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同仁堂国药(03613) - 2021 - 年度财报
03613同仁堂国药(03613)2022-04-21 16:56

公司历史与文化 - 公司创建于1669年(清朝康熙八年),自1723年开始为皇室专供中药,历经八代皇帝188年[4][5] - 公司拥有超353年历史,始终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古训[4][5] - 公司自1669年创立,传承353年,秉持“同修仁德,济世养生”企业精神[33]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公司收入为1,556,158千港元,较2020年的1,315,346千港元增长约18.3%[19] - 2021年公司毛利为1,119,623千港元,毛利率为71.9%[19][20] - 2021年公司除所得税前利润为778,391千港元,年度利润为651,543千港元[19] - 2021年公司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为607,838千港元,每股盈利为0.73港元,末期每股股息为0.28港元[19]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非流动资产为558,171千港元,流动资产为3,276,811千港元,总资产为3,834,982千港元[19][20]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非流动负债为82,421千港元,流动负债为213,057千港元,总负债为295,478千港元[20] - 2021年公司资产净值为3,539,504千港元,纯利率为41.9%,流动比率为15.4,股本回报率为18.4%,资产回报率为17.0%,派息比率为38.6%[20] - 公司2021年营收为15.562亿港元,较2020年的13.153亿港元同比增长18.3%[35] - 公司2021年净利润达6.515亿港元,较2020年的5.679亿港元同比增长14.7%[35] - 公司2021年归属股东利润为6.078亿港元,较2020年的5.425亿港元同比增长12.1%[35] - 公司2021年每股收益为0.73港元,较2020年的0.65港元同比增加0.08港元[35] - 董事会建议2021年每股派付末期股息0.28港元,2020年为0.24港元[35] - 2021年公司实现收入1556.2百万港元,同比增长18.3%;净利润651.5百万港元,同比增长14.7%;拥有人应占利润607.8百万港元,同比增长12.1%;每股盈利0.73港元,同比增加0.08港元[36] - 董事会建议派付末期股息每股0.28港元,2020年为0.24港元[36] - 公司本年度员工成本为2.167亿港元,较去年的1.836亿港元增长18.0%[57] - 公司本年度毛利为11.196亿港元,较去年的9.529亿港元增长17.5%,毛利率从去年的72.4%略降至71.9%[58] - 公司本年度其他收益净额为800万港元,较去年的2430万港元减少1630万港元[59] - 公司本年度分销及销售开支为1.864亿港元,较去年的1.689亿港元增长10.4%,占收入百分比从去年的12.8%略降至12.0%[60] - 公司本年度一般及行政开支为1.628亿港元,较去年的1.389亿港元增长17.2%,占收入百分比从去年的10.6%略降至10.5%[61] - 公司净财务支出为33万港元,2020年为净财务收益1740万港元,财务收益为440万港元,较2020年的2170万港元下跌1730万港元[62][69] - 公司所得税开支为1.268亿港元,较2020年的1.18亿港元增长7.5%,有效税率从去年的17.2%降至16.3%[63][70] - 公司收入为15.562亿港元,较2020年的13.153亿港元增长18.3%,香港市场收入增长26.0%,海外市场增长30.6%,中国内地市场略跌1.1%[65] - 公司毛利为11.196亿港元,较2020年的9.529亿港元增长17.5%,毛利率由72.4%略降至71.9%[66] - 公司净其他利得为800万港元,较2020年的2430万港元下跌1630万港元[67] - 公司分销及销售开支为1.864亿港元,较2020年的1.689亿港元增长10.4%,占收入百分比由12.8%略降至12.0%;一般及行政开支为1.628亿港元,较2020年的1.389亿港元增长17.2%,占收入百分比由10.6%略降至10.5%[68] - 公司年度利润增至6.515亿港元,较2020年的5.679亿港元增长14.7%,净利率为41.9%;归属于公司所有者的利润为6.078亿港元,较2020年的5.425亿港元增长12.1%,基本每股收益为0.73港元,董事建议末期股息为每股0.28港元[73] - 2021年底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为22.756亿港元,2020年为18.471亿港元,营运资金为30.638亿港元,权益总额为35.395亿港元,流动比率为15.4,负债比率为3.6%[75][76] - 公司资本开支为2340万港元,较2020年的1290万港元增加,主要用于购买机器及设备[76] - 集团年度利润增长14.7%,至6.515亿港元(2020年:5.679亿港元),纯利率为41.9%(2020年:43.2%)[78] - 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为6.078亿港元(2020年:5.425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2.1%[78] - 本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73港元(2020年:0.65港元)[78] - 董事建议派付本年度末期股息为每股0.28港元(2020年:0.24港元)[78]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累积达22.756亿港元(2020年:18.471亿港元)[79]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香港市场收入为688.4百万港元,同比增长26.0%,同店收入增长达13.6%,香港零售终端23家,较上年净增加1家[38][44] - 2021年非香港市场业务网络覆盖多地,有零售终端46家,较上年净减少1家,海外市场收入为441.3百万港元,同比增长30.6%,同店收入增长达24.6%[39] - 2021年中国内地市场收入达426.4百万港元,同比小幅下跌1.1%[40][45] 公司业务发展动态 - 2021年2月公司签订北京同仁堂麦尔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收购协议[9] - 2021年5月公司在天猫香港平台开设的旗舰店正式上线,并举办系列活动[12] - 2021年公司在香港铜锣湾、旺角东站及迪拜各增设一家零售终端[13][14] - 公司以香港为核心市场,加强线上线下平台建设,适应疫情常态化下商业模式变化[34] - 公司全面实施营销体系改革,利用多渠道推广品牌、产品和文化[34] - 公司推进管理改革,精简人员、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以高质量管理推动高质量发展[34] - 公司在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零售网络,如澳大利亚7家、香港23家等[35] - 公司香港大埔生产研发基地持有GMP、ISO22000、HACCP认证,建立和提升全流程品质控制体系[42][46] - 2021年有5个新产品通过审批获得中成药注册证[43][46]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累计获授权专利56件,开展PCT国际申请2件[43][46] - 2021年开展著作权申请,33件已获得作品登记证书[43][46] - 2021年公司积极开展品牌推广活动,提升同仁堂在香港和海外的品牌影响力[47] - 公司配合香港政府消费券计划开展促销活动,扩大产品受众和曝光频次[48][53] - 公司入驻天猫香港平台开设旗舰店,在多个营销节点实现销售增长,产品浏览量和订单量提升[49][53] - 公司本年度在香港铜锣湾勿地臣街及旺角东地铁站增设零售终端[51][53] - 公司本年度荣获多个奖项,包括澳门星级服务商户奖、澳大利亚中药行业杰出贡献奖等[52][54] - 公司在官方网站增设网上商城以开拓多元化销售渠道[157] 公司报告相关信息 - 报告为北京同仁堂国药有限公司2021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时间范围为202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88][90] - 报告覆盖集团位于亚洲、大洋洲、美洲和欧洲的核心业务,包括中药产品及保健品的生产、零售、批发和中医诊疗服务[89][91] - 报告按照联交所证券上市规则附录27《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编制,遵循重要性、一致性、平衡及量化四个原则[90][92] - 集团邀请内外部持份者进行网上问卷调查,识别环境及社会重要议题并确定报告重点披露内容[94][95] - 除特别说明,报告采用与过往一致的统计方式[94][95] - 集团遵守不偏不倚原则撰写报告[94][95] - 集团持续记录关键绩效指标并以量化方式披露,委托独立专业顾问进行碳评估确保环境指标数据准确性[94][95] - 报告使用的定性及定量资料来自集团公开资料、正式文件及相关统计数据[96][97] - 集团董事会于2022年3月9日确认及批准本报告[96][97] - 若对报告内容或形式有疑问或建议,可发邮件至ir@tongrentangcm.com联系集团[98] 公司风险管理与合规 - 公司通过定期自我检讨及改进持续改善运营方法,通过持份者反馈回应社会意见[100][101] - 公司董事会负责监督运营中的环境、社会及管治事宜,维持可持续发展管治水平[103][104] - 公司正研究建立由董事会、管理层和主要部门组成的环境、社会及管治架构[104][105] - 公司建立了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由董事会监督检讨其有效性[105][106] - 公司设立风险管理小组,每半年向审核委员会及董事会汇报并提交风险管理报告[105][106] - 公司遵照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框架中的五项主要元素及「三道防线」模式管理风险[106] - 人力资源规划缺乏全局和战略考虑会使公司发展受限,公司通过设立海外培训中心培养人才[109] - 公司与香港院校合作招聘人才,加大吸引及培养海外本地化人才力度并进行培训[109] - 有关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的详情可查阅年报第140至147页[106] - 质量风险分为采购、生产、检测、销售四大方面,公司采取物料检测、员工培训、优化检测方法等应对措施[110] - 业务合作伙伴风险指因采购合作伙伴选择不当等导致合作薄弱,公司按采购要求审计供应商并审核新供应商[111] - 知识产权风险分为海外注册、商标许可协议、知识产权三方面,公司监控海外商标并与母集团沟通应对协议变更[111][113] - 价格风险指中药材价格波动影响采购成本,公司挖掘新供应商、多方询价控制成本[111] - 为应对个别珍稀药材采购价上升,公司在国际市场采购相关物料作储备[112] - 公司与专业机构合作,委托其为研发成果申请知识产权和专利[114] - 公司将确保运营合规作为重要目标,制定并实施内部政策和制度强化合规管理[115][117] - 审核委员会负责监督公司合规政策及常规,董事会每年审阅公司合规情况[115][117] - 年内公司在ESG各范畴无违规个案[116][118] - 公司致力于建立公开透明的沟通机制,与持份者保持良好关系并有效回应[120][121] - 公司通过绩效评估、问卷调查等渠道了解员工需求,鼓励员工与主管沟通[121] - 公司通过问卷、信箱、培训课程、员工活动和企业通讯与董事、高管及员工沟通[121] - 公司通过多种方式向股东及投资者披露重要信息,包括定期财务报告等[122] - 公司通过筛选、审核及评估流程确保供应商符合期望和要求,并定期沟通[122] - 公司通过多种渠道收取客户及消费者反馈,并设立机制处理[122] - 公司与政府及监管机构保持联系,确保运营合规,违规情况会立即报告[122] - 公司定期与行业协会沟通交流行业资讯,确保运营遵循行业标准[122] - 公司不定期举行社区活动及服务,鼓励员工支持义工服务[122] - 公司为董事及员工提供反贪污培训,内容涵盖反贪污及反贿赂法律法规和过往违规行为案例研讨[140][141] - 公司本年未发生任何贪污诉讼案件[140][141] - 公司独立内审部负责监督业务活动、企业管治及工作流程,评估内部审计规章制度及内部控制系统有效性[138][141] - 公司在《内部审计手册》及《员工手册》中列明员工不可泄露商业机密、滥用职权等责任[139][141] - 公司设有监察办公室及廉政总监,负责集团纪检监察工作,员工可举报怀疑贪污案件[139][141] 公司产品质量管控 - 公司现代化生产研发基地位于香港大埔,持有香港中成药GMP认证、ISO22000:2005及HACCP认证[143][144] - 公司所有中成药产品经香港中医药管理委员会注册,符合国际及本地标准[143][144] - 公司从物料采购到检验按质量要求制定管理及操作指引,明确职责保障产品质量[145] - 生产设备及计量器具定期使用纯水或75%乙醇清洁并进行洁净评估[146] - 负责人员定期接受产品品质培训,涵盖GMP、物料管理等方面[148][149] - 公司订立质量发展及风险管控策略,指导完善质量管控体系[149][150] - 设立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评估和调整质量战略[151] - 设立零缺陷管理小组,确定目标、评估绩效并提供改进方案[151] - 加强及利用产品信息化管理系统,建立质量追溯等汇报及处理机制[151] - 完善和采纳更严格标准,涵盖中药材及原料管控等范畴[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