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维亚生物(01873) - 2021 - 年度财报
01873维亚生物(01873)2022-04-28 19:49

集团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全年集团收入由去年同期的人民币6.97亿元大幅增加至人民币21.041亿元,增幅约为201.9%[6] - 2021年收益为2104083千元,较2020年的696958千元增加201.9%[10][12] - 2021年毛利为650981千元,较2020年的304866千元增加113.5%[10][12] - 2021年净利润为300560千元,2020年净亏损378870千元[10] - 2021年经调整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净利润为352505千元,较2020年的252318千元增加39.7%[10][12][15] - 2021年毛利率为30.9%,净利率为14.3%,经调整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净利率为16.8%[10] - 2021年基本每股盈利0.15元,摊薄每股盈利0.08元;经调整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本每股盈利0.17元,摊薄每股盈利0.17元[10] - 2021年总资产为8044758千元,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3913356千元,总负债为4131402千元[11] - 2021年银行结余及现金为800947千元,资本负债率为51.4%[11] - 董事建议不就2021年度派发末期股息,2020年为每股0.01港元[12] - 报告期内集团累计服务客户数量增加至1820家,全年收入从去年同期6.97亿元增至21.041亿元,增幅约201.9%[18] - 集团毛利从去年同期3.049亿元增至6.51亿元,增幅约113.5%;经调整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净利润从去年同期2.523亿元增至3.525亿元,增幅39.7%[18] - 报告期内集团收益约为人民币21.041亿元,较2020年的约6.97亿元增加201.9%[34] - 2021年公司总收益为21.04083亿人民币,2020年为6.96958亿人民币,主要因美国和欧盟客户收益增加[38] - 2021年销售成本约为14.531亿人民币,较2020年的3.921亿人民币增加270.6%[40] - 2021年毛利约为6.51亿人民币,较2020年的3.049亿人民币增加113.5%;2021年毛利率为30.9%,2020年为43.7%[41] - 2021年其他收入及收益约为1.234亿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0.696亿人民币增加77.3%[42] - 2021年销售及分销费用约为0.94亿人民币,较2020年的0.131亿人民币增加617.6%[43] - 2021年行政费用约为2.263亿人民币,较2020年的1.102亿人民币增加105.4%[44] - 2021年研发费用约为0.924亿人民币,较2020年的0.66亿人民币增加40.0%[46] - 2021年按公平值列入损益之金融资产收益约为0.457亿人民币,2020年约为1.069亿人民币[48] - 2021年财务成本约为1.831亿人民币,较2020年的0.621亿人民币增加194.8%[52] - 2021年所得税开支约为0.471亿人民币,较2020年的0.227亿人民币增加107.5%[54] - 报告期内集团净利润约为3.006亿元,2020年为净亏损约3.789亿元,扭亏主要因药物发现服务收入增68.7%等[55] - 集团经调整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净利润从2020年约2.523亿元增至报告期约3.525亿元,增幅39.7%,利润率从36.2%降至16.8%[56] - 2021年末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8.009亿元,较2020年末的23.085亿元减少65.3%,主要因归还银行借款约9.756亿元[57] - 2021年末集团资产负债率约为51.4%,2020年末约为53.9%,银行借款较2020年末减少约4.105亿元[58] - 报告期内集团资本开支约10.59亿元,2020年约1.826亿元[62] - 报告期及2020年集团分别录得外汇收益净额约0.314亿元及亏损净额约0.198亿元[65] - 2021年末集团商誉约21.564亿元,2020年末约18.477亿元,增加因收购Synthesis HK[66]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来自五大客户的收入占总收入的30.8%(2020年:29.7%),来自单一最大客户的收入占总收入的17.8%(2020年:15.4%)[88]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五大供应商采购额约占同年采购总额的26.7%(2020年:27.1%),最大供应商的采购额约占同年采购总额的13.2%(2020年:8.84%)[89]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可分派储备为人民币36.37亿元,2020年为人民币36.508亿元[102] CRO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交付约13,134例蛋白结构,同比增长73.8%,新增研究独立药物靶标226个,累计客户数量增加至1,032家,全年同步辐射光源使用情况达1,934小时[6]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CRO业务收入从去年同期4.388亿元增至7.404亿元,增幅约68.7%,在手订单合同金额约9.6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58.9%[19]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累计向客户交付超34000例蛋白结构,新增交付约13134例,同比增长73.8%;研究超1800个独立药物靶标,新增交付226个[19] - CRO业务累计客户数量增加至1032家,前十大客户收入占比26.8%;业务客户主要来自美国,收入占比约达72.5%,来自中国内地客户收入占比约为16.1%,同比增幅约达83.8%[19] - 报告期内,同步辐射光源使用情况达1934小时,公司与全球12家同步辐射光源中心保持长期合作[20] - 2021年药物发现服务全职当量(FTE)为532356千元,2020年为299393千元[37] CDMO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集团CDMO端全年可使用产能为671立方米,预计T02车间2022年投入使用将新增产能189立方米[7] - 朗华制药全年收入总计13.636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0.2%;截至2021年12月31日,累计服务客户达788家,前十大客户收入占比54.0%,留存率100%[21] - 报告期内全年可使用产能为671立方米,产能利用率为70%;预计T02车间于2022年正式投入使用,将新增产能189立方米[22] - 2021年CDMO及商业化服务销售产品为1363609千元,2020年为258150千元[37] 研发与投资孵化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12月份约10,000平方米CMC研发中心部分投入使用,CMC研发人员数量达120人[7] - 2021年投资孵化公司总在研管线增加至185条,其中20条管线已进入临床阶段[7] - 报告期内公司共计审核来自全球逾979个项目,新增投资孵化初创公司,完成对7家已有孵化投资企业的追加投资,正处协议协商阶段的项目数量为28个;截至2021年12月31日,累计投资孵化87家初创公司,平均协议持股比例为19%[24] - 2021年公司已孵化的14家公司完成新一轮融资,金额逾3.6亿美金,总在研管线增至185条,20条进入临床阶段[27] - 报告期内研发投入为人民币9240万元,较2020年的6600万元增长40.0%[28] 公司物业与设施情况 - 2021年公司新增上海周浦、张江、四川成都、杭州钱塘新区及嘉兴秀洲区多处置业及储备用地[7] - 上海法拉第路投资孵化中心约7576平方米于第一季度全面投入使用,含实验室面积5552平方米[29] - 上海周浦集团新总部约40000平方米于2021年12月部分投入使用[29] - 成都园区64564平方米建成,12000平方米物业于2021年12月正式投入使用,含实验室面积8848平方米[30] - 杭州钱塘新区新药孵化中心建筑面积约77500平方米物业于2021年7月开工[31] 公司荣誉与合作情况 - 2021年维亚生物被纳入MSCI中国小型指数成份股,并荣获多个奖项,维亚生物创新中心获浦东新区“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首批授牌[8] - 子公司朗华制药获得MPP授权许可,向中低收入国家生产及供应默沙东口服抗新冠病毒药物Molnupiravir原料药[9] 公司面临的风险 - 公司在特定服务领域面临各类专业CRO/CMO机构或大型药企自身研发部门等竞争对手,还面临市场新入者竞争[74] - 公司核心技术人员及高管是核心竞争力重要组成部分,若薪酬、激励、管控及晋升制度执行不力,将导致人员流失[75] - 公司业务依赖客户药物发现服务合约数量和规模,若行业发展放缓或外包比例下降,业务将受不利影响[76] -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以美元计值,服务和经营成本以人民币计值,人民币大幅升值会使利润面临压力[77] - 公司孵化投资企业多为新药研发初创公司,失败率可能较高,未必能实现预期投资回报[79] - EFS模式投资的孵化企业为私营公司,公平值变动产生的损益将影响公司经营业绩[80] - 报告期内公司境外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较大,境外政治经济环境变化可能导致服务需求下降[81] - 公司经营及设施须遵守环保及健康与安全相关法律法规,部分运营需取得政府许可证[82] 公司合规与运营情况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在所有重大方面遵守对业务及营运有重大影响的相关法律法规,概无严重违反或不遵守适用法律法规的情况[84] - 集团旗下无雇员须参与香港强制性公积金计划,中国附属公司雇员是国家管理退休福利计划成员,澳洲全资附属公司维持政府强制退休金计划[86]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关联方交易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40,概无构成上市规则第14A章项下之关连交易或持续关连交易[87] - 集团积极维护与客户的良好关系,通过多种方式沟通,常进行满意度调查,报告期内与客户无重要及重大纠纷[90] - 集团视供应商为重要商业伙伴,主要向中国供应商采购,不断加强供应商管理,报告期内不依赖主要供应商[90] 公司证券与债券情况 - 2020年1月12日,公司全资附属公司发行本金1.8亿美元、利率2.50%的2025年2月可转换债券,发行价为本金的100%,初步换股价5.7456港元,较2020年1月12日收市价溢价26.0%,较前五个交易日均价溢价约25.1%,所得款项净额1.774亿美元[95] - 2022年2月11日起,2025年2月可转换债券转换价由每股5.7456港元重设为5.11港元[95] - 2020年12月17日,公司全资附属公司发行本金2.8亿美元、利率1.00%的2025年12月可转换债券,发行价为本金的100%,初步换股价11.6370港元,较2020年12月17日收市价溢价35.0%,较前五个交易日均价溢价约39.4%,所得款项净额2.758亿美元[96] - 假设按初步换股价11.6370港元悉数转换2025年12月可转换债券,将转换为约1.8652亿股股份[96]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无发行任何债权证[97]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除已披露的股份奖励计划外,无订立或存续任何股权挂钩协议[98] - 公司于2021年在联交所购回11,493,000股股份,总代价约为7310万港元[106][107] - 2021年1月、9月、10月分别购回3,098,500股、7,515,500股、879,000股股份,总代价分别为22,687,100港元、45,287,500港元、5,077,800港元[107] - 2020年2月,维亚孵化器(香港)发行2025年2月可转换债券,发行代价为1.8亿美元,可转换为243,493,107股股份,截至2021年12月31日已发行194,118,050股,还可发行48,671,937股[110] - 2020年12月,维亚生物BVI发行2025年12月可转换债券,发行代价为2.8亿美元,可转换为186,519,893股股份,截至2021年12月31日未发行,还可发行182,256,581股[111] 公司治理与组织架构 - 董事会由3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20] - 毛晨60岁,于2018年7月3日获委任为公司主席等职,在CRO行业超25年经验,发表约45篇研究论文[120][122] - 吴鹰59岁,于2009年9月获委任为董事,2018年7月3日调任执行董事等职,在CRO行业约13年经验[123] - 任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