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亚盛医药-B(06855) - 2021 - 年度财报
06855亚盛医药-B(06855)2022-04-13 20:09

股份配售与认购 - 2020年配售事项以每股46.80港元的价格配售1500万股股份[3] - 2021年配售事项以每股44.20港元的价格配售2650万股股份[3] - 2020年7月15日成功配售1500万股,总面值1500美元,配售价每股46.80港元,所得款项净额已在2021年12月31日悉數動用[161] - 2020年配售所得款项净额计划用于其他产品管线临床开发占60%(4.135亿港元)、核心产品HQP1351注册等占20%(1.38亿港元)、APG - 2575临床试验占20%(1.38亿港元)[162] - 2021年2月8日完成2021年配售事项,配售2650万股,所得款项净额约11.5364亿港元,每股净价格约43.53港元[163] - 2021年配售所得款项净额计划用于APG - 2575临床试验占50%(5.768亿港元)、HQP1351注册试验占20%(2.307亿港元)等[164] - 2021年7月23日信达完成认购882.3863万股,所得款项净额约3.8806亿港元[166] - 信达认购所得款项净额计划用于HQP1351研发及商业化占30%(1.1642亿港元)、APG - 2575研发占70%(2.7164亿港元)[168] - 2021年7月14日公司向信达发行6,787,587份非上市认股权证,行使价每股57.20港元,发行于10月11日完成[170] - 假设全部认股权证获行使,所得款项净额约为3.8806亿港元(约4998万美元),每股认股权证股份净价格约为57.17港元[171] - 截至年报日期,无2021年认股权证获行使,所得款项净额用于公司管线候选产品的开发及商业化[171] 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与购股权计划 - 公司董事会于2018年7月6日通过2018年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3] - 公司董事会于2021年2月2日通过2021年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3] - 公司董事会于2019年9月28日批准首次公开售后购股权计划(经不时修订)[8] - 公司董事会于2018年7月13日批准首次公开售前购股权计划(经不时修订)[8] - 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权计划可交付股份整体限额为12,307,533股,占2021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本的4.68%,每股面值0.0001美元[130] - 承授人需为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计划奖励支付1.00港元代价,行使价为0.01港元[131]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计划下所有承授人尚未行使购股权合计6,698,880股,报告期内行使2,588,201股,注销/失效308,573股[134] - 首次公开发售后购股计划行使所有购股可发行最高股份数为20,707,462股,不超上市日期已发行股份的10%[138] - 2021年12月31日,首次公开发售后购股计划无购股已授出等情况,可供授出股份总数为20,707,462股,占已发行股本7.88%[139] - 行使首次公开发售后购股计划及其他计划尚未行使购股可发行最高股份数,不得超不时已发行股份的30%[139] - 未经股东大会批准,任何十二个月内授予各合格参与者购股涉及最高股份数不得超当时已发行股份的1%[140] - 首次公开发售后购股权计划自上市日期起十年有效,之后不再授出或提呈购股,现有购股可按规定行使[141] - 2018年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可授出上限为5,274,657股普通股,占2021年12月31日已发行股份2.01%[146]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根据2018年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已授出2,590,592份,涉及50名选定人士[147] - 2021年12月31日,2018年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下尚未行使的为1,085,382份[148] - 2021年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可授出上限为3,133,526股普通股,占2021年12月31日已发行股份1.19%[151] - 2021年5月17日,公司根据2021年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向32名选定人士授出374,692份[152] - 2021年9月20日,公司根据2021年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向多名关联人士授出不同数量受限制股份单位[152] - 2021年12月31日,Sidransky博士等5人根据2021年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尚未行使的分别为10,641、8,964、8,964、8,964、55,157份[154] - 2021年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下32名选定人士12月31日尚未行使的为274,457份[154] - 承授人须就首次公开发售后购股计划奖励支付1港元,28日内付款[143] 公司附属公司信息 - 澳洲亚盛于2016年3月24日在澳洲新南威尔士州注册成立,为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4] - 香港亚盛于2018年4月20日在香港注册成立,为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4] - 亚盛国际于2015年10月28日在香港注册成立,为公司全资附属公司[4] - 江苏亚盛于2010年6月1日在中国注册成立,为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4] - 美国亚盛于2015年11月4日在美国特拉华州注册成立,为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4] - 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为广州顺健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于2012年7月3日在中国注册成立[7] 公司股权结构 - 创办人特殊目的公司Ascentage Limited由杨博士、郭博士及王博士分别拥有45.53%、27.69%及26.78%股权[6]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杨博士、王博士、郭博士、翟博士分别持有普通股67,204,967股,持股概约百分比为25.56%[120]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田源博士持有普通股16,717,162股,持股概约百分比为6.36%;持有292,714股,持股概约百分比为0.11%[120]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刘骞先生持有普通股10,743,772股,持股概约百分比为4.09%;持有37,688股,持股概约百分比为0.01%[120]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吕大忠博士持有普通股41,457股,持股概约百分比为0.02%[120]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Raymond Jeffrey Kmetz先生持有普通股291,851股,持股概约百分比为0.11%[120] - 杨博士、郭博士、王博士、翟博士、创办人特殊目的公司及翟博士特殊目的公司视作于公司合共25.56%股权中拥有权益[121][126] - 创办人特殊目的公司由杨博士(0.84%)、王博士(13.39%)、郭博士(4.20%)、杨氏家族信托(44.69%)、王氏家族信托(13.39%)及郭氏家族信托(23.49%)实益拥有[121][126] - 翟博士特殊目的公司由翟博士(3%)及翟氏家族信托(97%)实益拥有[121][126] - 田源博士被视为于Yuanming Prudence SPC持有的10,743,772股、YM Investment持有的4,701,600股、QHYM持有的1,271,790股股份中拥有权益[121][122] - 刘骞先生被视为于Yuanming Prudence SPC持有的10,743,772股股份中拥有权益[122] - Raymond Jeffrey Kmetz先生于公司65,586股股份中拥有个人权益,拥有可合共认购226,265股股份的购股权[122] - Li Ju - Yun、Gao Sharon Xia、创办人特殊目的公司、翟博士特殊目的公司分别持有67,204,967股,持股约25.56%[125] - South Dakota Trust持有56,993,041股,持股约21.68%[125] - 先进制造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国际创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分别持有17,648,040股,持股约6.71%[125] - 截至年报日期,创办人等持有67,204,967股,占比25.56%;信达持有8,823,863股,占比3.36%;其他股东持有186,855,483股,占比71.08%[173] - 若2021年认股权证所附认购权获悉数行使,创办人等持有67,204,967股,占比24.92%;信达持有15,611,450股,占比5.79%;其他股东持有186,855,483股,占比69.29%[173] 公司上市情况 - 公司首次公开发售于2019年10月28日在所有方面成为无条件,同日股份上市并获准首次于联交所进行买卖[7] - 2019年10月28日公司股份上市,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36980万港元,截至2021年12月31日已悉数动用[159] - 所得款项净额约42%(约15520万港元)分配到研发,将核心产品HQP1351商业化[159] - 所得款项净额约13%(约4810万港元)用于APG - 1252持续及规划临床试验[159] - 所得款项净额约19%(约7030万港元)用于APG - 2575持续及规划临床试验[159] - 所得款项净额约19%(约7030万港元)用于APG - 115持续及规划临床试验[159] - 所得款项净额约6%(约2220万港元)分配到APG - 1387及APG - 2449其余临床计划的持续及规划临床试验[159] - 所得款项净额约1%(约370万港元)分配到公司的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159] 公司财务状况 - 2021年收益为2.791亿元人民币,较2020年的1.245亿元人民币增长124.2%[15] - 2021年研发开支为7.66491亿元人民币,较2020年的5.64571亿元人民币增长35.8%[15] - 2021年行政开支为1.43513亿元人民币,较2020年的1.2897亿元人民币增长11.3%[15] - 2021年年内亏损为7.82424亿元人民币,较2020年的6.77606亿元人民币增长15.5%[15] - 2021年年内全面亏损总额为8.13702亿元人民币,较2020年的7.40809亿元人民币增长9.8%[15] - 2021年流动资产总值为18.8528亿元人民币,较2020年的10.79044亿元人民币增长74.7%[15] - 2021年非流动资产总值为10.5478亿元人民币,较2020年的6.51995亿元人民币增长61.8%[15] - 2021年流动负债总额为3.61109亿元人民币,较2020年的2.76148亿元人民币增长30.8%[15] - 2021年非流动负债总额为13.44214亿元人民币,较2020年的6.0827亿元人民币增长121%[15] - 2021年权益╱(亏绌)总额为12.34737亿元人民币,较2020年的8.46621亿元人民币增长45.8%[15]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收益为2790万元,较2020年的1250万元增加1540万元或123.2% [43][44][45]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其他收入及收益为1.681亿元,较2020年的4530万元增加1.228亿元或271.1% [43][46]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销售及分销开支为4770万元,较2020年的140万元增加4630万元[43][44][47]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研发开支为7.665亿元,较2020年的5.646亿元增加2.019亿元或35.8% [43][44][48]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行政开支为1435万元,较2020年的1290万元有所增加[43][44]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亏损为7.824亿元,较2020年的6.776亿元增加,主要因研发开支增加[43][44]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全面亏损总额为8.137亿元,较2020年的7.408亿元增加[43][44] - 2021年行政开支为1.435亿元,较2020年的1.29亿元增加1450万元,增幅11.2%[50] - 2021年融资成本为1670万元,较2020年的630万元增加1040万元,增幅165.1%[52] - 2021年其他开支为5040万元,较2020年的3000万元增加2040万元,增幅68.0%[54] - 2021年公司亏损7.824亿元,较2020年的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