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时代电气(03898) - 2022 - 中期财报
03898时代电气(03898)2022-09-29 16:58

公司基本信息 - 本报告期指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个月[9] - A股每股面值人民币1.00元,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代码688187 [7][13] - H股每股面值人民币1.00元,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代码3898 [7][13] - 公司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为株洲市石峰区时代路,邮编412001 [11] - 公司网址为www.tec.crrczic.cc,电子邮箱为ir@csrzic.com [11] - 公司披露A股半年度报告的报纸有《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证券日报》 [12] - 公司披露A股半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站为www.sse.com.cn,披露H股中期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站为www.hkexnews.hk [12] - 公司半年度报告备置地点为株洲市石峰区时代路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办公室 [12]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李东林 [11] - 公司中文简称为时代电气,英文名称缩写为Times Electric [11] - 公司所属行业为“C37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及“2.4轨道交通装备产业”[2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本报告期(1 - 6月)营业收入65.27亿元,上年同期52.98亿元,同比增长23.19%[16] - 本报告期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8.71亿元,上年同期6.95亿元,同比增长25.28%[16] - 本报告期归属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18亿元,上年同期4.92亿元,同比增长25.51%[16] - 本报告期末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329亿元,上年度末326亿元,同比增长0.85%[16]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459.62亿元,上年度末441.51亿元,同比增长4.10%[16] - 本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0.61元/股,上年同期0.59元/股,同比增长3.39%[17] - 本报告期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1.15%,上年同期为12.45%,减少1.30个百分点[17]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2.53亿元,其中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16.15亿元[19]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5.27亿元,同比增长23.19%[97] - 2022年上半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8.71亿元,同比增长25.28%[97] - 2022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0.61元,同比增长3.39%[9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额459.62亿元,同比增长4.10%[9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328.99亿元,同比增长0.85%[97] - 2022年上半年营业成本42.95亿元,同比增长30.12%[98] - 2022年上半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34.92亿元,同比变动 -578.36%[98]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5.27亿元,上年同期52.98亿元,同比增长23.19%[100] - 期末货币资金43.06亿元,占总资产9.37%,较上年期末下降47.61%[103] - 期末交易性金融资产92.95亿元,占总资产20.22%,较上年期末增长22.62%[103] - 期末应收账款81.70亿元,占总资产17.78%,较上年期末增长24.75%[103] - 期末存货60.66亿元,占总资产13.20%,较上年期末增长23.27%[103] - 期末应付职工薪酬2.77亿元,占总资产0.60%,较上年期末增长92.65%[103] - 期末其他应付款14.99亿元,占总资产3.26%,较上年期末增长99.14%[103] - 境外资产为14.66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为3.19%[106] - 截至报告期末,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余额为5.38亿元,其他权益工具投资账面余额为1.17亿元;2021年12月31日,分别为6.12亿元及1.12亿元[106] - 交易性金融资产(结构性存款)期初余额为75.80亿元,期末余额为92.95亿元,当期变动为17.15亿元,对当期利润影响金额为1.36亿元[109]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应收票据期初余额为11.73亿元,期末余额为8.07亿元,当期变动为 -3.66亿元[109]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应收账款期初余额为17.38亿元,期末余额为16.20亿元,当期变动为 -1.17亿元[109]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期初余额为1.12亿元,期末余额为1.17亿元,当期变动为0.05亿元[109]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合计期初余额为106.03亿元,期末余额为118.40亿元,当期变动为12.37亿元,对当期利润影响金额为1.36亿元[109]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新兴装备业务收入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8.00%[25] - 2022年上半年轨道交通装备业务收入46.00亿元,同比增长4.65%[97] - 2022年上半年新兴装备业务收入18.28亿元,同比增长135.34%[97] - 2022年上半年其他业务收入0.99亿元,同比降低21.19%[97] - 轨道交通装备产品实现营业收入46.00亿元,上年同期43.96亿元,同比增长4.65%[100] - 新兴装备产品实现营业收入18.28亿元,上年同期7.77亿元,同比增长135.34%[100] - 其他业务实现营业收入0.99亿元,上年同期1.25亿元,同比下降21.19%[100] - 功率半导体器件板块中,新能源车用器件交付较2021年同期大幅增长超5倍,市占率增至超10%[85] - 新能源乘用车电驱系统产业上半年交付量同比增长超130%,行业市场排名单月进入前五[85] - 传感器产业上半年新建14条生产线,新增超1000万只/年的生产能力[85] - 公司作为光伏逆变器领域唯一央企,入围多家电力企业合格供应商,海工装备获国内外多个新订单[85] 公司经营模式 - 公司采用“统一管理、专业归口、采购分离”采购模式,以销定产生产模式,直销销售模式[22][24] - 公司坚持“战略牵引”和“市场导向”双轮驱动研发模式,引入IPD理念进行产品全周期管理[24] 公司市场地位 - 2012 - 2021年公司城轨牵引变流系统国内市场占有率连续十年居首,截至2022年上半年继续稳居第一[26] - 子公司宝鸡中车时代是国铁集团三大养路机械定点生产企业之一,拥有约60项行政许可,可生产50余 种产品[28]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累计装机6.3万套,排名行业前六[28] - 2012年至2021年公司城轨领域国内市场占有率连续十年居首,2022年上半年持续领跑[76] 行业发展机遇 - 《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推动公司轨道交通装备向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发展[30] - “双碳”战略下重载货运机车、城际/市域铁路、城轨产业、轨道交通检修后市场有发展机遇[30] - “双碳”背景下国内新能源发电产业“风-光-储-氢”市场前景巨大[30] - “双碳”政策带动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光伏逆变器等产业快速发展[30] 公司核心技术 - 公司深耕轨道交通牵引变流系统领域,遵循“同心多元化”战略进行技术延伸[3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拥有3375项有效境内外注册专利保护核心技术[31] - 电气系统技术中的系统集成技术使公司形成国内轨道交通行业领先的系统研发能力,牵引变流系统批量应用于多领域[32] - 电气系统技术中的系统仿真技术实现牵引变流系统及关键部件多目标优化设计研究[32] - 变流及控制技术中的变流器总体技术形成满足多类型车辆应用需求的系列化变流器产品平台[32] - 变流及控制技术中的变流器拓扑技术可灵活配置最优拓扑结构,开发应用相应变流器产品[32] - 变流及控制技术中的电传动控制技术打造了以TEC4000为代表的高性能控制平台[33] - 变流及控制技术中的功率半导体器件应用技术形成稳定可靠的多电压等级IGBT器件应用技术平台[33] - 工业变流技术聚焦四大行业,攻克多项关键技术,打造工业和新能源变流技术及产品平台[33] - 工业变流技术提出批量产品全流程正向成本和质量管控模式并成功运用[33] - 公司搭建采用MVB/WTB技术的DTECS - 1网络控制平台、采用实时以太网技术的DTECS - 2模块化平台和DTECS - G通用机箱型平台及系列化高性能列车显示器平台,产品已大批量应用于各类车辆领域[35] - 公司设计统一的新型融合式列车控制系统架构,形成配套技术平台与解决方案能力[35] - 公司攻克基于多种无线通信网络的列车重联控制技术,实现多机协同控制,涵盖多种编组模式,批量运用于重载组合列车[35] - 公司构建轨道工程机械设备整车研发能力,打造专业化整车及系统产品平台,已批量应用于轨道工程机械领域[35] - 公司围绕专业技术方向对轨道工程机械车辆关键系统部件优化设计,完成多项技术研究,提升整车模块化设计水平[36] - 公司攻克多种动力传输技术,相关系统产品已批量应用于轨道工程机械产品[36] - 公司攻克多项轨道工程机械作业及控制技术,构建分布式数字化大型养路机械网络控制平台[36] - 公司构建高压平面栅IGBT芯片技术体系和低压沟槽栅IGBT技术体系,拥有8英吋专业IGBT芯片制造平台与工艺技术[36] - 公司全系列芯片产品广泛应用于轨道交通、电网、新能源等领域,全面掌握高低压IGBT及配套FRD芯片设计[36] - 公司构建了4英吋及6英吋兼容的专业碳化硅芯片制造平台,全电压等级MOSFET及SBD芯片产品可应用于多领域[38] - 公司开发了750V - 6500V IGBT器件和750V - 3300V的SiC器件,产品批量应用于多个领域[38] - 公司攻克干线铁路列车自动运行等多项技术,成功应用于多个干线铁路项目[39] - 公司完成自主城轨信号ATP/ATO技术攻关,掌握全套自主城轨信号系统技术,应用于长沙、佛山等地铁项目[39] - 公司建立面向高速磁浮信号系统领域的技术开发平台[39] - 公司完成大数据平台建设,开展数据集成等方面技术研究[39] - 公司在城轨和铁路领域交付30套以上大数据平台产品[39] - 公司攻克基于在线参数辨识与大数据分析的多项故障诊断关键技术[39] - 公司业内首创基于变流器已有控制信号的故障诊断方法,应用于列车关键系统及部件[39] - 公司构建覆盖全电压系列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可靠性评估技术体系[38] - 公司攻克自动驾驶多项关键技术,构建自动驾驶技术体系[40] - 智能感知技术平台已在多家铁路公司装车应用,累计安全运行超100万公里[40] - 公司攻克数据与应用安全多项技术,构建纵深防御安全体系,提升运维产品安全性[40] - 公司攻克牵引供电变流技术多项关键技术,构建牵引供电系统电力电子化技术体系[41] - 公司攻克牵引供电控制技术多项关键技术,实现多项功能需求[41] - 公司攻克牵引与控制试验技术多项技术,形成牵引与控制试验平台[41] - 公司建立电磁兼容试验验证体系,建成整车现场电磁兼容试验平台[41] - 公司核心技术覆盖轨道交通电气装备、功率半导体等多个产业[43] 公司荣誉与资质 - 公司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4次(2010、2014、2018年)、国家技术发明奖2次(2015、2019年),均为二等奖[44] - 宁波中车时代传感技术有限公司、株洲变流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2021年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湖南中车时代通信信号有限公司2021年其列车运行记录装置 (LKJ) 被认定为单项冠军产品[46] - 公司拥有6个国家级技术创新平台、7个省级技术创新平台,2个博士后工作站[77] - 公司在境内外累计获专利授权3375件,其中发明专利1904件;主持和参与制定并发布国际标准41项、国内标准107项[77] - 公司一次交付产品的合格率始终保持在99.5%以上,2013年获工信部工业企业质量标杆企业,2016年获第二届中国质量奖[79] 公司研发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完成多项研发成果,如国铁3000HP重混机车电气牵引系统部件装车及调试等[47] -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授权专利161件,目前授权且有效专利数量3375件,其中发明专利占比超50%[47] - 公司在研国家级、省部级政府机关及行业主管单位支持的研究项目30项[47] - 公司主持或参与28项国家级及行业级标准编制[47] -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知识产权申请数192个,获得数231个,累计申请数6440个,获得数3730个[49] - 公司本期费用化研发投入696,057,533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60%;资本化研发投入31,473,561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8.37%;研发投入合计727,531,094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29%[50] - 公司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1.15%,较上年减少1.30个百分点;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为4.33%,较上年增长1.50个百分点[50] - 综合检修列车研制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2820万元,本期投入164万元,累计投入2523万元[54] - 二代地铁打磨车研制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1141万元,本期投入19万元,累计投入1079万元[54] - 下一代时速400公里动车组关键技术研究及产品研制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1432万元,本期投入198万元,累计投入1024万元[56] - 国铁3000HP重混机车电气牵引系统研制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825万元,本期投入56万元,累计投入667万元[56] - 复兴号高原双源制动力集中动车组电气系统研制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1452万元,本期投入102万元,累计投入1280万元[56] - 风电全功率变流器平台开发预计总投资规模361,本期投入32,累计投入267,拟设计一台4MW低压器样机[58] - 铁路牵引供电能量调度系统平台研制预计总投资规模1220,本期投入259,累计投入1121,拟完成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