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业务市场份额情况 - 2021年,特比澳在中国内地血小板减少症治疗市场份额为72.1%,rhEPO产品共占中国内地rhEPO市场份额42.4%,益赛普占据中国内地TNFα市场29.5%份额,蔓迪在中国内地米诺地尔酊市场拥有71.2%的市场份额[3] - 2021年特比澳在中国内地治疗血小板减少症市场,销量份额为30.2%,销售额份额为72.1%,其CIT和ITP适应症渗透率约为27%至35%[20] - 2021年益赛普在中国内地TNFα抑制剂市场份额为29.5%,在逾3700家医院销售,包括近1700家三级医院[23] - 2021年蔓迪占中国内地市场份额71.2%,销售额同比增长63.7%[26] 公司在研产品情况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积极研发的33项在研产品中,26项于中国内地作为创新药物开发,18项为单抗或双特异性抗体,7项为其他生物制品,8项为小分子药物[3] - 公司拥有10项肿瘤科在研产品,16项目标为自身免疫疾病,6项肾科在研产品,1项皮肤科在研产品[3] - 公司研发管线有33个在研品种,2021年取得上市申请及三期临床进展8项[8] - 2021年公司在一期和二期临床分别取得7项进展[9] - 2021年公司小分子化药推进成果显著,4个小分子产品提交仿制药上市申请,1类新药HIF抑制剂处于Ib期临床[9] - 公司自主研发的抗PD - 1单克隆抗体全球权益授权给美国Syncromune,可望获数亿美元收入[10] - 公司自主研发的611在中国内地Ib期临床受试者入组于2022年3月完成,在美国已完成Ia期临床试验[15] - 2022年1月4日,三生国健与Syncromune签署协议授权全球开发及商业化抗PD - 1单抗609A[16] - 609A在美国已完成I期临床,在中国内地已进入II期临床阶段[16] - 2022年1月11日,公司5%米诺地尔泡沫剂上市申请获中国国家药监局受理[17] - 2022年2月特比澳用于儿童ITP适应症的三期临床试验患者入组工作完成,2021年9月启动用于有血小板减少风险的肝功能障碍患者在围手术期的动员Ib/二期试验,患者入组工作进行中[20] - 2021年底前用于治疗贫血的第二代长效rhEPO NuPIAO (SSS06)的三期试验患者入组工作开始,聚乙二醇长效rhEPO (RD - 01)的随机二期临床试验患者入组工作于2021年12月末前完成[21] - 2021年7月公司向国家药监局重新提交预充式益赛普水针剂(集团研发代码:301S)的新药申请,已获受理[23] - 2021年12月,与日本东丽合作产品盐酸纳呋拉啡口腔崩解片NDA获国家药监局受理[27] - 公司已完成601A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和视网膜中央RVO(CRVO)的II期患者入组,并获国家药监局批复开展AMD三期临床试验[36] - 2021年12月公司完成NuPIAO (EPO, SSS06)的二期临床试验并取得数据结果,同年11月启动三期临床试验并于年底前开始患者入组[36] - 2021年12月末前Peg - EPO (RD - 01)随机二期临床试验患者入组工作完成[37] - 抗IL17A单抗(608)斑块状银屑病患者的二期试验已完成患者入组,预计2022年底前启动三期试验[37] - 抗IL5单抗(610)用于哮喘患者的Ib期试验预计2022年第二季度完成患者入组[39] - 2022年3月抗IL4Rα单抗(611)在中国内地特应性皮炎患者的Ib期研究完成患者入组,其用于慢性鼻窦炎(CRS)的IND申请预计2022年第二季度完成[39] - 公司丰富的产品组合目前包括33项在研产品,其中26项在中国内地作为创新药物开发[43] - 公司自免领域管线包括抗IL - 4Rα抗体、抗IL - 5抗体等产品,处于国内第一梯队[43] 公司海外批准情况 - 中国内地外,特比澳获9个国家批准,益比奥获23个国家批准,益赛普获15个国家批准[4] - 特比澳已获9个国家批准,益比奥已获23个国家批准,益赛普已获15个国家批准[20][21][23] 公司营运设施及人员情况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于沈阳、上海、杭州、深圳及意大利科莫设有营运设施,雇员数为5292人[4] - 集团研发团队由近600名经验丰富的科学家组成[32]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雇员共5292名,2020年12月31日为5584名[66] 公司销售网络情况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全国分销网络向中国内地近9000间医院及医疗机构销售产品[4]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在中国内地拥有约2714名销售及营销人员、1001名分经销商及2011名第三方推广商组成的销售及分销网络[41] - 2021年,公司产品在逾2500家三级医院及逾6000家二级或更低层级医院及医疗机构出售[41] 公司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公司收入为63.82亿元人民币,毛利为52.76亿元人民币,研发成本为7.54亿元人民币[7] - 2021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纯利为16.51亿元人民币,应占正常化纯利为17.27亿元人民币[7] - 2021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5.78亿元人民币,杠杆比率(可换股债券除外)为2.1%[7] - 2021年公司资产总值为192.13亿元人民币,负债总值为45.55亿元人民币,权益总额为146.58亿元人民币[7] - 2021年公司收入约6382.0百万元,较2020年的约5587.6百万元增加约794.4百万元或14.2%[45] - 2021年特比澳销售额增至约3080.0百万元,较2020年增加约317.3百万元或约11.5%,占收入总额约48.3%[45] - 2021年益比奧及賽博爾总销售额增加至约1119.7百万元,较2020年增加约145.7百万元或约15.0%,占收入总额约17.5%[45] - 2021年益賽普销售额增加至约788.7百万元,较2020年增加约173.4百万元或约28.2%,占收入总额约12.4%[45] - 2021年脱发领域销售额为约619.4百万元,较2020年增加约234.1百万元或约60.7%,占收入总额约9.7%[46] - 2021年销售成本约1106.3百万元,较2020年增加,占同期总收入约17.3%[47] - 2021年毛利增至约5275.7百万元,较2020年增加约751.0百万元或约16.6%,毛利率升至约82.7%[48] - 2021年其他收入及收益增加至约330.1百万元,较2020年增加约151.9百万元或约85.3%[49] - 2021年销售及分销开支约2324.0百万元,较2020年增加约304.3百万元或约15.1%,占收入比率约36.4%[50] - 2021年研发成本约753.9百万元,较2020年增加约163.5百万元或约27.7%,占收入比率约11.8%[52][53] - 2021年其他开支约1.84亿元,较2020年的约5.495亿元减少约3.654亿元或约66.5%[54] - 2021年融资成本约6650万元,较2020年的约8110万元减少约1450万元或约17.9%;不计债券非现金利息开支,2021年融资成本减至约610万元,较2020年的约1360万元减少约750万元或约55.1%[55] - 2021年所得税开支约2.412亿元,较2020年的约2.08亿元增加约3320万元或约15.9%;2021年和2020年实际税率分别为约12.9%及21.2%[56] - 2021年EBITDA约21.75亿元,较2020年的约13.43亿元增加约8.32亿元或约61.9%;正常化EBITDA约21.903亿元,较2020年的约16.061亿元增加约5.841亿元或约36.4%[57][58] - 2021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纯利约16.512亿元,较2020年的约8.358亿元增加约8.155亿元或约97.6%;正常化纯利约17.27亿元,较2020年的约11.664亿元增加约5.606亿元或约48.1%[58] - 2021年每股基本盈利约0.65元,较2020年的约0.33元增加约97.0%;正常化每股基本盈利约0.68元,较2020年的约0.46元增加约47.8%[59] - 2021年综合投资收入约7960万元,较2020年的约1.971亿元减少约1.175亿元或约59.6%[60] - 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入净额约15.783亿元,较2020年的约13.446亿元增加约2.338亿元或约17.4%;2021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及已抵押存款约30.527亿元[62] - 2021年末流动资产净值约63.707亿元,2020年末约52.29亿元;流动比率由2020年末约4.6增加至2021年末约5.5[63] - 集团杠杆比率由2020年末约3.2%下降至2021年末约2.1%[64]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抵押约为人民币69111万元,2020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1639万元;沈阳三生于德生生物的90.34%股权已质押作贷款抵押[65]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资本承担约为人民币12.974亿元,2020年12月31日约为人民币14.203亿元[65]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出口约为人民币6980万元,占集团收入约1.1%[65]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以外币计值的银行存款包括约7200万美元(相当于约人民币4.59亿元)、约3.27亿港元(相当于约人民币2.674亿元)、约2470万欧元(相当于约人民币1.786亿元)[65] - 集团估计未来三年资本开支总额介于人民币20亿元至人民币25亿元[65]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员工成本(包括董事酬金但不包括退休金计划供款)约为人民币11.651亿元,2020年同期约为人民币12.199亿元[66] - 2021年集团向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总收益约17.2%,2020年为17.0%;单一最大客户销售额占总收益约4.5%,2020年为4.9%[87] - 2021年集团五大供应商占总采购额约45.5%,2020年为46.7%;单一最大供应商占总采购额约12.3%,2020年为18.0%[88]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储备约人民币4082.3百万元,2020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4383.7百万元[92] 公司合作与授权情况 - 公司与日本东丽合作引入品种盐酸纳呋拉啡口崩片,填补国内市场空白[10] - 公司自主研发的抗PD - 1单克隆抗体全球权益授权给美国Syncromune,可望获数亿美元收入[10] - 2022年1月4日,三生国健与Syncromune签署协议授权全球开发及商业化抗PD - 1单抗609A[16] - 公司与Toray合作引入品种盐酸纳呋拉啡口崩片(TRK - 820)将填补国内相关市场空白[43] - 公司自主研发的抗PD - 1单克隆抗体(609A)全球权益授权给美国Syncromune公司,可望获得总计数亿美金的首付款和里程碑付款及其他激励[43] 公司业务终止与纠纷情况 - 自2021年1月25日起,公司关于百达扬的所有安排终止,将继续与阿斯利康就百泌达商业化合作[13] - 2021年2月28日起,公司除分销优泌林笔芯及预充笔外,与礼来就优泌林的分销及推广安排终止[14] - 2021年7月,奥海就与三生国健合作纠纷申请仲裁,要求赔偿1.314亿元,仲裁仍在进行中[18] 公司产品相关市场数据 - 中国内地1到7岁儿童AD患病率达12.94%,1到12个月婴儿达30.48%[15] - 北美生物制剂DMARDs用于治疗RA的使用率为50.7%,中国生物制剂DMARDs的使用率仅为8.3%[23] - 中国内地2.5亿脱发人群,蔓迪渗透率仅占1 - 2%[26] - 中国内地经受过中等程度或更严重皮肤瘙痒困扰的血液透析患者比例达39%,严重或极重度达19%[27] - 2021年中国生物药市场规模估计接近4060亿元,5年复合增长率超20%[42] - 国内脱发患者总计超2.5亿人,生发市场规模预计持续扩大[42] 公司生产基地情况 - 德生生物总规划面积500亩,一期占地超110亩,规划建设19.9万升原液生产线及累计1亿剂/年注射剂产能,首期7.6万升产能预计2022年投产[29] - 集团CDMO产线合计超2亿剂制剂产能,覆盖西林瓶水针、冻干粉针、
三生制药(01530) - 2021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