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城中国(03900) - 2022 - 中期财报
03900绿城中国(03900)2022-09-26 18:34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1995年1月在杭州成立,2006年7月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先后引入九龙仓、中交集團作为重要股东[5] - 公司股票代码为香港联交所03900[13] - 公司杭州总部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杭大路1号黄龙世纪广场A座10楼[13] - 绿城中国控股有限公司于2005年8月31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2006年7月13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122] - 公司是投资控股公司,附属公司主要业务为在中国发展供销售住宅物业[122] 公司股权结构 - 公司最大单一股东中交集團持有已发行股本总额约28.22%的权益[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张亚东持有公司股份及相关股份13,502,387股,占已发行股本0.537%[5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郭佳峰持有公司股份及相关股份4,153,140股,占已发行股本0.165%[5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耿忠强持有公司股份及相关股份2,500,400股,占已发行股本0.100%[5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李骏持有公司股份及相关股份6,538,353股,占已发行股本0.260%[5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中交集團被視為於708,947,293股股份中擁有權益,佔本公司已發行股本28.216%[64][66][6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CCCG Holding (HK) Limited持有602,952,793股股份,為實益擁有人,佔本公司已發行股本23.997%[6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HSBC Trustee、會德豐及九龍倉透過九龍倉被視為於558,421,293股股份中擁有權益,佔本公司已發行股本22.225%[64][66][6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宋衛平先生於相關股份的權益合計佔本公司已發行股本8.965%[6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夏一波女士擁有225,240,924股股份權益,佔本公司已發行股本8.965%[6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黃偉先生、李萍女士、浙江新湖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新湖中寶股份有限公司、香港新湖投資有限公司於137,743,000股股份中擁有權益,佔本公司已發行股本5.482%[65] - 宋卫平被视为拥有Delta所持116,530,924股股份、香港丹桂基金会所持100,000,000股股份权益,且为560,000股股份实益拥有人[69] - 夏一波被视为拥有225,240,924股股份权益,包括Delta所持股份、香港丹桂基金会所持股份、宋卫平持有的8,150,000份购股权及560,000股股份[6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香港新湖投资持有公司137,743,000股股份,黄伟、浙江新湖集团、新湖中宝被视为拥有相关权益,李萍因配偶关系也被视为拥有权益[69] 公司业务板块 - 公司形成重资产、轻资产和「綠城+」三大板块,重资产聚焦房产开发,轻资产强化代建业务,「綠城+」提供支撑[6] - 代建业务2010年9月启动,2020年7月分拆綠城管理控股有限公司并于联交所主板上市[8] 公司业绩表现 - 2022年上半年合同销售额约人民币1128亿元,新增货值约人民币731亿元,均位列行业第五[8]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取得收入647.31亿元,较2021年同期增加285.96亿元,增幅79.1%[19]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净利润48.60亿元,较2021年同期上升24.3%[19] - 2022年上半年本公司股东应占利润18.01亿元,较2021年同期下降25.5%[19] - 扣除相关影响后,公司股东应占核心净利润为37.26亿元,较2021年同期增加10.01亿元,上升36.7%[20] - 2022年上半年,绿城集团销售排名升至全国第五,总合同销售面积约539万平方米,总合同销售金额1128亿元[20] - 绿城集团自投项目合同销售面积339万平方米,合同销售金额849亿元,权益金额约453亿元,销售均价约每平方米25050元[20] - 代建项目合同销售面积约200万平方米,合同销售金额约279亿元[20] - 自投项目一二线城市销售额占集团总销售额85%,杭州、宁波和北京单城销售额超90亿元[20] - 杭州及西安首开去化率分别达92%及76%,整体销售回款率达110%[20] - 上半年在8座城市新增项目20个,总建筑面积约313万平方米,承担成本约304亿元,平均楼面价约每平方米12881元[21] - 预计新增货值达731亿元,其中归属集团权益货值约554亿元[21] - 一二线城市新增货值占比达90%,长三角和京津冀地区新增货值占比分别为73%和24%[21] - 2022年6月30日,集团在新拓项目平均权益比例升至76%[21] - 2022年上半年新增16个土地储备项目,绿城方承担金额合计304.3亿元,总建筑面积312.6152万平方米[22][2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有251个土地储备项目,总建筑面积约5649万平方米,权益总建筑面积约3157万平方米[23][25] - 总可售面积约3762万平方米,权益可售面积约2097万平方米,平均楼面地价约每平方米7376元[23][25] - 一二线城市土地储备货值占比达76%,长三角区域达54%,十大战略核心城市货值占比达51%[23][25] - 2022年上半年开展10场工地观摩会,缩短方案评审周期至40余日,优化工程管理体系[27][29] - 集采成果应用率达100%,战略合作比率达90.2%,动态建造成本较目标成本下降1.26%[27][30] - 人均在建面积较2021年提升5%至12100平方米,拿地到“首开-现金流回正-交付”周期分别为6、15、31个月[28][31] - 2022年上半年实现100%按时交付,累计交付39个项目、2.8万户、566万平方米,平均提前36天[28][31] - 创新成果“如意盒子”架空层体系、“春知学堂”植物专类花园等全面亮相[27][29] - 市场客研形成5个阶段、9个节点、11个客研触点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32] - 客诉完成率及客诉满意度分别达96.3%及99.6%,连续10年获“中国房地产顾客满意度领先品牌”,连续12年在“中国城市居民居住满意度”调查中领先[32] - 连续18年荣膺“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综合实力TOP10”,在“福布斯2022全球企业2000强”榜单排名提升202名,在“2022中国房地产品牌影响力百强企业”榜单位列第六[32] - 7月发布“绿城文化行为准则”,升级绿城文化体系[33] - 绿城管理连续6年市占率超22%,获“2022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代建运营优秀企业”,连续6年蝉联“中国房地产代建运营引领企业”[33] - 绿城管理半年度归母净利润3.61亿元,同比增长33.4%[33]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围绕房地产多元发展特色业务,建筑科技板块获各类荣誉资质84项[34] - 2022年上半年总借贷加权平均利息成本降至4.5%,较去年同期下降10个基点[34] - 2022年6月30日一年内到期债务比重较2021年末下降5.6个百分点,占总债务的19.5%[34] - 2022年上半年境内债券公开发行本金总额为175.78亿元,较2021年同期增长41.1%,平均利息成本为3.33%,较2021年同期下降40个基点[34] - 2022年1月公司成功发行3年期、本金4亿美元的增信绿色债券,票息2.3%;2月增发票息4.7%、本金1.5亿美元的优先票据[35] - 2022年6 - 8月公司提前偿还4亿美元银团贷款,主动降低短债占比[35] - 目前穆迪对公司评级为Ba3,展望“稳定”;标普评级为BB - ,展望“稳定”[35] - 2022年下半年可售总货值达3819亿元,自投项目可售货值约3016亿元,可售面积约1162万平方米,一二线城市货值占比78%[37] - 预计2022年全年竣工项目/分期总建面约1412万平方米,同比提升51%[3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累计已售未结转金额约为3131亿元(权益:1674亿元)[37] - 2022年本期收入为647.31亿元,较2021年同期增长79.1%,物业销售收入占比93.0%[37] - 本期物业销售收入601.83亿元,较2021年同期增加89.6%,物业收入结转面积为2793334平方米,较2021年同期增长84.5%[37] - 结转收入的物业销售均价为每平方米21545元[37] - 2022年上半年义乌万家风华销售面积352303平方米,销售收入71.32亿元,销售比重11.9%,销售均价20244元/平方米[39] - 2022年上半年杭州晓风印月销售面积131019平方米,销售收入60.45亿元,销售比重10.0%,销售均价46138元/平方米[39] - 2022年上半年杭州桂冠东方销售面积104714平方米,销售收入44.93亿元,销售比重7.5%,销售均价42907元/平方米[39] - 2022年上半年西安全运村(三期)销售面积274391平方米,销售收入33.10亿元,销售比重5.5%,销售均价12063元/平方米[39] - 浙江、江苏、陕西地区物业销售收入分别为289.69亿元、115.41亿元、63.70亿元,占比分别为48.1%、19.2%、10.6%[40] - 高层等住宅、别墅、写字楼销售收入分别为564.31亿元、35.36亿元、2.16亿元,占比分别为93.8%、5.9%、0.3%[40] - 项目管理服务、设计及装修收入较2021年同期分别上升15.5%、27.6%,酒店运营、投资性物业租金收入较2021年同期分别下降27.5%、2.2%[40] - 公司实现毛利112.33亿元,较2021年同期增加41.6%,毛利率为17.4%,较2021年同期下降4.6个百分点[42] - 物业销售毛利率为16.5%,较2021年同期下降5个百分点[42] - 公司取得其他收入17.85亿元,较2021年同期增加24.3%[42] - 公司发生行政开支19.45亿元,较2021年同期上升18.4%[42] - 人力资源成本为9.66亿元,较2021年同期增加18.7%,日常运营费用为7.21亿元,较2021年同期上升12.3%[42] - 销售费用为11.70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9.20亿元上升27.2%,其中营销活动费用为5.52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3.43亿元上升60.9%[43] - 利息支出为13.78亿元,2021年同期为13.27亿元;总利息开支为38.39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39.78亿元减少1.39亿元;加权平均利息成本为4.5%,较2021同期的4.6%下降10个基点[43] - 分占合营企业及联营公司业绩合共盈利7.39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4.17亿元增加3.22亿元[43] - 税项包括10.21亿元的土地增值税和18.40亿元的企业所得税,2021年同期分别为7.65亿元和12.47亿元;本期土增税占毛利比例为9.1%,较2021年同期的9.6%有所下降;企业所得税实际税负为25.5%,较2021年同期的27.5%有所下降[44] - 计提非金融资产减值亏损3.55亿元,计提应收账款减值亏损0.67亿元[44] - 2022年6月30日,合同负债余额为1385.77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488.88亿元减少103.11亿元,下降6.9%[44] - 2022年6月30日,合同负债对应的待转销项税为134.12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35.96亿元减少1.84亿元[44] - 2022年6月30日,合营企业及联营公司合同负债余额为1406.63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315.63亿元增加91.00亿元[4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银行存款及现金632.21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714.96亿元;总借贷1398.49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1274.59亿元;净负债766.28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559.63亿元;净资产负债率71.5%,2021年12月31日为52.0%[45][46] - 一年内到期借贷余额272.40亿元,占总借贷的19.5%,2021年12月31日为25.1%;银行存款及现金期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