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股权变动与投资事件 - 2019年9月,Lotus Walk Inc.认购36Kr Global 51%股权,36Kr Global Holding成为集团联营公司[141] - 2019年11月,公司完成首次公开募股,发售3450万份A类普通股美国存托股票[141] - 2022年3月,公司收购杭州嘉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7.273%股权[141] 公司与VIE相关资金往来 - 2019 - 2021年,中国子公司向可变利益实体(VIE)支付贷款分别为8720万元、3590万元和2500万元人民币[151]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向母公司子公司累计出资4100万美元,其中600万美元注入36Kr Global Holding,3500万美元注入中国子公司[151]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VIE协议下贷款余额为4000万元人民币(630万美元)[151] - 截至2019 - 2021年12月31日,VIE欠中国子公司服务费余额分别为1730万元、5070万元和7600万元人民币(1190万美元)[151] 税务相关情况 - 中国企业所得税法对外国投资企业向境外直接控股公司分配股息征收10%预扣所得税,若控股公司注册在香港等有税收协定地区,适用5%税率[153] - 假设所有利润分配,法定税率25%的盈利税和10%的预扣税缴纳后,母公司/股东净分配为税前盈利的67.5%[154] - 若所有税务筹划策略失败,VIE向中国子公司非扣除性转移资金,税后收入将降至税前收入的约50.6%[153] - 企业所得税统一税率为25%,未在中国设立常设机构或场所的非居民企业,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适用10%的税率[237] - 增值税一般适用税率简化为17%、11%、6%和0%,小规模纳税人适用税率为3% [238] - 2018年5月1日起,增值税税率17%和11%分别调整为16%和10% [238] - 2019年4月1日起,增值税税率16%和10%分别调整为13%和9% [238] - 香港子公司在2018年4月1日前按16.5%缴纳利得税,之后首200万港元利润按8.25%,超出部分按16.5% [273] - 中国子公司和VIE一般按25%缴纳企业所得税,北京多科2020 - 2022年符合条件可按15%缴纳[273] 公司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2019 - 2021年第三方收入分别为655,606、386,764、316,779[157] - 2019 - 2021年成本收入分别为380,290、261,372、128,844[157] - 2019 - 2021年毛利润分别为275,316、125,392、187,935[157] - 2019 - 2021年运营费用分别为298,183、392,710、282,041[157] - 2019 - 2021年运营收入/亏损分别为 - 22,867、 - 267,318、 - 94,106[157] - 2020 - 2021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合并总额分别为60,846、96,965[158] - 2020 - 2021年短期投资合并总额分别为148,344、119,140[158] - 2020 - 2021年应收账款净额合并总额分别为304,845、180,161[158] - 2020 - 2021年总资产合并总额分别为578,529、501,735[158] - 2020 - 2021年总负债合并总额分别为189,560、194,470[158] - 2019 - 2021年经营活动净现金(使用/产生)分别为(1,604)、7,788、(31,866)[160] - 2019 - 2021年投资活动净现金(使用/产生)分别为(210,769)、(213,913)、(131,983)[160] - 2019 - 2021年融资活动净现金(产生/使用)分别为371,659、206,231、170,306[160] - 2019 - 2021年现金、现金等价物和受限现金年初金额分别为—、—、—,年末金额分别为159,038、11、6,457[160] - 2019 - 2021年短期投资购买金额分别为—、—、(366,000)[160] - 2019 - 2021年短期投资到期收益分别为—、—、321,187[160] - 2019 - 2021年汇率变动对现金、现金等价物和受限现金的影响分别为(248)、(95)、—[160] - 公司营收从2020年的3.868亿人民币降至2021年的3.168亿人民币(4970万美元),降幅18%[164] - 公司净亏损从2020年的2.793亿人民币收窄68%至2021年的9060万人民币(1420万美元)[164] - 2019 - 2021年总营收分别为6.55606亿元、3.86764亿元、3.16779亿元(4971万美元)[263] - 2021年公司营收较2020年下降18.1%,从3.868亿元降至3.168亿元(4971万美元)[275] - 2021年营收成本从2020年的2.614亿元人民币降至1.288亿元人民币(2020万美元),降幅50.7%[278] - 2021年毛利润从2020年的1.254亿元人民币增至1.879亿元人民币(2950万美元),增幅49.9%,毛利率从32.4%增至59.3%[279] - 2021年总运营费用从2020年的3.927亿元人民币降至2.820亿元人民币(4430万美元),降幅28.2%[280] - 2021年销售和营销费用从2020年的1407万元人民币增至1439万元人民币(2260万美元),增幅2.3%[280] - 2021年一般及行政费用从2020年的2.124亿元人民币降至9060万元人民币(1420万美元),降幅57.3%[280] - 2021年研发费用从2020年的3820万元人民币增至4750万元人民币(750万美元),增幅24.3%[280] - 2021年所得税费用从2020年的380万元人民币降至10.2万元人民币(1.6万美元)[282] - 2021年净亏损为9060万元人民币(1420万美元),2020年为2.793亿元人民币[282] - 2021年经营活动提供的净现金为1.950亿元人民币(3060万美元),投资活动使用的净现金为1.580亿元人民币(2480万美元),融资活动使用的净现金为2.3万元人民币(0.4万美元)[291] - 2019 - 2021年资本支出分别为480万元、240万元和220万元(30万美元)[293] - 运营租赁承诺总额为1736.1万元,2022 - 2023年需支付1671.8万元和42.9万元,2024年及以后需支付21.4万元[293] - 2019 - 2021年研发费用分别为3580万元、3820万元和4750万元(750万美元)[299] 公司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9 - 2021年,公司分别发布超9.3万、10.8万和11.9万篇内容[173]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12个月内,公司自运营平台及主要第三方平台账号月均PV达8.507亿[173] - 2019 - 2021年,公司分别为506、499和512家客户提供在线广告服务[185] - 2021年公司有208家机构投资者订阅用户,2020年为141家[190] - 2021年公司有1900名个人订阅用户,2020年为9600名[193] - 截至2021年底,企业服务评审平台包含近6000个软件应用,积累约20000条真实用户评论,月活用户达60万[194] - 2021年自营平台月均PV为2900万,主要第三方平台为8.217亿[185] - 2019 - 2021年在线广告服务收入分别为2.83426亿元、1.72811亿元、2.14722亿元(3369.5万美元)[263] - 2019 - 2021年企业增值服务收入分别为3.19469亿元、1.93213亿元、7403.2万元(1161.7万美元)[263] - 2019 - 2021年订阅服务收入分别为5271.1万元、2074万元、2802.5万元(439.8万美元)[263] - 2021年在线广告服务收入较2020年增长24.3%,从1.728亿元增至2.147亿元(3369.5万美元)[275] - 2021年企业增值服务收入较2020年下降61.7%,从1.932亿元降至7403.2万元(1161.7万美元)[275] - 2021年企业增值服务总交易值为2.172亿元,2020年为1.932亿元[275] - 2021年订阅服务收入从2020年的2070万元人民币增至2800万元人民币(440万美元),增幅35.1%[278] 公司业务基础与服务情况 - 公司以高质量聚焦新经济的内容为业务基础,业务拓展至在线广告、企业增值和订阅服务等[164] - 公司为新经济公司、传统公司、地方政府、机构投资者等提供针对性服务和价值[166][168] - 公司内容形式多样,涵盖多个新经济行业,拥有多个热门专栏[169][171][172][173] - 公司内容生产流程包括创作、编辑筛选监控和分发[175] - 公司拥有172人的内部内容创作团队,其中包括32位经验丰富的作家[177] - 截至年报日期,公司与超1000家第三方专业内容提供商合作[179] - 公司与鲸准合作管理超84万家企业的数据库[198] 公司资质与许可证情况 - 截至年报日期,公司在中国持有203个注册商标、33个软件著作权和1个专利[201] - 截至年报日期,公司有13个注册域名[201] - 公司的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有效期至2025年3月4日[209] - 公司的VIE实体北京多氪持有ICP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205] - 公司的VIE子公司北京申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持有ICP许可证[205] - 公司计划通过VIE向网信办申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212] - 公司在线文化经营许可证有效期至2023年4月20日[216] - 公司计划通过VIE申请互联网出版许可证,但不确定能否获批[218] - 公司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有效期至2022年6月16日[219] - 公司已在中国注册33项软件版权[230] - 公司已在中国注册1项专利[231] - 公司已在中国注册203项商标[231] - 公司已在中国注册13个域名[233] 公司面临的法规政策风险 - 《外国公司问责法案》规定,若PCAOB连续三年无法检查审计机构,SEC将禁止公司股票或美国存托股票(ADS)在美国证券交易所或场外交易市场交易,按现行法律,2024年可能发生摘牌和禁止场外交易情况;若《加速外国公司问责法案》颁布,ADS可能在2023年被摘牌和禁止场外交易[162] - 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需获用户同意,违反相关规定可能面临警告、罚款等处罚,公司可能需投入资源以符合新要求[222] -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2017年6月1日生效,网络运营商需履行多项网络安全义务,公司已采取内部程序监控网站和应用内容[224] - 《网络安全审查办法》2022年2月15日生效,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购买特定网络产品和服务可能需进行网络安全审查[224] - 移动应用提供商和应用商店服务提供商不得从事危害国家安全等活动,需履行多项信息安全管理责任,包括保存用户日志信息60天[226] - 未按规定更新经营许可证的电信运营商可能被处以5000元至30000元罚款[209] - 从事商业互联网文化活动的实体须申请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否则可能面临最高3万元罚款等处罚[216] 公司人员与组织架构 - 冯大刚自2019年8月起担任首席执行官和董事会联席主席,有超10年管理经验和超15年媒体与投资领域专业经验[305] - 刘成城自2019年8月起担任董事会联席主席,2010年创立36氪网站,2013年被评为中国“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之一[305] - 李阳自2019年8月起担任首席内容官,自2020年6月起担任董事,有丰富媒体行业经验[305] - 兰昊自2021年4月起担任董事,有超10年运营管理经验[305] - 林薇自2021年11月起担任首席财务官,曾在多家纳斯达克和纽交所上市公司任职[307] - 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其中3名为独立董事[316] - 截至2019、2020和2021年12月31日,公司员工总数分别为525、522和
36Kr Holdings(KRKR) - 2021 Q4 - Annual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