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上市及注册信息 - 公司于2012年5月16日在香港联交所创业板上市,2013年12月6日转为主板上市,股票代码1522.HK[4] - 公司于2011年1月7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2012年5月16日在港交所创业板上市,2013年12月6日转至主板上市[112] 业务覆盖范围 - 截至2023年6月30日,业务累计覆盖中国28个省市自治区及特别行政区、54个城市,海外15个国家和地区、24个城市[9] 在手订单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在手订单约为23.4亿港元[1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在手订单相当于约23.4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上升约15.3%,较2022年末下降约8.6%[17] 知识产权情况 - 公司拥有114项专利及519项软件著作权[11] - 2023年上半年新取得11项专利、12项软件著作权[57] 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2023上半年营业收入473,188千港元,2022上半年为573,857千港元[11] - 2023上半年经营溢利60千港元,2022上半年为8,180千港元[11] - 2023上半年期内溢利2,632千港元,2022上半年为28,023千港元[11] - 2023上半年权益股东应占溢利5,081千港元,2022上半年为32,552千港元[11] - 2023上半年毛利率39.8%,2022上半年为32.6%[11] - 2023上半年每股盈利0.24港仙,2022上半年为1.55港仙[11] - 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约4.732亿港元,较上年同期减少约17.5%,权益股东应占溢利约510万港元,同比下降约84.4%[15] - 公司于期内发生销售成本约2.848亿港元,较上年同期减少约1.022亿港元,减幅约26.4%[25] - 公司于期内实现毛利约1.884亿港元,较上年同期增加约150万港元,增幅约0.8%[26] - 公司于期内发生销售、一般及行政开支约1.102亿港元,较上年同期减少约810万港元,减幅约6.8%[27] - 公司于期内发生研发费用约8890万港元,较上年同期增加约1190万港元,增幅约15.4%[28] - 公司于2023年上半年实现应占合营企业及联营企业之业绩约900万港元,较上年同期下降约57.3%[29] - 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约51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2750万港元,减幅约84.4%[30]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收入为4.73188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5.73857亿港元[104]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毛利为1.88375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1.8686亿港元[104] - 2023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溢利为6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818万港元[104] - 2023年上半年公司除税前溢利为344.7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2600.1万港元[104]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期内溢利为263.2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2802.3万港元[104] - 2023年上半年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为508.1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3255.2万港元[104] - 2023年上半年非控股权益应占溢利为 - 244.9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 - 452.9万港元[104] - 2023年上半年基本及摊薄每股盈利为0.0024港元,2022年同期为0.0155港元[104] - 2023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263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8023千港元[106] - 2023年上半年期内其他全面开支为7965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18995千港元[106]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5005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20964千港元[111] - 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214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8536千港元[111]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769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8855千港元[111] - 2023年上半年来自外部客户的收入及可申报分部收入为473,18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573,857千港元[124] - 2023年上半年可申报分部毛利为188,37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86,860千港元[124][125] - 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3,44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6,001千港元[125] - 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为81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 - 2,022千港元[126] - 2023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根据公司普通权益股东应占溢利5,081,000港元计算,2022年同期为32,552,000港元[133] - 2023年上半年使用权资产成本减少3,985,000港元,新增确认增加856,000港元[135] - 2023年上半年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成本为7,442,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27,337,000港元[136] - 2023年上半年主要管理人员短期雇员福利为1,92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037千港元;退休计划供款为36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71千港元[164] - 2023年上半年来自智慧乘客信息服务的收入为11,23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5,626千港元;来自数据与集成服务的收入为72,48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70,078千港元[164] 各业务线签约项目情况 - 公司新签约及中标项目累计100余个,金额约5.5亿元,其中京内项目金额约2.5亿元,占比约45%[17] - 2023年上半年,集团智慧乘客信息服务业务签约项目60余个,金额约3.2亿元人民币[44] - 2023年上半年,集团数据与集成服务业务签约项目20余个,金额约1.8亿元人民币[47] 各业务线收入及毛利情况 - 上半年智慧乘客信息服务、数据与集成服务、智慧基础设施业务收入分别约2.439亿港元、1.433亿港元、8600万港元[19] - 2023年上半年,集团智慧乘客信息服务业务收入约2.439亿港元,较上年同期增加约210万港元,增幅约0.9%,毛利约1.191亿港元,同比增加约5%[43] - 2023年上半年,集团数据与集成服务业务收入约1.433亿港元,较上年同期减少约1.063亿港元,毛利约3320万港元,同比下降约0.6%[46] - 2023年上半年智慧基础设施业务收入约8600万港元,较上年同期增加约350万港元,增幅约4.3%,毛利约3610万港元,同比下降约9.8%[4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来自智慧乘客信息服务收入243,94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41,821千港元[11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来自数据与集成服务收入143,24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49,557千港元[11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来自智慧基础设施收入85,99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82,479千港元[119] 地域收入情况 - 按地域划分,上半年公司于中国内地实现收入约4.481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9430万港元,减幅约17.4%[2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来自中国内地收入448,09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542,396千港元[11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来自中国香港收入9,80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6,945千港元[11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来自印度收入15,29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4,516千港元[119] 公司资产负债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约7.001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约8.087亿港元减少[3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借款约4.236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约8390万港元增加[3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约27.044亿港元,流动负债约13.242亿港元,流动资产净值约13.802亿港元,流动比率约2.0,资产负债率约40.2%[35]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1505609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561167千港元[107]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2704370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842593千港元[107]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1324181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378482千港元[107]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为367551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375485千港元[108] - 2023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56274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589018千港元[111] - 2023年6月30日商誉总计546,339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563,880千港元有所下降[139] - 2023年6月30日合同资产为587,064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611,803千港元减少[140] - 2023年6月30日服务合同预收履约账款为104,092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39,702千港元大幅增加[141]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总计938,549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975,942千港元减少[141] - 2023年6月30日手头及银行现金为562,744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667,370千港元减少[144]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总计1,061,640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195,345千港元减少[145] - 2023年6月30日无担保及无抵押的银行借款为123,647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83,930千港元增加[147] - 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12月31日来自关联方的借款均为300,000千港元[148]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中,一年内到期的为609,571千港元,超过一年的为200,810千港元[14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与公司权益股东及其联系人的贸易应收款项为67,884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60,902千港元;合同负债为47,695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7,320千港元[16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与合营企业及联营企业的贸易应收款项为4,456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82千港元;贸易应付款项为25,221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63,087千港元[165]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未支付的递延代价折合港币81,086,000元,2022年12月31日为港币83,689,000元[168] - 2023年6月30日,冻结存款结余折合港币102,291,000元,2022年12月31日为港币95,304,000元[168] 公司人员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雇员729名,2022年6月30日为723名;2023年上半年员工总成本约1.31亿港元,2022年上半年为1.3亿港元[61]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2023年上半年中期股息,2022年同期也未派发[63] - 公司董事不建议派付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14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已批准有关以往财政年度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为港币2.6仙,金额为54,52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港币2.7仙,金额为56,623千港元[150] 公司投资及合作情况 - 公司推动华启智能通过增资扩股引入战略投资者,融资1亿元人民币[53] - 2023年6月7日,公司全资附属公司京投众甫等成立合资公司,京投众甫注资640
京投交通科技(01522) - 2023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