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利福中国(02136) - 2021 - 年度财报
02136利福中国(02136)2022-04-28 16:3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是中国零售场所运营商,以久光品牌在上海和苏州经营百货店,2021年11月上海久光中心开业[6][9] - 公司持有北人集团战略性股权,北人集团业务包括百货店、超市等,其业绩对公司重要[8][9] - 公司上市地点为香港联合交易所,股份代号2136,每手买卖单位500股[43][44] - 公司网址为www.lifestylechina.com.hk[45] 财务业绩 - 2021年公司收入同比增长15.6%至12.997亿元人民币,超2019年疫情前水平[48] - 2021年公司归属股东利润为1.434亿元人民币,较2020年下降32.6%[48] - 2021年董事会决定不宣派股息[48] - 2021年公司收入按年增长15.6%至人民币12.997亿元,超过2019年疫情前水平[50] - 2021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溢利为人民币1.434亿元,较2020年下跌32.6%[50] - 2021年董事会决议不宣派任何股息[50] - 2021年公司收入为12.997亿元,同比增长15.6%,超2019年疫情前水平[59] - 2021年公司销售所得款总额为34.829亿元,同比增长17.3%,扣除新店贡献后现有店铺增长15.5%[59] - 2021年公司毛利为7.904亿元,同比增长16.0%,毛利率按销售所得款计约22.7%,按收入计为60.8%[59] - 2021年公司平均特许专柜扣率降至约20.6%,去年为21.0%[59] - 2021年公司股东应占溢利净额为1.434亿元,2020年为2.127亿元,主要因成本和开支增加[59] - 2021年公司销售及分销成本为5.237亿元,同比增长28.1%,占销售所得款百分比增至约15.0%[59] - 2021年公司一般行政开支为2.383亿元,同比增长52.7%,主要因新店折旧、开业费用及员工成本增加[61] - 员工成本(不含董事酬金)从2020年的1.556亿元增至约1.913亿元,增幅22.9%[62][64] - 一般行政开支从2020年的1.561亿元飙升52.7%至约2.383亿元[63] - 其他收入、收益及亏损在2021年增长26.3%至1.305亿元[65] - 利息及投资收入从2020年的5480万元减少6.4%至2021年的5130万元[65] - 资本化前融资成本及利息总额约为1.249亿元(2020年:1.338亿元),计入损益表融资成本为2790万元(2020年:2540万元)[68][69] - 经调整EBITDA从去年的3.138亿元增至3.264亿元,主要因销售增长[70] - 2021年底净负债从2020年底的4.578亿元轻微改善至约4.448亿元[70] - 2021年底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18.582亿元(2020年:19.069亿元),减少因年内偿还6000万元银行贷款[70] - 2021年底未偿还抵押银行贷款约为23.4亿元(2020年:24亿元),负债与权益比率从26.1%改善至25.1%[70] 店铺经营情况 - 上海久光和苏州久光2021年销售额分别增长约15.0%和17.9%[49] - 上海久光中心零售商场于11月下旬开业,有望提升公司在上海的市场影响力[49] - 2021年上海久光及苏州久光分别录得约15.0%及17.9%的销售增长[51] - 2021年11月下旬上海久光中心零售商场开业,有望提升集团在上海的市场占有率[51] - 公司在现有百货店新增非传统零售商及服务商,提高了顾客重复惠顾次数和周边店铺消费[53] - 公司继续推行零售管理系统数字化,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增加百货店人流[53] - 公司开展上海久光中心两座办公楼招租工作,未来将带来稳定租金收入[53] - 上海久光中心11月底开业,将带来额外收入和协同效应[57] - 两店引入更多中高端产品,销售表现持续改善[59] - 上海久光中心于2021年11月27日开业,首日接待近22万名访客,开业至年底三十多天日均客流量约11.2万人次,总楼面面积约34.7万平方米,约400个零售商入驻[79][83] - 上海久光2021年销售所得款总额达22.927亿人民币,较2020年上升15.0%,化妆品及配饰销售增长超20.0%,日均客流量上升10.1%至约4.1万人次,逗留购买比率上升4.6个百分点至47.1%,平均每宗交易额按年下跌2.9%至432元,平均特许专柜扣率稳定在23.4%[81][84] - 苏州久光2021年销售所得款总额达10.929亿人民币,较2020年增加17.9%,化妆品及配饰销售增长36.5%,日均客流量上升9.6%至约1.4万人次,平均每宗交易额上升15.7%至551元,逗留购买比率下降2.5个百分点至53.1%,平均特许专柜扣率从16.8%降至16.0%[88] - 上海久光增加线上营销和场内设施,开设健身中心,组织各类课程,作为全渠道营销策略一部分[80][84] - 苏州久光业务强劲复苏,进行租户组合优化,引入医美中心和体育用品品牌[87] - 苏州久光年内销售所得款总额为10.929亿元,较2020年增加17.9%,化妆品及配饰销售增长36.5%[90] - 苏州久光日均客流量增加9.6%至约14000人次,平均每宗销售额增加15.7%至551元,逗留购买比率降2.5个百分点至53.1%,百货店平均特许专柜扣率从16.8%降至16.0%[90] - 独立“鲜品馆”2021年销售所得款因竞争激烈录得3.3%的轻微跌幅,因变更租赁条款实现1700万元收益(2020年为1530万元)[92] 应收账项问题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就债务人的应收账项结余全额计提减值[95]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认为2019年就债务人逾期应收账项作出的全额减值仍为最佳估算[96][97] - 公司CFO与北人集团管理层季度联系跟进法律行动进展,但因疫情仅能电话联系,未获更新信息[98][101] - 因债务人及担保人资产等由中国地方当局保管,北人集团未收到当局法律案件进展实质回复,无法获核数师要求资料解决保留意见[99][101] - 董事会认为公司及北人集团管理层采取的行动在此情况下最为适当[100][102] - 公司预期北人集团对债务人法律行动及应收账项回收暂无进展,暂无解决或移除保留意见的可行行动和时间表[105][106][107][111] - 公司计划继续依赖北人集团获取债务人及担保人相关信息,以解决逾期应收账项问题[108][109][110][111] 未来展望与策略 - 公司对未来中国零售业发展保持谨慎乐观,将巩固领先生活时尚零售商地位[53] - 政府可能部署政策促进经济发展,目标是2022年GDP增长5.5%[53] - 公司采取优化产品组合、发挥品牌优势、推广新零售业务等策略应对市场挑战[57] - 集团优先扩展零售组合及加强品牌认受性,引入新中高档产品,还提供非传统零售品牌,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营销推广[75][78][82] - 集团通过上海久光中心开业提升品牌认受性,把握市场机遇,为顾客提供体验[75] - 政府为实现2022年GDP增长5.5%目标,可能部署财政和货币政策促进经济发展[114][119] - 公司对中国经济维持相对强势保持审慎乐观,预计消费者信心相对稳定[114][119] - 公司定位为迎合中国中高端消费群体的百货连锁店,将优化产品组合和提升服务,加强久光品牌建设[115][119] - 公司将加强线上线下零售体验整合,利用技术了解消费者行为并调整产品组合[116][119] - 公司计划探索新营销举措,利用新兴媒体扩大客户群和提高忠诚度[116][119] - 上海久光中心两座办公楼招租工作已开展,将成新的收入增长来源[117][120] - 预计中国零售业及公司业务运营将保持稳健,公司将发掘潜在投资机会实现长期增长[118][120] ESG相关 - 公司董事会认为业务与环境和社会紧密相关,致力于披露相关重要事项[123] - 公司致力于为股东创造可持续回报,为社区作贡献,与业务伙伴诚信公平合作,为员工提供发挥潜能的环境,让顾客享受愉悦购物体验[126] - 董事会负责制定公司ESG管理方针、策略等并监督执行,ESG委员会负责ESG整体策略的制定、实施及日常管治[128][129] - 公司温室气体排放源主要是电、水、天然气消耗,废弃物主要来自污水、厨余等,2021财年相关污染排放监测通过政府年度检测[137][138] - 公司为环境可持续发展采取杜绝资源浪费、减少稀缺资源使用等行动[139] - 2021财年7类排放物总排放量为312,972.4吨,排放强度为1.03吨/平方米[141] - 2021财年二氧化碳总排放量为48,622.47吨,排放强度为0.16吨/平方米[142][143] - 2021财年直接能源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25.24吨,排放强度为0.0004吨/平方米[142][143] - 2021财年间接能源二氧化碳排放量为48,497.23吨,排放强度为0.16吨/平方米[142][143] - 2030年目标: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总排放量密度降至每平方米0.16吨,直接能源排放量密度降至每平方米0.15吨,较2019年水平降低5%[144] - 2021财年产生有害废弃物总量515.2吨,密度为每平方米1.69公斤;无害废弃物总量312,457.2吨,密度为每平方米1.02吨[145][148] - 2030年目标:废弃物总量密度降至每平方米1.34吨,有害废弃物总量密度降至每平方米0.58公斤,较2019年水平降低3%[152] - 2021财年直接及/或间接能源总耗量:电力57,516,705千瓦小时,天然气57,924立方米,蒸气5,279吨,能源消耗密度分别为每平方米188.45千瓦小时、0.19立方米及0.02吨[162] - 2021财年总耗水量376,308吨,相应密度为每平方米1.23吨[163][165] - 2030年目标:电力能源消耗密度降至每平方米185.52千瓦小时,天然气能源消耗密度降至每平方米0.26立方米,蒸气能源消耗密度降至每平方米0.03吨,较2019年水平分别降低3%、5%[166] - 公司设立污水处理系统按政府标准处理污水[153][158] - 公司构建有效管理方式确保废弃物收集、处理符合法规[154][158] - 2021年上海店疏通清洗排污管道及设备,苏州店加大排污管道巡检[157][159] - 2021年上海店及苏州店按需开启动力设备,公司逐步采用LED灯源降低电耗[168][170] - 2021年上海店完成公共区域LED照明改造,苏州店完成地下停车场公共LED照明改造[173][174] - 2021年上海店完成上海市下发的碳排放任务,被评为“上海市静安区2021年重点用能单位节能考核优秀单位”,苏州店顺利完成政府该年度大厦碳排放核查[175][180] - 公司力争至2030财政年度将总耗水量相应密度降低5%至每平方米1.61吨[177][180] - 2021年上海店对商场外围步行街处生活用水总供水管地下部分检查维修,聘请专业公司对商场供水系统进行水平衡测试,苏州店加强对大厦卫生间设施巡检维修[178][181] - 2021年公司进一步升级电子办公自动化系统,推进无纸化办公[187][188] - 2021年公司实施办公用纸双面打印及耗材回收再利用,减少用纸和耗材损耗[191][194] - 公司采购使用再生纸环保袋,实行无纺布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减少塑料袋消费[192][194] - 公司在项目施工和装修设计中鼓励使用环保材料和高效能源装置,注入环保理念[192][194] - 公司致力于管理气候变化,识别出可能威胁运营和财务表现的物理风险与过渡风险[197] - 公司将及时审查运营地区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最新政策法规,识别潜在气候风险[198] - 公司与利益相关者沟通,了解他们对气候相关的期望和担忧[198] - 公司制定应对气候风险的对策和计划,作为工作程序的内部指南[199] - 公司密切关注运营地区应对气候变化的要求和规定,定期审查和改进工作安排与指南[199] - 公司每年定期进行相关特殊演练,增强员工保护和应对意识,减少财产损失[199] - 公司针对新冠疫情,在运营地区采取措施防控受极端天气影响的疫情[200] - 公司设立减排目标和相应措施,助力全球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200] 其他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股份收市价为1.22港元,市值为17.87亿港元[43][44] - 2021年集团无重大投资、收购或出售事项,无重大或然负债[75] - 大连和沈阳商用物业年内空置,因维修保养成本录得约1790万元负现金流[89][91] - 公司在北人集团的应占溢利净额(扣除应占非控股权益)从2020年的1.333亿元增长6.1%至2021年的1.415亿元,占年内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超90%[92] - 公司目前无需全面外汇对冲政策,管理层将监控外汇风险并按需采取措施[73] - 2021年底集团抵押账面价值约39.36亿人民币的物业、厂房及设备(2020年:33.82亿人民币)、约16.71亿人民币的使用权资产(2020年:17.21亿人民币)和约12.92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