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远洋服务(06677) - 2022 - 中期财报
06677远洋服务(06677)2022-09-22 16:50

公司荣誉 - 公司荣膺“2022中国物业服务百强企业”第12位等多项荣誉[8] 公司组织架构与基本信息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拥有305家附属公司及分公司,遍及中国24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12] - 公司主要往来银行包括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香港)等多家银行[26] - 公司香港股份过户登记分处为卓佳证券登记有限公司,位于香港夏慤道16号远东金融中心17楼[26] - 公司股份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股份代号为06677[26] - 公司核数师为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26] - 公司法律顾为诺顿罗氏香港[26] 公司规模数据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总合约建筑面积达12150万平方米,遍及84个城市[1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在管物业项目达392个,总在管建筑面积达7940万平方米[13] - 在管物业中,住宅社区235个、商写物业48个、其他物业109个[13][14] - 2022年公司合约建筑面积1.21519亿平方米,较2021年6月30日增加47%,较2021年12月31日增加15%;在管建筑面积7937.7万平方米,较2021年6月30日增加37%,较2021年12月31日增加8%[32]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新增第三方合约建筑面积1400万平方米,来自第三方的合约建筑面积累计达6310万平方米,占总合约建筑面积约52%[43] - 2022年6月30日,公司合约物业管理服务全业态项目数目为522个,合约建筑面积为1.215亿平方米,在管建筑面积为7940万平方米,分别较2021年6月30日增长约47%及37%[61]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合约建筑面积中第三方来源占比大幅提升至约52%,新增合约建筑面积中来自第三方拓展的规模占比约为70%[65] - 2022年6月30日,京津冀区域在管建筑面积占比约为35%,环渤海区域占比约为23%,华东区域占比约为18%,华南区域占比约为11%,华中及华西区域占比约为13%[70] - 公司物业管理项目按在管建筑面积划分,一二线城市占比约为88%[72] - 2022年6月30日,一线城市在管建筑面积占比20%,新一线城市占比28%,二线城市占比40%,其他城市占比12%[75] - 2022年6月30日,住宅及其他非商业物业管理项目合约建筑面积为1.141亿平方米,在管建筑面积为7490万平方米,分别较2021年6月30日增长约51%及39%,合约物业管理项目总数达461个,较2021年6月30日增长约37%[77] - 2022年6月30日,商业物业管理服务项目合约建筑面积及在管建筑面积分别为740万平方米及450万平方米,分别较2021年6月30日增长约7%及20%,在管建筑面积中一二线城市占比超99%,平均物业管理费为13.16元/平方米/月[80] - 2022年6月30日,为8个已开业购物中心提供商业运营服务,筹开项目4个,总合约建筑面积为90万平方米[82] - 2022年6月30日,为12个写字楼提供商业运营服务,筹开项目3个,总合约建筑面积为120万平方米,其中来自第三方外拓项目的数目为4个[86] 公司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收入16亿元,同比增长16%;毛利4.29亿元,同比减少3%;期内溢利2.69亿元,同比增长2%[28] - 2022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值42.19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增长10%;权益总额26.07亿元,增长7%[29] - 2022年上半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0.23元,同比上升5%;每股中期股息0.136元[28]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27%,较2021年同期下降5个百分点;净利率17%,较2021年同期下降2个百分点[28]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核心利润2.72亿元,较2021年同期基本持平;核心利润率17%,较2021年同期下降3个百分点[28] - 2022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24.74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减少2%;流动比率2.5倍,较2021年12月31日下降4%[29] - 公司收入从2021年上半年的13.846亿元增加约16%至2022年上半年的16.003亿元[108] - 销售成本从2021年上半年的9.434亿元增加约24%至2022年上半年的11.717亿元[114] - 毛利从2021年上半年的4.413亿元轻微减少约3%至2022年上半年的4.285亿元[117] - 整体毛利率从2021年同期的约32%减少至2022年上半年的约27%[117] - 其他收入从2021年上半年的1400万元降至2022年上半年的1200万元,减少200万元;其他亏损从2021年上半年的800万元降至2022年上半年的500万元[120] - 销售及营销开支从2021年上半年的620万元增至2022年上半年的840万元,增加220万元;行政开支从2021年上半年的9750万元降至2022年上半年的7290万元,减少约25%[123] - 金融资产减值亏损净额从2021年上半年的2100万元增至2022年上半年的4630万元,增加2530万元[124] - 融资成本在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分别为50万元和70万元,相对稳定;分占合营企业业绩在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分别为1920万元和2020万元,相对稳定[125][126] - 所得税开支从2021年上半年的7770万元降至2022年上半年的5790万元,减少约25%;有效税率从2021年上半年的约23%降至2022年上半年的约17%[127]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从2021年上半年的2.613亿元增至2022年上半年的2.667亿元,增加约2%[128] - 物业、厂房及设备从2021年12月31日的2300万元增至2022年6月30日的2810万元;无形资产从2021年12月31日的1.643亿元增至2022年6月30日的1.888亿元,增加2450万元[129][131] - 存货从2021年12月31日的1.762亿元增至2022年6月30日的1.998亿元;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从2021年12月31日的5.237亿元增至2022年6月30日的9.373亿元,增加约79%[132][133]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从2021年12月31日的9.269亿元增至2022年6月30日的10.859亿元,增加约17%;合约负债从2021年12月31日的3.842亿元增至2022年6月30日的4.379亿元,增加约14%[135][138] - 2022年上半年资本开支为1310万元,2021年上半年为360万元[139] - 2022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4.739亿元,受限制银行存款为60万元,现金资源总额为24.745亿元,超99%为人民币(2021年12月31日:70%),流动比率为2.5倍(2021年12月31日:2.6倍)[140] - 2022年6月30日及2021年12月31日,公司均无借款,资本负债比率为零[140][141] - 2022年6月30日,公司资本承担总额为3500万元(2021年12月31日:6120万元),与收购一家中国物业管理服务公司股权相关[144] - 2022年8月12日,公司全资附属公司拟5亿元收购天津熙合供应链服务有限公司全部股权,收购事项未完成交割[150] - 公司2020年12月17日上市,所得款项净额为16.917亿港元(约14.263亿元人民币),每股所得款项净额为5.72港元(约4.82元人民币)[153] - 上市所得款项净额计划用途为60%用于战略投资及收购等、20%用于建设智能化社区、10%用于提升数字化水平、10%用作运营资金等[15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上市所得款项净额累计已动用2.812亿元,尚未动用11.451亿元,计划于2023年12月31日或之前动用[153] - 就业务收购已支付3760万元,其中1500万元用于收购大连某公司100%股权部分付款、1140万元用于收购浙江远瓯物业管理有限公司80%股权部分付款、1120万元用于收购郑州某公司51%股权部分付款[153][154] -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收购浙江远瓯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及郑州某公司股权事项已完成,收购大连某公司股权事项仍在进行中[154]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上半年物业管理及商业运营服务收入9.43亿元,同比增加27%;社区增值服务收入3.52亿元,同比增加31%;非业主增值服务收入4亿元,同比减少18%[33] - 购物中心在管项目平均出租率达91%[47] - 写字楼出租率较2021年底增长10个百分点[47] - 商写物管板块合约建筑面积达7.4百万平方米,较去年同期增长约7%[48] - 商写物管板块在管建筑面积达4.5百万平方米,较去年同期增长20%[48] - 2022年上半年,公司物业管理及商业运营服务收入为9.435亿元,占总体收入约59%[60] - 2022年上半年,住宅及其他非商业物业管理服务收入6.663亿元,占比71%;商写运营及物业管理服务收入2.773亿元,占比29%[6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商写运营及物业管理服务收入为2.77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34%[8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购物中心的商写运营及物业管理服务收入为1.60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28%[8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写字楼的商写运营及物业管理服务收入为1.16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43%[8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社区增值服务收入为3.047亿元,因受疫情影响同比下降约18%,占公司总体收入约19%[90] - 2022年上半年社区增值服务收入304,689千元,其中社区资产增值服务156,524千元占比52%,社区生活服务98,073千元占比32%,物业经纪服务50,092千元占比16%;2021年同期收入371,754千元,社区资产增值服务183,347千元占比49%,社区生活服务83,774千元占比23%,物业经纪服务104,633千元占比28%[9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非业主增值服务收入为人民币352.1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31%,占集团总体收入约22%[97] - 2022年上半年非业主增值服务收入352,057千元,其中交付前服务107,062千元占比31%,咨询服务106,973千元占比30%,物业工程服务138,022千元占比39%;2021年同期收入268,300千元,交付前服务90,156千元占比34%,咨询服务66,349千元占比25%,物业工程服务111,795千元占比41%[98] - 物业管理及商业运营服务收入从2021年上半年的7.445亿元增加约27%至2022年上半年的9.435亿元[110] - 社区增值服务收入减少约18%至2022年上半年的3.047亿元(2021年上半年:3.718亿元)[113] - 非业主增值服务收入增加约31%至2022年上半年的3.521亿元(2021年上半年:2.683亿元)[113] - 物业管理及商业运营服务毛利率从2021年上半年的约27%减少至2022年上半年的约24%[119] - 社区增值服务毛利率从2021年上半年的约50%减少至2022年上半年的约38%[119] - 非业主增值服务毛利率从2021年上半年的约20%增加至2022年上半年的约25%[119] 公司业务发展策略 - 公司通过聚焦优势区域和主力业态,实现规模和业绩高质量增长,强化外拓能力,赋能旗下公司细分业态市场化拓展[43] - 2022年上半年社区增值服务重点聚焦“社区生活服务、租售服务、美居服务、空间资源”四大主力业务航道[90] - 租售服务全国目前已设立40家门店[90] - 公司在政策支持下尝试社区养老等新兴业务可复制商业模式,完善增值服务生态体系[93] - 公司设立「置美生活体验馆」升级一站式资产服务,提升相关业务转化率[93] - 公司拓展大型企业客户战略合作深度与广度,提升管理规模和密度[97] - 公司完善以「亿家修」为基础的工程运维科技平台,提升工作效率,降低人工成本[97] - 公司与北京智能建筑成立的合资公司应维科技形成「一体两翼」业务模式,助力智慧城市建设[98] - 公司将聚焦服务主业,提升服务品质和客户满意度,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104] - 公司将推行商写板块物业管理一体化模式,科技赋能降本增效[103][106] 公司投资者关系与股价情况 - 2022年上半年公司通过业绩发布会与路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