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02年10月9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2003年6月25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9][10]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集团主要在中国从事物业投资、开发及管理,2022年终止酒店业务[11] 财务报表编制基础 - 简明综合中期财务资料按历史成本基准编制,若干物业及金融工具按公允价值计量[12] 会计准则应用情况 - 集团于本期首次应用多项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无重大影响[14] 持续经营业务营业额变化 - 2023年上半年持续经营业务营业额为3016.6万港元,2022年为3806万港元[3] - 2023年上半年总营业额3016.6万港元,其中物业投资业务1921.9万港元,物业管理业务1094.7万港元[19] - 2022年上半年总营业额3806万港元,其中物业投资业务2179.2万港元,物业管理业务1626.8万港元[20] - 2023年上半年,集团持续经营业务营业额约302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3810万港元减少[39] 毛利及亏损情况变化 - 2023年上半年毛利为139.5万港元,2022年为 - 1204.8万港元[3] - 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为34.8万港元,2022年盈利301.2万港元[3] - 2023年上半年期间亏损为3035.8万港元,2022年为5845.5万港元[3] - 2023年上半年每股亏损为0.97港仙,2022年为1.87港仙[3] - 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34.8万港元,期间亏损3035.8万港元[19] - 2022年上半年除税前盈利301.2万港元,期间亏损5845.5万港元[20] - 2023年上半年,持续经营业务毛利约1710万港元,整体毛利率为56.6%,较2022年同期的52.6%增加[4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304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5850万港元减少[49] 资产情况变化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108119.2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14266.8万港元[5]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24139.5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5963.7万港元[5]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账款为7,817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7,811千港元[30] - 2023年6月30日位于中国之投资物业抵押账面价值为324,641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342,733千港元[32] - 2023年6月30日,集团银行结余及现金总额约1400万港元,债务总额包括借款约3.716亿港元[50][51] 负债情况变化 - 2023年6月30日总负债为60090.7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60984.1万港元[6]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13817.8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4646.3万港元[6]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付账款为15,506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5,797千港元[31] 权益情况变化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权益总计7.2168亿港元,较2022年6月30日的10.15114亿港元有所下降[7] 现金流量情况变化 - 2023年上半年经营业务动用现金净额为1435.6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563.8万港元[8] - 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产生现金净额为8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5000港元[8]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活动动用现金净额为1640.9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215.8万港元[8] - 2023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值物增加净额为1337.2万港元,2022年同期减少1217.9万港元[8] 财务费用及所得税开支变化 - 2023年上半年持续经营业务财务费用2243.2万港元,2022年为2702.1万港元[21] - 2023年上半年持续经营业务所得税开支34.8万港元,2022年为抵免301.2万港元[21] 雇员成本变化 - 2023年上半年雇员总成本1122.1万港元,2022年为1368.5万港元[23] - 2023年上半年总员工成本约为1120万港元,2022年同期约为1370万港元[72] 投资物业相关数据变化 - 2023年上半年投资物业产生租金收入总额644.5万港元,2022年为717.3万港元[23] - 2023年上半年投资物业公平值增加约1,395,000港元,2022年上半年减少约12,048,000港元[27]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未出售任何投资物业,2022年上半年同样未出售;2023年上半年购入物业、厂房及设备总成本约8,000港元,2022年上半年约为5,000港元[28] - 2023年上半年,集团投资物业公平值变动产生净收益约140万港元,而2022年同期为净亏损约1200万港元[44] 已终止经营业务情况 - 2022年上半年已终止经营业务(酒店业务)营业额13.4万港元,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104.7万港元[20][25]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2023年上半年中期股息[25] - 董事会决定公司不宣派2023年中期股息,2022年同期亦无[73] 股东应占亏损情况 - 2023年上半年公司股东应占持续经营业务亏损为0千港元,2022年为1,047千港元;2023年上半年公司股东应占已终止经营业务亏损为30,358千港元,2022年为57,408千港元[26] 股份及购股期权情况 - 2023年6月30日法定普通股数目为5,000,000,000股,金额为500,000千港元;已发行及缴足普通股数目为3,128,278,542股,金额为312,828千港元[31] - 2023年1月1日至6月30日,行使价0.64港元的顾问购股期权3,000,000股于期内失效;行使价0.88港元的顾问购股期权5,000,000股、行使价0.91港元的顾问购股期权20,445,948股和25,445,948股于6月30日仍有效[57] - 2013年计划于2023年6月17日届满,公司将在下届股东周年大会上建议根据上市规则第十七章采纳新购股期权计划[58] 股东持股情况 - 2023年6月30日,李朝波先生持有相关股份728,912,000股,持股概约百分比为23.30%;季加铭先生持有相关股份100,000,000股,持股概约百分比为3.20%[54] - 季加铭先生持有双欣发展有限公司50%权益,双欣发展有限公司拥有公司100,000,000股股份[55] - 2023年6月30日,瓴汇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持有普通股728,912,000股,持股概约百分比为23.30%[60] - 2023年6月30日,Good Outlook Investments Limited持有普通股215,683,681股,持股概约百分比为6.89%[60] - 2023年6月30日,中国金融国际投资有限公司持有普通股698,079,429股,持股概约百分比为22.32%[60] - 2023年6月30日,中国金融国际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和汇骏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分别持有普通股290,079,429股,持股概约百分比均为9.27%[60] - 2023年6月30日,Fu Lam Wu持有普通股200,000,000股,持股概约百分比为6.39%[60] 物业开发业务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及2022年6月30日,均无物业开发业务的营业额[34] 特定物业情况 - 2023年6月30日,未来城可出租总面积55,029平方米,公平值总额约10.44亿港元,租金收入约1890万港元,平均入住率约89.4%[35][36]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持有未来城及未来公馆停车场公平值总额约10.624亿港元,租金收入约1920万港元[36][37] 物业管理收益情况 - 2023年上半年,物业管理收益约109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630万港元减少[38] 持续经营业务销售成本情况 - 2023年上半年,持续经营业务销售成本约131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820万港元减少[41] 资产负债比率及流动比率情况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为49.6%,流动比率为1.75[52] 公司业务规划 - 2023年公司致力于稳步复苏,恢复稳定经营业绩,管理层正物色与基建相关业务相符的潜在项目[53] 在职雇员数量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在职雇员总数约为122名,2022年6月30日为183名[72] 公司股份买卖情况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买卖或赎回公司普通股[74] 重大投资及协议情况 - 截至报告日期,集团无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相关协议及未来计划[75]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无重大投资[76] 附属公司等收购出售情况 - 2023年上半年集团无重大的附属公司、关联公司及合营企业收购或出售[77] 董事履历情况 - 无董事履历详情变动须根据上市规则第13.51B(1)条披露[78] 审核委员会情况 - 审核委员会由独立非执行董事吴志豪、郭坚华及邝美云组成,已审阅集团2023年上半年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业绩[79] 公司与股东及投资者沟通情况 - 公司与股东及投资者建立多种通讯途径,包括公司通讯印刷本、股东大会交流、公司网站资讯及沟通途径、股份过户登记处服务等[80]
中国城市基础设施(02349) - 2023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