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表现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9.2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39%[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736.94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96.70%[2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6617.56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63.60%[23]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981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96.69%[2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6.25%,同比增加5.15个百分点[2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4.79%[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1.0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30%[23] - 总资产为37.5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23%[23]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金额为221.07万元人民币[23]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28亿元,同比上升14.39%[31] - 营业成本为15.83亿元,同比上升2.21%[31] - 实现营业毛利3.45亿元,同比上升151.88%[31] - 实现营业利润1.77亿元,同比上升504.89%[31]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67亿元,同比上升496.70%[31] - 2023年半年度净利润为1.3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32%[105]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736.94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96%[105]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981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96%[106] - 公司2023年半年度营业成本为17.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2%[104] - 管理费用为1.0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0.3%[104] - 研发费用为1289.5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2%[104] - 投资收益为1.4亿元人民币,主要来自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108] - 母公司2023年半年度营业收入为801.95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9%[108] - 母公司2023年半年度净利润为1.36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亏损353.56万元人民币[109] - 2023年上半年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315,265,064.23元,同比增长13.2%[111]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4,335,939.88元,同比下降14.8%[112] - 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9,285,303.17元,同比下降29.3%[112] - 2023年上半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6,471,876.73元,同比下降37.1%[112] - 2023年上半年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221,973,655.53元,同比下降27.1%[113] - 2023年上半年母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703,517.92元,同比下降101.1%[114] - 2023年上半年母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994,050.00元,同比增长403.2%[114] - 2023年上半年母公司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4,503.65元,同比下降16.7%[115] - 2023年上半年母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4,384,929.28元,同比增长90.3%[115]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1,046,584,080.97元[118] - 少数股东权益为774,083,702.86元[118] - 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820,667,783.83元[118] - 本期未分配利润增加55,469,396.66元[118] - 综合收益总额为135,826,747.77元[119] - 利润分配总额为-146,531,364.99元[119] - 所有者权益内部结转未发生变化[120] - 本期期末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1,024,061,401.24元,较上年同期减少609,601.35元[122] - 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11,290,398.65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4,244,590.22元,总计25,534,988.87元[123] - 本期利润分配中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为-11,900,000.00元[123] - 本期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755,521,003.87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3,634,988.87元[122] - 本期期末少数股东权益为731,459,602.63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4,244,590.22元[122] - 本期期末未分配利润为535,215,949.57元,较上年同期减少609,601.35元[122] - 本期期末资本公积为1,198,520.57元,与上年同期持平[122] - 本期期末盈余公积为147,646,931.10元,与上年同期持平[122] - 本期期末专项储备为534,606,348.22元,较上年同期减少78,601,677.74元[125] - 本期期末实收资本(或股本)为340,000,000.00元,与上年同期持平[122]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136,244,390.68元[127]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未分配利润增加124,344,390.68元[127]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对股东的分配为-11,900,000.00元[127]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3,535,603.42元[128]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未分配利润减少15,435,603.42元[128]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对股东的分配为-11,900,000.00元[128] 行业与市场 - 2023年上半年中国橡胶轮胎外胎总产量为4.75亿条,同比增长13.9%[27] - 2023年1-6月中国橡胶轮胎累计出口量为428万吨,同比增长13.7%,出口金额为749.23亿元,同比增长19.9%[27] - 新的充气橡胶轮胎累计出口414万吨,同比增长14.2%,出口金额为720.77亿元,同比增长20.6%[27] - 2023年上半年中国累计出口新的充气橡胶轮胎30008万条,同比增长6.9%[27] - 中国轮胎行业面临国际贸易摩擦加剧的风险,美国、巴西、印度、埃及、南非、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多次发起反倾销反补贴调查[43] - 公司计划通过提高轮胎性能和生产管理效率来应对行业竞争和国际贸易壁垒风险[44] 公司战略与业务发展 - 公司依托佳通集团覆盖全球的营销与服务网络,采取多品牌发展策略,包括佳通Giti、GT Radial、佳安Primewell和兰威Runway等品牌[29] - 公司已与通用、雷诺、菲亚特、比亚迪、吉利、长安和北汽等国内外知名汽车生产厂家建立稳定配套关系[29] - 公司新增开发适用于轻型轨道交通车辆的多款走行轮胎及水平轮胎,以及适用于自卸车或翻斗车等工程车辆用的多款工程轮胎[29] - 公司通过IATF 16949质量管理体系、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ISO 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等认证[30] - 公司推进成品性能测试、硫化及密炼MES上线,推进密炼工序AGV自动物流、硫化工序成品自动修剪等项目[30] - 公司2021年12月成功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标志着在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及管理领域走在了行业前列[30] - 公司积极推进光伏发电项目,助力实现"双碳"目标[65] - 公司采用先进工艺完成锅炉超低排放改造,减少污染物排放[65] - 公司投保环境污染责任险,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引导[65]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 福建佳通轮胎有限公司2023年上半年锅炉废气中二氧化硫实际排放浓度为7.04 mg/m³,氮氧化物为20.61 mg/m³,烟尘为1.41 mg/m³[54] - 福建佳通轮胎有限公司2023年上半年工艺废气中炼胶工序粉尘实际排放浓度为4.96 mg/m³,非甲烷总烃为4.06 mg/m³[57] - 福建佳通轮胎有限公司2023年上半年硫化工序非甲烷总烃实际排放浓度为3.39 mg/m³[57] - 福建佳通轮胎有限公司采用(SNCR+SCR联合脱硝)+布袋除尘器+(石灰石-石膏湿式脱硫)处理工艺处理锅炉废气[54] - 福建佳通轮胎有限公司炼胶工序采用引入锅炉燃烧和组合式处理(预处理+UV光催化+水洗处理)两种处理工艺[57] - 2023年上半年光伏发电量为968万Kwh,减少约5519吨碳排放量[66] - 污水处理站设有PH值、化学需氧量、氨氮和流量在线监测系统,设施运行稳定正常[59] - 2023年上半年废水排放中化学需氧量实际浓度为23.17 mg/l,实际排放总量为2.57吨[58] - 2023年上半年废水排放中氨氮实际浓度为6.44 mg/l,实际排放总量为0.71吨[58] - 公司于2023年2月编制完成《2022年度福建佳通轮胎有限公司环境信息公开报告》并公开[63] 公司治理与股东信息 - 2023年5月25日公司2022年年度股东大会选举郭博耀先生为第十届董事会独立董事[49] - 2023年4月28日公司聘任任德元先生为新财务总监[49] - 公司报告期末对子公司担保余额合计为2亿元人民币[81] - 公司担保总额占公司净资产的比例为18.15%[81] - 公司为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提供担保的金额为2亿元人民币[82] - 公司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9,394户[86] - 公司股份总数及股本结构在报告期内未发生变化[85] - 公司前十名流通股股东中,李陆军持有5,021,400股,占比1.48%[89] - 陆丽红持有2,764,701股,占比0.81%[89] - 李青持有2,600,000股,占比0.76%[89] - 丁兰芳持有2,220,000股,占比0.65%[89] - 陆引才持有1,257,626股,占比0.37%[90] - 公司总股本为340,000,000股[131] - 公司于1999年首次公开发行12,000万股,每股发行价3.36元[131] - 公司于2003年变更为中外合资股份有限公司[132] - 公司于2004年完成资产置换,获得福建佳通轮胎有限公司51%股权[132] - 公司名称变更为“佳通轮胎股份有限公司”,并于2005年7月28日重新核发营业执照[133] - 公司主要从事生产销售轮胎及轮胎原辅材料,母公司为佳通轮胎(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实际控制方为新加坡佳通轮胎私人有限公司[134] - 2023年半年度报告期内,公司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共1户[135] 会计政策与财务报告 - 公司财务报表以持续经营为编制基础,会计核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136] - 公司不存在可能导致自报告期末起12个月内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事项或情况[137] - 公司会计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140] - 公司以12个月作为一个营业周期,并以其作为资产和负债的流动性划分标准[141] - 公司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142] - 公司遵循企业会计准则,财务报表真实、完整地反映了财务状况、经营成果、股东权益变动和现金流量等信息[139] - 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以控制为基础确定,包括公司及全部子公司[148] - 子公司与公司会计政策或会计期间不一致时,按公司会计政策进行调整[149] - 公司内所有重大往来余额、交易及未实现利润在合并财务报表编制时予以抵销[149] - 子公司股东权益及当期净损益中不属于公司部分作为少数股东权益及少数股东损益单独列示[149] - 外币交易在初始确认时按交易日中国银行公布的中行折算价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153] - 金融资产在初始确认时以公允价值计量,相关交易费用计入初始确认金额[156]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采用实际利率法,按照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156]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156] - 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157]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157]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包括交易性金融负债和初始确认时指定的金融负债[158] - 交易性金融负债按照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158] - 被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其自身信用风险变动引起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158] - 其他金融负债按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终止确认或摊销产生的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159] - 金融资产转移满足终止确认条件时,将所转移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及因转移而收到的对价与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额之和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59] - 金融负债的现时义务解除时,公司终止确认该金融负债,并将账面价值与支付的对价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61] -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确定方法包括活跃市场报价和估值技术[161] - 公司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对金融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并确认信用减值损失[162] - 公司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评估金融资产的信用风险是否显著增加,并根据情况计量损失准备[163] - 公司基于共同风险特征将金融资产划分为不同的组别,在组合的基础上评估信用风险[164] - 组合1(账龄组合)的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的预期信用损失率分别为:1年以内0.5%,1-2年5%,2-3年10%,3-4年30%,4-5年50%,5年以上100%[167] - 组合2(信用风险极低的金融资产组合)的预期信用损失率为0%[167] - 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73] - 合同资产在取得无条件收款权时确认为应收账款或长期应收款[174] -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在合并日按照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的份额确定[176] -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在购买日按照合并成本作为初始投资成本[177] - 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时,初始投资成本大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不调整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成本[178] - 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按照应享有或应分担的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和其他综合收益的份额,分别确认投资收益和其他综合收益,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179] - 在确认应分担被投资单位发生的净亏损时,以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和其他实质上构成对被投资单位净投资的长期权益减记至零为限[180] - 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时,处置价款与处置长期股权投资相对应享有子公司净资产的差额计入股东权益[181] - 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处置后剩余股权仍采用成本法核算的,其在取得对被投资单位的控制之前因采用权益法核算或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核算而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按比例结转当期损益[182] - 公司因处置部分股权投资丧失对被投资单位的控制时,剩余股权改按权益法核算或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进行会计处理,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83] - 投资性房地产按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后续支出如果与该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且其成本能可靠地计量,则计入投资性房地产成本[186] - 固定资产分为房屋及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辅助设备、办公设备,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187] - 房屋及建筑物折旧年限为30年,残值率为4%,年折旧率为3.20%[188] - 机器设备折旧年限为14年,残值率为4%,年折旧率为6.86%[188] - 运输设备折旧年限为5年,残值率为4%,年折旧率为19.20%[188] - 辅助设备(含模具)折旧年限为5年,残值率为4%,年折旧率为19.20%[188] - 办公设备折旧年限为5年,残值率为4%,年折旧率为19.20%[188] -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采用与自有固定资产一致的折旧政策[189] - 在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转入固定资产,并按估计价值计提折旧[192] - 借款费用资本化期间内,外币专门借款的汇兑差额全部予以资本化[195] - 使用权资产按成本进行初始计量,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196] - 无形资产按成本进行初始计量,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采用直线法摊销[197] - 公司内部研究开发支出分为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200] - 研究阶段的支出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200] - 开发阶段的支出在满足特定条件时确认为无形资产,否则计入当期损益[200] - 开发阶段支出确认为无形资产的条件包括技术可行性、使用或出售意图、经济利益证明、资源支持及支出可靠计量[200] - 无法区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支出全部计入当期损益[200] 关联交易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关联交易实际发生额为203,379万元人民币,占同类业务比例未超出股东大会批准的授权交易金额[72] - 2023年上半年公司销售货物关联交易金额为188,423万元人民币,占同类业务比例为52.9%[73] - 2023年上半年公司采购原、辅材料及其他商品关联交易金额为7,672万元人民币,占同类业务比例为6
S佳通(600182) - 2023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