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05年3月28日改制设立,2006年3月23日H股在联交所挂牌上市,2007 - 2010年分别配售1.5亿股、3亿股和2.4亿股H股,2011年按每十股发十股红股,2018年5月2日与中材股份换股完成,截至2022年6月30日已发行总股本为8,434,770,662股[6] - 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水泥、商品混凝土、石膏板、玻璃纤维、风电叶片、轻钢龙骨生产商以及水泥技术装备工程系统集成服务商[7] - 公司注册地址为中国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17号国海广场2号楼(B座),邮政编码100036[11] - 公司香港代表处地址为香港九龙观塘道348号宏利广场5楼[11] - 公司主要往来银行有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11] - 公司中国法律顾问为嘉源律师事务所,位于中国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158号远洋大厦F408[11] - 公司香港法律顾问为司力达律师楼和欧华律师事务所[13] - 公司国际审计师为大华马施云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国内审计师为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3][14] 公司人员变动 - 2022年8月26日,周育先担任第五届董事会提名委员会主席,任期与第五届董事会任期一致[10] - 2022年5月30日,公司2021年度股东周年大会批准魏建国担任独立监事,张建锋担任监事[10] - 2022年2月28日,独立监事吴维库先生因病离世[140] - 2022年3月14日,副总裁肖家祥先生及隋玉民先生因工作调整辞任[140] - 2022年3月25日,裴鸿雁女士获委任为董事会秘书[140] - 2022年5月6日,北京金隅建议提名张建锋先生担任公司监事替任胡娟女士[140] - 2022年5月30日,股东大会批准委任魏建国先生为独立监事、张建锋先生为股东监事[140] - 执行总裁常张利先生自2022年1月任中材科技董事,不再任西南水泥董事及董事长,7月起不再任母公司副总经理[142] 公司股权结构 - 公司内资股和股份每股面值为人民币1.00元[26,36] - H股为公司注册资本中每股面值人民币1.00元的境外上市外资股,于联交所上市并以港元认购及买卖[27] - 截至报告日,母公司直接及间接持有公司H股98,972,000股,占总股本比例1.17%;直接及间接持有公司股份3,712,277,981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44.01%[47] - 截至报告日,建材总院直接和间接合计持有国检集团68.77%股权[47] - 基础建材业务分部整合完成后,公司持有新天山水泥股权由87.70%减至84.52%[47] - 2022年3月,公司增持祁连山股权由13.24%增至14.93%,另通过祁连山控股间接持有11.80%股权[48] - 2022年3月,公司增持宁夏建材股权由47.56%增至49.03%[48]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母公司通过中联投资增持公司总股本的0.99%,公司增持宁夏建材总股本的1.47%和祁连山总股本的1.69%[58] - 2022年1 - 13日天山股份发行新股致公司所持其股权比例减少约3.19% [11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内资股数量为3,876,624,162,占发行股本比例45.96%;H股数量为4,558,146,500,占发行股本比例54.04%;总股本为8,434,770,662,占比100%[134] - 母公司持有内资股好仓共3613305981股,占相关类别股份比例93.21%,占全部股本比例42.84%[154] - 母公司持有H股好仓共57516000股,占相关类别股份比例1.26%,占全部股本比例0.68%[154] - 北新集团持有内资股好仓共1713286486股,占相关类别股份比例44.20%,占全部股本比例20.31%[154] - 中材母公司持有内资股好仓1270254437股,占相关类别股份比例32.77%,占全部股本比例15.06%[154] - GIC Private持有H股好仓275409460股,占相关类别股份比例6.04%,占全部股本比例3.27%[156] - 信达持有H股好仓272319926股,占相关类别股份比例5.97%,占全部股本比例3.23%[156] - BlackRock Inc.持有H股好仓236343813股,占相关类别股份比例5.18%,占全部股本比例2.80%[156] - BlackRock Inc.持有H股淡仓7638000股,占相关类别股份比例0.16%,占全部股本比例0.09%[156] - 泰山财金和泰山投资持有内资股好仓均为263318181股,占相关类别股份比例均为6.79%,占全部股本比例均为3.12%[154] 公司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收入108,962,840千元,同比下降10.6%;税后盈利9,615,520千元,同比下降27.1%[5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额485,864,995千元,同比增长5.0%;负债总额298,407,618千元,同比增长5.1%[51] - 公司未经审计的收入从2021年上半年的1218.728亿元降至2022年上半年的1089.628亿元,降幅10.6%[72][73] - 公司未经审计权益持有者应占利润从2021年上半年的79.187亿元降至2022年上半年的54.476亿元,降幅31.2%[72][83] - 公司销售成本从2021年上半年的915.338亿元降至2022年上半年的879.07亿元,降幅4.0%[74] - 公司其他收入从2021年上半年的16.244亿元增至2022年上半年的20.689亿元,增幅27.4%[75] - 公司销售及分销成本从2021年上半年的23.355亿元降至2022年上半年的16.92亿元,降幅27.6%[76] - 公司管理费用从2021年上半年的101.24亿元降至2022年上半年的89.156亿元,降幅11.9%[77]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期内溢利为96.1552亿元,2021年同期为131.83061亿元[174] - 2022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089.6284亿元,销售成本为879.06975亿元;2021年同期营业收入为1218.72771亿元,销售成本为915.33815亿元[175]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毛利为210.55865亿元,2021年同期为303.38956亿元[175]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投资及其他收入净额为20.689亿元,2021年同期为16.24352亿元[175] - 2022年上半年公司销售及分销成本为16.9201亿元,2021年同期为23.35494亿元[175] - 2022年上半年公司管理费用为89.15585亿元,2021年同期为101.24048亿元[175] - 2022年上半年公司融资成本净额为30.14189亿元,2021年同期为32.72372亿元[175]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应占联营公司业绩为19.15171亿元,2021年同期为18.55684亿元[175]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应占合营公司业绩为 - 0.01685亿元,2021年同期为 - 0.00392亿元[175]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每股溢利(基本及摊薄)为0.646元,2021年同期为0.939元[17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期内溢利为9,615,520千元,2021年同期为13,183,061千元[17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期内其他综合费用(扣除税项)为5,163千元,2021年同期为38,841千元[17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期内综合收益总额为9,610,357千元,2021年同期为13,144,220千元[177] - 2022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为318,570,787千元,2021年12月31日为312,824,416千元[179] - 2022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为167,286,345千元,2021年12月31日为149,717,715千元[179] - 2022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为205,314,035千元,2021年12月31日为182,876,075千元[181] - 2022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净额为 - 38,019,827千元,2021年12月31日为 - 33,158,360千元[181] - 2022年6月30日,公司总负债减流动负债为280,550,960千元,2021年12月31日为279,666,056千元[181] - 2022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负债为93,093,583千元,2021年12月31日为101,041,633千元[181] - 2022年6月30日,公司净资产为187,457,377千元,2021年12月31日为178,624,423千元[181] - 2022年1月1日公司合计权益为178,624,423千元[184] - 2022年期内溢利为9,615,520千元,其中保留溢利为5,447,595千元[184] - 2022年定额福利责任精算估值收益为3,382千元[184] - 2022年指定为现金流量对冲之对冲工具公允价值变动使合计综合收益增加6,862千元[184] - 2022年已付股息使合计权益减少5,845,296千元[184] - 2022年发行永久资本工具使合计权益增加3,993,910千元,赎回使合计权益减少1,507,150千元[184] - 2022年非控制性权益注资使合计权益增加4,401,201千元[184] - 2022年收购附属公司使合计权益增加139,235千元[184] - 2022年视作出售附属公司等使合计权益减少131,673千元[184] - 2022年6月30日公司合计权益为187,457,377千元[184] - 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2022年为11,109,013千元,2021年为15,768,344千元[187] - 投资活动所用的净现金2022年为(12,001,759)千元,2021年为(16,755,198)千元[187] - 融资活动产生的净现金2022年为11,298,740千元,2021年为(1,652,266)千元[18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增加净额2022年为10,405,994千元,2021年为(2,639,120)千元[189] - 1月1日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2022年为27,260,215千元,2021年为29,823,909千元[189] - 6月30日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2022年为37,772,843千元,2021年为27,065,110千元[189] - 购入物业、厂房及设备2022年为(12,252,657)千元,2021年为(12,996,335)千元[187] - 已付利息2022年为(3,740,341)千元,2021年为(3,308,854)千元[187] - 已付本公司权益股东股息2022年为(5,845,296)千元,2021年为(3,964,342)千元[187] - 偿还借款2022年为(62,252,513)千元,2021年为(64,756,439)千元[187] - 2022年6月30日,集团未动用的银行信贷和已注册尚未发行的债券额度合共约3181.37亿元[96] - 2022年6月30日和2021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债务比率分别为38.1%及36.1%[9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资本开支合计146.956亿元,其中基础建材占74.1%,新材料占20.0%,工程技术服务占4.5%,其他占1.4%[10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经营业务产生的净现金流入为111.09亿元[104] -
中国建材(03323) - 2022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