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粤海投资(00270) - 2022 Q3 - 季度财报
00270粤海投资(00270)2022-10-28 19:47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未经审核综合收入为177.84亿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221.55亿港元减少19.7%[2][4] - 同期,公司未经审核综合税前利润减少12.6%至70.71亿港元,2021年为80.93亿港元[2][4] - 投资物业公允值调整产生的净收益为12.11亿港元,2021年为6.49亿港元[2][4] - 公司本期净汇兑收益为1.05亿港元,2021年为净汇兑亏损3000万港元[4] - 本期净财务费用为4.33亿港元,2021年为1.75亿港元[4] - 归属公司所有者的未经审核综合溢利减少0.6%至47.00亿港元,2021年为47.29亿港元[2][4] - 2022年9月30日,未经审核归属公司所有者权益为426.18亿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462.11亿港元减少约35.93亿港元[2][4] 东深供水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本期内,东深供水项目对香港、深圳及东莞总供水量为17.07亿吨,较2021年的19.11亿吨减幅为10.7%,产生收入51.77亿港元,较2021年减少2.6%[5] - 本期对港供水收入增加1.1%至40.41亿港元,对深圳及东莞地区供水收入减少13.8%至11.36亿港元[5] 水资源项目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本期公司成功收购或签约三个新水资源项目,总投资金额预计约为17.85亿港元,2022年9月30日供水厂总设计供水能力和污水处理厂总设计污水处理能力分别较2021年12月31日有所提升[5] - 2022年9月30日集团附属公司营运中供水能力合共548.18万吨/日,2021年9月30日为454.3万吨/日;污水处理能力合共188.89万吨/日,2021年9月30日为154.47万吨/日[7] - 2022年9月30日集团联营公司营运中污水处理能力合共238万吨/日,2021年9月30日为195万吨/日[7] - 2022年9月30日集团附属公司在建中供水能力合共267万吨/日,污水处理能力合共31.85万吨/日[8][9] - 其他水资源项目本期收入增加14.6%至78.11亿港元,2021年为68.14亿港元;税前利润上升48.0%至15.95亿港元,2021年为10.78亿港元[9] 粤海天河城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9月30日集团持有广东天河城及其附属公司76.13%实际权益,持有天津粤海天河城购物中心有限公司76.02%实际权益[10] - 广东天河城以约9.01亿港元收购粤海动漫星城85%股权[10] - 粤海天河城去年同期物业发展业务收入为3.51亿港元,税前利润为1.93亿港元,本期无销售物业[10] - 粤海天河城本期物业投资业务收入增加5.2%至11.71亿港元,2021年为11.13亿港元[10] - 粤海天河城本期物业投资业务税前利润增加0.2%至7.39亿港元,2021年为7.37亿港元[10] 天河城广场 - 天河城购物中心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天河城广场 - 天河城购物中心可出租面积106,000平方米,出租率99.3%,九个月收入594,877千港元,同比增长0.9%[11] 粤海置地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在粤海置地的实际权益约为73.82%[12] - 深圳粤海城总楼面面积约114,986平方米,累计已签约总楼面面积100,429平方米,已交付总楼面面积约6,553平方米,占可供出售总楼面面积比例87.2%[12] - 本期粤海置地物业已签约及交付总楼面面积分别约120,000平方米(2021年:123,000平方米)及47,000平方米(2021年:77,000平方米)[19] - 粤海置地本期收入减少81.6%至989,909,000港元(2021年:5,392,554,000港元),销售物业收入为969,817,000港元(2021年:5,377,755,000港元)[19] - 投资物业公允价值调整产生的净收益及处置一处物业产生的收益分别为1,108,169,000港元(2021年:463,680,000港元)及104,227,000港元(2021年:无),使本期税前利润增加748,716,000港元[19] - 粤海置地本期税前利润(不包括投资物业公允价值变动、处置一处物业的收益和净财务费用)为4,985,000港元(2021年:1,845,596,000港元)[19] - 珠海金湾项目已签约总楼面面积约138,430平方米,累计已签约总楼面面积29,672平方米,占可供出售总楼面面积比例21.4%,预售日期为2021年6月[19] - 广州云港城项目已签约总楼面面积约125,605平方米,累计已签约总楼面面积16,077平方米,占可供出售总楼面面积比例12.8%,预售日期为2022年7月[19] 粤海投资大厦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本期粤海投资大厦平均出租率为96.4%(2021年:90.0%),总收入增加4.6%至37,530,000港元(2021年:35,875,000港元)[20] 百货店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2年9月30日,集团经营的六间百货店总租用面积约222,400平方米,较2021年12月31日的123,900平方米增加;总收入增加23.2%至5.96617亿港元,税前利润(不包括投资物业公允值变动)增加26.6%至1.45435亿港元[21] - 天河城百货店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收入4.34531亿港元,较2021年的3.14137亿港元增长38.3%;万博百货店收入4258.6万港元,较2021年的4805.3万港元下降11.4%等[22] 酒店管理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2年9月30日,集团酒店管理团队管理24间酒店,较2021年12月31日的27间减少;酒店持有、经营及管理业务收入增加5.6%至3.06717亿港元,税前亏损(不包括投资物业公允值变动及汇兑差异净额)为2212.7万港元[23] - 粤海喜来登酒店本期平均房价为877港元,平均入住率为75.6%;其余四间星级酒店平均房价为437港元,平均入住率为59.8%[23] - 位于珠海原用作员工宿舍的酒店建设工作于本期竣工[23] 电力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中山电力附属的粤海能源总装机容量为600兆瓦,本期售电量为21.09亿千瓦时,较2021年的22.35亿千瓦时减少5.6%,售电及相关业务收入增加9.8%至15.11166亿港元,税前亏损1826.9万港元[24] - 集团于粤电靖海发电实际权益为25%,其总装机容量为3200兆瓦,本期售电量为114.30亿千瓦时,较2021年的120.86亿千瓦时减少5.4%,收入增加13.3%至62.61281亿港元,税前亏损3.26727亿港元,集团分占亏损为6126.1万港元[24] 高速公路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兴六高速公路日均收费车流量增长9.8%至24,176架次,粤海高速本期收入为5.09541亿港元,较2021年的12.72177亿港元减少59.9%,税前利润(不包括净利息费用)增加9.9%至2.82973亿港元[24] 银瓶PPP项目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银瓶PPP项目总建设费用不超过人民币47.54亿元(约52.56亿港元),截至2022年9月30日,累计建设费用约人民币18.63亿元(约21.78亿港元)[25] - 粤海银瓶本期确认的应计利息金额、管理费及维护费合计减少13.0%至1.00031亿港元,税前利润(不包括其他经营收入)减少15.8%至8954.2万港元[26] 集团发展战略 - 集团将关注政策及资本市场变化,加强风险管理,寻求业务拓展机遇[27] - 集团将加大在水资源管理、物业投资及发展及基础设施领域业务发展力度[27] - 集团将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规划带来的潜在机遇[27] - 集团将关注优质公私合营项目以及相关市场并购机会[27] 财务资料审核及提示 - 集团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未经审核财务资料已由审核委员会审阅[28] - 公告资料未经审核,不构成对集团财务表现的指标或保证[28] - 公司股东及潜在投资者买卖证券时应审慎,有疑问应征询专业顾问意见[28] 公告基本信息 - 公告日期为2022年10月28日[29] - 公司董事会由五名执行董事、三名非执行董事和四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