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止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累计完成营业收入约为人民币55,033.1百万元,同比减少4.6%[7] - 报告期内,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人民币1,835.6百万元,同比减少4.0%[7] - 报告期内,归属母公司股东应占基本每股收益约为人民币0.13元,同比减少7.1%[7] - 2022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约55,033.1百万元,同比减少4.6%;净利润约2,419.5百万元,同比减少24.8%[20][24] - 2022年6月30日集团总资产约283,932.2百万元,较期初减少约0.8%[53] - 2022年6月30日股东权益总额约98,123.9百万元,较期初增加约2.7%[53] - 2022年6月30日集团净流动资产约46,446.6百万元,较期初减少约3,778.3百万元[53] - 2022年6月30日资产负债率为65.4%,较期初减少约1.2个百分点[53] - 2022年6月30日集团货币资金约19,421.0百万元,较期初减少约2,500.9百万元[53] - 2022年6月30日集团计息银行贷款约67,912.7百万元,2021年12月31日为63,656.6百万元[53] - 2022年6月30日须一年内偿还的计息银行贷款约35,220.8百万元,较期初增加约565.9百万元[53] - 2022年6月30日须一年后偿还的计息银行贷款约32,691.9百万元,较期初增加约3,690.2百万元[53] - 2022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计2839.32亿元,较2021年末的2863.57亿元下降0.85%[95] - 2022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合计1615.83亿元,较2021年末的1699.59亿元下降4.92%[95] - 2022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合计1223.49亿元,较2021年末的1163.98亿元增长5.11%[95] - 2022年6月30日负债合计1858.08亿元,较2021年末的1908.23亿元下降2.63%[96] - 2022年6月30日流动负债合计1151.37亿元,较2021年末的1197.34亿元下降3.84%[96] - 2022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合计706.72亿元,较2021年末的710.89亿元下降0.59%[96] - 2022年6月30日股东权益合计981.24亿元,较2021年末的955.34亿元增长2.71%[97] - 2022年6月30日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合计670.02亿元,较2021年末的637.17亿元增长5.15%[97] - 2022年6月30日少数股东权益311.22亿元,较2021年末的318.16亿元下降2.18%[97] - 2022年6月30日货币资金194.21亿元,较2021年末的219.22亿元下降11.41%[95] - 2022年1 - 6月营业收入为550.33亿元,2021年同期为577.14亿元,同比下降4.64%[98] - 2022年1 - 6月净利润为24.19亿元,2021年同期为32.19亿元,同比下降24.85%[98] - 2022年1 - 6月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36亿元,2021年同期为19.12亿元,同比下降3.99%[98] - 2022年1 - 6月综合收益总额为23.37亿元,2021年同期为33.25亿元,同比下降29.71%[99] - 2022年1 - 6月归属母公司股东的综合收益总额为17.91亿元,2021年同期为20.40亿元,同比下降12.21%[99] - 2022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13元,2021年为0.14元,同比下降7.14%[99] - 2022年稀释每股收益为0.13元,2021年为0.14元,同比下降7.14%[99] - 2022年6月30日资产总计1543.02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1530.54亿元[106] - 2022年6月30日负债合计991.14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1008.03亿元[108] - 2022年6月30日股东权益合计551.88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522.51亿元[109] - 2022年6月30日货币资金81.06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71.79亿元[106] - 2022年6月30日短期借款232.72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207.12亿元[108] - 2022年6月30日长期借款191.12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285.70亿元[108] - 2022年6月30日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134.62亿元,2021年同期为137.09亿元[105] - 2022年1 - 6月营业收入499,765,328.92元,2021年同期为475,388,784.85元[110] - 2022年1 - 6月净利润1,486,164,805.41元,2021年同期为1,852,605,529.01元[110] - 2022年综合收益总额1,486,164,805.41元,2021年为1,844,919,585.01元[110][112][114] - 2022年期初股东权益合计52,250,945,266.63元,期末为55,188,235,803.26元[112] - 2021年期初股东权益合计52,578,978,630.22元,期末为51,370,794,686.92元[114] - 2022年1 - 6月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900,207,435.84元,2021年同期为9,698,066,411.25元[115] - 2022年1 - 6月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66,283,941.10元,2021年同期为727,111,930.57元[115] - 2022年1 - 6月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22.3954587669亿元,2021年同期为 - 138.2435625339亿元[116] - 2022年1 - 6月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9.2694550025亿元,2021年同期为 - 33.9926190063亿元[116] 绿色建材板块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绿色建材板块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约39,045.3百万元,同比减少0.3%;主营业务毛利额约5,460.7百万元,同比减少13.1%[25] - 绿色建材板块中,水泥及熟料销量约38.43百万吨,同比下降19.9%;混凝土业务销量约5.13百万立方米,同比降低28.8%[25] - 绿色建材板块危固废收集量约1,159,000立方米,同比增长34.2%;处置量约951,000立方米,同比增长5.4%[25] 地产开发及运营板块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地产开发及运营板块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约16,437.9百万元,同比减少13.5%;主营业务毛利额约3,001.5百万元,同比减少5.4%[26] - 地产开发及运营板块结转面积774,215.9平方米,同比增长1.4%;合同签约面积368,515.0平方米,同比减少58.4%[26] - 房地产开发业务合同签约额约11,852.0百万元,同比下降48%;现金回款约15,212.0百万元,同比下降37%[2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持有土地储备面积约6,920,000平方米[28] - 公司持有的投资物业总面积约2,160,100平方米,综合平均出租率约81%[28] - 公司在北京核心区域持有的高档投资性物业总面积约1,199,000平方米,综合平均出租率78%,综合平均出租单价7.1元/平方米/天[28] 公司业务结构及规模情况 - 公司水泥熟料产能约1.1亿吨、水泥产能约1.8亿吨,预拌混凝土产能约5400万立方米,骨料产能5900万吨(含在建),助磨剂、外加剂产能约24万吨,危废、固废年处置能力近500万吨(含建筑垃圾),石灰石总储量约49亿吨[14] - 公司先后开发建设房地产项目约170个,总建筑规模达3000多万平方米,总资产规模达1500多亿元,年开复工规模800多万平方米,年销售收入人民币400多亿元[16] - 公司目前持有的高档写字楼、商业、产业园区等投资物业面积约216.01万平方米,其中在北京核心区域的高档投资性物业面积约119.9万平方米;京内外物业管理面积约1764万平方米[16] - 公司是全国第三大水泥产业集团,京津冀最大的绿色、环保、节能建材生产供应商之一[14] - 公司耕耘房地产开发建设30多年,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同行业前列,是北京地区最大、业态最丰富的投资性物业持有者与管理者之一[15] - 公司具备日产2000吨至12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全产业链建设与服务能力[15] - 公司已进入16个城市,形成“立足北京、辐射京津冀、长三角、成渝经济区三大经济圈”的全国化开发格局[16] 公司业务发展动态 - 地产运营服务板块为中小微企业减免租金人民币3.38亿元[9] - 内蒙区域新增矿山储量近2.5亿吨[9] - 北京市场新增土地储备约8.6万平方米[9] - 公司确定重点科研项目16项,组织揭榜挂帅项目5项[9] - 所属企业获省部级科技奖5项、授权专利225项[9] - 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5家[9] - 2022年集团重点科研项目21个,含4个重大科技专项和9个“四绿一新”关键技术攻关项目,其中5个为揭榜挂帅项目[43] - 公司所属企业获省级以上科技奖5项,获授权专利225项,其中发明专利39项,软件著作权3项[43] - 省级以上科技平台216个,上半年新增15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总数达24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72家[43] - 2022年上半年实施各类大型节能技改项目26项,投资近1.6亿元[45] - 公开发行30亿元可续期公司债,期末加权融资成本3.89%,较上年降低44个基点[47] - 节约财务费用约2.25亿元,节省利息支出约1.15亿元[47] - “金隅”品牌在2022年(第十九届)“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中位列第64位,价值达1032.19亿元[48] - 金隅智造工场入选“北京城市更新最佳实践”项目[48] - 龙顺成京作非遗博物馆等三家单位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48] - 大同冀东水泥有限责任公司职工王进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48] 行业市场情况 - 2022年上半年全国累计水泥产量9.77亿吨,同比下降15%,去年同期为增长14.1%,上半年水泥产量创近11年新低,产量增速为本世纪最低值[17] - 2022年上半年住宅待售面积增长13.5%[18] - 2022年上半年我国宏观杠杆利率偏高,地方和企业债务风险上升,影响公司融资和流动性管理[51] - 2022年上半年水泥行业受疫情和地产下行影响,量价齐跌、利润大幅萎缩,房地产销售和投资负增长[52] - 全国聚焦178个重点街区开展城市更新,为地产行业开辟新机遇[52] 公司面临的风险及应对策略 - 公司面临外部环境风险,国际经济增速放缓、通胀高、债务问题加剧,国内经济有三重压力但长期向好[49] - 水泥及地产行业受宏观调控政策影响,水泥产能过剩,面临更严格管控[50] - 2022年上半年我国宏观杠杆利率偏高,地方和企业债务风险上升,影响公司融资和流动性管理[51] - 2022年上半年水泥行业受疫情和地产下行影响,量价齐跌、利润大幅萎缩,房地产销售和投资负增长[52] - 公司应对外部环境风险,将利用产业协同优势,推动水泥业务增长,强化科技创新[49] - 应对政策风险,公司将加强政策分析,增收拓市、提效保利,提升市场掌控力[50] - 应对资金运营风险,公司将加强银企合作,拓展融资渠道,推进资产证券化[51] - 应对市场竞争风险,绿色建材板块将强化协同增效,房地产行业将加快去化、提升产品力[52] - 公司将坚持“三降一减一提升”专项行动,加强“债务规模、资产负债率”双管控[51] 公司财务报表相关项目变化 - 应收票据较报告期初增加44.6%[37] - 合同资产较报告期初增加54.7%[37] - 债权投资较报告期初增加134.7%[38] - 长期应收款较报告期初增加260.8%[38]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较报告期初增加65.1%[38] - 在建工程较报告期初增加39.5%[38] - 应付职工薪酬
金隅集团(02009) - 2022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