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光丽科技(06036) - 2022 - 中期财报
06036光丽科技(06036)2022-09-22 12:16

公司概况 - 公司是香港半导体和电子元件分销商,从事数码存储产品和通用电子元件供应及技术支援[8][11] - 公司数码存储产品包括DRAM、FLASH、MCP等,应用于多媒体和移动设备及企业级存储和服务器系统[10] - 集团主要从事销售电子元件以及销售及整合储存系统[112] - 公司于2012年7月4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2018年3月16日在联交所主板作第一上市[112] 行业环境 - 国内疫情和国际地缘冲突使芯片行业供需两端受影响,消费电子需求弱,高性能计算和汽车电子芯片需求上升[9][11] - 半导体产业从全面缺芯转为结构性缺货,供需关系渐趋平衡[9][11] - 受疫情和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影响,消费类电子芯片需求下降,但长期来看,随着疫情稳定和消费刺激政策出台,需求有望回升[51] - 美国加息导致经济放缓、半导体行业成本上升,影响行业利润,公司将积极应对挑战[51] - IT创新推动半导体行业进入新一轮发展周期,下游需求增长为半导体设备制造产业带来扩张和升级机遇[53][57] - 经过近两年供应短缺,半导体产业库存上升,产业链全面短缺转为结构性短缺,除部分芯片外,细分市场供需走向平衡[54][57] - 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政策支持国产芯片产业发展,国产化替代率持续提高,但国外龙头企业仍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国产化发展潜力大[55][57] - 国内半导体行业发展势头向好,新能源产业步入加速发展阶段[60] 财务业绩 - 回顾期内公司收益约16.349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4.8%[10] - 公司拥有人应占纯利约650万港元,较2021年上半年的2660万港元减少75.5%[10] - 公司回顾期内总收益约16349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4.8%,主要因新老客户销售增长及平均售价上涨[16][19] - 数码存储产品和通用元件两大产品分部对总收益的贡献分别为79.5%和20.5%[15][19] - 数码存储产品收益增加14.4%至约129950万港元,毛利减少54.7%至约4940万港元,毛利率降至3.8%[13] - 通用元件收益按年增加16.3%至约33530万港元,毛利减少19.4%至约2570万港元,毛利率为7.7%[13] - 公司回顾期内毛利约752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46.7%,毛利率为4.6%[17][20] - 回顾期内确认贸易应收账款减值亏损拨回约44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减值亏损1850万港元[18] - 回顾期内销售及分销开支约为170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3170万港元下降[18] - 公司行政开支下降约320万港元至约4020万港元,因实施成本控制措施[23] - 回顾期内融资成本约为790万港元,因增加贷款使用及市场利率上调而上升[23] - 回顾期纯利约为860万港元,公司拥有人应占纯利约为65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3] - 2022年上半年收益为16.34873亿港元,2021年上半年为14.23913亿港元[99] - 2022年上半年毛利为7517.1万港元,2021年上半年为1.41069亿港元[99] - 2022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1293.1万港元,2021年上半年为4602万港元[99] - 2022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857.7万港元,2021年上半年为3622.6万港元[99] - 2022年上半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盈利为0.64港仙,2021年上半年为2.66港仙[9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1.7311亿港元,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为1.452亿港元[10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10.40878亿港元,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为9.48917亿港元[10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8.06103亿港元,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为7.49532亿港元[10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3.86082亿港元,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为3.40346亿港元[10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3.38712亿港元,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为3.04828亿港元[102]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总权益为358,049千港元,非控股权益为37,743千港元[104] - 截至2022年1月1日,公司总权益为340,346千港元,非控股权益为35,518千港元[106]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期内溢利为8,577千港元[106]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期内其他全面开支为3,455千港元[106]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期内全面(开支)╱收益总额为5,122千港元[10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总权益为386,082千港元,非控股权益为37,370千港元[106] - 2022年上半年确认可换股债券的权益组成部分为5,556千港元[106] - 2022年上半年发行永久次级可换股证券为10,000千港元[106] - 2022年上半年为限制性股份奖励计划购入股份为1,199千港元[106] - 2022年上半年重估租赁土地及楼宇之折旧变现重估储备为741千港元[106] - 2022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72,358千港元,2021年上半年为73,229千港元[111] - 2022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7,568千港元,2021年上半年为-34,769千港元[111] - 2022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57,507千港元,2021年上半年为6,122千港元[111] - 2022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22,419千港元,期初为143,743千港元,期末为119,219千港元[111] - 2022年上半年可呈報分部收益總額為1634873千港元,2021年上半年為1423913千港元,同比增長14.81%[129] - 2022年上半年可呈報分部溢利總額為75171千港元,2021年上半年為141069千港元,同比下降46.71%[129] - 2022年上半年期內溢利為8577千港元,2021年上半年為36226千港元,同比下降76.32%[129] - 2022年上半年數碼存儲產品收益為1299543千港元,通用元件收益為335330千港元;2021年上半年分別為1135513千港元和288400千港元[129] - 2022年上半年來自香港、中國及其他地區的外部客戶收益分別為250545千港元、1326833千港元和57495千港元;2021年上半年分別為414654千港元、957302千港元和51957千港元[134] - 2022年6月30日香港和中國的非流動資產分別為135151千港元和29833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分別為105413千港元和28698千港元[134] - 2022年上半年客戶A的收益為428959千港元,2021年上半年為252586千港元;客戶B 2022年上半年收益為174480千港元[136] - 2022年上半年银行利息收入、租金收入、政府补贴分别为32千港元、698千港元、296千港元,2021年上半年分别为236千港元、720千港元、0千港元[139] - 2022年上半年融资成本为7,857千港元,2021年上半年为4,453千港元[143] - 2022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扣除各项开支,如确认存货成本1,559,046千港元等,2021年上半年也有对应开支[144] - 2022年上半年员工成本约1,147,000港元计入研发开支,2021年上半年为988,000港元[146] - 2022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为4,354千港元,2021年上半年为9,794千港元[148] - 2022年上半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为6,509千港元,2021年上半年为26,553千港元[153] - 2022年上半年计算每股基本盈利所用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1,010,615,414股,2021年上半年为1,000,000,000股[153] - 2022年上半年计算每股基本盈利所用盈利为6,459千港元,2021年上半年为26,553千港元[153] - 2022年上半年计算每股基本盈利所用盈利为645.9万港元,2021年上半年为2655.3万港元[156] - 2022年上半年计算每股摊薄盈利所用盈利为650.9万港元,2021年上半年为2655.3万港元[156] - 2022年上半年每股摊薄盈利为0.63港仙,2021年上半年不适用[156] 资金状况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现金资源约为1.192亿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437亿港元有所减少[2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未偿还银行借贷总额约为5.789亿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5.385亿港元有所增加[26] - 公司资本负债比率由2021年12月31日的158.6%降至2022年6月30日的155.1%[26] - 2022年5月26日配售新股份使公司总权益增加[26]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中偿还银行贷款3904.5万港元已使用完毕[37] - 新设产品及开发部门所得款项281万港元已使用完毕[38] - 加强销售、营销及技术支援团队所得款项1075万港元已使用完毕[39] - 建立中国新办事处所得款项502.7万港元已使用完毕[43] - 2018年3月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169亿港元,配售事项所得款项净额约为2556.6万港元,公司将继续就既定用途动用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48][49] 重大事项 - 公司收购物业代价3000万港元,通过发行1000万港元永久次级可换股证券及2000万港元可换股债券支付[29][30][31] - 永久次级可换股证券分派率为每年0.5%,可转换为2857万股换股股份,占2022年6月30日已发行股份的2.66%[31] - 可换股债券期限为5年,利率为每年0.5%,可转换为5714万股换股股份,占2022年6月30日已发行股份的5.31%[31] - 可换股债券及永久次级可换股证券换股股份总数占经换股股份扩大后2022年6月30日已发行股份的7.38%[31] - 2022年2月23日,公司完成涉及发行永久次级可换股证券及可换股债券的目标物业收购事项[51] - 2022年7月,集团与保险公司订立寿险保单,为主要管理层人员投保,总投保额为800万美元(约6240万港元),需支付整付保费约169.4万美元(约1321.1万港元)[51] 风险管理 - 公司目前无利率对冲政策,但管理层会持续监控利率风险[26] - 公司信贷风险主要通过信贷政策及向外部金融机构保理对冲[2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2021年12月31日亦无[3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集团银行融资以约3.241亿港元贸易应收账款等作抵押,2021年12月31日约为3.218亿港元[32] 股息政策 - 董事会决定不就回顾期宣派中期股息,2021年上半年亦无[32] - 董事会决定不宣派2022年上半年任何股息,2021年上半年亦无[164][169] 股权结构 - 李先生持有公司835,710,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的77.73%[65] - 卢女士持有公司835,710,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的77.73%[65] - 张先生持有公司40,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的0.004%[65] - 佳泽持有公司750,000,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的69.76%[78] - 奋胜持有公司85,710,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的7.97%[7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未归属限制性股份为764万股,占已发行股本0.71%,托管人持有1179万股,占已发行股份1.1%[34] - 2022年5月26日,公司配售6556万股,占扩大后已发行股本约6.1%,筹集所得款项净额约2556.6万港元,已用作一般营运资金[34] 股份交易 - 回顾期内公司购买4150000股本公司股份,无赎回、出售股份情况[82] 公司治理 - 2022年6月29日公司修订组织章程细则,已获股东批准并在联交所及公司网站刊出[84][86]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