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净收入变化 - 2018 - 2020年总净收入分别为6.35316亿人民币、30.31167亿人民币、52.3317亿人民币(8.02018亿美元),2019年较2018年增长377.1%,2020年较2019年增长72.6%[19][28] 净收入(亏损)情况 - 2018 - 2020年净收入(亏损)分别为 - 4012.4万人民币、7535.9万人民币、 - 2.688415亿人民币( - 4120.17万美元)[19] - 公司2018年净亏损4010万元人民币,2019年净利润7540万元人民币,2020年净亏损26.9亿元人民币(4.12亿美元)[48] 现金、现金等价物和受限现金情况 - 截至2018 - 2020年12月31日,现金、现金等价物和受限现金分别为2.5062亿人民币、6.76579亿人民币、57.33392亿人民币(8.78681亿美元)[23] 经营活动净现金情况 - 2018 - 2020年经营活动使用的净现金分别为 - 9620.7万人民币、 - 617.9万人民币、 - 9.83368亿人民币( - 1.50707亿美元)[24] - 公司2018、2019和2020财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负9620万元人民币、负620万元人民币和负9.834亿元人民币(1.507亿美元)[50] - 2018 - 2020财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负9620万元、负620万元和负9.834亿元(1.507亿美元)[134] 投资活动净现金情况 - 2018 - 2020年投资活动使用的净现金分别为 - 787.7万人民币、 - 1.48172亿人民币、 - 5.08832亿人民币( - 7798.2万美元)[24] 融资活动净现金情况 - 2018 - 2020年融资活动提供的净现金分别为1.23678亿人民币、7.95231亿人民币、66.80869亿人民币(10.23888亿美元)[24] DTC客户相关数据 - 2018 - 2020年DTC客户总数(以百万计)分别为7.0、23.4、32.3[26] - 2018 - 2020年每位DTC客户的平均净收入(人民币)分别为82.6、114.1、139.9[26] - 2018 - 2020年公司从DTC渠道产生的总净收入分别为5.785亿人民币、26.7亿人民币、45.2亿人民币(6.927亿美元)[26] 公司未来风险提示 - 公司于2016年开始运营,历史运营和财务业绩可能不代表未来表现,未来可能面临多种风险导致收入下降或亏损[27][28][29] 行业竞争风险 - 公司面临国内外美容行业竞争,对手在资源、品牌等方面有优势,可能采取低价策略[31][32] 公司成功依赖因素 - 公司成功依赖产品受欢迎度及对行业趋势和消费者偏好的响应能力[34] 新产品推出风险 - 新产品推出可能不成功,影响业务、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38][39] 产品质量相关风险 - 产品质量、有效性和安全性影响公司业务,产品问题会损害品牌形象和盈利能力[41][43] 公司未来增长风险 - 公司未来增长依赖业务战略实施,但可能无法按预期实现目标[44][45] 公司快速增长带来的压力 - 公司快速增长可能使管理、资源等方面面临压力,影响业务[46][47] 公司未来盈利不确定性 - 公司未来盈利不确定,需足够收入覆盖开支,否则业务受影响[50][51] 公司品牌建设和声誉维护风险 - 公司品牌建设和声誉维护重要,但受多种因素影响,可能影响业务[52][53] 公司人员情况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约有1412名美容顾问和370名客服代表[58][59] 销售和营销费用情况 - 2018 - 2020财年,公司销售和营销费用分别为3.093亿元、12.5亿元和34.1亿元(5.229亿美元),分别占总净收入的48.7%、41.3%和65.2%[73] - 2020年公司销售和营销费用占总净收入的百分比从41.3%增至65.2%,总净收入较2019年有所增长[92] 第三方相关风险 - 第三方制造商或原材料供应商违规、负面宣传、无法提供优质客户体验等会影响公司声誉和业务[55][56][57] 中国美容产品市场风险 - 中国美容产品市场发展不确定,若未达预期或公司未受益,业务和前景将受影响[60][61] 产品定价风险 - 产品定价不当或需降价促销,会影响利润率、销量和收入[62][64][65] KOL相关风险 - 若无法吸引或留住KOL,或KOL未被广泛接受,销量和业务将受影响[66][67] - 培养KOL投入大且成功不确定,若未达预期,成本无法收回[68] - 品牌大使或KOL负面宣传会损害公司声誉、业务和经营业绩[69][70] 销售和营销活动风险 - 销售和营销活动若不具成本效益和效率,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将受影响[72] ODM/OEM和包装供应伙伴风险 - 依赖有限ODM/OEM和包装供应伙伴,其出现问题会对公司业务和经营业绩造成重大不利影响[74][75][77] 合资企业风险 - 公司与Cosmax成立合资企业在广州建化妆品制造中心,面临建设延迟、缺乏控制权等风险[79] 原材料供应风险 - 公司及其合作伙伴易受原材料供应短缺、中断、价格波动影响,或对运营结果产生重大不利影响[80] 法律法规风险 - 公司业务受产品安全法律法规约束,若违规或产品有缺陷,可能召回产品、面临处罚和索赔[85] 产品制造外包风险 - 公司将产品制造外包,对原材料采购和制造过程控制不足,产品责任风险可能随产销规模增加[87] 库存管理风险 - 公司难以准确预测消费者需求和有效管理库存,可能导致库存过时、价值下降或成本增加[89] 疫情影响 - 2020年受疫情影响,公司线下体验店临时关闭,销售增长放缓,记录了2090万元人民币(320万美元)的存货拨备[91][92] 第三方电商平台风险 - 公司依赖第三方电商平台进行在线销售,若平台服务中断或合作出现问题,业务和运营结果可能受重大不利影响[94][95] 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风险 - 公司依赖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若服务不可靠,业务和声誉可能受损[98][99] 交付、退换货政策风险 - 公司的交付、退换货政策可能增加成本,若被大量滥用或比率大幅上升,运营结果可能受重大不利影响[100] 增设仓库风险 - 公司计划与第三方合作在中国更多地区增设仓库以提升订单处理效率,但无法确保能以商业可接受的条款增设合适仓库[101] 拓展体验店网络风险 - 公司拓展体验店网络需大量资源投入,面临诸多风险,如销售下滑、店铺关闭或表现不佳可能导致重大成本[103] 物业租赁风险 - 公司主要租赁办公、体验店和仓库物业,续租或寻找替代场地可能面临困难,租金可能大幅上涨[105] 国际市场扩张风险 - 公司已开始向东南亚和欧洲、美国等国际市场扩张,面临监管、经济、政治等多方面风险和成本[106][108] 经济低迷影响 - 经济低迷可能影响消费者对公司美容产品的消费支出和需求,对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产生不利影响[110] 客户数据相关风险 - 公司收集和使用客户数据受隐私、信息安全和数据保护法律法规约束,违规可能损害业务[112][113] - 公司虽采取安全措施,但仍可能遭遇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影响品牌形象和业务运营[114][115] 数据分析算法风险 - 公司依赖专有数据分析算法预测消费者偏好和推荐内容,算法缺陷或数据不足可能影响趋势预测和客户获取能力[116][118] 在线消费者社区风险 - 公司组织的在线消费者社区可能被客户不当使用,损害品牌和声誉,带来潜在责任[120] 信息技术依赖风险 - 公司日益依赖信息技术,若无法防范服务中断、数据损坏、网络攻击或安全漏洞,运营可能受干扰[121] - 公司依赖信息技术系统开展业务,系统故障或升级失败可能影响运营并产生高额修复成本[122][123][124][126] 运营指标准确性风险 - 公司运营指标可能存在不准确情况,会损害声誉并影响业务[127] 支付方式风险 - 公司接受多种支付方式,面临第三方支付相关风险,费用增加会降低利润率[128] 内容生产风险 - 公司内容生产依赖内部团队和第三方合作,人才竞争和合作问题会影响内容质量[129] - 公司内容若违反中国法律法规,可能面临罚款、吊销执照等处罚[130][131] 知识产权相关风险 - 公司可能面临第三方知识产权侵权索赔,辩护成本高且会扰乱业务[135][136][137][138][140] - 公司若无法保护自身知识产权,品牌和无形资产价值可能受损[141][142][143] 员工或业务伙伴行为风险 - 公司员工或业务伙伴的不当行为可能扰乱业务、损害声誉[144][145] 现金不足风险 - 公司若现金不足,可能需取消、减少或延迟活动,还可能面临融资难题[133][134] 互联网业务法规风险 - 公司经营受中国互联网相关业务法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可能面临许可证挑战、增加成本等风险[146][148][149][151] 许可证、注册和备案风险 - 公司部分业务未取得全部必要许可证、注册和备案,可能面临行政程序,但目前未收到相关通知[154] 季度经营业绩波动 - 公司季度经营业绩因季节性等因素波动,二、四季度净收入占比大,销售和营销费用占比低,2020年受疫情影响增长放缓、费用占比增加[161]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存在一个重大缺陷,缺乏足够专业人员[163][164] 业务保险风险 - 公司业务保险覆盖有限,未涵盖所有运营,无商业责任或中断保险[167] 股份支付费用情况 - 2018 - 2020年,公司分别记录股份支付费用1400万元人民币、7500万元人民币和19亿元人民币(2.913亿美元),未来将继续产生相关费用[168][170] 收购活动风险 - 公司收购活动存在管理、整合、运营和财务风险,可能无法实现预期效益[157][158][159][160] 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风险 - 公司部分中国子公司未足额缴纳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可能面临补缴和罚款[171] 股份期权计划情况 - 公司股份期权计划有效期10年,可发行的最大股份数为2.49234508亿股[168] 内部控制环境风险 - 公司若未能维持有效内部控制环境,可能导致财务报表重大错报、投资者信心下降等后果[166] 派遣工数量违规风险 - 公司部分中国子公司过去派遣工数量超过子公司员工总数的10%[173] - 依据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派遣工数量不得超过总劳动力的10%[173] 宏观经济环境影响 - 新冠疫情自2020年初对中国和全球经济产生严重负面影响,全球宏观经济环境此前已面临挑战,中国经济增速近年逐渐放缓[175] 汇率波动风险 - 人民币兑美元和其他货币汇率波动,难以预测未来走势,大幅重估可能对投资价值和经营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186][187][188] 套期保值风险 - 公司截至年报日期未进行套期保值交易以降低外汇风险,未来套期保值的可用性和有效性可能有限[189] 中美贸易政策风险 - 中美贸易政策变化和政治紧张局势升级,可能影响公司采购成本、产品价格和需求、竞争地位及销售范围[190][191][193] 法律纠纷风险 - 公司可能不时卷入诉讼、法律纠纷、索赔或行政程序,结果难以预测,可能产生经济损失、损害声誉[194] 业务运营结构风险 - 外国对提供互联网及相关业务实体的所有权受中国法规限制,公司通过WFOE、VIE及其子公司开展主要业务[196] - 若中国政府认定公司运营结构协议不符合相关行业法规,或法规及解释未来发生变化,公司可能面临严厉处罚或被迫放弃相关业务权益[195] - 公司中国法律顾问认为WFOEs和VIE所有权结构及合同安排未违反现行中国法律法规,但存在不确定性,违规可能面临吊销执照、罚款等处罚[197] - 公司依赖与VIE及其股东的合同安排运营中国业务,该安排可能不如直接所有权有效,VIE或其股东违约会产生重大不利影响[200] - 合同安排受中国法律管辖,通过仲裁解决纠纷,中国法律体系的不确定性可能限制公司执行合同的能力[203] - VIE股东可能与公司存在利益冲突,公司目前除行使购买选择权外无其他解决安排,冲突可能影响公司对VIE的控制和收益[205] - 公司与VIE的合同安排可能受到中国税务机关审查,若被认定需补缴税款,会对财务状况和投资价值产生负面影响[207] - 2019年3月15日颁布、2020年1月1日生效的《外商投资法》存在解释和实施的不确定性,若公司对VIE的控制被视为外商投资且违反负面清单,合同安排可能无效[209] - 若VIE破产、解散或清算,公司可能失去使用和享有对业务运营至关重要的VIE资产的能力,影响业务、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213] - 公司大部分收入和运营资产由全资外资子公司产生和持有,但VIE持有部分对业务运营至关重要的资产,如社交平台、内容平台及相关许可证[214] 中国经济、政策变化影响 - 中国经济、政治、社会条件或政府政策的变化可能对公司业务和运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