] 公司科技研发投入情况 - 2022年公司科技研发投入约1.596亿港元,占本年度收入约9.7%,较上年基本持平[22] 各业务线收入占比情况 - 2022年智慧轨道交通服务业务、基础设施信息服务业务分别占总收入约87.4%及12.6%[23] 智慧轨道交通服务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公司智慧轨道交通业务实现收入约14.32亿港元,同比下降约5.6%[38] - 2022年城市轨道交通车载PIS系统市场涉及车辆9504辆,公司中标2638辆,较上年增长近39.3%[40] 基础设施信息服务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基础设施信息业务实现收入约2.07亿港元,同比下降约11.2%[51] 民用通信业务情况 - 民用通信业务维持4G业务既有209个车站资源使用、流量使用协议金额5年不变[52] - 截至2022年底,民用通信业务覆盖北京地铁27条线(段)、242座车站(按合并统计口径为16条线)[52] 公司市场拓展情况 - 公司新签约及中标京内项目金额约9.4亿元,占期内拓展项目总金额约55.3%[41] - 北京地铁13号线扩能提升工程累计金额约5.5亿元[42] - 公司新拓展苏州地铁6号线PIS项目、无锡地铁S1号线项目等,进入天津、无锡等地市场[45] - 公司新开拓马来西亚吉隆坡PIS项目、印度浦那地铁3号线项目,取得阿尔斯通全球供应商资格[48] 公司助力项目运营情况 - 公司助力杭州、绍兴、广州等多地轨道交通线(段)开通运营[46] - 公司助力印度浦那地铁、孟买2号及7号线,巩固印度地区市场地位[49] 公司产品研发情况 - 公司发布三网合一物联网卡解决方案,产品在多行业融合应用[53] 京城地铁相关数据 - 2022年京城地铁全年客运量约为165.8万人次,如易行研发的亿通行应用程序累计注册用户约3250万人,较去年同期增长约200万人,互联网票务占日均全路网过闸量比例约53.9%[55] 公司未来战略规划 - 2023年集团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科技 + 创新”核心战略目标[59] - 市场拓展方面,集团整合内部资源扩大业务覆盖面,借助优势推广国内外市场[60] - 研发创新方面,集团聚焦重点领域,融合前沿技术布局产品技术[61] - 投资管理方面,集团加强对被投企业管理服务,探索资本运作方案[62] - 合规管治方面,集团打造扁平化管理体系,加强全方位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63] 公司人员数量及成本情况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雇员744名,2021年12月31日为739名[68] 公司市值及相关比率情况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市值6.8157亿港元,2022年12月30日收市价0.325港元[82] - 2022年12月30日收市价对应的市盈率3.82、市净率0.26、净利润率11.29%、股本回报率6.82%、股息率8.00%[82] 公司人员任免情况 - 宣晶女士于2023年3月21日辞任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等职,现直接持有公司已发行股本约0.19%[83] - 刘瑜先生于2023年3月21日获委任为行政总裁及环境、社会和治理委员会委员[84] - 关继发先生于2022年11月30日获委任为董事会主席、提名委员会主席及ESG委员会主席[85] - 孙方女士于2022年10月27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86] - 曹明达先生于2022年4月11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其父曹玮先生同日辞任非执行董事兼副主席[87] - 侯薇薇2022年6月29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2022年4月起陆续获委任多家公司董事[88] - 李伟2022年4月11日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及薪酬委员会主席等职[91] - 王新江2016年3月加入集团任副总裁,负责财务管理等工作,2022年6月获委任及辞任部分公司董事[92] - 刘忠良2009年3月加入集团,2012年9月获委任为副总裁,负责民用通信业务管理[94] - 张月坤于2021年6月加入集团任副总裁,张月芬于2018年5月29日获委任为公司秘书,肖征于2020年3月加入集团任副总裁,赵婧媛于2016年4月至2021年11月任集团副总裁,2021年11月任党总支副书记[96][102][98][100] - 非执行董事张燕友于2022年11月30日辞任非执行董事等职务[176] - 非执行董事关继发于2022年11月30日获委任为董事会主席等职务[177] - 非执行董事曹玮于2022年1月21日由执行董事变更为非执行董事,4月11日辞任非执行董事兼董事会副主席[178] - 独立非执行董事白金荣于2022年4月11日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务[179] 公司股东周年大会及相关安排 - 2022年度全年业绩于2023年3月27日公布,2023年股东周年大会于2023年6月27日举行[81] - 2023年股东周年大会将于2023年6月27日举行[106] - 为确定出席2023年股东周年大会及投票资格,公司于2023年6月21日至27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未登记股份持有人须于2023年6月20日下午4时30分前办理登记[107] 股息派付登记安排 - 为确定收取建议末期股息资格,公司于2023年7月3日至5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未登记股份持有人须于2023年6月30日下午4时30分前办理登记[108] 京城地铁股权及资产情况 - 京城地铁由公司及北京地铁公司分别持有49%及51%的股权,注册资本为人民币5亿元,公司出资人民币2.45亿元[65]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以权益法核算的集团应占京城地铁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港币2.59412亿元,占集团截至2022年12月31日资产总额的约5.89%[66] 公司供货商及客户情况 - 2022财年最大供货商采购额占采购总额6.51%,五大供货商合并占23.08%;最大客户销售额占销售总额12.14%,五大客户合并占37.49%[116] 公司董事相关情况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有执行、非执行、独立非执行董事若干,部分董事在2022 - 2023年有任免变动[117][118] - 罗振邦、黄立新将在2023年股东周年大会轮值退任,刘瑜、孙方、侯薇薇任职至2023年股东周年大会,退任董事均愿膺选连任[119] - 2022财年所有独立非执行董事仍被视为独立[120] - 拟于2023年股东周年大会膺选连任的董事无不可一年内终止且无需支付赔偿(法定除外)的服务合约[122] - 2022财年董事及集团五名最高薪人士薪酬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8及9[123]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除员工服务合同外无管理及行政合约[124] - 2022财年公司高级管理员工薪酬介于港币1,000,001元至港币2,000,000元[127]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董事会由九名董事组成,包括两名执行董事、四名非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88] - 独立非执行董事罗振邦于2023年1月16日收到中国证监会西藏监管局2022年12月29日的警告函[180] - 2022财年,董事会任何时间均由最少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占董事会三分之一[192] - 各执行董事与公司订立服务协议,任期三年,可提前一个月书面通知终止[194] - 各非执行董事与公司订立三年固定期限委任函,公司可提前三个月书面通知终止[194] - 根据章程,董事会有权委任董事任职至下届股东周年大会,可膺选连任[195][196] - 公司可在股东大会增减董事人数,但不得少于两名[196] - 每次股东周年大会,三分之一在任董事须轮值退任,每名董事最少每三年轮值退任一次[197] - 董事会负责制定长期策略、委任及监督高管,监控集团运营和财务业绩[198] - 独立非执行董事负责确保公司维持高监管申报标准,制衡董事会[200] 公司购股计划情况 - 购股计划于2011年12月8日获批,2013年9月24日修订,有效期至2022年5月16日,本年度已到期[128] - 2022财年无根据购股计划授予、行使、取消或失效的购股[132] - 截至授出日期止12个月内,已授予及将授予参与者的购股权行使后可发行股份总数不得超已发行股份总数1%,超限额需股东批准[134] - 向主要股东或独立非执行董事授出购股权限定:股份总数超已发行股份0.1%且总值超500万港元需股东批准,截至2019年12月5日已授购股权全部失效,2022年1月1日及12月31日无未行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