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公司收益为9,442.0百万港元,较2020年的6,544.9百万港元增长44.3%[12] - 2021年公司毛利为1,641.6百万港元,较2020年的1,195.4百万港元增长37.3%[12] - 2021年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983.9百万港元,较2020年的700.0百万港元增长40.5%[12] - 2021年公司纯利率为10.4%,较2020年的10.8%下降0.4个百分点[12] - 2021年公司每股盈利为29.93港仙,较2020年的21.30港仙增长40.5%[12] - 2021年公司每股股息为9.0港仙,较2020年的6.4港仙增长40.6%[12] - 2021年公司派息比率为30.1%,较2020年的30.0%增长0.1个百分点[12] - 2021年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为63.3%,较2020年的64.7%下降1.4个百分点[12] - 2021年集团全年营业额为94.42亿港元,较去年的65.449亿港元增加44.3%[42] - 2021年经营溢利上升41.2%至13.193亿港元,2020年为9.341亿港元[42] - 2021年公司股东应占溢利增加40.5%至9.839亿港元,2020年为7亿港元[42] - 2021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29.93港仙,2020年为21.30港仙[42] - 2021年股东权益平均回报率为38.2%,与2020年持平[42] - 2021年建议宣派末期股息每股6.0港仙,2020年为4.2港仙[42] - 2021年股息总额为每股9.0港仙,2020年为6.4港仙[42] - 2021年整体收益上升44.3%至94.42亿港元,2020年为65.449亿港元[64] - 2021年直接经营成本上升45.8%至78.004亿港元,2020年为53.494亿港元,毛利率降至17.4%,2020年为18.3%,毛利增加37.3%至16.416亿港元,2020年为11.954亿港元[66] - 2021年其他净收入及收益为1.318亿港元,2020年为1.212亿港元,投资物业公允价值变动亏损为0.19亿港元,2020年为0.48亿港元,年末投资物业账面价值升至1.671亿港元,2020年为1.626亿港元[66] - 2021年扣除销售及行政费用4.287亿港元、款项净减值0.235亿港元后,经营溢利上升41.2%至13.193亿港元,2020年为9.341亿港元[69] - 2021年所得税费用增加47.5%至3.311亿港元,2020年为2.244亿港元,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上升40.5%,达9.839亿港元,2020年为7亿港元[69] - 2021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净值为25.169亿港元(2020年12月31日:17.837亿港元)[101] - 2021年12月31日,现金及银行结馀上升15.6%至42.834亿港元(2020年:37.057亿港元),人民币占96.8%,港币/澳门币占3.2%[101]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资本开支为1.917亿港元[102]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资本承担为1110万港元,履约保证反弥偿保证金额约为2.488亿港元[108]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总员工成本约46.25亿港元,2020年约为32.323亿港元[108] - 2021年员工成本中,确认于直接经营成本为43.142亿港元,2020年为29.938亿港元[108] - 2021年员工成本中,确认于销售及行政费用为3.108亿港元,2020年为2.385亿港元[108] - 2021年中期股息每股3.0港仙,2020年为每股2.2港仙[198] - 董事会建议2021年末期股息每股6.0港仙,2020年末期股息每股4.2港仙[198] - 建议2021年末期股息总数约为1.97212亿港元[198]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包干制物业管理服务收益占比66.8%,为63.06857亿港元,酬金制占比3.2%,为3.04001亿港元;非住户增值服务收益占比18.9%,为17.89403亿港元,住户占比8.6%,为8.1102亿港元;停车位买卖业务收益占比2.5%,为2.30754亿港元[65] - 2021年包干制物业管理服务收益较2020年增长37.9%,酬金制增长7.6%;非住户增值服务增长52.7%,住户增长63.3%;停车位买卖业务增长10.9倍[65] - 2021年住宅项目在管面积3390万平方米,年内新增订单占比46.4%,合同额42.467亿港元;非住宅项目在管面积3900万平方米,新增订单占比53.6%,合同额33.704亿港元[62] - 2021年物业管理服务收益占总收益70.0%,较去年增加36.1%至66.109亿港元[76] - 2021年包干制收益占分部收益95.4%,酬金制占4.6%[76] - 2021年末包干制和酬金制管理的建筑面积比率为72.4%对27.6%[80] - 2021年包干制和酬金制毛利率分别为10.8%及100.0%,综合毛利率降至14.9%[83] - 2021年物业管理服务分部毛利上升26.1%,达9.836亿港元[83] - 2021年物业管理服务分部利润上升31.5%至8.824亿港元[84] - 2021年非住户子分部收益占总收益18.9%,增加52.7%至17.894亿港元[86] - 2021年工程服务、交付前服务、销项查验服务、顾问咨询服务收益分别增长67.5%、46.8%、69.8%、12.1%[87] - 非住戶增值服務子分部毛利率降至17.9%(2020年:20.1%),毛利上升36.4%至3.208亿港元(2020年:2.351亿港元),利润上升10.7%至1.965亿港元(2020年:1.775亿港元)[89] - 住戶增值服務子分部收益占总收益的8.6%(2020年:7.6%),增加63.3%至8.11亿港元(2020年:4.966亿港元)[92] - 住戶增值服務中,社區資產經營服務及商業服務運營收益4.39949亿港元(2020年:3.24816亿港元),增长35.4%;居家生活服務收益3.71071亿港元(2020年:1.71731亿港元),增长1.2倍[93] - 住戶增值服務子分部毛利率微跌至33.3%(2020年:35.2%),毛利增加54.6%至2.704亿港元(2020年:1.749亿港元),利润上升56.7%至2.579亿港元(2020年:1.645亿港元)[94] - 停車位買賣業務分部收益飆升10.9倍至2.308亿港元(2020年:1930万港元),出售2067个(2020年:164个),利润大幅增加至6490万港元(2020年:510万港元)[98] 公司规模相关数据变化 - 2021年末公司所管理的建筑面积为260.0百万平方米,较2020年的187.1百万平方米增长38.9%[12] - 2021年公司雇员人数为52,220人,较2020年的45,398人增长15.0%[12] - 2021年集团累计进驻141座城市,旗下现有员工约52,220人[46] - 2021年在管卖场项目数达388个,在管物业项目1,281个,服务面积接近2.6亿平方米[46] - 2021年公司在管面积从去年的18710万平方米(重新表述)上升7290万平方米或38.9%至26000万平方米[59] - 新增项目中65.8%来自独立第三方,合约额约达39.389亿港元[59] - 按项目来源,中建及中国海外集团新增在管面积2490万平方米,占比34.2%,合同额36.782亿港元;独立第三方新增在管面积4800万平方米,占比65.8%,合同额39.389亿港元;加总新增在管面积7290万平方米,占比100%,合同额76.171亿港元[60] - 住宅项目和非住宅项目新增面积分别占46.4%及53.6%,相关合约额分别约达42.467亿港元及33.704亿港元[61] - 2021年管理的总建筑面积增加至2.6亿平方米,较去年增加38.9%,2020年为1.871亿平方米,年末来自独立第三方的在管建筑面积比例增至27.6%,2020年为12.6%[71] - 2021年中建及中国海外集团在管面积1.884亿平方米,占比72.4%,独立第三方在管面积7160万平方米,占比27.6%[72] - 2021年末非住宅在管面积占比升至22.8%,2020年为10.8%[74] - 2021年末住宅在管面积200.7百万平方米,占比77.2%;非住宅59.3百万平方米,占比22.8%[75]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雇员约52220名,2020年12月31日为45398名[108] 公司重要事件 - 3月25日,公司召开2020年度全年线上业绩发布会[18] - 4月25日,公司与江苏省盐城市签署战略合作协议[20] - 7月15日,公司获评“2021年度物业服务企业品牌价值百强NO.1”,连续四年蝉联榜首[27] - 7月30日,公司举办服务产品、市场战略和合作模式发布会,156家媒体整合传播,品牌声量突破200万[28] - 8月17日,公司召开2021年度中期线上业绩发布会,并启动2022校园招聘,联动32所院校,签订298份三方协议[29] - 10月29日,公司举办智慧物业知识产权分析评议成果发布会,为业内首家[31] - 11月27日,公司在深圳九號公館召开玖系子品牌贯标发布会[32] - 12月2日,公司与启迪数字环卫集团达成战略合作[34] - 12月20日,公司荣获首批中国建筑科技创新平台认定[35] - 2020/21 LACP Vision大奖中,公司全球百大排名第54名,综合企业投资控股公司获金奖(得分:98)[40] - 2021年新增合约包括京东总部2号楼,年合约额超3000万元人民币[46] - 公司服务超100家世界500强企业客户[47] - 公司入选多个2021年物业相关百强榜单及获多项荣誉[47] - 公司于2021年4月进入恒生物业服务及管理指数[47] - 平台公司负责人审批流程减少40%,提升决策效率[49] - 90%项目招招标立项在平台公司完成[49] - 公司助力甘肃三县定点帮扶,助农产品销售金额累计超5000万元[51] - 公司获甘肃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51] - 冬奥期内,兴海物联22名骨干团队保障奥运场馆智慧运营[111] - 兴海物联智慧园区全链服务业务遍布70多个一二线城市,服务客户超300万人,合作项目达2000余个[113] - 兴海物联科技创新成果已服务国内外1000余个项目的物联网建设,物联设备数目超500万台,覆盖百余个城市和地区[114] 公司企业管治相关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已采纳并遵守联交所上市规则附录十四企业管治守则的全部守则条文[117] - 董事会在四个委员会支持下履行核心企业管治职能[118] - 董事会将日常领导及管理权力转授予行政总裁,保留重大事宜决策权[120]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及年报日期,董事会由4名执行董事、2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22][123] - 所有非执行董事(包括独立非执行董事)委任任期为三年[123] - 董事会符合上市规则有关拥有至少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代表董事会至少三分之一的席位)及其中一人有相关专长的规定[123] - 主席负责领导董事会等,行政总裁负责领导高级管理层等,二者工作关系密切[125] - 2021年8月23日获委任的马福军先生及郭磊先生任期至2022年6月21日股东周年大会,均合资格且愿意膺选连任[127] - 杨鸥博士、甘沃辉先生及苏锦樑先生将在2022年股东周年大会轮值退任,均合资格且愿意膺选连任[127] - 截至年报日期,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其中3人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28] - 公司自2015年10月起采纳《董事会
中海物业(02669) - 2021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