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交银国际(03329) - 2021 - 年度财报
03329交银国际(03329)2022-04-28 17:2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0 - 2021年收益及其他收入分别为21.95亿港元和16.43亿港元,同比下降25.15%[9] - 2020 - 2021年公司股东应占溢利分别为8.43亿港元和2.62亿港元,同比下降68.93%[10] - 2020 - 2021年每股基本/摊薄盈利分别为0.31港元和0.10港元,同比下降67.74%[12] - 2020 - 2021年公司股东应占每股资产净值分别为2.49港元和2.67港元,同比上升7.23%[26] - 2020 - 2021年总资产分别为233.60亿港元和326.62亿港元,同比上升39.82%[28] - 2021年集团收益及其他收入为16.426亿港元,较2020年的21.948亿港元减少25.2%;利润为3.124亿港元,较2020年的8.512亿港元减少63.3%[39] - 2021年营业支出及融资成本为12.947亿港元,2020年为12.621亿港元[61] - 融资成本减少18.3%,因利息差减少所致[62] - 折旧增加19.5%,因上海及深圳租赁新办公室使用权资产折旧增加[63] - 其他经营支出增加42.9%,为各项开支增加净额[63] - 2021年12月31日现金及银行结余减少1.668亿港元至18.381亿港元[64] - 2021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净额增加57.266亿港元至108.03亿港元,流动比率约为2.1倍[64] - 2021年12月31日借款总额为221.106亿港元,杠杆比率为297.8% [65] - 集团2021年总收益及其他收入约为1,642.6百万港元,较2020年的2,194.8百万港元减少约25.2%[59] - 集团2021年利润约为312.4百万港元,较2020年的851.2百万港元减少约63.3%[60]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贷款及垫款、结构性融资应收款项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的利息收入为584.5百万港元,较2020年的481.2百万港元增加约21.5%[54] - 2021年自营交易收入为539.1百万港元,较2020年的987.5百万港元减少448.4百万港元,减幅达45.4%[54]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储备为9.2878亿港元[120]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0 - 2021年经纪业务收入分别为1.98亿港元和1.97亿港元,同比下降0.51%[13] - 2020 - 2021年企业融资及承销业务收入分别为1.27亿港元和1.30亿港元,同比上升2.36%[15] - 2020 - 2021年资产管理及顾问业务收入分别为1.20亿港元和 - 0.88亿港元,同比下降173.33%[17] - 2020 - 2021年保证金融资业务收入分别为1.94亿港元和1.76亿港元,同比下降9.28%[19] - 2020 - 2021年投资及贷款业务收入分别为11.65亿港元和15.02亿港元,同比上升28.93%[21] - 2021年证券经纪业务佣金及手续费收入为1.773亿港元,比2020年减少360万港元或2.0%[42] - 2021年证券经纪业务中,港股佣金1.301亿港元占比73.4%,非港股2260万港元占比12.8%,债券1300万港元占比7.3%,其他1160万港元占比6.5%[43] - 2021年保证金客户账户数目增至9586个,保证金贷款利息收入为1.763亿港元,较2020年减少1750万港元或9.0%[44] - 2021年末保证金贷款总额结余21.735亿港元,2020年末为28.818亿港元[46] - 2021年香港联交所新股数量98只,较2020年减少36.4%;首次公开招股集资总额为3289亿港元,较2020年减少17.8%[48] - 2021年公司完成23个首次公开招股承销交易,包括2个美国存托凭证交易;完成140单发债项目,协助企业筹集521亿美元[48] - 2021年企业融资及承销服务的佣金及手续费收入为1.272亿港元,较2020年的1.304亿港元减少320万港元或2.4%[48]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交银科创股权投资系列基金完成23个股权投资项目,主要分布在长三角区域,集中在生物医药及信息技术领域[51] - 截至2021年底,公司已设立7支QFLP基金及1支QDIE基金,QFLP基金成为首支在海南及青岛设立的同类基金[53]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管理总规模约为32,823.1百万港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27,687.8百万港元增加18.5%[53]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资产管理及顾问服务费收入减少52.0百万港元或51.0%至50.0百万港元,自营交易亏损为140.0百万港元[53] - 2021年12月31日,固定收益证券投资余额为17,490.1百万港元,占比84.3%;股权投资余额为97.0百万港元,占比0.5%[56] 公司业务发展与转型 - 公司年内获得国际国内逾10个重要奖项,获惠誉和穆迪维持评级A和A3,保持香港中资券商最高信用评级[36] - 2021年公司加速财富管理业务转型,推进数字化金融转型,推出热点直播节目[40][42]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深度研究报告阅读量较去年平均水平翻倍[57] - 公司将积极践行服务国家战略等职责,推动数字化转型[88] 公司人员变动 - 孟羽于2022年3月3日辞任首席执行官[90] - 寿福钢于2021年9月身故[90] 公司管理层信息 - 谭岳衡59岁,自2016年7月起担任公司董事长[93] - 谭岳衡于1983年7月毕业于湖南财经学院,获金融学学士学位[94] - 程传阁57岁,于2010年3月获委任为副首席执行官[95] - 程传阁于1987年6月毕业于郑州大学,获哲学学士学位[95] - 林至红53岁,2014年11月获委任为公司董事,2016年10月调任非执行董事,1990年7月加入交通银行[97] - 颇颖50岁,2020年6月获委任为公司非执行董事,1996年7月加入交通银行集团[98] - 谢湧海69岁,2014年6月获委任为公司董事,曾在多家公司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00][101] - 马宁49岁,2016年10月获委任为公司董事,曾在中国人民银行、高盛等工作[102] - 林志军67岁,2016年10月获委任为公司董事,现担任多家联交所上市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04] - 席绚桦49岁,2017年7月获委任为公司副首席执行官及执行委员会委员,2005年8月加入本集团[107] - 林至红1998年7月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获金融学学士学位,2010年10月获上海财经大学EMBA课程硕士学位[97] - 颇颖分别于1993年9月及1996年7月获得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学士及经济学硕士学位,2014年11月取得全国会计领军人才证书[98] - 谢湧海1975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获英语学士学位,2013年7月获香港政府颁授铜紫荆星章[101] - 马宁1993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96年2月获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国际金融学硕士学位,2002年8月获伦敦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02] 股息分配 - 董事会建议向股东派发末期股息每股0.05港元,预计2022年7月14日或前后派发[114] 公司业务相关比例情况 - 集团五大客户应占收益占本年度总收益少于30%[116] - 集团五大供应商应占采购额占本年度总采购额少于30%[117]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按上市规则要求,维持规定公众持股量不少于已发行股份的25%[123] 公司证券交易情况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124] 公司人员职务变动 - 颇颖女士于2021年11月11日获推选为交通银行第九届监事会职工监事[128] - 谢湧海先生自2022年1月14日起不再担任中国铁塔独立非执行董事[129] 公司股票挂钩协议情况 - 本年度内公司无订立股票挂钩协议,年末亦无股票挂钩协议存续[136] 公司管理层持股情况 - 2021年12月31日,谭岳衡持有公司股份200万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0.07%;席绚桦持有公司股份100万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0.04%[141] - 2021年12月31日,谭岳衡持有交通银行H股17万股、A股14万股;林至红持有交通银行A股3万股;颇颖持有交通银行A股6.5万股;孟羽(2022年3月3日辞任)持有交通银行A股4.5万股;苏奋持有交通银行H股4.8万股,均占交通银行已发行股份总数约0.00%[143] - 2021年12月31日,交通银行和好仓20亿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约73.14%;交银代理人持有好仓20亿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约73.14%[147] 公司董事权益相关情况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或附属公司未签署使董事获股份或债务证券利益的协议,董事及其配偶、子女无认购公司证券权利或未行使相关权利[145] - 除已披露情况,2021年12月31日,公司董事或最高行政人员无证券及期货条例规定须登记的权益或淡仓[144] 公司关联协议情况 - 2017年4月25日,公司与交通银行香港分行订立转介协议,2018年1月29日,公司与交通银行(香港)有限公司订立进一步转介协议[149] - 交通銀行(香港)有限公司确认截至2021年12月31日遵守进一步转介协议,交通银行香港分行确认遵守转介协议,独立非执行董事未发现不遵守情况[150] - 公司与交通银行于2017年4月25日订立金融服务框架协议,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三年度自动重续获批准[157] - 2021年公司自交通银行集团所得收益年度上限为2.28亿港元,实际金额为6030万港元[159] - 2021年公司向交通银行集团支付的手续费及佣金年度上限为4610万港元,实际金额为1330万港元[159] - 公司与交通银行于2017年4月25日订立衍生品交易框架协议,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三年度自动重续获批准[161] - 金融服务框架协议和衍生品交易框架协议均于2022年12月31日届满,可自动连续续期三年,可提前终止[159][162]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衍生品交易框架协议下本集团交易收益或亏损年度上限为4亿港元,实际金额为4400万港元;入账列为金融资产的最大公允价值年度上限为4亿港元,实际金额为320万港元;入账列为金融负债的最大公允价值年度上限为4亿港元,实际金额为3050万港元[164]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本集团就从交通银行集团租赁物业向其支付租金的年度上限为5000万港元,实际支付3760万港元[168]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金融科技服务框架协议下计算机软件开发等服务年度上限为5.4亿人民币(510万港元),实际收取420万人民币;信息系统咨询服务年度上限为6000万人民币(670万港元),实际收取560万人民币[172] - 物业租赁框架协议于2022年12月31日届满,可自动连续续期三年,可提前终止[168] - 金融科技服务框架协议于2022年12月31日届满,可自动连续续期三年,可提前终止[172] - 独立非执行董事确认持续关连交易在日常业务中订立,按一般商务条款或更佳条款进行,符合股东整体利益[173] - 核数师确认合并财务报表附注37所披露部分关连方交易构成关连交易或持续关连交易,公司遵守上市规则披露要求[174] 公司合伙企业情况 - 2021年9月3日,交银资本、交银投资及海南附属公司设立嘉兴交银嘉穗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注资总额为2.295亿元,分别注资100万元、4490万元及1.836亿元[152] - 合伙企业期限预计自交割日期起为期五年,受项目退出所限[153] - 2021年9月3日所有合伙人订立补充协议修订合伙企业协议若干条款[153] - 董事认为交易为集团带来投资机会,符合公司及其股东整体利益[156] 公司合规与管理 - 公司制定《环境、社会及管治工作组管理办法》和推行《绿色办公室小贴士》,落实节能环保措施[175] - 公司人力资源部编制《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截至2021年12月31日及报告日期,集团无重大劳动纠纷[175] - 公司制定《器具购置及管理规定》,截至2021年12月31日及报告日期,集团与客户及供应商无重大纠纷[177]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集团已实施政策确保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严重违反适用法律法规情况[178] 公司审计情况 - 截至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