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于2008年2月14日在中国注册成立,2012年12月26日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A股于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603127),H股于香港联交所上市(股份代號:6127)[7] - 2018年2月27日采纳及批准2018年购股权及受限制股份奖励计划[6] - 2019年8月15日采纳及批准2019年购股权及受限制股份奖励计划[6] - 2020年7月15日采纳及批准2020年购股权计划[6] - 2019年12月10日收购Biomere并使其成为全资附属公司[6] - 2021年2月16日发布招股章程[8] - 2021年2月26日H股于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8] - 2021年2月26日公司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27] - 2021年实施A股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及A股员工持股计划[8] - 股东周年大会将于2022年6月24日举行[6] - 报告期间为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8]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公司收益为1,516,680千元人民币,2020年为1,075,905千元人民币,2019年为639,379千元人民币,2018年为408,798千元人民币,2017年为301,279千元人民币[14] - 2021年公司毛利为735,678千元人民币,2020年为550,625千元人民币,2019年为328,786千元人民币,2018年为208,659千元人民币,2017年为165,665千元人民币[14] - 2021年公司年内溢利为556,417千元人民币,2020年为311,564千元人民币,2019年为187,677千元人民币,2018年为105,320千元人民币,2017年为79,917千元人民币[14] - 2021年公司毛利率为48.51%,2020年为51.18%,2019年为51.42%,2018年为51.04%,2017年为54.99%[14] - 2021年公司年内利润率为36.69%,2020年为28.96%,2019年为29.35%,2018年为25.76%,2017年为26.53%[14] - 2021年公司基本每股盈利为1.51元人民币,2020年为0.99元人民币,2019年为0.59元人民币,2018年为0.34元人民币,2017年为0.31元人民币[14] - 2021年公司总资产为8,537,077千元人民币,2018年为2,172,902千元人民币,2019年为1,570,141千元人民币,2018年为1,176,976千元人民币,2017年为974,126千元人民币[15] - 2021年公司负债总额为1,392,641千元人民币,2018年为951,093千元人民币,2019年为720,196千元人民币,2018年为509,556千元人民币,2017年为397,571千元人民币[15] - 2021年公司净资产为7,144,436千元人民币,2018年为1,221,809千元人民币,2019年为849,945千元人民币,2018年为667,420千元人民币,2017年为576,555千元人民币[15] - 2021年公司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权益为7,136,214千元人民币,2018年为1,222,544千元人民币,2019年为849,200千元人民币,2018年为667,219千元人民币,2017年为576,203千元人民币[15] - 2021年营收同比增长约41%,权益股东应占年内溢利同比增长约78%[16] - 2021年公司收益达15.167亿元,较2020年的10.759亿元增长41.0%[29][30] - 2021年服务成本为7.81亿元,较2020年的5.253亿元增加48.7%[32] - 2021年毛利为7.357亿元,毛利率为48.5%;2020年毛利为5.506亿元,毛利率为51.2%[33] - 2021年其他收益及亏损净额为1.134亿元,较2020年的3170万元增加257.6%[34] - 2021年政府补助为4140万元,较2020年的2770万元增加49.3%[34] - 2021年利息收入为8370万元,较2020年的210万元增加3932.9%[35] - 2021年汇兑亏损净额为6030万元,较2020年的340万元大幅增加[35] - 2021年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的公平值变动为4990万元,较2020年的570万元增加769.4%[35] - 2021年销售及营销开支为1600万元,较2020年的1290万元增加23.8%;一般及行政开支为2.643亿元,较2020年的2.115亿元增加25.0%[36] - 2021年研发开支为4780万元,较2020年的5070万元减少5.7%[38] - 2021年财务成本为400万元,较2020年的350万元增加12.5%[38] - 2021年所得税开支为8560万元,较2020年的4690万元增加82.3%[38] - 2021年实际税率为13.3%,与2020年的13.1%相比保持相对稳定[38] - 2021年年内溢利为5.564亿元,较2020年的3.116亿元增加78.6%[38] - 2021年净利润率为36.7%,较2020年的29.0%增加[38] - 2021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1.541亿元,较2020年的3.087亿元增加1245.7%[43]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权益负债比率为0.1%,较2020年12月31日的2.0%减少1.9%[44]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非临床研究服务收益14.82615亿元,占总收益97.8%;临床试验及相关服务收益3051.4万元,占2.0%;销售实验模型收益355.1万元,占0.2%[31] - 2021年集团整体签署订单超28亿元人民币,境内公司承接订单超2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65%[24] - 2021年海外子公司Biomere承接订单约2.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75%[24] - 2021年昭衍国内公司承接海外订单约1.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超100%[26] 公司业务运营情况 - 2021年全年服务客户超750家,新签约客户数超230家[16] - 截止报告期末,公司整体在手订单金额约2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67%[16] - 截止2021年末公司整体在手订单金额约29亿元人民币[23]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2100余人的专业服务团队[17] - 2021年苏州昭衍启动约7500平米的饲养设施装修工程并完工投入使用,完成1800平米的实验室(P2)装修建设并获备案许可[18] - 苏州昭衍II期工程设计新增建筑面积约20000平米,2021年底完成基础框架封顶,预计2022年下半年投入使用[18] - 2021年昭衍(加州)新装修投入约6000平米的试验设施[18] - 2021年公司在药理药效平台新建并验证10多个疾病模型[19] - 2021年12月,公司和子公司苏州昭衍均通过日本PMDA的GLP检查[19] - 2021年公司在吸入药物评价领域成为国内吸入暴露装置通量最大的实验室[19] - 2021年公司临床检测实验室通过中外客户数十次质量体系与综合能力审计[20] - 2021年6月公司临床检测实验室顺利通过中国计量科学院组织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能力验证[20] - 2021年11月公司荣获“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资质认定证书[20] - 2021年底公司通过14项北京市临检中心的室间质评项目[20] - 2021年子公司苏州启辰获得首批体细胞克隆巴马猪以及体细胞克隆小鼠[22] 公司未来发展规划 - 计划在广州建立创新药药物安全评价中心及中央实验室,在重庆建立相关实验室和设施,预计2023年一期投入运营[47] - 2021年开工建设约20,000平方米非临床研究实验室及实验模型设施以扩大苏州设施产能[47] - 目标通过扩大全球版图和服务能力将昭衍研究中心打造成全球首要合同研究组织品牌[48] - 利用对Biomere的收购升级设施,增强服务能力,扩大在美国及北美医药市场业务[48] - 凭借非临床研究优势扩大并多样化临床试验及相关服务[48] - 继续扩大药物发现及筛选服务,提供综合合同研究组织服务平台[48] - 公司计划吸引有国际经验和科学专业知识的人才,加大海外招聘力度支持美国业务增长[49] - 公司预计2022年在梧州开始运营新实验模型设施及实验室,开发专有生产系统提升产能[51] - 公司打算有选择地收购业务及资产,丰富全球服务范围[52] 公司面临的风险 - 公司面临法规依从性和合规性风险,若违规可能影响声誉和业绩[53] - 随着业务扩张,公司面临人才招募和流失风险[54] - 临床前CRO行业竞争激烈,公司若不保持优势将面临挑战[55] - 公司主要采购实验动物资源,供应商供应和价格问题会影响业绩[56] - 医药研发向创新药倾斜,公司需探索新技术,否则需求可能降低[57] - 公司新业务进入临床CRO和药物警戒领域,可能因经验和能力不足影响业绩[58] - 新冠疫情若失控,公司业务可能受国家防控政策影响[59] 公司管理层信息 - 高大鹏39岁,2012年11月加入集团,2019年1月起任总经理,2020年8月调任执行董事[62] - 孙云霞53岁,1999年10月加入集团,2019年1月获委任董事,2020年8月调任执行董事,2012年12月任副总经理[62] - 姚大林73岁,2012年2月加入集团,2019年1月获任命为董事,2020年8月调任执行董事,2012年2月任高级副总经理[65] - 顾晓磊34岁,2012年12月加入集团并获委任董事,2020年8月调任非执行董事[66] - 孙明成47岁,自2019年1月起任独立非执行董事[67] - 翟永功60岁,自2019年1月起任独立非执行董事[68] - 欧小杰48岁,自2019年1月起任独立非执行董事[68] - 张帆42岁,自2021年2月起出任独立非执行董事[68] - 高大鹏2005年7月获中央财经大学管理学学士学位[62] - 孙云霞1995年7月获白求恩医科大学医学硕士学位[63] - 李叶女士39岁,2012年12月获委任为监事,自2019年1月起担任人力资源部董事总经理[70] - 尹丽莉女士41岁,2012年12月获委任为监事,自2020年3月起担任质量保证部负责人[70] - 孙辉业先生53岁,2012年12月获委任为监事,自2020年7月起分别担任昭衍(苏州)副总经理和公司首席兽医官[70] - 高大鹏先生39岁,现任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及联席公司秘书[71] - 孙云霞女士53岁,现任公司执行董事兼副总经理[71] - 姚大林博士73岁,现任公司执行董事兼副总经理[72] - 顾静良先生41岁,2019年1月获委任为副总经理,2011年担任销售部主管,自2018年7月起担任苏州昭衍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72] 公司股息及股份增发情况 - 公司建议2021年向股东分派股息每股人民币0.36元,2020年为人民币0.35元[73] - 按2022年3月30日已发行381,246,492股股份计算,建议末期股息总计约为人民币137,248,000元,2020年为人民币94,850,000元[73] - 公司建议2021年自储备中向全体股东每10股现有股份增發4股新股份,2020年也是每10股现有股份增發4股新股份[73] 公司股份发行及回购情况 - 2021年3月24日,公司按每股H股151.00港元的价格发行及配发40,800股H股,全球发售及行使超额配股权所得款项净额约为人民币5,285.2百万元[76] - 2021年3月29日,公司获批按人民币9.81元的回购价回购及注销25,518股受限制股份,尚未回购总代价为人民币250,300元[76] - 2021年8月30日,公司获批以非公开方式回购并注销25,214股限制性股票,回购总对价为人民币298,786元,注销74,676份购股权[76]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已动用约人民币307.0百万元,相当于所得款项净额约5.8%,所得款项净额余额约为人民币4,978.2百万元[76] 所得款项净额用途 - 提高苏州设施非临床研究
昭衍新药(06127) - 2021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