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06年4月30日在中国成立,2015年12月10日改制为中国股份有限公司[3] - 公司H股于2019年11月6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并买卖[5] - 公司H股于2019年11月6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全球发售共发行122,035,400股H股,发售价格为每股9.68港元[173] - 根据部分行使的超额配股权,公司于2019年11月28日发行167,400股H股[7] - 内资股每股面值为人民币1.00元,以人民币认购及缴足[5] - H股每股面值人民币1.00元,于港联交所上市及以港币买卖[5] - 股份指公司股本中每股面值人民币1.00元的普通股,包括H股及内资股[7] - 公司创始人及管理团队1996年进入建筑工业化领域,是首批挂牌的“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与中国前10大房地产开发商和前10大建筑企业中的9家建立合作关系[15] 股东大会及董事会相关 - 2021年度股东周年大会于2022年4月29日上午10时正举行[3] - 公司于2022年进行董事会、监事会换届选举,组成第三届董事会、监事会,相关选举于2022年4月29日获股东大会批准[166][167] - 审计委员会成员包括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已审阅公司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个月的未经审计中期综合业绩及中期报告[164] 报告期信息 - 报告期为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个月[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2年6月30日止6个月收入为9.59621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13.60205亿元下降29.5%[21] - 2022年6月30日止6个月毛利为1.82858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4.01114亿元下降54.4%[21] - 2022年6月30日止6个月经营亏损1.6289亿元,2021年同期利润为1.05822亿元,同比变动 -253.9%[21] - 2022年6月30日止6个月除所得税前亏损3.40313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5939.6万元下降673.0%[21] - 2022年6月30日止6个月期间亏损3.31032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4716.5万元下降801.9%[21] - 2022年6月30日止6个月亏损归属于本公司股东为3.27667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4716.5万元下降794.7%[21] - 2022年6月30日资产负债率为59.8%,较2021年的56.0%增加3.8个百分点[21] - 公司收入总额由2021年上半年的13.602亿元下降29.5%至2022年上半年的9.596亿元[58] - 公司销售成本总额由2021年上半年的9.591亿元下降19.0%至2022年上半年的7.768亿元[64] - 公司毛利总额由2021年上半年的4.011亿元下降54.4%至2022年上半年的1.829亿元,毛利率由29.5%降至19.1%[26][70]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录得投资物业的估值收益为0.12亿元,2021年上半年无此项收益[74] - 其他收入从2021年6月30日止6个月的2810万元降至2022年6月30日止6个月的1690万元,降幅39.6%[75] - 销售及营销开支从2021年6月30日止6个月的1.122亿元增至2022年6月30日止6个月的1.186亿元,增幅5.7%,占同期收入比重从8.2%增至12.4%[80] - 一般及行政开支从2021年6月30日止6个月的1.545亿元增至2022年6月30日止6个月的1.912亿元,增幅23.8%,占同期收入比重从11.4%增至19.9%[83] - 研发支出总额从2021年6月30日止6个月的1.045亿元降至2022年6月30日止6个月的8350万元,降幅20.1%[88] - 2022年6月30日止6个月研发费用资本化占研发支出总额35.2%,2021年同期占比45.8%[88] - 财务费用从2021年6月30日止6个月的6990万元降至2022年6月30日止6个月的6250万元,降幅10.6%[90] - 2022年6月30日止6个月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失9970万元,2021年同期收益140万元[94] - 分占联营公司利润减亏损从2021年6月30日止6个月的亏损860万元增至2022年6月30日止6个月的亏损1740万元,增幅102.1%[95] - 2022年6月30日止6个月政府补助948万元,2021年同期2035.7万元[77] - 2022年6月30日止6个月股息收入198万元,2021年同期698.6万元[77]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6个月,公司因2家已注资联合工厂重新计量录得收益3060万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未录得该收益[96] - 53家重新计量的联合工厂中,37家处初步营运阶段、14家处快速发展阶段,4家已盈利,公司录得公允价值变动损失9970万元人民币[9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个月,公司处置1家附属公司所得收益为210万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未取得该收益[100] - 公司所得税由2021年6月30日止6个月的1220万元人民币下降175.9%至2022年同期的 - 930万元人民币[101] - 公司期间利润由2021年6月30日止6个月的盈利4720万元人民币下降801.9%至2022年同期亏损3.31亿元人民币[26][102] - 2022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结余为3.472亿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为6.114亿元人民币[10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个月,公司营运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78亿元人民币[27][10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个月,公司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3.292亿元人民币[11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个月,公司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4580万元人民币[111] - 公司借款总额于2021年12月31日和2022年6月30日分别为28.905亿元和31.808亿元人民币,增加2.903亿元人民币[11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借款(含本金及利息)总计332310万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308290万元有所增加[114] - 公司资本开支从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6个月的36200万元增加至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个月的39200万元[117] - 公司流动(负债)/资产净额从2021年12月31日的流动资产净额33180万元下降171.7%至2022年6月30日的流动负债净额23790万元[121] - 2022年6月30日使用受限的银行存款为36180万元,2021年12月31日为31290万元[12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个月薪酬开支总额为20510万元,较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6个月的20370万元增加0.7%[12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未履行的资本承担合计427203千元,2021年6月30日为475201千元[130] - 2022年6月30日流动比率为0.9,2021年6月30日为1.0[133] - 2022年6月30日资本负债比率为82.5%,2021年6月30日为69.6%[133] - 2022年6月30日权益回报率为 -16.6%,2021年6月30日为2.3%[133] - 公司流动比率从2021年6月30日的1.0降至2022年6月30日的0.9[138] - 公司速动比率在2021年6月30日及2022年6月30日均为0.9[141] - 公司资本负债比率从2021年6月30日的69.6%增至2022年6月30日的82.5%[142] - 公司总资产回报率从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6个月的1.0%降至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个月的 - 6.9%[143] - 公司权益回报率从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6个月的2.3%降至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个月的 - 16.6%[144] - 公司利息覆盖率从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6个月的1.9倍降至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个月的 - 4.4倍[145] - 公司整体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周转天数从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6个月的341天增至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个月的542天[151] - 2022年8月31日,董事会决议不派发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个月的任何中期股息[163]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6月30日PC构件制造收入为8.93508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11.38816亿元下降21.5%[22][25] - 2022年6月30日PC构件制造毛利率为19.6%,2021年同期为27.9%[22] - 模块化集成产品制造业务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个月收入为3740万元[26][41] - PC构件制造业务毛利额由2021年同期3.172亿元下降44.9%至2022年同期1.748亿元,毛利率由27.9%降至19.6%[26][39] - 经营利润由2021年同期盈利1.058亿元下降253.9%至2022年同期亏损1.629亿元[26] - 期间利润由2021年同期净盈利4720万元下降801.9%至2022年同期净亏损3.31亿元[26] - PC构件制造业务新签合同总金额由2021年同期23.731亿元下降52.9%至2022年同期11.175亿元[31][32] - PC构件制造业务未完成合同总金额由2021年6月30日的63.005亿元增加4.4%至2022年6月30日的65.753亿元[31][32] - PC构件生产数量由2021年同期43.7万立方米下降15.6%至2022年同期36.9万立方米,销售数量由45.7万立方米下降14.2%至39.2万立方米[36] - 2022年上半年新签全装配新业务合同1.5亿元,模块化集成产品制造业务新签合同1.32亿元[38] - PC构件制造业务收入由2021年上半年的11.388亿元下降21.5%至2022年上半年的8.935亿元,占比从83.7%增至93.1%[59] - PC生产设备制造业务收入由2021年上半年的2.214亿元下降87.0%至2022年上半年的0.287亿元,占比从16.3%降至3.0%[60] - 模块化集成产品制造业务2022年上半年收入为0.374亿元,占比3.9%[60] - PC构件制造业务销售成本由2021年上半年的8.216亿元下降12.5%至2022年上半年的7.187亿元[65] - PC生产设备制造业务销售成本由2021年上半年的1.375亿元下降84.6%至2022年上半年的0.211亿元[66] - 模块化集成产品制造业务2022年上半年销售成本为0.369亿元[6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个月,PC构件制造业务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平均余额为26.564亿元,同比增加16.3%,收入为8.935亿元,同比下降21.5%[151] 产品优势信息 - 标准化多层全装配建筑产品最快3天能完成一栋六层主体,价格相较传统施工方式可持平甚至更低[45] - 智慧停车楼100天交付,比传统停车场建设快3倍,成本降低50%[49] - 全装配集成建筑以及模块化的远大魔方系列产品超95%的工作在工厂生产制造完成,基本可实现净零排放[50] - 采用远大全装配集成建筑技术,一栋30层的高层住宅从动工到交付仅需10个月[52]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使用情况 - 公司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111.7百万港元,截至2022年6月30日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结余约为43.35百万港元[173] - 拓展PC构件制造业务所得款项净额分配比例为45%,金额为500.30百万港元,截至2022年6月30日已动用469.16百万港元,未动用31.14百万港元[175] - 拓展海外及国内市场、建立技术及生产中心所得款项净额分配比例为7.04%,金额为78.28百万港元,截至2022年6月30日已全部动用[175] - 研发和拓展智能装备业务所得款项净额分配比例为5.09%,
远大住工(02163) - 2022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