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朝聚眼科(02219) - 2021 - 年度财报
02219朝聚眼科(02219)2022-04-25 22:29

财务数据 - 2021年公司收益为997,787千元人民币,2020 - 2018年分别为794,282千元、714,671千元、632,659千元人民币[6] - 2021年公司毛利为448,674千元人民币,2020 - 2018年分别为349,520千元、278,041千元、244,952千元人民币[6] - 2021年公司除税前溢利为210,582千元人民币,2020 - 2018年分别为157,621千元、92,064千元、47,402千元人民币[6] - 2021年公司纯利为157,641千元人民币,2020 - 2018年分别为120,531千元、70,824千元、29,206千元人民币[6] - 2021年公司毛利率为45.0%,2020 - 2018年分别为44.0%、38.9%、38.7%[6] - 2021年公司纯利率为15.8%,2020 - 2018年分别为15.2%、9.9%、4.6%[6] - 2021年公司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调整纯利率为18.6%,2020 - 2018年分别为17.8%、10.5%、5.1%[6] - 2021年公司资产总值为2,506,514千元人民币,2020 - 2018年分别为1,089,022千元、1,002,715千元、1,073,396千元人民币[6] - 2021年公司总权益为2,128,406千元人民币,2020 - 2018年分别为763,545千元、554,287千元、449,336千元人民币[6] - 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达9.98亿元,同比增长25.6%,毛利4.49亿元,同比增长28.4%,经调整纯利1.86亿元,同比增长31.8%,经调整纯利率达18.6%[11] - 2021年消费眼科服务收益同比增长40.0%,占营业收入51.8%;基础眼科服务收益同比增长13.6%,占营业收入48.1%[11]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结构性存款为17.772亿元(相当于21.737亿港元),董事会提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0.1043港元(合共7380万港元)[11] - 2021年门诊就诊次数887,335次,较2020年增加36.1%;住院就诊次数45,977次,较2020年增加3.9%[19][21] - 2021年每次门诊就诊平均消费647元,每次住院就诊平均消费7,415元,均高于2020年[19][21] - 2021年视光中心客户就诊次数119,040次,较2020年增加29.9%;平均售价692元,较2020年降低3.6%[19] - 集团收益从2020年的7.943亿元增加25.6%至2021年的9.978亿元[21] - 2021年消费眼科服务收益5.17233亿元,占收益总额51.8%,较去年增长约5.3%[22][23] - 2021年基础眼科服务收益4.79712亿元,占收益总额48.1%[22][24] - 2021年公司收益为9.978亿元,较2020年的7.943亿元增加25.6%[39] - 2021年消费眼科服务收益为5.172亿元,较2020年的3.695亿元增加40.0%[40] - 2021年消费眼科服务毛利为2.765亿元,较去年增长48.3%[34] - 2021年基础眼科服务毛利为1.720亿元,较去年增长6.5%[34] - 基础眼科服务收益从2020年的4.222亿元增至2021年的4.797亿元,增幅13.6%[41] - 销售成本从2020年的4.448亿元增至2021年的5.491亿元,增幅23.4%[42] - 毛利从2020年的3.495亿元增至2021年的4.487亿元,增幅28.4%,毛利率从44.0%升至45.0%[43] - 其他收入及收益从2020年的740万元增至2021年的1490万元,增幅101.4%[44] - 销售及分销开支从2020年的3290万元增至2021年的4710万元,增幅43.2%[45] - 行政开支从2020年的1.335亿元增至2021年的1.773亿元,增幅32.8%[46] - 纯利从2020年的1.205亿元增至2021年的1.576亿元,增幅30.8%,纯利率从15.2%增至15.8%[50] - 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调整纯利从2020年的1.41亿元增至2021年的1.859亿元,增幅31.8%,经调整纯利率从17.8%增至18.6%[50][52] - 贸易应收款项从2020年的6200万元减至2021年的5420万元,减幅12.6%[53] - 预付款项、其他应收款项及其他资产从2020年的3940万元增至2021年的4740万元,增幅20.3%[55]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2.571亿元人民币[56] - 2021年度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8.439亿元人民币,经营、投资、融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2.494亿元、-5.785亿元、11.87亿元人民币[58] - 集团贸易应付款项由2020年末的3930万元人民币减少6.4%至2021年末的3680万元人民币[59] - 集团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由2020年末的1.062亿元人民币增加14.3%至2021年末的1.214亿元人民币[60]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资本承担总额约为2180万元人民币,主要与医院建设装修和购买大型医疗设备有关[62]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认购中国银行及工商银行本金为5.2亿元人民币的结构性存款产品[63] - 2021年员工薪酬开支总额为人民币27170万元,2020年为人民币20430万元[115]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集团资本结构为15.1%债务及84.9%股权(2020年:29.9%债务及70.1%股权)[110] - 截至报告日期,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为380,000港元,分为1,520,000,000股股份[110]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集团最大客户或五大客户合共对收益总额贡献少于1%[107] - 2021年集团向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总采购额43.8%(2020年:38.9%),向单一最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总采购额19.5%(2020年:17.7%)[108]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外聘核数师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审核服务薪酬1780千元,非审核服务薪酬600千元,总计2380千元[188] 战略规划 - 公司计划在维持基础眼科业务优势的同时,将战略重心更多放在消费眼科服务业务上[8] - 集团将战略重心更多放在消费眼科服务业务上,投入精力追求增长[23] - 呼市第二医院已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并于2022年2月正式开业,公司将推进战略区域内眼科医院收购及并购活动[12] - 公司拟继续扩大在浙江省的布局,预计杭州、舟山等地医院2022年开业[38] - 公司未来预期秉持愿景提供服务、巩固优势、抓住市场机会等[38] 医疗业务表现 - 2021年公司白内障术后感染性眼内炎发病率仅为0.008%,低于中国大型眼科机构的0.033%[13] - 2021年公司与包头医学院合作建立的“包头医学院朝聚眼视光医学临床医学院”获批,并取得教育部对设立眼视光医学本科专业的审批[14]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手术医生自己培养的比例达89.9%,2021年高职级医师离职率低至4.4%[14]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在内蒙古“光明行”公益活动中为超6300名贫困患者实施了白内障复明手术[15] 公司运营模式 - 公司建立了集群化运作的院簇模式和标准化、集中化的医院管理模式[16] 公司网络布局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集团经营17间眼科医院及24间视光中心网络,横跨中国五省份、自治区[18]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集团通过六间医院在蒙西及邻近地区建立领先优势,并在其他地区建立和收购11间医院[25] - 集团通过包头医院土右门诊部及赤峰医院平庄门诊部等两个诊所提供门诊服务[25]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集团旗下医院总建筑面积87,146平方米,登记病床总数925张[27]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集团经营由24间视光中心组成的网络,分布在蒙西及其邻近地区(11间)、蒙东及其邻近地区(8间)、浙东(1间)、浙北(2间)及苏北(2间)[29] - 集团于2017年12月收购宁波博视医院和象山仁明医院,2018年6月收购宁海医院[28] - 截至报告日期,公司经营由18间眼科医院及24间视光中心组成的网络[38] - 2022年1月末呼市第二医院获牌照并于2月营业,4月宁波石浦朝聚仁明眼科诊所获执照并营业[38] 市场规模 - 中国眼科医疗服务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19年的1275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23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5.0%[38] 人员情况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986名全职医疗专业人员,包括197名医师、439名护士及350名其他专业人士[35]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集团有1788名全职雇员,其中医院专业人员986名、视光中心专业人员87名、行政等人员715名[70]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170名全职医师已注册为专业眼科医师[71] - 公司为雇员提供基本薪金、绩效挂钩奖金及酌情年终奖等薪酬待遇,并根据职位订立绩效目标进行定期考核[72] - 公司学科建设委员会负责培育医疗专业人员和研发,已培养众多年轻眼科医师[72]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雇员未通过工会或集体谈判方式商讨雇佣条款,未经历重大劳资纠纷或罢工事件[72] - 张波洲为公司董事长、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在医疗行业有超31年经验,自2014年10月起任北京朝聚董事长[73] - 张小利为执行董事,在医疗行业有超33年经验,曾于1988年11月至2015年11月在包头医院担任多个职位[75] - 张俊峰为执行董事,职责包括监督及审视公司业务发展及供应链管理[77] - 张俊峰于医疗行业拥有约32年经验,自2015年11月起担任朝聚医疗科技董事[78] - 张光弟29岁,为执行董事,2021年8月起于北京朝聚担任投资经理[78] - 柯鍌32岁,自上市日期起担任非执行董事,2016年1月起于上海合弘景暉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担任副总裁[78] - Richard Chen Mao 53岁,自上市日期起担任非执行董事,在投融资事宜方面积逾15年经验[80] - 李甄43岁,自上市日期起担任非执行董事,在投资管理事宜方面积逾13年经验[80] - 张文雯39岁,自上市日期起担任非执行董事,在财务管理事宜方面积逾16年经验[82] - 何明光52岁,自上市日期起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在医疗及学术界积逾28年经验[83] - 张俊峰2014年3月在上海交通大学修毕CMBA课程[78] - 张光弟2014年6月毕业于内蒙古大学,取得财务管理学士学位[78] - 柯鍌2011年7月毕业于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取得金融学学士学位[79] - 郭红岩女士58岁,有29年法律及学术行业经验,自上市起任独立非执行董事[84] - 李建滨先生43岁,有20年税务咨询及投资事宜经验,自上市起任独立非执行董事[84] - 宝山先生50岁,有21年管理咨询经验,自上市起任独立非执行董事[85] - 王维超先生41岁,有15年财务会计、投融资等领域经验,任公司首席财务官[86] - 杨亚军女士51岁,有29年医疗行业经验,任公司首席医疗官[87] - 刘洪雁先生52岁,约有20年销售及营销经验,任公司首席运营官[87]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集团有全职雇员1788名,多点执业医师83名[115]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集团女性雇员占比75.8%,男性雇员占比24.2%[99] 公司业务范围 - 公司主要从事在中国提供住院及门诊眼科医疗服务和销售视光产品[89] - 公司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主要业务分析载于报告综合财务报表附注5[89] - 公司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主要附属公司列表等详情载于报告综合财务报表附注1[89] 股息分配 - 董事会建议派付2021年度末期股息每股0.1043港元,须经股东于应届股东大会批准[69] - 董事会建议派发2021年度末期股息每股0.1043港元[95] 上市相关 - 公司于全球发售中按每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