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力鸿检验(01586) - 2021 - 年度财报
01586力鸿检验(01586)2022-04-28 18:05

公司上市与业务覆盖 - 公司2016年在港交所主板上市,成为国内首家在香港上市的国际综合检验检测机构[13] - 公司服务网络覆盖亚太地区主要贸易港口及枢纽城市,拥有58个海内外分支机构及专业实验室[13] 能源与大宗商品服务 - 公司在能源和大宗商品领域提供质量测试、重量鉴定、见证监督和联合检验等服务,覆盖煤炭、原油、石油产品等全能源大宗商品类别[14][15] ESG相关业务扩展 - 公司拓展服务范围至新能源、清洁能源、环境保护及双碳服务等ESG相关领域,实现传统业务与ESG业务的有机双向增长[13] - 公司在清洁能源领域提供风力和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测试服务,覆盖风电、光伏建设及设备制造的质量检验和数据监测[17] - 公司在环境保护领域提供环保咨询和环境监测服务,包括环境影响评估、土壤污染调查、水、空气、土壤等环境监测[18] - 公司开拓以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为基础的新能源板块,提供风电、光伏建设、安装及设备制造和维修的金属材料、零部件、备品备件等方面的品质检测或复检服务[19] - 公司提供环境检测服务,包括水和废水检测、环境空气与废气检测、室内空气检测、土壤和地下水检测、固废及沉积物检测、噪声检测,服务范围涵盖化工、橡胶、金属铸造、循环再生、汽车制造等领域[20] - LDAR泄漏检测与修复服务通过高灵敏度的FID、PID设备及OGI红外热成像设备对有机介质、惰性介质实施检测,精准定位泄漏点并实施修复,有效控制物料泄漏导致的原料成本损失,减轻环境污染[23][24] - 公司提供气候变化领域的综合解决方案,包括碳达峰碳中和咨询技术服务、碳资产开发与交易服务、ESG咨询技术服务及低碳信息化综合解决方案服务,服务范围覆盖国内外涉及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项目的企业[25][26] 公司治理与董事会结构 - 公司董事会目前由八名董事组成,包括四名执行董事、一名非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29] - 李向利先生为公司主席兼行政总载,拥有约32年能源检测及检验领域经验,负责公司战略规划及整体管理[34][35][36] - 李向利先生于2009年4月加入公司,并于2016年1月13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同时担任公司若干附属公司的董事[34][36] - 李向利先生拥有河北师范学院化学学士学位及燕山大学材料科学硕士学位,并于2001年获得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颁发的高级工程师资格[38] - 张爱英女士为公司副总裁兼执行董事,主要负责集团业务、采购及人力资源的整体管理[40][43] - 张爱英女士在能源领域拥有超过19年的经验,曾担任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秦皇岛分公司化验室主任[41][44] - 刘翊先生为公司副总裁兼执行董事,主要负责销售、质量控制及研发的整体管理[49][53] - 刘翊先生在能源检测及检验领域拥有约33年的经验,曾担任秦皇岛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煤炭检测技术中心主任[50][53] - 杨荣兵先生为公司执行董事及副主席,主要负责集团企业战略、资本规划、内控合规等方面的工作[56][58] - 杨荣兵先生拥有中央财经大学MBA学位,曾在星美控股集团担任执行董事及行政总裁[57][58] - 李向利先生、张爱英女士及刘翊先生于2016年1月31日签订一致行动契约,支持李向利先生在集团经营与管理中的重大决策[39][43][52][54] - 郝怡磊先生拥有超过25年的检验相关行业经验,目前担任中国检验有限公司副总裁,间接持有公司已发行股本超过10%[62][64] - 郝怡磊先生于2021年12月23日被任命为非执行董事,主要负责向公司提供行业相关的业务指导[61][63] - 王梓臣先生自2007年9月起担任渤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天津第五大街支行行长,负责支行的管理与运营[67] - 赵虹先生自1991年3月起担任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教师,负责教学和科研,拥有热能工程方面的丰富经验[72] - 赵虹先生于2016年6月18日被任命为独立非执行董事,主要负责向董事会提供独立意见及判断[71] - 刘海强先生拥有超过32年的审计、会计、财务、管理和秘书工作经验,曾担任多家上市公司的高级管理职位[75][76] - 刘海强先生于2018年7月23日被任命为独立非执行董事,主要负责向董事会提供独立意见及判断[74] 财务表现与增长 - 公司在2021年保持了稳健的收入增长,通过提升运营效率和品牌公信力,各业务板块间充分发挥协同效应[80][82] - 公司在ESG相关新业务上进行了重大战略投资,成立了环境保护及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两个新事业部,进一步拓展ESG业务[81][83] - 公司在清洁能源、环境保护及碳中和等ESG相关领域扩展业务,打造ESG为新的增长引擎[81][83] - 公司增加了对研究院、实验室的科研投入及人才投入,以支持新业务的快速发展[81][83] - 公司在2021年新增员工459人,并参与了9个大型项目,推动绿色能源和低碳转型[92] - 公司通过股权激励等长期激励机制吸引和保留人才,增强企业利益共同体[85][88] - 公司未来三年将重点发展ESG及碳中和领域,进一步巩固品牌国际公信力与影响力[86][88] - 公司在2021年实施了“2+X”增长战略,专注于能源和大宗商品的检验检测认证业务,并扩展至清洁能源和环境保护等领域[91] - 公司通过战略投资、研发创新和人才计划,增强了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品牌信誉[92] - 公司2021年雇员总数增加459名,新投入9个大型项目[93] - 清洁能源业务已服务10个客户,为超过60个项目提供技术支持[95][97] - 环境保护业务已启动6个LDAR项目,客户包括大型央企和制药行业百强企业[96][98] - 双碳服务业务已签约2个国际龙头企业,包括世界500强中的自然资源和大宗商品龙头企业[101][102] - 公司海外业务收入、网点数量、专业服务团队人数及国际头部客户数量均位居中国TIC上市企业首位[103][104] - 公司海内外分支机构及项目实验室达58个,覆盖亚太地区主要贸易港口及枢纽城市[103][104] - 公司成功中标孟加拉巴瑞萨燃煤电站服务项目,成为该项目唯一一家独立检验服务商[103][104] - 公司加入TIC Council,成为该行业最具影响力的国际组织的正式成员[106] - 公司客户包括CHN Energy、CNPC、SINOPEC、Shell、Exxon-Mobil等全球行业领导者[106] - 公司2021年收入同比增长26%,从2020年的约6.499亿港元增至约8.188亿港元[116][118] - 2021年税前利润同比增长13%,达到约1.1276亿港元[116] - 2021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2.1%,达到约8967.4万港元[116][125] - 公司2021年检测服务收入为5.203亿港元,同比增长27.4%[124] - 公司2021年鉴定服务收入为2.236亿港元,同比增长15.9%[124] - 公司2021年见证及辅助服务收入为7490.7万港元,同比增长54.2%[124] - 公司2021年新增459名员工,以支持新业务线的快速发展[125] - 公司2021年投资了9个大型项目,并加大了对数字管理系统的自主研发投入[125] - 公司预计2022年全球经济增长将放缓至4.1%,而中国GDP增速预计为5.5%[110][112] - 全球TIC行业预计2020-2025年将以3.6%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长,2025年市场规模将超过2500亿欧元[110][112] - 公司年内利润从2020年的港币80.0百万元增长12.1%至2021年的港币89.7百万元[126] - 公司在新业务条线投入9个大型项目,并增加459名员工,导致整体营运开支增加[126] - 公司以权益结算的员工激励开支为港币9.4百万元[128][130] - 公司收购天津之恒及天津华能,成功布局环保领域,并发行可转换债券优化资本结构[129][131]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0年的港币93.7百万元增加至2021年的港币150.6百万元[134][137] - 公司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净额从2020年的港币115.4百万元增加至2021年的港币134.7百万元[135][138] - 公司融资活动的现金流出净额从2020年的港币71.6百万元减少至2021年的港币18.5百万元[140] - 公司于2021年12月31日的资本承擔总额约为港币2.2百万元[140] - 公司财务稳健,拥有充足资源支持运营及资本开支[140] - 公司资本管理目标为保障持续经营能力,维持稳健资本比率,支持业务并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145] - 公司2021年12月31日无重大或有负债,也未向第三方提供担保[146] - 公司2021年杠杆比率为6.51%,较2020年的14.92%显著下降[151] - 公司2021年净负债为24,220千港元,较2020年的52,190千港元大幅减少[151] - 公司2021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50,636千港元,较2020年的93,726千港元增加[151] - 公司2021年投资物业账面总值为19.2百万港元,较2020年的20.7百万港元略有下降[163] - 公司2021年通过抵押投资物业获得银行融资12.2百万港元,较2020年的11.9百万港元略有增加[163] - 公司2021年无重大投资事项[162] - 公司2021年无报告期后重大事项[164] - 公司2021年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全部条文,仅偏离A.2.1条[169] 董事会运作与治理 - 公司董事会由八名董事组成,包括四名执行董事、一名非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76] - 李向利先生兼任董事会主席及行政总裁,董事会认为其具备管理董事会所需的领导技巧和业务知识[179][182] - 年內,主席与独立非执行董事举行了一次会议,无其他董事出席[180][183] - 所有董事的委任均有指定任期,可于现有期限届满后予以续期,任期为三年[181] - 根据公司章程,每年三分之一董事须轮值退任,退任董事可于相关股东大会上重选连任[188][191] - 新任董事将接受正式入职指导,以确保其了解公司业务及运营,并知悉相关监管规定[189][192] - 现有董事不断获得法律、监管发展及市场变化的最新资料,以履行其职责[190][192] - 董事须提交每年接受的培训详情,公司存置董事的培训记录[194] - 董事于年內已参与持续专业培训,包括监管发展、董事职责等相关主题[195] - 公司董事会在2021年12月31日年度期间共举行了10次会议,所有执行董事均出席了全部会议[200] - 非执行董事郝怡磊先生于2021年12月23日获委任,未参加任何会议[200] - 独立非执行董事王梓臣先生和赵虹先生出席了所有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薪酬委员会、提名委员会和股东大会的会议[200] - 公司已采纳《标准守则》作为董事及员工进行证券交易的行为守则[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