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联重科(01157) - 2022 Q3 - 季度财报
01157中联重科(01157)2022-10-28 17:48

营收情况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93.49亿元,同比减少21.94%;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306.49亿元,同比减少43.69%[5] - 营业收入为306.49亿元,较上期544.27亿元下降43.69%,主要系市场下滑,销售规模下降[8] - 本期营业总收入为306.49亿元,上期为544.27亿元,同比下降约43.69%[15]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93.49亿元,同比减少21.94%;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306.49亿元,同比减少43.69%[25] - 营业收入期末30,648,916,221.19元,较期初降低43.69%;营业成本期末24,221,260,263.98元,较期初降低41.17%[28] - 本期营业总收入306.49亿元,上期为544.27亿元,同比下降43.69%[35] 利润情况 - 本报告期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53亿元,同比减少49.72%;年初至报告期末为21.69亿元,同比减少62.29%[5] - 本期净利润为22.16亿元,上期为58.14亿元,同比下降约61.88%[17] - 本报告期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53亿元,同比减少49.72%;年初至报告期末21.69亿元,同比减少62.29%[25] - 本期净利润22.16亿元,上期为58.14亿元,同比下降61.87%[37] - 本期综合收益总额17.12亿元,上期为56.79亿元,同比下降69.85%[37] 每股收益情况 - 本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0.05元/股,同比减少50.00%;年初至报告期末为0.25元/股,同比减少64.29%[5] - 本期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25元,上期均为0.70元[17] - 本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0.05元/股,同比减少50.00%;年初至报告期末0.25元/股,同比减少64.29%[25] - 本期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25元,上期均为0.70元,同比下降64.29%[37] 资产与权益情况 - 报告期末总资产1272.58亿元,较上年度末增加4.29%;归属上市公司股东所有者权益538.61亿元,较上年度末减少5.29%[5]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所有者权益合计为555.54亿元,较2022年1月1日的582.97亿元有所下降[14]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1272.58亿元,较上年度末增加4.29%;归属上市公司股东所有者权益538.61亿元,较上年度末减少5.29%[25] - 2022年9月30日流动负债合计532.29亿元,较2022年1月1日的496.72亿元有所增加[31] - 2022年9月30日非流动负债合计717.04亿元,较2022年1月1日的637.21亿元有所增加[33] - 2022年9月30日负债合计1272.58亿元,较2022年1月1日的1220.18亿元有所增加[33] - 2022年9月30日所有者权益合计555.54亿元,较2022年1月1日的582.97亿元有所减少[34] 股东持股情况 - 报告期末股东总人数未提及,前10名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持股15.79亿股,持股比例18.19%[7] - 湖南兴湘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12.53亿股,持股比例14.44%[7] - 长沙中联和一盛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6.82亿股,持股比例7.86%,其中3.41亿股质押[7] -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持股3.90亿股,持股比例4.50%[7]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2.40亿股,持股比例2.76%[7] - 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持股2.33亿股,持股比例2.69%[7] - 前十大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8.19%,持股数1,578,629,421股;湖南兴湘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持股比例14.44%,持股数1,253,314,876股[27] 财务项目变动情况 - 预付款项期末为11.56亿元,较期初8.45亿元增长36.80%,主要系预付的材料款增加[8] - 在建工程期末为43.25亿元,较期初25.23亿元增长71.40%,主要系工程项目及支出增加[8] - 短期借款期末为60.64亿元,较期初33.13亿元增长83.03%,主要系债务结构调整影响[8] - 应付职工薪酬期末为6.21亿元,较期初8.88亿元下降30.08%,主要系发放上年计提年终绩效所致[8] - 其他流动负债期末为133.56亿元,较期初66.89亿元增长99.68%,主要系本期云信等票据增加所致[8] - 长期借款期末为103.58亿元,较期初49.02亿元增长111.29%,主要系债务结构调整影响[8] - 营业成本为242.21亿元,较上期411.71亿元下降41.17%,主要系市场下滑,销售规模下降[8] - 研发费用为17.90亿元,较上期29.38亿元下降39.06%,主要系试验方式调整减少研发材料消耗[8] - 投资收益为3507.33万元,较上期1.17亿元下降70.11%,主要系理财收益及联营企业投资收益减少[8] - 预付款项期末1,155,732,314.93元,较期初增长36.80%;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期末73,280,581.57元,较期初降低34.15%[28] - 在建工程期末4,324,504,642.85元,较期初增长71.40%[28] - 短期借款期末6,063,624,500.37元,较期初增长83.03%[28] - 应付职工薪酬期末620,852,875.12元,较期初降低30.08%[28] - 其他流动负债期末13,355,608,760.52元,较期初增长99.68%[28] - 长期借款期末10,358,143,477.06元,较期初增长111.29%;应付债券期末979,574,909.58元,较期初降低67.26%[28] - 销售费用期末1,883,793,504.34元,较期初降低32.99%;研发费用期末1,790,279,714.45元,较期初降低39.06%[28] - 投资收益期末35,073,310.19元,较期初降低70.11%;资产处置收益期末4,470,533.34元,较期初降低93.66%[28] 现金流量情况 - 本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26亿元,上期为46.34亿元,同比下降约75.70%[18] - 本期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03.28亿元,上期为165.08亿元,同比下降约37.43%[18]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本期为124.28亿元,上期为211.86亿元;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 -20.99亿元,上期为 -46.78亿元[19]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方面,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本期为160.05亿元,上期为627.25亿元;收到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本期为160.96亿元,上期为692.21亿元[19]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本期为150.62亿元,上期为633.67亿元;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10.35亿元,上期为58.54亿元[19] - 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本期为1.63亿元,上期为 -0.51亿元[1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本期为2.23亿元,上期为57.60亿元;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本期为134.14亿元,上期为158.46亿元[19]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本期为400.22亿元,上期为566.35亿元[38]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本期为388.96亿元,上期为520.00亿元[3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11.26亿元,上期为46.34亿元[38]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本期为103.28亿元,上期为165.08亿元[38]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本期为124.28亿元,上期为211.86亿元[39]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 -20.99亿元,上期为 -46.78亿元[39]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本期未明确给出,上期为692.21亿元[39]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本期为150.62亿元,上期为633.67亿元[39]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10.35亿元,上期为58.54亿元[3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本期为2.23亿元,上期为57.60亿元[39] 其他收益情况 - 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1.82亿元,上期为1.57亿元,同比增长约16.47%[15] - 本期资产处置收益为0.45亿元,上期为7.05亿元,同比下降约93.62%[15] - 本期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为 -5.04亿元,上期为 -1.35亿元,亏损扩大[17] - 本报告期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 -0.33亿元,年初至报告期期末为0.48亿元[26] 营业成本与费用情况 - 营业成本为242.21亿元,较上期411.71亿元下降41.17%,主要系市场下滑,销售规模下降[8] - 研发费用为17.90亿元,较上期29.38亿元下降39.06%,主要系试验方式调整减少研发材料消耗[8] - 销售费用期末1,883,793,504.34元,较期初降低32.99%;研发费用期末1,790,279,714.45元,较期初降低39.06%[28] - 本期营业总成本286.61亿元,上期为484.03亿元,同比下降40.7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