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与利润分配 - 公司2022年期末可供分配利润为人民币1,085,102,046.92元,资本公积金为1,078,660,621.75元[5] -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7元(含税),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49,427,817.88元(含税),现金分红比例为32.46%[5] - 公司拟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2股,共计转增股本141,222,337股,转增后总股本为847,334,021股[5] - 公司2022年利润分配方案为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12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红利83,431,822.08元[198] - 公司每10股派息0.70元,现金分红金额为49,427,817.88元,占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32.46%[199] - 公司每10股转增2股[199] 年度报告与审计 - 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经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3] - 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由公司负责人经海林、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董文及会计机构负责人薛红丽声明保证其真实、准确、完整[4] - 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披露的媒体包括《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及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12] - 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备置地点为江苏省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星火路8号H楼三层证券法务部[12] - 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披露的会计师事务所为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签字会计师为王传邦、张定坤[12] - 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发布,详细披露了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143] 经营业绩与财务指标 -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为70.0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92%[1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1.04%[1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5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9.12%[1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7.8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9%[13]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2元,同比下降40.81%[1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5.56%,减少4.48个百分点[13] - 公司2022年度营业收入为70.08亿元,同比增长18.92%[23] - 公司2022年度实现利润总额4.30亿元,同比减少11.22%[23] - 公司2022年度净利润为3.55亿元,其中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52亿元,同比减少41.04%[23] - 公司2022年营业成本为53.51亿元,同比增长19.45%[46] - 公司2022年研发费用为4.07亿元,同比增长15.70%[46] - 公司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57亿元,同比下降39.12%[46] - 公司2022年总营业收入为69.705亿元,同比增长18.89%[5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56,520,197.72元,同比下降39.12%[7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559,439,761.29元,同比下降219.51%[74] - 货币资金本期期末数为1,213,911,163.36元,同比下降31.67%[74] - 应收账款本期期末数为3,664,421,236.59元,同比增长7.89%[77] - 合同负债本期期末数为741,267,778.54元,同比增长98.68%[83] - 应交税费本期期末数为144,151,485.80元,同比增长62.72%[84]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本期期末数为26,248,637.48元,同比增长110.58%[87] - 长期借款本期期末数为245,000,000.00元,同比下降43.16%[89] 市场开拓与业务发展 - 公司累计完成订货合同金额100.55亿元,同比增长14.50%[23] -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成功实现电力工控全国产化替代和多项自主可控的首次应用,包括“华电睿蓝”自主可控重型燃气轮机控制系统和“华电睿风”国内首套嵌入式全栈国产化控制系统[24] -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完成华电十大重点项目验收2项,完成省部级鉴定项目30项[24] - 公司与保利江苏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合作成立的合资公司,继续推进“中国(南京)电力自动化工业园”项目建设,2022年度商业办公楼已主体封顶[27] - 公司在电厂自动化领域的水电自动化业务市场占有率处于第一梯队,单机100MW以下市场竞争激烈,大容量机组市场属于寡头垄断[35] - 公司在火电过程自动化业务中已实现百万机组的自主可控技术突破并推广应用[35] - 公司在铁路供电自动化领域进入较早,品牌认可度较高,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统软件平台[36] - 公司在信息安全测评领域拥有电力行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中心第四测评实验室和国家密码管理局批准的“商用密码应用安全性测评机构”资质[37] - 公司在电力电子领域是国内最早从事电力电子类产品开发应用的供应商之一,技术稳定性和可靠性逐渐成熟[38] - 公司2022年经营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市场开拓成效显著,两网业务稳步提升[39] - 公司在电力自动化领域具有专业优势,是主要的科研和产业化基地之一,拥有大量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40] - 公司品牌“国电南自”在电力自动化行业具有良好商誉和行业影响力,享有全国及国际知名度[41] - 公司坚持“5+2”产业体系,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持续深化改革,提升高质量发展效能[42] - 公司电网自动化产业累计订货406,696万元,营业收入329,372万元[43] - 公司电厂及工业自动化产业累计订货152,468万元,营业收入117,406万元[43] - 公司在新能源、石化、冶金等行业拓展电力系统外市场,实施多个项目[43] - 公司中标并实施河北500KV雄安变避雷器在线监测、广西SF6监测框架项目等[43] - 公司研制的新一代分散控制系统“华电睿蓝”提升了重大装备的国产化率和工控安全水平[43] - 公司中标及实施湖南平江2×1000MW、江西丰城2×1000MW等新建机组DCS项目[43] - 公司中标及实施田湾核电站机组保护改造、国信射阳港电厂机组升压站网络监控系统等项目[43] - 公司在光伏发电、海上风电等新能源领域取得较好的应用业绩[43] - 公司开展水电一体化系统平台、数字化水电厂和水电流域梯级电站EDC调度系统研发工作[43] - 公司2022年轨道交通自动化产业累计订货2.91亿元,营业收入2.99亿元[44] - 公司2022年信息与安全技术产业累计订货7.13亿元,营业收入6.00亿元[44] - 公司2022年电力电子产业累计订货2.78亿元,营业收入1.77亿元[44] - 公司2022年生产制造中心累计订货4.60亿元,营业收入3.30亿元[44] - 公司2022年系统集成中心累计订货27.20亿元,营业收入10.89亿元[45] - 公司2022年财务费用为2779万元,同比下降19.53%[48] - 电网自动化产品营业收入为32.937亿元,同比增长30.75%,但毛利率下降5.12个百分点至29.36%[54][56] - 信息技术业务产品营业收入为3.925亿元,同比增长47.83%,但毛利率下降10.85个百分点至32.54%[54][57] - 华东地区营业收入为21.729亿元,同比增长24.82%,但毛利率下降5.22个百分点至19.06%[54] - 西北地区营业收入为10.345亿元,同比增长85.12%,毛利率下降2.38个百分点至23.63%[54] - 高低压配电柜生产量同比增长29.13%,销售量同比增长4.98%,库存量同比增长80.00%[59] - PS690U系列保护装置生产量同比增长32.56%,销售量同比增长22.84%,库存量同比增长433.33%[59][60] - 电网自动化产品材料成本同比增长47.16%,占总成本的85.18%[63] - 系统集成中心业务材料成本同比下降13.49%,占总成本的94.10%[63] - 电厂自动化产品材料成本同比增长28.08%,占总成本的89.33%[63] - 信息技术业务成本为52,691,520.93元,同比增长30.30%[64] - 节能减排产品制造费用为13,441,276.99元,同比增长139.01%[64] - 水电自动化产品材料成本为281,213,363.55元,同比下降8.47%[64] - 信息安防产品材料成本为157,881,585.16元,同比增长49.68%[64] - 智能一次设备产品制造费用为22,958,283.60元,同比增长85.55%[64]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为296,164.05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42.26%[66]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为102,014.40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16.95%[67] - 研发费用为407,484,141.88元,同比增长15.70%[70] - 研发投入总额为505,905,173.69元,占营业收入比例7.22%[72] -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获得专利授权315项,其中发明专利76项[73] - 公司在光伏领域主要开展总承包业务,具备工程设计能力和成套设备集成能力[98] - 公司光伏总承包业务在市场竞争中具有一定优势,但新政策下光伏市场存在不确定性[99] 研发与技术创新 - 公司获得专利授权315项,其中发明专利76项,获得专利受理448项,其中发明专利受理186项[25] - 公司参与修订并发布7项国家标准、5项行业标准及5项团体标准[25] - 公司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项28项,其中2项发明专利分获第二十三届中国专利奖金奖、优秀奖[25] - 公司2022年研发费用为4.07亿元,同比增长15.70%[46] - 研发费用为407,484,141.88元,同比增长15.70%[70] - 研发投入总额为505,905,173.69元,占营业收入比例7.22%[72] -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获得专利授权315项,其中发明专利76项[73] - 公司2023年预计研发费用为42,517万元,较2022年有所增加[119] - 公司计划2023年加快转型升级,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121] - 公司将继续深化“平台+应用”工作成效,加速聚集创新要素,优化配置创新资源[122] - 公司发展战略聚焦“5+2”产业体系,推进向智能化、数字化、自主化、国际化转型[116] - 公司将持续抓好顶层设计,强化主体作用,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优化科技创新体系[128] 子公司与股权投资 - 公司完成南京河西新城新型有轨电车建设有限公司股权转让,收回投资[19] -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对外股权投资额为1元,同比减少999,999元,降幅100%[104] - 报告期内公司对合并报表范围内子公司以现金方式实缴增资共计10,302万元[104] - 公司收购北京华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00%,投资金额1元[105] - 公司对子公司增加注册资本共计15,702万元,其中以现金方式实缴增资共计10,302万元[106] - 公司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期末数为371,406,345.00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8,886,896.56元[107] - 公司全资子公司挂牌转让南京南自电力仪表有限公司15%股权,相关事项已办理完成[108] - 公司拟转让南京河西新城新型有轨电车建设有限公司2.60%股权,相关事项已办理完成[108] - 公司拟转让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5.2937%股份,相关事项正在进行中[109] - 公司全资子公司江苏国电南自电力自动化有限公司收到扬州科技园闲置土地收储补偿款572.5万元[110] - 南京国电南自自动化有限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为309,379.93万元,净利润为35,700.36万元[111] - 南京国电南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为19,204.69万元,净利润为1,026.80万元[111] - 南京国电南自新能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为46,458.24万元,净利润为423.80万元[111] - 南京河海南自水电自动化有限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为36,920.45万元,净利润为1,954.49万元[111] - 南京国电南自自动化有限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为309,379.93万元,净利润为35,700.36万元[113] - 南京国电南自轨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为29,107.89万元,净利润为2,537.33万元[113] - 南京南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为23,910.19万元,净利润为2,150.29万元[113] - 南京国电南自维美德自动化有限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为77,494.21万元,净利润为7,898.72万元[113] - 华电综合智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为28,129.54万元,净利润为-5,907.52万元[113] 行业与政策环境 - 国家电网2022年实际投资5094亿元,带动社会投资超过1万亿元[90] - 2022年我国可再生能源预计新增装机1.4亿千瓦,总装机突破12亿千瓦[93] - 截至2022年12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25.6亿千瓦,同比增长7.8%[97] - 风电装机容量约3.7亿千瓦,同比增长11.2%;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3.9亿千瓦,同比增长28.1%[98] - 国家计划到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将达12亿千瓦以上[98] - 公司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新能源装机占比提高,电力投资将相应增长[125] - 公司密切关注国家产业发展动态,加强产业政策研究,积极融入国家新发展格局[124] 公司治理与高管信息 - 公司董事会由9人组成,其中职工代表董事1人,独立董事4人[130] - 公司监事会由3人组成,其中职工代表监事1人[130] - 2022年公司召开5次股东大会,所有议案均审议通过,无否决议案[131] - 公司严格按照《股东大会议事规则》召集、召开股东大会,确保中小股东权利[130] - 公司董事会下设战略、审计、提名、薪酬与考核委员会[130] - 公司监事会按照《监事会议事规则》开展工作,监督公司财务及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130] - 公司制定及修订了多项管理制度,包括《章程》《财务管理制度》等[130] - 公司严格按照《信息披露事务管理制度》进行信息披露,确保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及时[130] - 公司不存在同业竞争情况,关联交易公平合理并充分披露定价依据[130] - 公司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管理制度符合中国证监会要求[130]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持股变动情况:经海林、王凤蛟、刘颖等多名高管通过股权激励获得股份,持股数均为113,200股或96,200股[132][133] - 公司高管年度税前报酬总额:经海林135.48万元,王凤蛟126.98万元,刘颖119.69万元,郭效军112.29万元,罗振新96.74万元[132][133] - 公司独立董事年度报酬:李同春7万元,黄学良7万元,苏文兵1.2万元,骆小春1.2万元,杨淑娥5.8万元[132][133] - 公司职工代表监事崔东辉年度报酬为49.07万元[133] - 公司副总经理刘伟、王茹、董文、周茜通过股权激励获得股份,持股数均为96,200股或93,200股[133] - 公司副总经理年度税前报酬总额:刘伟112万元,王茹114.62万元,董文77.97万元,周茜58.61万元[133]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合计持股896,800股,年度税前报酬总额为1,031.45万元[133] - 公司董事长经海林曾任公司财务总监、副总经理、总经理等职,现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132] - 公司前董事长王凤蛟曾任华电集团南京电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134] - 公司总经理刘颖曾任公司营销总监、副总工程师、副总经理等职,现任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135][136] - 公司总工程师郭效军具有丰富的电力自动化领域经验,现任公司党委委员和第八届董事会董事[139] - 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罗振新在电力系统自动化领域有多年管理经验,现任公司第八届董事会职工代表董事[140] - 独立董事李同春在水利水电工程领域有深厚学术背景,现任公司第八届董事会独立董事[141] - 独立董事黄学良在智能电网领域有丰富研究经验,现任公司第八届董事会独立董事[142] - 独立董事苏文兵在管理会计和资本市场会计行为方面有深入研究,现任公司第八届董事会独立董事[144] - 独立董事骆小春在经济法领域有丰富学术和实践经验,现任公司第八届董事会独立董事[145] - 监事会主席宋志强在审计领域有丰富经验,现任公司第八届监事会监事会主席[149] - 监事薛冰生在财务和审计领域有多年管理经验,现任公司第八届监事会监事[150] - 职工代表监事崔东辉在电力设备智能化领域有丰富经验,现任公司第八届监事会职工代表监事[152
国电南自(600268) - 2022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