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山煤国际(600546) - 2021 Q4 - 年度财报
600546山煤国际(600546)2022-06-28 00:00

财务数据 - 2021年度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9.3773853933亿元,母公司实现净利润31.0627017138亿元[2] - 2021年末母公司累计可分配利润为33.5451870661亿元[2] - 2021年度母公司扣除永续债付息1.62亿元,加上年初未分配利润8.5171765834亿元,减去上年度对股东的分配1.3084210597亿元,计提10%法定盈余公积金3.1062701714亿元[2] - 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480.54亿元,同比增长35.66%[15][22]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9.38亿元,同比增长497.42%[15][22] - 2021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49.65亿元,同比增长482.29%[15][22] - 2021年末总资产459.77亿元,较年初增长14.27%[15][22] - 2021年末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18.30亿元,较年初增长30.20%[15][22] - 2021年资产负债率68.77%,较年初降低4.12个百分点[22] - 2021年基本每股收益2.49元,同比增长492.86%[16] - 2021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3.62%,较上年增加34.3个百分点[16] - 2021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2.77亿元[21] - 营业成本298.62亿元,同比增长5.33%;销售费用5.23亿元,同比增长25.57%;管理费用16.37亿元,同比增长9.01%;财务费用8.03亿元,同比下降23.68%;研发费用2.06亿元,同比增长53.13%[38] - 煤炭生产营业收入237.18亿元,同比增长99.33%,毛利率71.48%,增加19.17个百分点;煤炭贸易营业收入235.72亿元,同比增长2.24%,毛利率4.22%,增加0.91个百分点[40] - 自产煤生产量3745.98万吨,同比增长2.32%;销售量3737.96万吨,同比增长2.54%;库存量110.61万吨,同比增长7.30%[42] - 贸易煤销售量3080.97万吨,同比下降44.78%;库存量95.63万吨,同比增长23.84%[42] - 煤炭生产成本67.64亿元,占总成本22.65%,较上年同期增长19.19%;煤炭贸易成本225.77亿元,占总成本75.60%,较上年同期增长1.29%;航运成本3.45亿元,占总成本1.15%,较上年同期增长10.69%;其他成本1.78亿元,占总成本0.59%,较上年同期增长136.04%[43]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92.39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19.23%;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64.29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21.53%[46][48] - 本期费用化研发投入2.06亿元,资本化研发投入89.73万元,研发投入合计2.07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0.43%,研发投入资本化比重0.43%[51] - 货币资金期末数119.21亿元,占总资产25.93%,较上期期末增长124.70%[56] - 应收账款期末数8.27亿元,占总资产1.80%,较上期期末减少58.37%[56] - 应收款项融资期末数10.47亿元,占总资产2.28%,较上期期末增长290.34%[56] - 预付款项期末数5.74亿元,占总资产1.25%,较上期期末减少37.36%[56] - 其他应收款期末数1.62亿元,占总资产0.35%,较上期期末减少70.10%[56] - 存货期末数15.43亿元,占总资产3.36%,较上期期末增长18.81%[56] - 2021年公司煤矿基建投入增加,在建工程达43.42亿元,同比增长11.85%[57] - 短期借款为24.28亿元,同比下降49.10%,主要因借款到期还款[57] - 应付账款为46.65亿元,同比增长14.75%,因合同未到期未偿付[57] - 合同负债为36.67亿元,同比增长54.69%,因转让商品前预收款项增加[57] - 应交税费为35.01亿元,同比增长379.84%,因收入及利润增加[57] - 煤炭总产量4041.92万吨,总销量3737.96万吨,销售收入237.18亿元,毛利169.54亿元[62] - 公司对外股权投资余额为7.47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7.43%,主要因联营企业投资收益减少[68] - 截止2021年12月31日,公司合并财务报表中应收款项合计计提坏账准备64.30亿元[196] 利润分配 -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5.67元(含税),合计拟派发现金股利31.0650877138亿元(含税),不实施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2] - 公司总股本为19.8245614亿股[2] - 公司现金分红需满足三个条件,每年现金分配利润不少于当年可分配利润的10%,最近三年累计不少于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118] - 2020年度公司以总股本1,982,456,140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0.66元,共派发现金红利130,842,105.24元[119] - 公司2021年度拟以总股本1,982,456,140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5.67元,共计3,106,508,771.38元[119] 关联交易 - 2020年末公司对山煤集团所属部分公司欠下属公司业务款抵账0.51亿元,抵账后“其他应付款”科目体现为2.49亿元[2] - 2021年1月6 - 4月27日期间,“其他应付款”科目体现为公司应收山煤集团0.51亿元,山煤集团于4月27日偿还[3] - 2021年1月6日 - 4月27日控股股东新增非经营性资金占用5078.087663万元,后于4月27日偿还,期末合计值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比例为0[156] - 2020年年报审计抵账0.51亿元,因提前偿还欠款导致应收控股股东0.51亿元,后已收回[156] 业务经营 - 2020年8月子公司购买河曲能源50%股权,2021年9月又购买40%股权,成为控股股东[17] - 公司完成煤炭产量4041.92万吨,同比增加251.42万吨,同比增长6.63%[24] - 公司终端客户数量达到53家,占比达到69%[25] - 公司推进208项实事项目,完成85件重点民生项目[28] - 公司年港口中转能力约五千万吨,依托年运输能力上千万吨的自有船队形成运销体系[31] - 公司构建矿贸一体化模式,业绩驱动主要来源于煤炭业务[32] - 公司形成动力煤、焦煤、无烟煤三大煤炭生产基地,保持煤炭产品高质量、低成本发展[33] - 公司在全国主要煤炭生产地建立贸易公司及发运站点,在主要出海通道设立港口公司[34] - 终端客户销量占比达到69%,带动华东以及其他地区的收入明显增长[40] - 公司推行成本领先战略,通过优化成本管控体系等保持行业成本领先水平[36] - 公司秉持精益化管理理念,建立完善运营管理体系,打造优秀团队[35] - 主要矿区煤炭资源量合计18.55亿吨,可采储量8.19亿吨,证实储量11.96亿吨[63] - 公司12座生产矿井中,多数矿井销售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增长,如凌志达煤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40.79%,净利润同比增长707.46%[64] - 山西霍尔辛赫煤业净利润15.74亿元,同比增长220.53%,因煤炭价格涨幅较大[70] - 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左云长春兴煤业净利润16.45亿元,同比增长370.08%,因煤炭价格涨幅较大[70] - 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左云韩家洼煤业净利润3.89亿元,同比增长566.07%,因煤炭价格涨幅较大[70] - 山西省长治经坊煤业净利润6.77亿元,同比增长289.20%,因煤炭价格涨幅较大[70] - 山西凌志达煤业净利润5.41亿元,同比增长709.54%,因煤炭价格涨幅较大[70] - 山西大平煤业净利润6.46亿元,同比增长338.15%,因煤炭价格涨幅较大[70] - 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河曲旧县露天煤业净利润31.36亿元,同比增长229.70%,因煤炭价格涨幅较大[70] - 公司与其他方共同出资设立山煤光电开展10GW高效异质结(HJT)太阳能电池产业化一期3GW项目,注册资本10亿元[181] 安全生产 - 公司组织各类安全生产培训,覆盖人数达8600人次,“安全生产月”活动参与人员5300余人[66] - 公司制定安全量化措施132项,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制定77项工作任务清单[65] - 公司2021年安全生产实现“零事故”[146] 公司战略与目标 - 公司发展坚持绿色发展、精益管理,强化“先进产能”等四大经营战略[72] - 公司工作目标为煤炭产量不低于3500万吨,营业收入不低于400亿元[73] - 公司聚焦安全环保,完善安全责任体系,强化环保治理能力[74] - 公司推进精益化管理,打造三大精益化管理品牌[74] - 公司强化四大战略,加快智能化矿井和采掘面建设[74] - 公司优化人力资源管理,完善薪酬分配结构[75] - 公司加强党建统领,提高政治站位,落实相关制度[75] - 公司全面建设清廉企业,开展各类监督[76] - 2022年公司将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推进规范运作制度和管控体系建设,加强战略、运营及财务管控[122] 风险与应对 - 公司面临安全生产、市场变化、产业政策、环保政策、生产成本上升、跨国贸易和不可抗力等风险[77][78][79] - 公司将落实安全方针,构建安全文化,推进“两型三化”矿井建设应对安全生产风险[77] - 公司将调整产品结构,拓展货源,培育客户,创新营销应对市场变化风险[77] - 公司将研究政策,匹配投资规模,推进产业升级应对产业政策风险[77] - 公司将遵守环保法规,投入技术研发应对环保政策风险[78] - 公司将完善竞争机制,压缩成本,投入技术研发应对生产成本上升风险[79] - 公司将研究贸易国情况,运用金融工具应对跨国贸易风险[79] - 公司将预警自然灾害,制定应急响应预案应对不可抗力风险[79]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会成员共11人,其中独立董事4人;监事会成员共7人,其中职工监事3人[81] - 公司通过完善治理结构、规范运作与制度建设提升治理水平[81][82] - 公司修订《信息披露管理制度》等制度,推动制度完善和规范运作[83] - 公司建立全面内部控制体系和风险管理组织体系[83] - 公司健全法律工作体系,推进惩防体系建设[83] - 公司严格做好信息披露工作,修订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制度[83] - 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于2月25日召开,审议通过两项议案[85][86] - 2021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于4月28日召开,审议通过七项议案[86] - 2020年年度股东大会于6月18日召开,审议通过八项议案[86] - 2021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于9月15日召开,审议通过四项议案[86] - 2021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于10月19日召开,审议通过一项议案[86] - 2021年第五次临时股东大会于12月7日召开,审议通过三项议案[86] - 2021年公司召开7次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多项议案,包括季度报告、收购股权减值测试、经营范围变更等[103] - 年内召开董事会会议10次,均为现场会议[106] - 公司董事会下设5个专门委员会,包括审计、提名、薪酬与考核等委员会[107] - 报告期内审计委员会召开6次会议,审议财务报告等议案并均表示同意[108] - 报告期内提名委员会召开5次会议,审议董事候选人提名和人员聘任等议案并均表示同意[109] - 报告期内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召开1次会议,审阅公司董事津贴执行情况议案并表示同意[110] - 多位董事参与董事会和股东大会,无连续两次未亲自参加董事会会议的情况[105] - 公司2021年战略委员会于12月28日召开会议,检查年度战略规划落实情况并研究2022年战略规划等重大事项[111] - 公司2021年安全生产与环保委员会于12月30日召开会议,听取安全生产和环保工作会报告[112] - 公司解决董事会战略委员会和安全生产与环保委员会例会召开不合规问题,于12月召开例会[125] - 公司解决独立董事连续任职超6年问题,增补辛茂荀为独立董事,王宝英不再担任[125] - 公司解决未及时修订信息披露和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管理制度问题,2021年8月修订通过[125] 人员信息 - 董事长王为民任期从2017 - 05 - 16至2025 - 03 - 01,报告期内税前报酬总额为0万元[89] - 总经理武海军任期从2021 - 09 - 29至2025 - 03 - 01,报告期内税前报酬总额为64.24万元[89] - 董事马凌云年初持股37,500,年末持股28,200,年度内股份减少9,300[90] - 离任人员合计年初持股37,500,年末持股28,200,年度内股份减少9,300,报告期内税前报酬总额合计752.29万元[90][91] - 副总经理韩磊任期从2020 - 03 - 27至2025 - 03 - 01,报告期内税前报酬总额为64.13万元[90] - 总经理兰海奎任期从2020 - 03 - 27至2021 - 02 - 01,报告期内税前报酬总额为33.06万元[