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公司收入为26,967,532千元人民币,2020年为19,360,315千元人民币[11] - 2021年公司销售成本为22,866,048千元人民币,2020年为16,287,085千元人民币[11] - 2021年公司毛利为4,101,484千元人民币,2020年为3,073,230千元人民币[11] - 2021年公司除税前利润为1,506,985千元人民币,2020年为1,186,777千元人民币[11] - 2021年公司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利润为1,369,495千元人民币,2020年为957,389千元人民币[11] - 2021年公司收入为人民币26967.5百万元,较2020年的人民币19360.3百万元增加约39.3%[16][19] - 2021年公司毛利为人民币4101.5百万元,较2020年的人民币3073.2百万元增加约33.5%,毛利率由2020年约15.9%下降0.7%至2021年约15.2%[16][22] - 2021年公司销售成本为人民币22866.0百万元,较2020年的人民币16287.1百万元增加约40.4%[22] - 2021年公司利润为人民币1366.6百万元,较2020年的人民币959.3百万元增加约42.5%[28] - 2021年公司其他收入及收益为人民币380.3百万元,较2020年的人民币258.1百万元增加约47.4%[23]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607310万元,较2020年的342090万元增加约77.5%[29] - 应收账款由2020年的37710万元增加约4.1%至2021年的39260万元[29]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总价值由2020年的400800万元下降约3.4%至2021年的387030万元[29] - 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额为369300万元,2020年为221750万元;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2021年为82430万元,2020年为103600万元;筹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2021年为20740万元,2020年为35870万元[29] - 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由2020年的1078600万元增加约18.3%至2021年的1275820万元[29]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为8.8%,2020年为2.7%[29] - 存货由2020年的68020万元增加约75.6%至2021年的119420万元,平均存货周转日数由2020年的14.6日增加至2021年的14.8日[29]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有9174名雇员,2020年为8184名;2021年员工总成本为170690万元,较2020年的114110万元增加约49.6%[30] - 2021年研发费用为8.4369亿人民币,较2020年的6.0522亿人民币增长[50] - 2021年专利申请数目总计640件,较2020年的1006件减少[50] - 2021年年内所持专利数目为1350件,较2020年的737件增加[50] - 2021年年内所持外观专利为991件,较2020年的499件增加[50] - 2021年年内所持实用新型专利为330件,较2020年的213件增加[50] - 2021年年内所持发明专利为29件,较2020年的25件增加[50] - 2021年集团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21,168.30吨二氧化碳当量,每台电动车销售额的温室气体排放密度为1.53千克二氧化碳当量[92] - 2021年污水排放总量为331,386.00吨,较2020年的371,993.30吨有所下降[93] - 2021年污水中化学需氧量(COD)总量为6.76吨,较2020年的25.22吨大幅减少[93] - 2021年污水中氨氮排放总量为1.38吨,较2020年的3.92吨减少[93] - 2021年废气中的VOC排放总量为16.51吨,较2020年的30.52吨降低[93] - 2021年废气中颗粒物排放总量为2.09吨(2020年未披露)[93] - 2021年废气中氮氧化物排放总量为2.84吨,较2020年的3.87吨减少[93] - 2021年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2.60吨,较2020年的2.30吨略有增加[93] - 2021年有害废弃物产生总量为463.03吨,较2020年的593.73吨减少[93] - 2021年无害废弃物产生总量为6,752.28吨,较2020年的4,286.40吨增加[93] - 2021年综合能源消耗总量(折算)为45,592.81兆瓦时,较2020年的49,454.35兆瓦时有下降[101] - 2021年生产能耗密度为3.29千瓦时/每台电动车,低于2020年的5.13[101] - 2021年外购用电总量为31,520兆瓦时,高于2020年的30,166兆瓦时[101] - 2021年光伏发 电用电量为3,457.6兆瓦时,低于2020年的3,786.4兆瓦时[101] - 2021年汽油消耗总量为12.64万升,高于2020年的9.86万升[101] - 2021年柴油消耗总量为1.03万升,低于2020年的4.7万升[101] - 2021年耗水总量为46.6万立方米,高于2020年的42.9万立方米[101] - 2021年包装材料消耗量为73,458.2吨,高于2020年的63,531.5吨[101]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可供分派储备为人民币4632百万元[167] - 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较2020年增加约43.0%至约13.695亿元人民币[177] - 报告期内,收入较2020年增加约39.3%至约269.675亿元人民币[179] - 报告期内,毛利较2020年增加约33.5%至约41.015亿元人民币[179] 电动两轮车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电动两轮车产能为每年约17百万台[6] - 2021年公司售出约1390万辆电动两轮车,较2020年的约1080万辆增加约28.3%[16] - 2021年电动踏板车销售收入为人民币10208.6百万元,较2020年的人民币8659.5百万元增加约17.9%;电动自行车销售收入为人民币9767.7百万元,较2020年的人民币5840.2百万元增加约67.2%[19] - 2021年电动踏板车平均售价为人民币1662元,较2020年的人民币1552元增加;电动自行车平均售价为人民币1265元,较2020年的人民币1118元增加[19] - 2021年公司售出约390万辆冠能系列电动两轮车,2020年约为70万辆[17] 公司业务布局与销售网络情况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国内销售点超过28,000个,由3,353家分销商及其子分销商组成[6] - 公司通过国际分销网络于逾90个国家进行出口销售[6]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在中国有3353家经销商(2020年:2955家),超28000个销售点(2020年:逾17000个)[17]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国内销售网络由3353家分销商及其子分销商组成,销售点超28000个,国际上已在多个国家建立分销渠道[170] 公司研发团队情况 - 2021年公司研发团队就电动两轮车聘用906名专业研发人员[6] 公司ESG相关情况 - 报告根据联交所上市规则附录二十七《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编制,遵循平衡、一致性等原则[34][36] - 董事会全面负责并监督公司ESG策略、目标设定及报告汇报工作,组建可持续发展管理体系[37] - 公司通过多种方式与政府及监管机构沟通,回应按国家政策运营、依法纳税等期望[39] - 公司通过股东大会等与股东和投资者沟通,回应合理可持续投资回报等期望[39] - 公司通过微信公众号等与客户沟通,回应产品设计创新等期望[39] - 公司通过培训工作坊等与员工沟通,回应合理薪酬及福利等期望[39] - 公司制定应对计划,不偏不倚呈报对业务有重大影响的ESG议题[36] - 公司报告范围与去年一致,使用一致统计方法,若有变化会在附注解释[36] - 各职能中心及运营所在地开展年度风险评估活动,应对潜在ESG风险[37] - 公司识别及优次排列了21项ESG议题[41] - 产品质量与安全性是ESG最重要议题,社区发展较重要,负责任供应链管理次要重要,气候变化重要[44] - 公司采取多种质量控制措施,生产过程中对关键岗位定期抽查,处理不合格产品[45] - 报告期内公司未接获因安全与健康理由召回产品,不知悉严重违反产品责任等法规重大影响事宜[45] - 公司管理处按《广告系统应用》审核推广材料,报告期获ADMEN国际广告人大奖实战两项金奖等殊荣[45] - 公司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法律法规[46] - 公司遵循《检验控制程序》等检验标准[47] - 公司与供应商及业务伙伴通过现场调研等方式沟通,期望长期合作、公平竞争等[40] - 公司通过关怀弱势群体等方式与社区沟通,期望改善社区环境等[40] - 公司通过媒体报道等方式与公众与媒体沟通,期望信息透明等[40] 公司产品质量与服务情况 - 公司采取多种质量控制措施,生产过程中对关键岗位定期抽查,处理不合格产品[45] - 报告期内公司未接获因安全与健康理由召回产品,不知悉严重违反产品责任等法规重大影响事宜[45] - 公司管理处按《广告系统应用》审核推广材料,报告期获ADMEN国际广告人大奖实战两项金奖等殊荣[45] - 公司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法律法规[46] - 公司遵循《检验控制程序》等检验标准[47] - 2021年安徽基地首次GB/T 19001 - 2016及ISO 9001:2015获得认证[48] - 公司产品“雅迪Y1”获“美国国际杰出工业设计奖(IDEA)”国际设计卓越奖,“雅迪H1”获“第十届太湖奖设计大赛”太湖奖铜奖[56] - 公司为客户提供24小时“一键救援”服务,道路服务专员承诺5分钟回复、30分钟到达现场诊断、15分钟现场维修[59] - 雅迪是行业内首家通过五星級售後服務認證的企业,获“五星級全國商品售後服務企業”及“全國售後服務行業TOP10”殊荣[61] - 2021年公司接获1114宗关于产品及服务的投诉[58] 公司员工相关情况 - 截至报告期末,集团共有738名员工离职[66] - 男性员工离职率为8.5%,女性员工离职率为7.0%[67] - 30岁或以下员工离职率为10.5%,31 - 40岁为5.2%,41 - 50岁为6.6%,51岁或以上为4.6%[67] - 香港地区员工离职率为0%,中国内地为7.9%,其他地区为23.3%[67] - 集团秉承“以人为本”观念,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法律法规及多项内部措施[62][63] - 集团按“公开招聘、平等竞争、严格考核、择优录用”原则公开招聘人才[66] - 若员工严重违规,公司将书面告知事由并解除劳动合同[66] - 2021年雅迪家庭亲子日参加人数约6000人[69] - 2019 - 2021年因工亡故人數均为0,因工亡故比率均为0%[73] - 2021年因工伤损失工作日数为313日[73] - 2021年安全生产投入为189.76万元人民币[73] - 2021年安全教育培训次数为217次[73] - 2021年安全教育培训人次为9174人次[73] - 公司为员工提供餐费、高温等补贴,还有节日礼物和生日福利[68] - 公司每年6月组织安全生产月活动进行全员安全教育[72] - 公司每周开展生产部门安全培训[72] - 公司制定《培训控制程序》等内部管理机制培养人才[74] - 报告期内公司及其各地基地共组织13个不同范畴培训,培训总时长约272,372小时,每名雇员平均受训约29.7小时[75] - 男性员工受训占比71.1%,平均受训29.9小时;女性员工受训占比28.9%,平均受训29.2小时[76] - 高级管理层受训占比1.6%,平均受训188.5小时;中级管理层受训占比2.6%,平均受训53.3小时;普通员工受训占比95.8%,平均受训26.4小时[76] - 专业培训总时长112,768小时,总人数23,242人,人均受训4.85小时[77] - 通识培训总时长27,522小时,总人数9,1
雅迪控股(01585) - 2021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