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业绩 - 2022年上半年收入177.563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105.366亿元增长68.5%[5] - 2022年上半年毛利64.268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38.837亿元增长65.5%[5] - 2022年上半年母公司持有者应占溢利46.357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26.751亿元增长73.3%[5] - 2022年6月30日资产总额619.135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551.274亿元增长12.3%[5] - 2022年6月30日母公司持有者应占权益420.804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384.915亿元增长9.3%[5] - 2022年6月30日负债总额195.201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63.699亿元增长19.2%[5] - 2022年6月30日银行结余及现金70.942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81.753亿元下降13.2%[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实现收入177.563亿元,同比增长68.5%[9] - 2022年第一季度及第二季度,收入分别环比增长32.8%及9.5%[9] - 来自美国、中国、欧洲、其他客户收入分别为11.9092亿元、31.75亿元、18.53亿元、8.19亿元,同比增长104%、27%、24%、10%[9] - 来自原有客户收入173.66亿元,同比增长79%;来自新增客户收入3.91亿元[9] - 来自全球前20大制药企业收入78.56亿元,同比增长165%;来自其他客户收入99.00亿元,同比增长31%[9] - 2022年上半年,WuXi Chemistry、WuXi Testing、WuXi Biology、WuXi ATU收入分别为129.741亿元、26.05亿元、10.907亿元、6.154亿元,同比增长101.9%、23.6%、18.5%、35.7%[11] - 2022年上半年,WuXi DDSU收入4.551亿元,同比下降26.7%;其他业务收入0.16亿元,同比增长74.3%[11] - 2022年上半年,化学业务小分子药物发现(R)服务收入35.037亿元,同比增长36.5%;工艺D&M服务收入94.704亿元,同比增长145.4%[12] - 2022年上半年,测试业务实验室分析及测试服务收入18.90亿元,同比增长34.6%;临床CRO及SMO收入7.151亿元,同比增长1.7%[15] - 2022年上半年生物学业务收入10.907亿元,同比增长18.5%,新分子种类及生物药相关收入同比增长67%,占比从14.6%提升至19.0%[17] - 2022年上半年细胞及基因疗法CTDMO业务收入6.154亿元,同比增长35.7%,为67个项目提供服务,发布TESSA™技术,有30个项目在客户评估中[17] - 2022年上半年国内新药研发服务部业务收入4.551亿元,同比下降26.7%,完成9个项目IND申报,获19个临床试验批件[19] - 公司将2022全年收入增长目标从65 - 70%上调至68 - 72%[2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实现毛利64.268亿元,同比增长65.5%,毛利率为36.2%,较2021年同期下降0.7个百分点[22] - 化学业务实现毛利50.724亿元,毛利率下降1.8个百分点,因银行套期保值合同汇率下降[23] - 测试业务实现毛利8.712亿元,毛利率上升1.5个百分点,疫情负面影响部分抵减增长[23] - 生物学业务实现毛利4.166亿元,毛利率上升4.7个百分点,因不同期间交付项目毛利波动[24] - 细胞及基因疗法CTDMO业务实现毛利 - 5770万元,毛利率下降6.2个百分点,因上海临港运营基地利用率低[26] - 国内新药研发服务部业务实现毛利1.162亿元,毛利率下降20.3个百分点,因业务迭代升级致收入下降[27] - 其他收入从2021年上半年的2.061亿元增至2022年上半年的2.405亿元,同比增长16.7%[28] - 其他收益及亏损从2021年上半年的7.406亿元增至2022年上半年的13.899亿元,同比增长87.7%[28] - 行政开支从2021年上半年的9.953亿元增至2022年上半年的13.078亿元,同比增长31.4%[29] - 研发开支从2021年上半年的4.044亿元增至2022年上半年的6.572亿元,同比增长62.5%[29] - 应占联营公司业绩从2021年上半年盈利2.173亿元变为2022年上半年亏损7080万元[31] - 应占合营公司业绩从2021年上半年亏损2230万元变为2022年上半年盈利140万元[32] - 所得税开支从2021年上半年的4.877亿元增至2022年上半年的8.652亿元,同比增长77.4%[32] - 期内溢利从2021年上半年的26.922亿元增至2022年上半年的46.757亿元,同比增加73.7%,净利率从25.6%增至26.3%[32] - 2022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37.679亿元,较2021年上半年增加82.6%[33] - 2022年6月30日资产负债率为31.5%,较2021年12月31日的29.7%略有增长[4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税前溢利为5540.9百万元,2021年为3179.9百万元[44] - 2022年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率为36.5%,2021年为37.4%[44] - 2022年经调整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为6077.5百万元,2021年为3648.5百万元[44] - 2022年经调整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率为34.2%,2021年为34.6%[4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母公司持有者之应占溢利为4635.7百万元,2021年为2675.1百万元[45] - 2022年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之母公司持有者之应占溢利为4592.2百万元,2021年为4573.8百万元[45] - 2022年经调整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之母公司持有者之应占溢利为4300.7百万元,2021年为2447.9百万元[45] 客户与员工情况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活跃客户群超5850个,报告期内新增约650个活跃客户[8] - 全球前20大制药公司占总收入的44.2%,同比增长165%,长尾客户占总收入的55.8%,同比增长31%[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在职员工39716人,其中硕士11441人,博士1294人[8] - 截至2022年上半年末,临床SMO服务人员团队超4600人,同比增长16%,分布在全国约150个城市的1000多家医院[15] 资产与投资情况 - 生物资产(非流动部分)金额为95690万元,占总资产1.5%,较2021年12月31日增长30.4%[47] - 于联营公司之权益金额为10.781亿元,占总资产1.7%,较2021年12月31日增长74.1%[47] - 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金额为77.671亿元,占总资产12.5%,较2021年12月31日增长30.1%[4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流动金融资产结余为4060万元,占资产总额的0.07%[48] - 报告期内,对合营企业和联营企业的投资总额达5.294亿元[49] - 报告期内累计新增3.593亿元于除合营以及联营企业投资外的其他权益投资[5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集团持有Genesis股权的公允价值为15.104亿元,占公司总资产的2.4%[5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Genesis整体员工数超1600人,覆盖医院超1500家,其中中国三甲医院比例超50%[5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集团持有的纳微股权公允价值为5.214亿元,占总资产的0.8%[5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集团持有iKang Healthcare Group股权公允价值为4.477亿元,占总资产0.7%,iKang在59个城市运营155个体检中心,与200多个城市700多家医疗机构合作[5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集团持有Lyell Immunopharma股权公允价值为3.58亿元,占总资产0.6%,该公司致力于解决实体瘤治疗难题[5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集团持有江苏汉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权公允价值为2.73亿元,占总资产0.4%,汉邦提供色谱技术产品与服务[5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集团未持有价值占公司总资产5%或以上的重大投资,且无重大投资或购买资本资产计划[58] 公司发展战略 - 公司拥有全球领先的“一体化、端到端”新药研发服务平台,未来将在中国和海外持续投资能力和规模建设[59] - 公司将持续大力投入,加强对PROTAC、寡核苷酸药等新分子类型的服务能力[60] - 公司探索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用于新药研发流程,降低研发门槛[61] - 公司经过20年发展积累经验,与国内外制药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完善赋能平台[62] - 2022年4月,子公司WuXi ATU与新加坡生物处理科技研究院合作,将TESSA™专利技术引进亚太地区[65] - 2022年6月,公司位于常州的第二个高活原料药生产车间投入使用[65] - 2022年7月,公司位于常州的寡核苷酸及多肽生产大楼和大规模连续化生产车间投入运营[65] -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客户逾650家,为超5850家活跃客户服务,收益约44.2%来自全球前20大制药公司[65] - 2022年上半年公司举办5场线上活动,累计邀请120多位行业领袖、50多位患者及志愿者参与,总注册人数超1.9万[65] - 全球医药研发及生产服务市场因大型药企外包率上升和中小型生物公司需求增长,预计未来保持快速增长;中国市场因海外及国内客户需求增加有望维持快速增长[86] - 公司愿景是成为全球医药健康产业能力和技术平台,未来将拓展业务规模和能力、布局前沿科技、增加客户转化率、引进人才和加强生态圈建设[87] - 公司计划在南通、武汉、常州、泰兴、无锡和美国建设或扩建实验室及生产基地,也会通过并购增强服务能力[88] - 公司将发挥“一体化、端到端”平台优势,增强客户转化,扩大服务[88] - 公司将提升客户满意度,拓展国内外新客户,尤其是长尾客户[89] - 公司通过降低研发门槛吸引参与者,为更多客户赋能[89] - 公司将持续完善标准操作流程,坚持执行以防止事故发生,促进业务良性发展[91] - 公司将大力投入加强对PROTAC、寡核苷酸药等新分子类型的服务能力,探索前沿科技用于新药研发流程[92] - 公司将在合全药业数字化试点基础上,拓展各业务部门数字化建设并优化数据业务价值模式[92] - 公司将加强奖励、激励和荣誉体系改革,建立绩效评估体系,提供晋升机会、培训和有竞争力薪酬[93] - 公司秉承核心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在九字方针指引下提高核心竞争力[94] 风险因素 - 医药研发服务市场需求下降、行业监管政策变化、行业竞争加剧或对公司业务造成不利影响[95][96][97] - 公司虽有完善内控体系,但控股子企业多,监管不足可能影响经营、声誉和财务状况[100] - 公司境外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较大,境外经营受当地法规、政策等因素影响[100] - 公司高级管理层及核心科研人员是核心竞争力组成部分,流失会带来风险[100] 汇兑与金融资产情况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及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的汇兑收益/(亏损)分别为亏损人民币7820万元和收益人民币2.066亿元[102] - 报告期末,公司持有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结余为人民币93.443亿元[10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及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持有的上市公司股权及其他非上市标的权益的公允价值变动分别为收益人民币1.497亿元及收益人民币12.514亿元,相差人民币11.017亿元[103] 上市所得款项使用情况 - 公司A股上市发行所得款项总净额约为人民币21.303亿元,截至2022年6月30日,尚未使用的A股上市所得款项净额的结余约为人民币6.12亿元[105] - 苏州和南通药物安全评价中心扩建项目计划使用A股上市所得款项净额的34%,即7.272亿元,截至2022年6月30日已动用3.191亿元,未动用4.081亿元,预期于2022年12月31日前悉数据动用[106] - 天津化学研发实验室扩建及升级项目计划使用A股上市所得款项净额的26%,即5.64亿元,截至2022年6月30日已动用3.601亿元,未动用2.039亿元,天津项目已完成,节余所得款项净额将用于永久补充公司营运资金[106] - 公司总部及分析诊断服务研发中心扩建项目计划使用A股上市所得款项净额的9%,即2亿元,截至2018年5月31日已悉数据动用[106] - 营运资金用途计划使用A股上市所得款项净额的30%,即6.391亿元,截至2022年6月30日已悉
药明康德(02359) - 2022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