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整体运营情况 - 公司拥有近15,000名员工,为2000多家客户提供服务,新增客户800多家[4][9] - 公司是全流程一体化医药研发服务平台,业务遍及全球,提供从药物发现到开发的全流程服务[23] - 公司在纵向加强同一学科在新药研发不同阶段协同效应,横向加强不同学科在同一阶段协同合作[23] - 公司加快大分子药物及细胞与基因治疗等研发服务能力建设,致力于成为多疗法药物研发服务全球领军企业[23] - 公司为客户提供药物研究、开发与生产及临床全流程的一体化服务[45] - 公司构建了五个研发服务平台为客户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45] - 公司拥有成熟和完整的小分子创新药物研发生服务体系[45] - 公司在药物发现、临床前及早期临床研究方面处于领先地位[4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公司实现收益7443.8百万元,同比增长45.0%[8] - 2021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1661.0百万元,同比增长41.7%[8] - 2021年公司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2058.0百万元,同比增长24.8%[8] - 2021年末公司总资产18389.1百万元,较年初增长54.4%[8] - 2021年末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10129.2百万元,较年初增长14.2%[8] - 2021年公司总收益约7443.8百万元,较2020年增加约2310.2百万元或45.0%[15] - 2021年公司毛利约2672.0百万元,较2020年增加约39.5%[15] - 2021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约1661.0百万元,较2020年增加约41.7%[15][16] - 2021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约2058.0百万元,较2020年增加约24.8%[15][16] - 董事会建议2021年末期股息为每10股股份4.5元(含税),合共约357.4百万元[16] - 董事会建议自储备中向全体股东每10股现有股份增发5股新股份[16] - 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7,443.8百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5.0%,按去年同期汇率计算增长52.2%[28] - 2021年公司实现毛利人民币2,672.0百万元,毛利率达到35.9%,较去年下降1.4个百分点,按去年同期汇率计算毛利率为38.6%,较去年增长1.3个百分点[28] - 2021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为人民币1,661.0百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1.7%[28] - 2021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调整净利润为人民币1,462.0百万元[28] - 2021年公司所得税开支为人民币290.9百万元,较去年增长68.8%[28] - 2021年约90%的收入来自重复客户,其中全球前20大制药企业客户收入占比19.0%[29] - 2021年引入超800家新客户,前二十大客户收入集中度从2020年的41.1%降至2021年的33.8%,客均收入较2020年增长19.2%[29] - 2021年来自北美、欧洲、中国、其他地区客户的收入占比分别为64.2%、15.6%、17.1%、3.1%[29] - 2021年公司用于内部建设和外延并购的资本开支分别为2092.8百万元和1436.9百万元,较2020年分别增长59.0%和30.6%[29] - 2021年海外子公司营业收入占公司营业收入的13.7%[29] - 2021年6月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所得款项净额约为3776.0百万元[29] - 每股基本盈利约为2.0982元,较2020年增加41.5%[35] - 每股摊薄盈利约为2.0537元,较2020年增加38.9%[35] - 2021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调整净利润为14.62亿元,较2020年的10.64亿元增长37.4%[37][38] - 2021年集团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约为20.58亿元,较2020年增加4.094亿元或24.8%[38] - 2021年集团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约为52.581亿元,较2020年增加18.871亿元或56.0%[38] - 2021年集团融资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约为36.614亿元,较2020年增加39.416亿元或1406.8%[38]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35.266亿元[38]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总值约为86.435亿元,2020年为55.404亿元[38]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总额约为29.82亿元,2020年为19.818亿元[38]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比率约为2.9,2020年约为2.8[38]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拥有计息银行借款约为14.384亿元,其中4.823亿元一年内到期,9.561亿元一年后到期[38]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杠杆比率为44.0%,2020年为25.0%[38]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为出具信用证及环保已抵押存款约1720万元,2020年12月31日约为730万元[39] - 董事会建议2021年度末期股息为每10股4.5元,合共约3.574亿元[39] - 2017 - 2021年公司总资产分别为4,143,664千元、4,802,079千元、9,935,037千元、11,908,792千元、18,389,124千元[18] - 2017 - 2021年公司总负债分别为2,145,560千元、2,475,508千元、2,097,019千元、2,975,053千元、8,093,817千元[18] - 2017 - 2021年公司非控股权益分别为12,618千元、12,991千元、70,955千元、63,420千元、166,066千元[18] - 2017 - 2021年公司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分别为1,985,486千元、2,313,580千元、7,767,063千元、8,870,319千元、10,129,241千元[18] - 2017 - 2021年公司杠杆比率分别为51.8%、51.6%、21.1%、25.0%、44.0%[18] 小分子药物研发服务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小分子药物研发服务参与药物发现项目565个,药物工艺开发及生产服务涉及药物分子或中间体1013个[9] - 2021年小分子药物研发服务中,临床前项目754个,临床I - II期224个,临床III期30个,工艺验证及商业化阶段5个[9] - 2021年公司参与77个国内申报的IND或NDA项目,其中用于中美或多国同时申报的项目56个[9] - 公司参与565个药物发现项目,为国内医药及生物技术公司开展研究性新药或新药的临床试验申报77个,其中多国同时申报项目56个[31] 公司收购与建设情况 - 2020年底收购美国Absorption Systems,2021年二季度完成英国Allergan Biologics Limited收购,近期收购英国Cramlington小分子API商业化生产基地[11] - 2021年公司扩大英国Hoddesdon分部实验室面积,新建美国Boston分部实验室[12] - 宁波第一园区二期工程第一部分12万平方米实验室2021年第一季度开始陆续投入使用,第二部分42000平方米完成主体结构建设并开始内部安装,全部完成后可增加实验室服务科研人员近2000名[31] - 宁波第三园区一期工程14万多平方米实验室2021年开始建设,预计2024年上半年投入使用[31] - 天津工厂三期4万平方米和宁波第一园区二期工程投入使用,可增加CMC(小分子CDMO)服务的工艺开发及分析研发人员近1000名[32] - 绍兴工厂占地81000平方米的一期工程2021年推进建设,完成后增加化学反应釜容量600立方米,200立方米2022年初投入生产,400立方米预计2022年中期交付使用[32] - 宁波第二园区一期项目(近70000平方米)预计2023年上半年开始承接大分子GMP生产服务项目,完成后可提供多种工艺开发服务及200L到2000L规模的生产服务[34] - 公司预计2023年投入使用近70,000平方米的大分子药物开发和生产服务产能,可提供200L到2000L规模的中试至商业化阶段的原液及制剂生产服务[27] 公司人才与技术投入情况 - 2021年公司持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引进境内外优秀人才[12] - 2021年公司加大技术投入,培育多个实验室服务技术平台[12] 公司ESG评级情况 - 2021年公司MSCI ESG Rating从2020年的BB上升至BBB[13] 公司实验室服务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公司实验室服务实现营业收入4565.8百万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41.1%,毛利率43.4%,较去年同期提高0.8个百分点[30]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实验室服务业务员工数量为7136人,相比2020年12月31日增加1579人[30] - 实验室服务收入中生物科学服务占比达46.6%,较去年增长5.8个百分点[31] - 2021年公司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于11月通过ISO27001国际信息安全标准认证[30] CMC(小分子CDMO)服务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CMC(小分子CDMO)服务实现营业收入17.462亿元,同比增长42.9%,毛利率34.8%,较去年同期提高2.2个百分点[32] - CMC(小分子CDMO)服务中,来自北美、欧洲、中国及其他地区客户的收入分别占比54.6%、28.6%、14.1%及2.7%[32] - CMC(小分子CDMO)服务订单涉及药物分子或中间体1013个,其中临床前项目754个,临床I - II期224个,临床III期30个,工艺验证和商业化阶段5个[32]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CMC(小分子CDMO)服务员工数量为2621人,较2020年12月31日增加687人[33] 临床研究服务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报告期内,公司临床研究服务实现营业收入9.564亿元,同比增长52.0%,毛利率为10.3%,来自北美、欧洲(含英国)、中国及其他地区客户的收入分别占比28.9%、15.5%、52.4%及3.2%[33]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从事临床研究服务的员工有3357人,较2020年12月31日增加1149人[33] 大分子和细胞与基因治疗服务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报告期内,公司大分子和细胞与基因治疗服务实现营业收入1.51亿元,毛利率为 - 13.8%,来自北美、欧洲(含英国)、中国及其他地区客户的收入分别占比93.4%、4.6%、1.7%及0.3%[34]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从事大分子和细胞与基因治疗服务的员工共计341人,较2020年12月31日增加213人[34] 公司科研成果情况 - 2021年公司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文章29篇,获得27项国内外专利发明权[29] - 公司提交9篇发明专利申请,1篇研究论文被科研期刊录用[41] 公司技术平台情况 - 2021年化学反应筛选平台筛选超22万个反应条件,优化近5000个反应[41] - 基因编码化合物库技术平台目前包含超一百亿个有机小分子新药类似化合物[41] - 截止报告期末,体内影像技术平台建成270株luciferaseexpressed肿瘤细胞系,112个体内原位肿瘤及转移瘤模型,涵盖30个癌症类型[42] - 体内影像技术平台开发31个脑肿瘤原位模型和脑转移模型[42] - X射线放疗技术平台引进的高能量生物学X射线辐照仪功率可达225千伏[43] - 2021年公司应用3D肝微球模型对42种临床药物的慢性肝毒性进行评估[44] - 2021年流体化学团队共完成公斤级以上课题近一百个[44] - 生物酶比一般化学催化剂的效率高10⁷ - 10¹²倍[44] - 自2020年公司依靠生物催化酶技术组建生物催化部门以来,该部门已掌握近两千个生物催化酶[44] - 公司建立了酶催化剂筛选平台、酶定向进化平台[44] - 公司计划在2022年底将催化剂的生产发酵车间投入使用[44] 公司员工情况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员工总人数达到14,923人,其中研发、生产技术和临床服务人员13,455人,占公司总人数90.2%[28]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研发、生产技术和临床服务人员相比2020年12月31日增加3,628人[28] 公司动物存栏情况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NHP存栏数近10000只[31]
康龙化成(03759) - 2021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