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期信息 - 报告期为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2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92.02亿元,同比增长15.22%[29] - 公司实现利润总额86.48亿元,同比增长7.69%[29] - 公司归母净利润58.71亿元,同比增长18.91%[29] - 本报告期(1 - 6月)营业收入2892.02亿元,较上年同期2510.03亿元增加15.22%[44][46] - 本报告期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8.71亿元,较上年同期49.37亿元增加18.91%[44][46] - 本报告期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6.19亿元,较上年同期42.59亿元增加31.91%[44] - 本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6.77亿元,上年同期为 - 856.54亿元[44] - 本报告期末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111.71亿元,较上年度末1074.95亿元增加3.42%[44]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6102.89亿元,较上年度末5434.70亿元增加12.29%[44][46] - 本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0.24元,较上年同期0.21元增加14.29%[45][46] - 本报告期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5.65%,较上年同期增加0.09个百分点[45] - 2022年1-6月营业收入289,201,742千元,2021年1-6月为251,003,187千元[47] - 2022年1-6月营业利润8,610,869千元,2021年1-6月为7,889,183千元[47] - 2022年1-6月净利润7,354,729千元,2021年1-6月为6,590,907千元[47] - 2022年1-6月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871,055千元,2021年1-6月为4,937,420千元[47] - 2022年6月30日资产总值610,289,338千元,2021年12月31日为543,470,147千元[49] - 2022年6月30日负债总值454,418,134千元,2021年12月31日为392,082,388千元[49] - 2022年6月30日权益总值155,871,204千元,2021年12月31日为151,387,759千元[49] - 2022年基本每股收益0.24元/股,2021年为0.21元/股[48] - 2022年稀释每股收益0.24元/股,2021年为0.21元/股[48]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252,487千元[51] - 2022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18,026,827千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681,072千元;第二季度营业收入171,174,915千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189,983千元[52]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9,201,742千元,同比增长15.22%;利润总额8,648,431千元,同比增长7.69%;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871,055千元,同比增长18.91%[92] - 营业成本262,190,220千元,较上年同期226,557,020千元增长15.73%,因营收增加及原材料、人工成本上升[93][94] - 销售费用1,227,620千元,较上年同期1,156,084千元增长6.19%,因人员及销售服务费等市场开拓费用上升[93][94] - 管理费用4,939,714千元,较上年同期5,041,482千元下降2.02%,因公司加强费用管控[93][94] - 财务费用109,355千元,较上年同期1,060,279千元下降89.69%,因带息负债结构优化及汇率变动[93][94] - 研发费用7,638,329千元,较上年同期6,008,195千元增长27.13%,因公司加大研发投入[93][9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67,708千元,较上年同期 -8,565,449千元变动,因经营活动支付现金减少[93][94]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594,881千元,较上年同期 -7,039,963千元变动,因支付投资活动现金减少[93][94]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2,233,423千元,较上年同期14,125,446千元增长57.40%,因取得借款现金流入增加[93][94] - 2022年上半年销售费用1,227,620千元,同比增长6.19%[115] - 2022年上半年管理费用4,939,714千元,同比下降2.02%[116] - 2022年上半年财务费用109,355千元,同比下降89.69%[117] - 研发投入总额为82.59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86%,本期费用化研发投入为76.38亿元[118] - 2022年1 - 6月经营、投资、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6.77亿元、-15.95亿元、222.33亿元;2021年1 - 6月分别为-85.65亿元、-70.40亿元、141.25亿元[119] - 2022年6月30日流动资产4755.32亿元,占比77.92%;非流动资产1347.58亿元,占比22.08%;资产总额6102.89亿元[124] - 2022年6月30日货币资金631.54亿元,较年初增长51.00%;受限货币资金108.64亿元,占比17.20%[124][126] - 2022年6月30日应收账款945.57亿元,较年初增长12.73%;存货701.59亿元,较年初增长13.44%;合同资产1178.41亿元,较年初增长29.23%[124][127][128][129] - 2022年6月30日无形资产223.34亿元,较年初增长6.97%[124][130] - 2022年6月30日流动负债4162.07亿元,占比91.59%;非流动负债382.11亿元,占比8.41%;负债合计4544.18亿元[125] - 2022年6月30日短期借款464.29亿元,较年初增长117.00%;长期借款291.79亿元,较年初增长15.18%[125][131] - 2022年6月30日应付账款1902.66亿元,较年初增长22.54%;合同负债726.04亿元,较年初下降16.64%[125][133] - 境外资产40.68亿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7%[133] - 报告期末,公司债权和其他权益工具融资余额1231.17亿元,较年初增加30.49%;债权融资余额890.53亿元,其他权益工具融资余额340.64亿元;一年内到期融资余额579.68亿元,长期融资余额651.49亿元[139] - 2022年6月30日,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净额139942千元,较年初增加138835千元;长期股权投资净额29853017千元,较年初下降1.57%;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净额881681千元,较年初增长12.05%;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投资净额4719881千元,较年初增长0.19%[140] 新签合同数据 - 公司新签合同6470亿元,同比增长5.2%[29] - 本报告期新签合同额6470.00亿元,较2021年上半年6150.58亿元增加5.19%[46]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完成新签工程合同额6280.90亿元,同比增长6.15%;新签冶金工程合同额986.49亿元,同比增长0.55%,占比15.71%;新签非冶金工程合同额5294.40亿元,同比增长7.26%,占比84.29%;新签海外工程合同额164.66亿元,同比降低28.01%[55] - 2022年上半年公司中标百亿级项目5个,新签10亿元以上合同百餘项[55] 科技创新相关数据 - 上半年公司新申请专利4992件,新获授权专利4323件,累计有效专利43775件[29] - 公司累计获得中国专利奖82项,2015 - 2017连续三年获中国专利奖金奖[29] - 公司累计拥有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27个[29] - 2000年以来公司共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55项[29] - 公司累计发布国际标准62项、国家标准602项[29] - 拥有27个国家级科技研发平台,累计拥有有效专利超43,000件,2009年以来累计获得中国专利奖82项,2000年以来共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项55项,累计发布国际标准62项,发布国家标准602项[32] 公司荣誉与排名 - 2022年ENR“全球承包商250强”排名第6位,《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位居第25位[32] - 累计126项工程获得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含参建),256项工程获得国家优质工程奖(含参建),24项工程获得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含参建),798项工程获得冶金行业工程质量优秀成果奖及冶金行业优质工程奖(含参建)[32] - 2022年中冶置业荣膺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第36位、百强盈利能力TOP10等多项荣誉,品牌价值达268亿元[71] 公司资质与人员情况 - 拥有5项综合甲级设计资质和42项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其中拥有四项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的子公司5家,拥有三项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的子公司3家,拥有两项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的子公司4家[32] - 拥有6万名工程技术人员,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13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专家5人[32] - 拥有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2人,世界技能大赛金牌选手3人,全国技术能手75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6个[32] 公司上市与指数纳入情况 - 2009年9月21日和9月24日分别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交所主板两地上市[33] - A股已被纳入上证央企指数、MSCI明晟概念指数、ESG领先指数、300碳中和指数;H股已被纳入恒生综合指数、恒生港股通指数、恒生中国内地综合指数、恒生基础建设指数等[33] 公司注册与办公地址信息 - 2010年6月29日,公司注册地址由“北京市海淀区高粱桥斜街11号”变更为“北京市朝阳区曙光西里28号”[37] - 公司境内办公地址为中国北京市朝阳区曙光西里28号中冶大厦,邮政编码为100028;香港办公地址为香港湾仔港湾道1号会展广场办公大楼32楼3205室[37] 行业数据与市场趋势 - 2022年4月建筑业订单指数45.3%,低于荣枯线4.7个百分点;上半年GDP增长2.5%,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等)同比增长7.1%[53] - 到2025年光伏总装机规模达7.3亿千瓦,相当于2020年底的2.9倍[54] - 2022年上半年伦敦金属交易所镍、铜、锌、铅的收盘均价分别达28593美元/吨、9749美元/吨、3794美元/吨、2262美元/吨,较2021年上半年均分别增长63.3%、7.3%、33.1%、8.5%,较2021年下半年分别增长47.4%、2.7%、20.1%、 - 1.1%[77] 工程承包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工程承包业务本报告期营业收入2707.95亿元,较2021年上半年2312.57亿元增加17.10%[46] - 2022年上半年工程承包业务分部营业收入270,794,824千元,占总额比例92.43%,同比增长17.10%;毛利率8.55%,较2021年增加0.18个百分点[56] - 公司冶金工程建设业务2022年上半年收入56,262,888千元,占比20.78%;2021年上半年收入47,198,024千元,占比20.41%;2020年上半年收入31,763,810千元,占比19.42%[58] - 2022年上半年房屋建筑工程营业收入137,894,743千元,占比50.92%;2021年上半年金额114,878,950千元,占比49.68%;2020年上半年金额83,477,320千元,占比51.04%[62] - 2022年上半年交通基础设施营业收入53,051,997千元,占比19.59%;2021年上半年金额47,569,418千元,占比20.57%;2020年上半年金额32,043,668千元,占比19.59%[62] - 2022年上半年其他工程营业收入23,585,196千元,占比8.71%;2021年上半年金额21,610,442千元,占比9.34%;2020年上半年金额16,252,472千元,占比9.95%[62] - 工程承包业务营业收入270,794,824千元,同比增长17.10%,毛利率8.55%,同比增加0.18个百分点[105] - 工程承包业务营业成本24
中国中冶(01618) - 2022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