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公司收益为26.86亿元,较2020年的20.64亿元增长30.1%[7] - 2021年公司毛利为15.16亿元,较2020年的10.98亿元增长38.1%[7] - 2021年公司经营亏损7.61亿元,2020年经营收益为1.03亿元[7] - 2021年公司年内亏损8.53亿元,2020年亏损11.66亿元[7] - 2021年公司资产总额为94.37亿元,较2020年的58.54亿元增长61.2%[8] - 2021年公司权益总额为42.14亿元,较2020年的12.52亿元增长236.6%[8] - 2021年公司负债总额为52.23亿元,较2020年的46.02亿元增长13.5%[8] - 2021年总收入达26.86亿元,较2020年的19.69亿元增长36.4%;毛利由2020年的10.02亿元增长51.3%至2021年的15.17亿元;经调整净利润由2020年盈利1.08亿元变为2021年亏损5.66亿元[11]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达38.09亿元[11] - 2021年公司总收入约2685.7百万元,较2020年的约1968.8百万元增加36.4%,主要因数字商业收入增加[32] - 2021年公司收入增长总额36.4%,其中数字商业70.9%,数字媒介 -12.1% [30] - 2021年公司毛利率56.5%,其中数字商业76.3%,数字媒介2.1% [30] - 2021年公司经调整除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利润率 -11.9%,2020年为14.5% [30] - 2021年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净利率 -29.2%,2020年为 -58.7% [30] - 2021年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经调整净利率 -19.5%,2020年为4.7% [30] - 销售成本从2020年约9.662亿元增加21.0%至2021年约11.692亿元,主要因员工成本、无形资产摊销额、合约运营服务成本增加[39] - 公司整体毛利从2020年约1002.6百万元增加51.3%至2021年约1516.5百万元,剔除2020年SaaS破坏事件影响,增加38.1% [45] - 销售及分销开支从2020年约919.4百万元增加86.5%至2021年约1714.8百万元 [47] - 一般及行政开支从2020年约260.7百万元增加211.2%至2021年约811.4百万元 [48] - 研发开支从2020年约251.0百万元增加208.8%至2021年约775.0百万元 [49] - 2021年金融资产减值亏损净额约83.1百万元 [50] - 其他收入从2020年约118.2百万元增至2021年约131.1百万元 [51] - 其他收益净额从2020年约76.9百万元增至2021年约200.7百万元 [52] - 2021年经营亏损约761.1百万元,2020年经营利润约9.0百万元 [53] - 财务成本从2020年约55.7百万元大幅增至2021年约91.1百万元 [53] - 2021年公司亏损约人民币853.2百万元,2020年亏损约人民币1,166.4百万元[58] - 2021年毛利为1,516.5百万元,毛利率为56.5%;2020年毛利为1,002.6百万元,毛利率为50.9%[61][62] - 2021年经营利润率为(28.3%),2020年为0.5%[61][62] - 2021年净利率为(31.8%),2020年为(59.2%)[61][62]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人民币3,809.1百万元[64] - 2021年债务/(现金)净额为(694,536)千元,2020年为737,345千元[65] - 2021年权益总额为4,213,818千元,2020年为1,252,490千元[65] - 2021年资本总额为3,519,282千元,2020年为1,989,835千元[65] - 2020年净债务权益比率为37%,2021年不适用[65]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银行借款约为人民币745百万元[65] - 2021年固定资产资本开支为47.7,无形资产资本开支为331.7,总计379.4;另一时期固定资产资本开支为15.0,无形资产资本开支为161.5,总计176.5[68]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前五大客户交易额占总收益36.1%(2020年:55.8%),最大客户交易额占19.0%(2020年:19.1%)[107]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前五大供应商交易额占总采购额65.0%(2020年:67.7%),最大供应商交易额占44.0%(2020年:60.2%)[108]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根据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公司并无保留利润可供分派给股东[110] 数字商业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数字商业收入合计19.67亿元,同比增长70.9%,其中订阅解决方案收入为11.88亿元,同比增长90.9%,付费商户数增长5%至102,813名,每用户平均收益增长57.7%至11,553元[11] - 2021年商家解决方案收入为7.79亿元,同比增长47.5%,毛收入为109.5亿元,同比增长12.1%,付费商户数增长26.7%至57,909名,每用户平均收益增加至13,454元[11] - 2021年数字商业订阅解决方案新增付费商户数量27690,低于2020年的37506;付费商户数量102813,高于2020年的98002 [28] - 2021年数字商业商家解决方案付费商户数量57909,高于2020年的45698;收入779.1百万元,高于2020年的528.3百万元 [28] - 订阅解决方案收入从2020年约6.224亿元增加90.9%至2021年约11.878亿元,付费商户数从98,002名增至102,813名,每用户平均收入从约7,326元增至11,553元[34] - 商家解决方案毛收入从2020年约97.643亿元增至2021年约109.478亿元,收入从约5.283亿元增加47.5%至约7.791亿元,付费商户数从45,698名增至57,909名,每付费商户平均开支从213,672元减至189,051元[35][36] - 数字商业收入从2020年约11.507亿元增至2021年约19.669亿元,占比从60.4%升至73.2%[33] - 订阅解决方案销售成本从2020年约1.831亿元增加85.1%至2021年约3.389亿元,主要因运营服务成本、员工成本、无形资产摊销增加[41] - 商家解决方案销售成本从2020年约0.016亿元增至2021年约1.265亿元,主要因广告流量成本和服务成本增加[42] - 订阅解决方案毛利率2020年为70.6%,2021年升至71.5%,剔除影响后从74.5%降至71.5%;商家解决方案毛利率从2020年99.7%降至2021年83.8% [45][46]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智慧零售商户数达6,126家,智慧零售收入4.26亿元,较2020年增长193.6%,占订阅解决方案收入的36%[15] - 智慧零售业务在时尚零售百强中占比44%,商业地产百强占比40%,连锁便利店百强占比35%[15] - 智慧零售商户云店支付用户数同比增长87%、云店生意收入同比增长75%、云店导购数同比增长50%[16] - 智慧零售通过收购海鼎、向心云及对接百胜中台加强竞争力,2021年11月联合海鼎推出两大创新行业解决方案[16]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餐饮商户数达8,406家,智慧餐饮收入5,361.6万元,较2020年增长19.6%,占订阅解决方案收入的4.5%[18] - 截至2021年底,智慧餐饮在中国餐饮百强中占比达41%,采购三个及以上产品或服务的高质量客户收入占比达51%[18]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智慧酒旅覆盖六百余家高端酒店,海南等地近百家成熟酒店单店年GMV超1300余万元[18] - 合作酒店在微信渠道交易额占总体交易额的20%,部分酒店达35%[18] 数字媒介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数字媒介收入为7.19亿元,广告主数量为2,287名,每广告主平均开支为363,346元,合计助力6.02万商户投放的毛收入达117.8亿元,同比增长10.3%[11] - 2021年数字媒介广告主数量2287,低于2020年的2504;毛收入831.0百万元,低于2020年的915.5百万元 [28] - 数字媒介毛收入从2020年约9.155亿元减至2021年约8.31亿元,收入从约8.182亿元减少12.1%至约7.188亿元,广告主数量从2,504名减至2,287名,每广告主平均开支从365,612元减至363,346元[37][38] - 数字媒介收入从2020年约8.182亿元减至2021年约7.188亿元,占比从39.6%降至26.8%[33] - 数字媒介销售成本从2020年约7.815亿元减少9.9%至2021年约7.038亿元,与收入减少一致[43] - 数字媒介毛利率从2020年4.5%降至2021年2.1% [45][46] 公司业务战略与发展 - 公司围绕数字商业与数字媒介业务,全面深耕私域赛道,推进“大客化”“生态化”“国际化”战略并取得成效[9] - 公司付费商户数稳步提升,各业务收入保持增长,推动业绩实现高品质增长[9] - 公司推出“WOS”新商业作业系统,于2022年3月正式公测[9] - 2022年公司将重点深耕服饰、家居等六大行业,并在购物百货和商超便利两大创新行业发力[25] - 2022年公司将通过商域、私域、公域“三域”打通,实现跨域联营[25] - 公司2022年将持续扩展业务版图,深化商业云、营销云、销售云业务布局 [26] 公司融资情况 - 2021年5月完成1.56亿股新股配售筹资约23.4亿港元,发行3亿美元零票息可换股债券,共计募资超6亿美元[10] - 2020年5月15日,公司全资附属公司完成发行本金总额1.5亿美元的2020年可换股债券,所得款项总额1.5亿美元,净额约1.466亿美元[88] - 2020年可换股债券初步换股价为每股6.72港元,按此价悉数列换最多可换1.73035715亿股新股,每股新股净价约6.57港元[88] - 2021年7月6 - 9日转换要约期间,公司收到本金总额1.179亿美元的2020年可换股债券转换通知,将换为1.36006063亿股转换股份[89] - 收到的转换通知中,本金总额1.167亿美元的持有人有权获630.18万美元提前现金激励,120万美元的持有人有权获4.8万美元现金激励[89] - 建议转换要约完成后,本金总额1.179亿美元的2020年可换股债券注销,未赎回本金额约1770万美元[89]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1770万美元尚未行使的2020年可换股债券按初始换股价最多可换2041.8214万股股份[90] - 2021年6月7日,公司完成发行本金总额3亿美元的2021年可换股债券,所得款项总额300百万美元,净额约293.6百万美元[94] - 2021年5月24日,联交所所报股份最后收市价为每股16.06港元,2021年可换股债券初步换股价为每股21.00港元[94] - 按初步换股价及假设悉数兑换,2021年可换股债券将可兑换为最多1.10914285亿股新股,每股新股净价约20.57港元[94]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无行使任何2021年可换股债券及赎回权[95] - 2021年6月1日公司完成配售1.56亿股新股,所得款项总额约23.4亿港元,净额约23.156亿港元,每股净价约14.81港元[99] - 2019年8月公司完成先旧后新配售2.55亿股新股,所得款项净额约11.571亿港元,截至2021年12月31日已悉数动用,其中寻求战略合作等用
微盟集团(02013) - 2021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