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DC Therapeutics(ADCT) - 2021 Q4 - Annual Report
ADCTADC Therapeutics(ADCT)2022-03-17 00:00

产品获批情况 - 公司旗舰产品ZYNLONTA于2021年4月23日获FDA加速批准,用于治疗经两种或以上全身治疗后复发或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美国当前可及患者约6000人[305][316] - 旗舰产品ZYNLONTA于2021年4月23日获FDA加速批准,用于治疗经过二线及以上全身治疗的复发或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成年患者[397] 产品临床试验结果 - ZYNLONTA在治疗复发或难治性DLBCL的2期关键临床试验中,总体缓解率48.3%,完全缓解率24.8%,所有缓解者的中位缓解持续时间为13.4个月[305] - 公司在研产品Cami在治疗复发或难治性霍奇金淋巴瘤的117名患者2期关键临床试验中,截至2021年3月26日,101名可评估患者的中期数据显示总体缓解率66.3%,完全缓解率27.7%[308] - ZYNLONTA治疗复发或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145例关键2期临床试验,截至2020年8月6日,客观缓解率48.3%,完全缓解率24.8%[386] - 复发或难治性DLBCL患者中,77.7%报告了≥3级治疗中出现的不良事件(TEAEs),18.7%的患者因TEAEs停药[407] - 复发或难治性DLBCL患者中,所有剂量水平的客观缓解率(ORR)为42.3%,150µg/kg剂量水平的ORR为41.4% [408] - 复发或难治性套细胞淋巴瘤(MCL)患者中,所有剂量水平的ORR为46.7% [410] - 复发或难治性滤泡性淋巴瘤(FL)患者中,所有剂量水平的ORR为78.6% [413] - 关键2期临床试验在145名复发或难治性DLBCL患者中开展,评估ZYNLONTA的安全性和有效性[414] - 关键2期临床试验患者年龄中位数为66岁,既往接受全身治疗的中位数为3线[416] - ZYNLONTA临床试验中患者平均接受4.6个治疗周期,最多接受26个治疗周期[418] - ZYNLONTA临床试验中107名患者(73.8%)出现≥3级治疗紧急不良事件(TEAEs),最常见的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症(26.2%)等[418] - ZYNLONTA临床试验中27名患者(18.6%)因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停药,最常见的是γ - 谷氨酰转移酶升高(11.7%)等[419] - ZYNLONTA临床试验中36名患者(24.8%)完全缓解,34名患者(23.4%)部分缓解,客观缓解率(ORR)为48.3%[419] - ZYNLONTA临床试验中缓解患者的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为13.37个月,完全缓解患者未达到[425] - Cami治疗复发或难治性霍奇金淋巴瘤(HL)的117名患者2期关键试验中,初步数据显示ORR为66.3%,完全缓解率(CRR)为27.7%[433] - Cami治疗复发或难治性HL的2期关键试验中,最常见的≥3级TEAEs包括低磷血症(7.7%)等[430] - 复发或难治性HL患者中,66.2%(51名)报告≥3级TEAEs,26.0%(20名)因TEAEs停药[442][443] - 复发或难治性HL患者中,40.0%(30名)达到完全缓解,30.7%(23名)达到部分缓解,ORR为70.7%;45µg/kg剂量水平下,ORR为86.5%[447] - 复发或难治性HL患者中,完全缓解患者的中位DoR为8.1个月,部分缓解患者为5.1个月,总体mDoR为6.4个月;45µg/kg剂量水平下,总体mDoR为6.6个月[450] - 复发或难治性T细胞淋巴瘤患者中,79.3%(23名)报告≥3级TEAEs,6.9%(2名)因TEAEs停药[451][452] - 复发或难治性T细胞淋巴瘤患者中,8.0%(2名)达到完全缓解,36.0%(9名)达到部分缓解,ORR为44.0%[453] - 2期临床试验主要评估Cami在复发或难治性HL患者中的疗效,以ORR为衡量指标[454] - 临床试验中17名患者(14.5%)出现≥3级治疗中出现的不良事件(TEAEs),常见的有低磷血症(7.7%)和斑丘疹(6.8%)[459] - 28名患者(27.7%)完全缓解,39名患者(38.6%)部分缓解,总缓解率(ORR)为66.3%[462] - 9名患者(7.7%)因TEAEs停止治疗,1名患者因疾病进展死亡[462] - ADCT - 602在Ramos异种移植模型中,1mg/kg剂量组10只小鼠(100%)完全缓解,9只(90%)成为无瘤存活者[469][470] - ADCT - 602在非人类灵长类动物中0.6mg/kg剂量耐受性良好,大鼠的最大耐受剂量(MTD)为2mg/kg[472] - 截至2021年8月,15名患者接受ADCT - 602治疗,未观察到剂量限制性毒性(DLT)[478] - 临床前研究显示Sur301单药治疗有强且持久的抗肿瘤活性,优于抗PD1抗体,低剂量(0.1mg/kg)与抗PD1抗体联用有协同作用[485] - 临床前研究中无瘤存活者再接种MC38癌细胞未长肿瘤,表明Sur301单药或与抗PD1抗体联用可诱导免疫记忆[489] - Cami在非人灵长类动物中0.15mg/kg耐受性良好,小鼠和大鼠的最大耐受剂量分别为9mg/kg和2mg/kg[498] - 截至最新报告,44名患者接受Cami单药治疗,27名报告≥3级治疗紧急不良事件,最常见为贫血和皮疹,未观察到剂量限制性毒性[502] - 30名患者接受治疗反应评估,18名病情稳定[502] - 部分患者使用Cami治疗后,6份配对活检中有3份肿瘤局部环境中CD8+ Teffs与Tregs比例大幅增加[503] 产品线情况 - 公司血液学产品线有1个获批产品ZYNLONTA和2个临床阶段候选产品Cami、ADCT - 602;实体瘤产品线有3个临床阶段候选产品Cami、ADCT - 601、ADCT - 901和2个临床前候选产品ADCT - 701、ADCT - 212[304][313] - 公司旗舰产品ZYNLONTA及临床阶段候选产品Cami等构成血液学产品线,Cami正进行117名患者的复发或难治性HL关键2期临床试验[356] 临床前研究管线 - 公司临床前研究管线专注于4个ADC靶点和10个XDC靶点,目标是筛选临床候选药物进一步开发[313] - 公司评估超170个靶点,正推进11个ADC靶点和10个XDC靶点的临床及临床前项目[348] 临床试验计划 - 公司正在进行ZYNLONTA与利妥昔单抗联用的3期确证性临床试验,已完成20名患者的安全导入期部分,目前正在招募随机阶段患者[306] - 公司计划于2022年下半年与FDA进行Cami的BLA预会议[308] - 公司计划于2022年下半年启动ZYNLONTA与利妥昔单抗联用,用于不适合或体弱、不符合R - CHOP治疗的一线患者的研究[306] - 公司计划于2022年上半年启动ZYNLONTA在NHL多种联合用药的1期临床试验[307] - 推进ZYNLONTA用于早期治疗和多种适应症,2020年9月启动与利妥昔单抗联用的验证性临床试验,已完成20例患者的安全导入期部分,计划2022年下半年启动针对不适合RCHOP治疗患者的一线研究,2022年上半年启动在NHL中的1期临床试验[318] - 推进产品候选物Cami支持潜在的BLA提交,基于133例患者的1期临床试验结果,正在进行针对复发或难治性HL的2期关键临床试验,截至2021年3月26日,101例可评估患者的ORR为66.3%,CRR为27.7%,7例(6.0%)患者出现格林 - 巴利综合征/多发性神经根病[319] - 基于初步药代动力学和生物标志物数据,继续推进Cami用于实体瘤治疗,正在进行1b期临床试验评估其与派姆单抗联用治疗各种晚期实体瘤的潜力[320] - 推进其他临床阶段和临床前实体瘤项目,评估ADCT - 601治疗各种晚期实体瘤,2021年9月27日宣布ADCT - 901的1期临床试验首例患者给药,与NCI合作开发ADCT - 701,披露新的临床前靶点ADCT - 212[321][322] - 公司计划2022年下半年开展ZYNLONTA与利妥昔单抗联用治疗一线不适合或体弱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试验[389][390] - 公司预计2022年上半年开展ZYNLONTA与其他疗法联用治疗其他类型复发或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试验[390] - 验证性临床试验预计招募约350名复发或难治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随机部分预计招募约330名患者[399][400] - 1期临床试验在183名复发或难治性B - 非霍奇金淋巴瘤(B - NHL)患者中开展,其中139名患者为复发或难治性DLBCL [402][404] - 公司认为验证性临床试验若成功,将支持ZYNLONTA用于移植不合格的复发或难治性DLBCL患者的二线治疗补充生物制品许可申请(sBLA)[401] - ZYNLONTA治疗复发或难治性滤泡性淋巴瘤(FL)的2期临床试验因idelalisib撤市暂停,公司打算与FDA讨论后续步骤[428] - 美国和欧盟每年约17900名HL患者中,约15%为复发或难治性HL,公司估计初始可治疗患者约1400人/年[433] - Cami治疗复发或难治性H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1期临床试验显示出抗肿瘤活性和可管理的耐受性[438] - 临床试验共招募133名患者,其中77名复发或难治性HL患者,56名复发或难治性NHL患者,包括34名复发或难治性T细胞淋巴瘤患者[440] - 复发或难治性HL的2期关键临床试验已完成117名患者的招募[454][458] - 2期临床试验中,患者前两个治疗周期在每个21天治疗周期的第一天接受45µg/kg剂量的Cami,后续周期接受30µg/kg剂量[457] - 截至2021年3月26日,2期临床试验患者接受治疗周期的中位数为5,最大为15[458] - 美国和欧盟每年约900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中,约30%为复发或难治性ALL[466] - ADCT - 602治疗复发或难治性ALL的1/2期临床试验预计招募约65名患者[475] - 实体瘤治疗中,仅45%癌症患者有资格接受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仅12%患者有响应[481] - 公司正在探索Camidanlumab Tesirine用于实体瘤癌症的新型免疫肿瘤学治疗方法[482] - 1b期临床试验预计招募约62名患者,剂量递增阶段约32名,剂量扩展阶段约30名[501] - 剂量递增阶段初始剂量为20µg/kg,最高允许剂量为300µg/kg[501] - 剂量递增联合治疗已从30mcg/kg升至60mcg/kg,将继续升至80mcg/kg,目前正在60mcg/kg剂量组扩展至5名患者[508] - ADCT - 601已完成1期单药剂量递增临床试验,准备在2022年上半年进行1b期联合临床试验[509] 产品商业策略 - 继续开发平衡的新产品和产品候选物组合,可能寻求引进或收购互补技术和产品候选物[323] - 通过自身商业组织和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最大化产品候选物的商业潜力,在美国自行商业化ZYNLONTA,与Overland Pharmaceuticals在大中华区和新加坡成立合资企业,与MTPC签订在日本的独家许可协议[324] - 公司通过自身基础设施在美国商业化ZYNLONTA,还与Overland Pharmaceuticals、MTPC达成合作,可能考虑其他战略协作和许可机会[385][392][393] PBD弹头技术 - 公司PBD弹头临床前显示比目前市售ADC使用的弹头约强100倍[310] - 公司开发使用下一代PBD弹头技术的ADC,旨在克服开发ADC的挑战,包括开发有效弹头、稳定连接子和实现持久响应[336][337] - 下一代PBD技术生产的弹头疏水性更低,更易结合,脱靶毒性更小,公司的ADC使用PBD二聚体弹头,能不可逆结合DNA,形成细胞毒性链间交联[338][339] - 公司基于下一代PBD技术的ADC具有细胞毒性效力,PBD二聚体弹头的效力比目前市售ADC的弹头约高100倍,且在临床前研究和临床试验中显示出可管理的耐受性[342] - 公司PBD弹头可开发针对低抗原表达肿瘤的ADC,增加可治疗癌症范围[344] - 公司PBD - ADC可产生持久DNA链间交联,逃避细胞DNA修复机制,减少耐药性[345] - 公司PBD弹头释放后有旁观者效应,可杀死邻近细胞,且全身毒性有限[346] - 公司PBD弹头可诱导免疫原性细胞死亡,有与其他疗法联合治疗潜力[346] 疾病数据 - 2020年美国和欧盟5国估计有147,500例新NHL病例,DLBCL约60,600例,FL约26,100例,MCL约6,000例[359][360][367][372] - DLBCL一线治疗约40%患者需二线治疗,二线治疗约50%患者需三线治疗[364][365] - FL一线治疗约55%患者需二线治疗,二线治疗约65%患者需三线治疗[368] - 套细胞淋巴瘤约70%患者需二线治疗,约65%需三线治疗,公司继续研究ZYNLONTA[373] - 2020年美国和欧盟5国T细胞淋巴瘤新增病例约13000例,约70%患者需二线治疗,公司继续研究Cami[374][375] - 2020年美国和欧盟5国霍奇金淋巴瘤新增病例约17900例,约15%患者需二线治疗,约50%二线治疗患者需三线治疗,公司开发Cami满足未满足的医疗需求[377][379][380] - 2016年美国和欧洲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新增病例约9000例,约30% - 40%患者需二线治疗,公司继续研究ADCT - 602[383][384] - 美国和欧盟5国每年约60600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约40%会复发或难治,初始可治疗患者约11000例/年[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