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维亚生物(01873) - 2022 - 年度财报
01873维亚生物(01873)2023-04-26 16:30

财务表现 - 公司2022年净亏损为人民币504,220千元,而2021年净利润为人民币300,560千元[9] - 2022年公司收入为人民币2,379.6百万元,较2021年增长13.1%,毛利为人民币815.7百万元,增长25.3%[17] - 公司2022年经调整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净亏损为人民币133.9百万元,较2021年净利润人民币321.1百万元下降[17] - 公司2022年总收入为2,379.6百万元,较2021年的2,104.1百万元增长13.1%[38] - 公司2022年毛利为815.7百万元,较2021年的651.0百万元增长25.3%[39] - 公司2022年净亏损为504,220千元,净亏损率为21.2%[35] - 报告期净亏损约为人民币504.2百万元,而2021年同期净利润约为人民币300.6百万元[40] - 报告期经调整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净亏损约为人民币133.9百万元,而2021年同期则录得经调整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净利润约为人民币321.1百万元[40] - 2022年全年集团收入为人民币2,379.6百万元,同比增长13.1%,毛利为人民币815.7百万元,同比增长25.3%[57] - 公司2022年收益总额为人民币2,379,631千元,较2021年增长13.1%[98] - 销售成本为人民币1,564.0百万元,同比增长7.6%[100] - 毛利为人民币815.7百万元,同比增长25.3%,毛利率为34.3%[100] - 其他收入及收益为人民币67.6百万元,同比下降45.2%[101] - 研发费用为人民币135.8百万元,同比增长47.0%[104] - 减值亏损为人民币9.4百万元,去年同期为人民币1.4百万元[106] - 其他开支为人民币254.0百万元,去年同期为人民币12.7百万元[107] - 外汇亏损净额为人民币146.4百万元,去年同期为外汇收益净额人民币31.4百万元[115] - 公司2022年所得税开支为人民币45.1百万元,较2021年减少4.2%[134] - 公司2022年经调整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净亏损为人民币133.9百万元,而2021年为净利润人民币321.1百万元[135] - 公司2022年资本开支为人民币349.8百万元,主要用于设施建设及设备采购[139] 客户与市场 - 公司2022年累计服务客户数量增加至2,076家[17] - 公司CRO业务收入从2021年的740.5百万元增长至2022年的895.1百万元,增幅为20.9%[18] - 公司在手订单合同金额从2021年的965.0百万元增长至2022年的1,050.0百万元,同比增长8.8%[19] - 公司累计客户数量增加至1,224家,包括全球前十大制药公司,前十大客户收入占比24.6%[53] - CRO业务客户分布地区多元化,来自海外地区收入占比约达85.4%,同比增速约近23.2%[53] - 来自中国内地客户收入占比约为14.6%,同比增速约9.0%[53] -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交付约14,534例蛋白结构,同比增长10.66%,新增研究独立药物靶标68个,累计客户数量增加至1,224家[57] - 公司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2022年采购总额的24.7%,最大供应商采购额占11.4%[162] - 公司2022年与客户或供应商之间无任何重大纠纷,积极维护客户关系并通过满意度调查改进服务[16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五大客戶收入佔總收入的30.0%,單一最大客戶收入佔18.1%[186] 研发与创新 - 公司CMC研发中心已投入使用,面积约10,000平方米,其中包含3,000平方米的GMP标准制剂小试车间[28] - 公司CMC研发人员数量达到155人,CMC实现收入近50.0百万元,但仍处于早期投入亏损阶段[28] - 公司投资孵化公司在研管线增加至215条,其中36条已进入临床阶段[27] - 公司共计审阅了来自全球逾455个项目,新增投资孵化4家初创公司,新增投资基金2笔,并完成对9家已有孵化投资企业的追加投资[47] - 公司累计向客户交付超过48,925例蛋白结构,其中2022年新增交付约14,534例蛋白结构[53] - CMC研发中心已全部投入使用,面积约10,000平方米,CMC研发人员数量达到155人,CDMO总产能为860立方米,计划2024年新增400立方米产能[58] - 上海超算中心已于2022年12月完成验收并正式启用,支持计算化学(CADD)、人工智能(AIDD)等相关计算[70] - 2022年全年,公司孵化的公司中有10家完成或接近完成新一轮融资,融资总额约158.0百万美元,累计在研管线总数近215条[64] - 公司正在中国积极申请基金管理人牌照,计划以成立投资基金的方式开展投资孵化业务,以降低对集团层面现金流的压力[64] - 公司研发投入为人民币135.8百万元,较2021年增长47.0%[89] - PROTAC药物研发服务收入占比接近CRO总收入的10.2%[90] - 公司员工总人数为2,601人,其中CRO研发人员数量达到1,617人[91] 设施与产能 - 公司位于上海周浦的新总部已于2022年11月10日落成,总面积约40,000平方米,并已全面投入使用[11] - 2022年12月初,公司位于上海、嘉兴和成都的研发及办公场所因疫情出现短期突发情况,公司采取了带薪休假和居家办公等措施保障员工安全[12] - 公司成都园区总建筑面积64,564平方米,已有12,000平方米物业投入使用[91] - 公司苏州园区总建筑面积约7,169平方米,其中实验室面积近3,250平方米[92] - 上海法拉第路投资孵化中心约7,576平方米已全面投入使用,包含实验室面积5,552平方米[68] - 杭州钱塘新区新药孵化中心规划建筑面积约为77,500平方米,未来会考虑探讨建设模式的多种可能性[69] 投资与融资 - 公司在2022年进行了多项战略投资,包括GT Apeiron Therapeutics、Domain Therapeutics、Antag Therapeutics和Lucy Therapeutics[10] - 公司全资附属公司维亚孵化器(香港)发行180百万美元2.50%有担保可转换债券,发行价为100%,每股换股价为5.7456港元,较2020年1月22日联交所最终收市价溢价26.0%[168] - 2025年2月可转换债券的转换价由每股5.7456港元重设为5.11港元,自2022年2月11日起生效[168] - 2025年2月可转换债券的所得款项净额为177.4百万美元,扣除交易成本2.6百万美元[168] - 截至报告期末,2025年2月可转换债券已转换194,118,050股股份,公司可根据重设转换价每股5.11港元发行额外10,038,587股股份[168] - 公司已发行2025年2月可转换债券及2025年12月可转换债券,截至2022年12月31日存续[170] - 公司发行了1.8亿美元的2025年2月可转换债券[199]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未发行任何债权证[200] 风险与挑战 - 境外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较大,存在法律、政策及经济环境变化的风险[129] - 公司面临全球制药研发服务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包括来自国际化大型药企及市场新入者的竞争[147] - 公司核心技术团队和高管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持团队稳定和吸引优秀人才对公司技术领先优势和研发、生产服务的稳定性至关重要[149] - 公司业务依赖于客户(包括跨国制药企业、生物技术公司、初创公司等)在药物发现服务合约的数量和规模,全球生物医药市场增长和客户研发预算增加推动了服务需求上升[150] - 公司孵化投资企业主要为从事新药研发的初创公司,投资具有投机性质,涉及多项风险,可能无法实现预期投资回报[152] - 公司主營業務收入以美元計值,外幣風險主要與美元有關,若人民幣持續大幅升值,公司利潤將面臨壓力[175] 可持续发展与社会责任 - 公司致力於環境及社區的長期可持續發展,力求遵守環境保護相關法律法規[180] - 公司視供應商為重要商業夥伴,致力於維護雙方利益及長久關係,確保獲得合理價格及穩定供應[190] 其他 - 公司2022年行政费用为人民币273.6百万元,较2021年增加20.9%,主要由于人员迅速增加[14] - 公司2022年总资产为7,920,855千元,较2021年的8,044,758千元略有下降[36] - 公司2022年资本负债率为54.5%,较2021年的51.4%有所上升[36] - 公司2022年流动资产为人民币1,938.8百万元,包括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人民币678.6百万元[136] - 公司2022年流动负债为人民币2,672.6百万元,包括银行借款人民币405.3百万元及可转换债券债务部分人民币1,508.6百万元[136] - 公司2022年资产负债比率为54.5%,较2021年的51.4%有所上升[137] - 公司2022年无商誉相关减值亏损,减值评估基于独立专业估值师所作估值[143] - 商誉为人民币2,156.4百万元,与去年同期持平[116]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总额约为人民币678.6百万元,较2021年减少15.3%[83] - 公司按公平值列入损益之金融资产录得亏损约人民币364.2百万元,主要反映在四间孵化投资企业的股权公平值减少[79] - 公司财务成本约为人民币184.7百万元,较2021年增加0.9%[81] - 公司净亏损约为人民币504.2百万元,较2021年净利润人民币300.6百万元由盈转亏[82] - 公司维持上市规则规定的公众持股量[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