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21世纪教育(01598) - 2021 - 年度财报
0159821世纪教育(01598)2022-04-28 16:49

学校与学生情况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14所学校,包括1所民办高校、2所培尖培训学校、3所学鼎培训学校及8所新天际幼儿园[10] - 2021年度职业教育板块全日制入读学生人数为17,076名,较2020年同期的16,553名增长3.2%[10] - 职业教育板块为四方学院西校区3,653名学生提供托管运营服务[10] - 2021年度素质教育板块向7,623名学生提供约37.2万课时的课后辅导[13] - 2021至2022年度学生总人数29,314人,较上一年度减少1,375人,变动百分比为-4.5%;全日制学生18,792人,增加627人,变动百分比为3.5%;继续教育学生10,522人,减少2,002人,变动百分比为-16.0%[20]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14所学校,较2020年的22所减少,其中素质教育培训学校从13所减至5所[34][35] - 2021年12月31日,有29314名学生就读,较2020年的30689名减少4.5%,全日制学生18792名增加3.5%,兼读制学生10522名减少16.0% [36]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职业教育板块为四方學院西校區3653名学生提供服务,素质教育板块培训学校为约7623名学生提供约372150个辅导课时,较2020年分别减少1.8%和13.5% [38] - 2021 - 2022学年,培尖培训学校新高考业务合作学校达37所,向近3000名学生提供辅导,2020 - 2021学年获省级一等奖学生631人[39] 职业教育发展 - 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开展学徒制试点专业15个,建设重点专业群实训基地13个[11] - 学院进行政府职业教育社会培训累计3,305人次[11] - 公司将通过专业结构优化及引入学科带头人等纳入优质师资的方式,推进职业教育的提质培优工作[15] - 公司与河北省石家庄市高邑县政府达成合作意向,建设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新校区并打造当地高科技产教融合园区[15] - 2021年4月17日,泽瑞教育与高邑县政府就产教融合协同发展达成合作,高邑县政府拟提供不少于1000亩土地建石家莊理工職業學院新校区,约200亩建产教融合园区[29] - 报告期内推进石家莊理工職業學院新校区建设,建成后学生容纳量约3万名,2022年1月4日该项目列入《河北省2022年省重点建设项目名单》[30] - 2021 - 2022学年,石家莊理工職業學院大专课程学费区间为8800 - 13000元,中专课程为7200元,较2020 - 2021学年有变化[40] - 2021年职业教育平均收入7662元,较2020年的6848元增加11.9%,其中大专增加12.3%,中专增加12.4%,幼儿园增加170.8% [40] - 2020 - 2021学年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率从96.1%提升至96.6%,变动0.5% [44]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学院及旗下师生获部、省市级奖项379项 [43] - 2021年12月31日,学院成立四所产业学院,涉及多个学科专业 [45] - 学院将获高邑县200亩产业园区商业用地用于建造园区 [45] - 2021年12月31日,19个专业与14家企业开展特色专业共建,占总体专业25.7% [47] - 公司旗下学校进行政府职业教育社会培训3305人次,与10家企业进行新型现代学徒制培养,培训760人次[61] - 公司旗下学校2021年上半年获批河北省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双高”建设院校[61] 素质教育发展 - 培尖教育2021年度拓展合作学校37所[13] - 公司京津冀地区新高考事业部引进AI高考志愿填报科技平台[13] 财务状况 - 2021年公司收入308,767千元,销售成本181,942千元,毛利126,825千元,毛利率41.1%,税前利润28,394千元,年内利润28,740千元[19] - 2021年非流动资产674,657千元,流动资产699,426千元,流动负债553,254千元,流动资产/(负债)净额146,172千元,总权益685,787千元[24] - 2021年流动比率为126.4%,资产负债率为50.1%[24] - 2021年经营活动所得净现金额为90,909千元[25] - 2021年公司收入约3.088亿元,较2020年的约2.538亿元增加21.7%,主要因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就读人数增加及素质教育收入增加[70] - 2021年销售成本约1.819亿元,较2020年的约1.315亿元增加38.3%,主要因员工成本、折旧及摊销额增加等[71] - 2021年毛利约1.268亿元,较2020年的1.223亿元增加3.7%,毛利率从2020年的约48.2%降至2021年的约41.1%[72] - 2021年其他收入及收益约5980万元,较2020年的约4220万元增加41.8%,主要因对外投资公允价值变动增加[73] - 2021年公司年内利润约2870万元,较2020年的约7880万元减少[80] - 2021年末公司流动资产净值约1.462亿元,流动资产从2020年末的约6.272亿元增至约6.994亿元,流动负债从2020年末的约3.628亿元增至约5.533亿元[81] - 2021年末公司流动比率为126.4%,较2020年末的172.9%降低,主要因流动负债总额增加[84] - 2021年末公司资产负债率约为50.1%,较2020年末的约41.4%增加8.7%,主要因银行计息贷款总额增加[85] - 2021年11月公司附属公司拟3.1亿元收购物业,预计2022年7月完成权属变更[87] - 2022年3月公司附属公司以5610万元竞得土地使用权,用于建设新校区[92] - 2021年12月31日可供分派给股东的储备约为人民币195百万元[143] - 2021年度前五名客户的交易额占公司2021年度营业收入的11.4%,最大客户为关联方廿一世纪教育,约占总收入的7.5%[153]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计入销售成本的五大供货商采购额约占销售成本的8.7%,单一最大供货商交易额占本年销售成本中原材料成本约3.3%[153] 股息与股东大会 - 经董事会建议及股东批准,公司将派发2021年度股息每股0.63港仙[14] - 董事会建议就2021年度派末期股息每股0.63港仙,须经2022年6月28日股东大会批准,7月29日派付[144] - 公司将在2022年6月28日举行股东周年大会[145] - 为确定出席股东大会投票权,6月23 - 28日暂停股份过户登记,文件需6月22日下午4时30分前送达[146] - 为确定收取末期股息资格,7月15 - 22日暂停股份过户登记,文件需7月14日下午4时30分前送达[146] 公司战略与发展规划 - 公司关闭部分培训学校业务,并对相关业务的商誉计提了减值,明确以新职业教育为主线的发展战略[9] - 公司未来将确立以新职业教育为发展主线,坚持“内涵建设+外延并购”双轮驱动业务发展[15] - 公司专注于教育产业运营及内容孵化,以职业教育及继续教育为主线,积极实践产教融合发展方向[28] - 公司未来将确立新职业教育为主线,深化产教融合,拓展继续教育产品,开展职业培训并延展至终身教育[66] - 公司将针对原有课后实习业务调整,结合“强基计划”创新人才培养与选拔机制,为县域高中提供管理咨询服务[66] - 公司将优化既有业务,延展服务边界,强化综合素质培养,稳定核心员工队伍[67] - 公司将与主管部门密切沟通,依法依规开展教学活动,做好风险应急预案[67] - 公司从2020年起拓展基于“强基计划”的新高考业务,新业务拓展可弥补政策不利影响[63] 师资情况 - 2021年学生容纳量为122.0%,较上一年度下降1.8%,变动百分比为-1.5%;学生保留率为88.8%,较上一年度下降8.7%,变动百分比为-8.9%;教师总人数为586人,较上一年度减少151人,变动百分比为-20.5%[20]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教师总数从1456人减至1092人,减少25.0% [48] - 2021年12月31日,具有学士以上学历教师比例达84.0%,两年以上司龄教师占比61% [49] 公司运营与管理 - 公司打造“智慧校园”“嗖嗖智校”等系统提升管理和运营效率 [52] - “天择人才”平台注册企业千余家,提供两万多个就业岗位 [53] - 2021年公司业务牌照完成核验,获“最佳教育公司”奖并入选联盟 [54] - 公司旗下学校2021年上半年主持编写《石家庄市鹿泉区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并获批为石家庄市科技局政府科研项目[58] - 公司2021年入选“美好生活2021中国消费者品牌榜”在线教育榜单,旗下学校获省级三等奖,公司获“最佳信息披露”奖[56] - 公司旗下关闭停业务利润占整体利润比例约9.0%,不影响整体经营[63] 公司合作与投资 - 2021年7月27日,公司与鲁商集团签订成立附属公司协议,推进业务扎根山东,各项适用百分比率均低于5% [3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16年9月20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2018年5月29日在联交所主板上市[126][127] - 公司是京津冀区域民办教育服务供货商,提供学前、大专、中专及继续教育服务[128] - 截至报告出具日,法定股本为300,000港元,分为30,000,000股每股0.01港元的股份,已发行及缴足股份为1,164,882,000股[139] 风险与环保 - 公司面临业务、行业、监管等相关风险,详情见招股章程及年报[133] - 公司重视环保,报告期无环保违规事件,详情见ESG报告[136] 首次公开发售款项 - 2018年5月29日公司首次公开发售3.6亿股股份,每股1.13港元,所得款项总额约3.93亿港元;6月17日部分行使超额配股权发行3600万股股份,所得款项总额约4070万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4.33亿港元[148]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首次公开发售所得款项净额实际使用2.698亿港元,2021年度已动用5940万港元,余下结余1.632亿港元[149] 公司治理与董事情况 - 董事会由8名董事组成,包括5名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59] - 任彩银先生、杨莉女士及尹宸贤先生应于股东周年大会轮值退任,并合资格重选董事[161] - 公司高级管理层包括执行副总裁、副总裁、财务总监、联席公司秘书、学院院长等职位[163] - 2021年3月17日,孙鹏先生获委任为公司副总裁[164] - 2021年3月31日,刘占杰先生不再担任董事会副主席、执行董事及公司授权代表[165] - 2021年3月31日,刘宏炜女士获委任为公司授权代表,李亚晟先生获委任为执行董事[166][167] - 2021年10月25日,郑铁球不再担任公司联席公司秘书及授权代表,杨洋获委任为联席公司秘书及授权代表[168][169]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认为全体独立非执行董事均为独立人士[172] - 李雨浓等5人已与公司订立自上市日期起为期三年的服务合约,李亚晟已与公司订立自2021年3月31日起为期三年的服务合约,郭立田等3人已与公司订立不同期限的委任函[173] - 报告期内,集团未向任何董事或五位最高薪酬人士支付酬金作为加入奖励或离职补偿[175] - 2021年度,公司未就整体业务或重要业务的管理或行政工作签订或存有任何合约[176] - 除已披露者外,截至2021年12月31日,董事及关联实体在重要合约、交易或安排中无重大权益,公司或附属公司与控股股东或其附属公司无重要合约[178] - 报告期内,公司或附属公司无安排使董事可通过购买股份或债券获利,无董事或其配偶、子女获认购相关证券的权利或行使该权利[180] - 李雨浓于2017年1月获委任为董事会主席兼执行董事,在教育行业拥有逾23年经验[97] - 刘宏煒于2017年1月获委任为执行董事,2019年1月获委任为公司行政总裁,在教育行业及企业管理方面分别拥有逾11年及逾17年经验[97] - 任彩银于2017年1月获委任为公司执行副总裁兼执行董事,在教育行业拥有逾17年经验[99] - 杨莉于2017年2月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在教育行业以及会计及金融领域均拥有逾17年经验[102] - 李亚晟于2021年3月获委任为执行董事,2017年毕业于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获金融与市场管理学士学位[103] - 郭立田于2017年1月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997年8月获教授职称,2005年8月被评为河北省优秀会计工作者[104] - 姚志军于2017年1月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999年6月获注册会计师认证,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