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光丽科技(06036) - 2023 - 中期财报
06036光丽科技(06036)2023-09-27 12:06

企业所得税政策 - 符合条件的中国小微企业,2023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全年首300万元应税收入实际企业所得税率为5%,2022年上半年超100万元部分适用此税率,2022年上半年首100万元应税收入实际企业所得税率为2.5%[1] 每股盈利计算 - 2022年上半年,计算每股基本盈利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1,010,615,414,限制性股份奖励计划项下未归属股份为3,489,000,永久次级可换股证券为20,204,199,计算每股摊薄盈利所用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1,034,308,613[5] 资产减值与汇兑调整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期/年初金额为63,449千港元,确认减值亏损3,659千港元,汇兑调整 -119千港元,期/年末金额为66,989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期/年初金额为71,247千港元,确认减值亏损663千港元,先前确认拨备拨回8,257千港元,汇兑调整 -204千港元,期/年末金额为63,449千港元[15] 应收款项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其他应收款项4,212千港元、应收贷款3,534千港元、向客户无抵押垫款2,699千港元、采购按金38,750千港元、水电及其他按金1,478千港元、可收回增值税900千港元、预付开支2,887千港元,总计54,460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其他应收款项5,628千港元、应收利息574千港元、应收贷款3,900千港元、采购按金36,158千港元、水电及其他按金1,697千港元、预付开支1,725千港元,总计49,682千港元[16]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99,495千港元、受限制结余10,131千港元,银行结余、受限制结余及现金总额109,626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89,516千港元、受限制结余10,046千港元,银行结余、受限制结余及现金总额99,562千港元[21] 应收账款账龄分析 - 截至2023年6月30日,0 - 30天金额为58,061千港元,31 - 60天为21,369千港元,61 - 90天为5,306千港元,90天以上为11,819千港元,总计96,555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0 - 30天金额为71,745千港元,31 - 60天为14,045千港元,61 - 90天为9,303千港元,90天以上为36,719千港元,总计131,812千港元[22] 应付款项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6,653千港元、应付佣金1,334千港元、应付增值税2,146千港元、已收客户按金5,158千港元、已收租赁按金236千港元,总计15,527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9,446千港元、应付佣金6,795千港元、应付增值税1,538千港元、已收客户按金4,774千港元、已收租赁按金236千港元,总计22,789千港元[23] 可换股债券发行 - 2022年2月23日,公司向Nicegoal发行本金为2000万港元的可换股债券,票面利率为每年0.5%,债券将于2027年2月23日到期,持有人可在到期日前第七天或之前随时按每股0.35港元的转换价格将债券转换为57,140,000股股份,到期日前公司有权提前部分或全部赎回[26] 负债组成部分变动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负债组成部分金额为15,639千港元,较2023年1月1日的15,227千港元有所增加[28] 贸易应收账款转让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将总计2.27593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1.38532亿港元)的贸易应收账款转让给银行,以获取一般银行融资[30] 受限银行存款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受限银行存款约为1013.1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1004.6万港元)[32] 托管人持股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托管人持有公司1709万股股份(2022年12月31日:1471万股)[41] 贸易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账面值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账面值为4.96381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4.99292亿港元)[43] 股息宣派情况 - 董事会决定不宣派2023年上半年股息(2022年上半年:无)[55] 资产抵押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价值7759.6万港元的租赁土地及楼宇已抵押(2022年12月31日:7915.6万港元)[5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及2022年12月31日,集团投资物业已抵押以获取一般银行融资,公平值均为5120万港元[52][53] 物业、厂房及设备收购 - 2023年上半年,集团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约12.9万港元(2022年上半年:3271.5万港元)[56] 贸易应收账款减值亏损 - 贸易应收账款减值亏损采用拨备账记录,呆账拨备有相应变动[47]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是香港半导体及其他电子元件分销商,供应数字存储产品和通用电子元件并提供技术支持[69] 半导体行业市场情况 - 回顾期内消费电子市场需求低迷,主要电子元件价格持续下降[74][76] - 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催生芯片新应用需求,AI芯片等板块成半导体行业新增长动力[74][76] - 2022年工业和汽车市场半导体需求量在总需求中占比达28%,价值分别为831亿美元和793亿美元,年增长率分别为24.2%和13.4%[74][76] - 美日荷限制芯片对华出口,将加速半导体国产化率提升,国内市场对国产电子元件需求持续增长[75][76] 公司经营业绩 - 回顾期内公司收益约9296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43.1%[79][85][86] - 数码存储产品和通用元件对总收益的贡献分别为68.2%和31.8%[79] - 回顾期内公司毛利约506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32.6%,毛利率为5.4%[79] - 回顾期内确认贸易应收账款减值亏损约37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减值亏损拨回440万港元[79] - 2022年12月31日,逾期一年以上的贸易应收账款约为6050万港元,其中约20万港元已在2023年上半年清偿[79] - 2023年6月30日,逾期超过一年的贸易应收账款为6080万港元,已计提减值拨备6000万港元[79] - 回顾期内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1770万港元,2022年上半年为纯利约650万港元[85][86] - 数码存储产品收益减少51.2%至约63420万港元,毛利减少46.1%至约2660万港元,毛利率升至4.2%[87] - 通用元件收益下降11.9%至约29540万港元,毛利减少6.7%至约2400万港元,毛利率为8.1%[87] - 销售及分销开支约为1890万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增加,主要因佣金增加[91] - 行政开支下降约660万港元至约3360万港元,主要因实施成本控制措施[91] - 融资成本约为1440万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上升,因增加贷款使用及市场利率上调[91] - 回顾期净亏损约为1790万港元,去年同期净利润约为860万港元[94]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1770万港元,去年同期应占净利润约为650万港元[102]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全面开支总额扣除税项为2084.7万港元,2022年上半年为收益512.2万港元[176][184]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收益为9.29606亿港元,销售成本为8.78965亿港元;2022年上半年收益为16.34873亿港元,销售成本为15.59702亿港元[184]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毛利为506.41万港元,2022年上半年为751.71万港元[184] - 2023年上半年公司除税前亏损为1775.1万港元,2022年上半年溢利为1293.1万港元[184]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期内亏损为1792.5万港元,2022年上半年溢利为857.7万港元[184]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基本每股亏损为1.67港仙,2022年上半年每股盈利为0.64港仙[176] 证券发行与转换 - 公司于2022年2月23日向Nicegoal发行1000万港元PSCS,年利率0.5%,可转换为2857万股[95] - 公司于2022年2月23日向Nicegoal发行2000万港元CB,年利率0.5%,可转换为5714万股[96] - CB和PSCS的转换股份合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7.97%[97] - 可换股债券及永久次级可换股证券所涉及之换股股份总数占公司于2023年6月30日及报告日期已发行股份的7.97%或经换股股份扩大后股份的7.38%[110] - 2022年2月23日,公司向奋胜发行1000万港元永久次级可换股证券,可转换为2857万股换股股份,占2023年6月30日及报告日期已发行股份的2.66%或经换股股份扩大后股份的2.59%[120] - 2022年2月23日公司向奋胜发行本金2000万港元可换股债券,期限5年,利率0.5%,可转换为5714万股换股股份,占2023年6月30日已发行股份的5.31%或扩大后股份的5.05%[121] 公司财务资源与负债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现金资源约为1.096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9960万港元有所增加,其中受限结余约为1010万港元[10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未偿还银行借贷总额为约5.624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4.837亿港元增加,资本负债比率从148.4%增至182.4%[106] 公司员工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在香港及中国雇用139名员工,较2022年12月31日的144名有所减少[112] 购股计划情况 - 购股计划自2018年2月15日采纳,截至2023年6月30日未授出任何购股[112] 受限股份授予情况 - 2021年7月23日,董事会决议向九名参与者授予955万股受限股份,占2023年6月30日及报告日期已发行股份的0.89%[114] 受限股份购买情况 - 回顾期内,托管人于2023年4月17日及18日按受限股份奖励计划在市场合共购买238万股股份[115] 或然负债情况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并无任何重大或然负债[122] 限制性股份奖励计划情况 - 截至2023年1月1日和6月30日,可根据计划授权限额授出的购股期权及奖励数目均为9045万股[127] - 2022年3月10日,根据限制性股份奖励计划归属予雇员的限制性股份的股价为每股0.315港元[127] - 于紧接授出日期前连续五个交易日在联交所所报的股份平均收市价约为每股0.312港元[127] - 限制性股份将分三批归属,20%已在2022年3月10日归属,40%原计划2023年3月10日归属但仍在进行中,40%将于2024年3月10日归属[12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限制性股份奖励计划中未归属股份总计764万股[125] 所得款项情况 - 2018年3月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1.169亿港元,2022年5月26日配售所得款项净额约2556.6万港元[122] 新能源市场需求 - 2022 - 2025年中国年均新增光伏装机量将达83 - 99GW,带动IGBT需求增长[133][135] - 到2025年,年度新增并网型储能逆变器规模预计将增至10.6GW,扩大第三代半导体市场[133][135] - 2023年1 - 6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约53.4万辆,同比增长1.6倍[141] - 约130个国家和地区提出碳中和目标,储能和动力电池市场需求增长[151][152] 公司发展策略 - 公司采取多元化策略扩大市场布局以实现持续发展[85][86] - 集团实施多元化发展策略,扩大产品代理布局,增加新产品业务比重[143][152] - 2022年集团成立新能源产品设计公司,设计自有品牌逆变器及储能产品[151][152] - 集团设立新材料交易平台公司,加快导入新材料产品[151][152] 中国市场情况 - 中国集成电路市场规模持续增长,连续三年成全球最大销售市场[141] - 中国电子元器件国产替代需求大,存在巨大商机[144] 股东持股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