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业务 - 利福中國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在中国市场运营的零售场所经营商[3] - 上海久光中心于2021年11月开业,包括八层购物中心和两座办公楼,旨在成为北上海商业旗舰综合体[4] - 本集团致力于优化产品组合和提升顾客服务,满足本地消费者多样化需求[6] - 本集团持有北人集团的战略股权,北人集团在河北省石家庄经营百货店、超市、电器、金器、珠宝和奥特莱斯等业务[7] - 公司计划通过增强吸引顾客的娱乐和生活配套服务品牌,继续拓展体验式零售,提高VIP会员计划,以吸引新老客户进店购物[19] - 公司已提前将上海久光百货原址物业的租约延长20年,以确保百货可以继续经营至2044年[17] - 公司计划进一步加大上海久光中心办公楼的招租力度,以为公司带来稳定的现金流[21] - 公司在2022年的财报显示,收入为人民币1,127.6百万元,同比下降13.2%[14] - 公司在2022年面临了COVID-19疫情的困难,导致上海久光和苏州久光在某些时期关闭或缩短营业时间,以遵守政府的防疫措施[66] - 公司通过新零售业务计划推进全渠道营销策略,丰富产品组合并提高顾客满意度,推动销售收入增加[68] - 公司向受疫情影响严重的零售租户提供租金宽减和特别保底佣金豁免,保持高出租率和均衡业态[70] - 上海久光中心在首年运营中实现了2.32亿元的销售收入和1.405亿元的租金收入,日均客流量约为26,900人次,逗留购买比率为65.9%[76] - 上海久光中心的销售收入按年下降38.6%至14.069亿元人民币,日均客流量按年下跌38.9%至25,000人次,平均每宗交易额和逗留购买比率分别增加1%至436元和10.3个百分点至57.4%[82] - 蘇州久光全年銷售收入按年下跌22.5%至人民幣847.1百萬元,客流量下跌14.2%至12,000人次[86] - 平均每宗交易額下降6.8%至人民幣514元,逗留購買比率上升10.7個百分點至63.8%[86] - 北人集團的業績受到當地疫情升溫拖累,應佔溢利淨額由141.5百萬元下降至109.5百萬元[90] 财务状况 - 公司在2022年的财报显示,收入为人民币1,127.6百万元,同比下降13.2%[35] - 公司总销售所得款同比下降27.6%,至人民币2,520.2百万元[36] - 公司毛利为人民币658.1百万元,毛利率约为26.1%[37] - 股东应占净利润由盈利转为亏损,亏损额为人民币24.4百万元[38] - 一般行政开支由2021年的人民币238.3百万元减少至235.9百万元[43] - 2022年集团的融资成本主要来自银行借款利息,年内计入损益账中的融资成本约为人民币115.7百万元,较2021年的27.9百万元有显著增长[49] - 2022年集团调整后的EBITDA从2021年的326.4百万元增加至396.1百万元,尽管由于疫情导致销售和收入下降,但上海久光中心自2021年底开业以来为集团带来了额外现金流[51] - 2022年底,集团的净负债约为人民币560.6百万元,较2021年底的444.8百万元有所增加,主要是由于支付上海久光中心工程款项导致集团现金及银行余额减少[52] - 2022年底,集团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人民币1,609.1百万元,其中32.7百万元以港元计值并存放于香港,其余存放于中国内地,其中约5.5%为美元,94.5%为人民币[53] - 2022年底,集团的抵押银行项目贷款金额为人民币2,240百万元,利息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基准利率计算,年末的负债与权益比率为24.1%[55] 环保可持续发展 - 公司在2022财政年度的总排放量为530,220.34吨,排放密度为0.81吨/平方米[137] - 2022财政年度公司的二氧化碳总温室气体排放量为72,739.58吨,排放密度为0.11吨/平方米[138] - 公司在2022财政年度产生的有害废物总量为602.48吨,密度为0.92公斤/平方米[139] - 2022财政年度公司产生的无害废物总量为529,617.86吨,密度为0.81吨/平方米[140] - 公司设定了2030年的目标,将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密度降至每平方米0.16吨[141] - 公司设定了2030年的目标,将廢棄物总量密度降至每平方米1.34吨[147] - 公司设立了污水处理系统,按照政府标准进行污水处理[150] - 公司严格按照政府规定与具有专业资质的承包公司签订清运协议,管理廢棄物的分類回收及清運[151] - 公司对餐厨垃圾来源进行了管理,要求租户使用符合政府标准的环保、节能产品[153] - 公司在202
利福中国(02136) - 2022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